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4-07-11张土良
张土良
摘要:当前,尽管各类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微信公众号依然是网民获取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宁波15所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其开设情况、内容发布、传播效果等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虽然每个账号都保持了一定活跃度,但在内容表达、队伍建设、互动参与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打造优质精品内容、提升社交传播效能、建设融媒体队伍等方面建议,切实提高高校自身传播影响力,进而在同类院校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宁波高校;高校公众号影响力
引言
腾讯2023年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数达13.43亿,同比增长2%[1]。微信已经成为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即时通信社交软件。基于微信社交关系链的一种应用形态,微信公众号也是目前热门的新媒体之一。高校作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如何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优势,提高学校影响力,传播学校形象和文化,赋能网络育人新生态,是值得深思、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1. 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现状与特点
本文对宁波15所高校(不含部队院校、在筹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统计分析,整体把握其建设现状,并分析其特点。
1.1 开设情况:起步早,类型集中
从时间上看,腾讯微信公众号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2012年9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即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是宁波市开通微信公众号最早的高校。随后三年间,共有11所高校陆续开通微信公众号。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现有订阅号开通时间为2019年4月,其前期运营同名服务号近5年,后重新注册现账号。宁波高校涉足微信公众号进行对外宣传起步较早,在浙江省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从账号类型看,14所高校在开通时选择了订阅号,主要基于高校新闻多,订阅号1天群发1次、1次可发多条的功能能够满足其所需。宁波开放大学选择服务号是由于其作为一所成人高校,全日制在校生少,服务号每月4条群发次数可以满足基本需求,同时,服务号还具有更强的业务服务功能。宁波15所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具体开设情况如表1所示。
1.2 内容发布:定位明,覆盖面广
每一个微信公众号都具备特定的受众群体和调性,根据自身情况特点持续输出内容。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都以校名为昵称,以校徽为头像,并进行了认证,彰显了权威性,具有极高辨识度。从微信公众号简介来看,主要功能涵盖了资讯发布、校园服务、文化传播、形象展示、情感联络等,涉及领域较广,且都是师生校友关心的重要内容,其他网友也可以直观感受到学校传递出的信息和树立起的形象,是辅助招生的有效手段。
1.3 传播效果:高阅读量内容少,差异较大
作为目前最直接的可量化数据,阅读量是直观反映文章传播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据统计,15个样本账号2023年发布的文章,单篇阅读量达到“10W+”的仅2篇,数量偏少。
清博智能的微信传播指数(WCI)是综合考虑多个维度指标和科学分配权重后得到的传播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
通过对15个样本账号年度数据分析,发现各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存在较大差异。第一,本科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指数显著高于高职院校,原因在于本科高校学生数量远多于高职院校,学生互动参与感也偏强,如宁波大学,每月的WCI指数均维持在1000左右。学校办学层次越高、知名度越高,其账号内容越容易被平台算法推介,从而叠加更大传播力,产生更广辐射力[3]。第二,高校二级矩阵账号开设越多,校级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就相对削弱。除个别“头部”学校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突出以外,其他高校会因数量繁多的二级账号影响,学生无暇关注,或只关注所在分院账号消息。
2. 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近年来,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取得了不少成果和荣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2.1 表达困境:优质内容待深耕
“内容为王”永不过时。一是原创内容偏少,部分微信公众号所发内容只是对官网新闻进行简单转载,缺乏创意性的原创内容,无法让受众印象深刻,难以提高自身关注度,从根本上说是内容生产机制的问题。二是叙事语言相对传统,面对“Z世代”大学生,缺乏贴近青年学生的语言习惯,新闻叙事语言不够新颖,难以产生共鸣。三是技术赋能水平不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媒介形式迭代更新,但绝大多数账号还停留在文字、图片上,在需要多种先进技术支撑的元宇宙领域缺乏探索应用。
2.2 人员困境:运营队伍待强化
虽然宁波高校配备专岗专责的工作人员负责微信公众号日常运营,但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员非传媒相关专业毕业,理论知识较缺乏,分管领导年龄普遍偏大,注重求稳,忽视创新。二是高职院校学生团队青黄不接,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大一进入团队学习,大二刚刚上手,就面临着大三顶岗实习的情况,如此反复。三是缺乏考核激励机制,例如,教师产出现象级“破圈”内容,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帮助,对学生的选题策划、创新创意采用,没有相关奖励激励。
2.3 参与困境:互动服务待提高
研究发现,有些高校微信公众号互动及服务能力缺失。一方面是未开放留言区,推送完毕即等于完成工作任务,导致互动性不强,学生信息反馈不及时,久而久之,用户黏性逐渐降低。有些开放了留言区,但对学生的各种诉求、观点不予以回应互动,无法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另一方面,高校自定义菜单更新滞后,有些校历还是上一学年的,有些服务端口已经失效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的体验感。
3. 提升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的建议
纵观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构建、风格定位、排版编辑等方面都趋于成熟,建议从内容、互动、人才队伍等方面着手,提升账号自身传播影响力。
3.1 把握热点,打造优质精品内容
微信公众号高频率推送不等于高质量内容,优质的精品内容仍然是吸引受众、提升影响力的制胜法宝。
第一,注重选题,加强策划。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引导每一所高校坚持特色发展、提升育才质量[4]。高校微信公众号受众明确、特点明显,宁波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做好选题策划,立足本地传播的同时,在同类院校中发挥辐射作用。
第二,加强原创,鼓励创新。微信公众号不能只做没有灵魂的“搬运工”和“传话筒”,从内容看,要紧跟时政热点和网络话题进行创作,强化内容可视化、本地化、个性化表达,产生更多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的原创作品;从标题而言,要以新意吸引受众,但不能以“标题党”博取眼球;从技术看,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辅助内容生产、运营管理等环节。
第三,改进文风,语态变革。“浙江宣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用新的文风和打法,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问题讲透彻、思路理清楚、观点讲明白[5]。“Z世代”大学生是自带互联网基因、极具“网感”的一代,想要吸引他们的关注并实现传播效应,一方面内容和话语要接地气、年轻化,把大道理、专业名词、前沿术语等转化为他们看得懂、听得进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摆正态度,以个性化格调、平等共享的态度追求社交媒体时代的新语态。2023年11月6日,浙江万里学院一条标题为《好冷》,正文为“记得添衣”四个字的内容,就达到1.7万阅读量,学生还结合传播学知识进行交流探讨,既做到了温馨提示,也达到了传播效果[6]。
3.2 加强互动,提升社交传播效能
新媒体传播的一大特征就是互动,互动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7]。
首先,要用好微信公众号自带的留言和回复功能,及时审核、筛选并显示富有创见的留言,当然也不能刻意只“精选好的”。
其次,要学习新媒体表达的娱乐性和互动性,回复留言时适当使用“网言网语”,加强情感传播,实现与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粉丝黏合度。例如,2023年10月29日,宁波大学《大门落成启用!宁波大学向江,向南,向未来!》一文,校友留言表示勾起了对母校的回忆,官微喊他们“回家看看”。再则要关注私信、留言中的学生诉求,对常见问题设置自动应答关键词,定期或集中答复较为复杂热门的问题,开发自定义菜单,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提供“指尖上的服务”。
最后,评论区并不是“法外之地”,既要充分尊重学生表达的多元性,也要防止评论区出现不当言辞,通过经营评论区,增加师生的参与感、归属感,助力内容出圈。
3.3 激发活力,推动融媒体队伍建设
做好新媒体工作,关键在人、在队伍。第一,在选优配强上下功夫,选拔有专业学习经历,或有新媒体实践背景的青年教师负责微信公众号运营,指导融媒体团队,吸纳校内业务过硬的年轻人充实到“兼职”岗位,选优配强“领头团队”,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分享沙龙等活动,提升团队能力水平。
第二,在融媒体建设上增添活力,大学生是新媒体运营主力军,同时也更懂得同龄人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生产更多贴近大学生校园生活的融媒产品。一方面借鉴社会媒体的融媒体改革经验,有效整合校内媒体资源,保障必备的硬件设施,确保日常运转;另一方面要健全梯队化培养机制,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养,迅速提升技术技能,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考虑让优秀的学生留校参加顶岗实习,继续指导队伍。
第三,在管理激励上出实招,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创作和课题研究。对教师而言,学校相关部门要将优秀网络作品纳入科研成果统计,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对学生而言,要为他们搭建平台,及时推荐优秀作品到社会媒体刊发展示,推荐到相关单位实习工作,建立以流量、质量、影响等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优评奖,不断激发工作热情。
结语
高校微信公众号既是学校发布新闻通知的主要平台,也是联系和服务师生校友的重要渠道,已经成为网络育人的载体之一,对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宁波各高校要继续用好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体,围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进行优质内容的创作,加强互动传播,建强运营队伍,力争制作出更多师生、校友及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更好地向社会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腾讯公布二零二三年全年及第四季业绩[EB/OL].(2024-03-20)[2024-04-05].https://static.www.tencent.com/uploads/2024/03/20/28fde3c13055712b43ca0598092ece2c.pdf.
[2]孔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和运营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7):745-753.
[3]李艳馨,郝玥.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3):82-87.
[4]成为人才向往之地!浙江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EB/OL].(2024-03-21)[2024-04-05].https://mp.weixin.qq.com/s/OLVaDs_s8MbOvuNv810i-A.
[5]罗朋,李小龙.转文风巧叙事强互动——政务新媒体“浙江宣传”的出圈密码[J].中国记者,2022(12):61-64.
[6]浙江万里学院.好冷[EB/OL](2023-11-06)[2024-04-05].https://mp.weixin.qq.com/s/tvSvq40AGgjMM8KHSH8FWg.
[7]新媒体互动“七大招”[EB/OL].(2022-11-21)[2024-04-05].https://mp.weixin.qq.com/s/a3gk37-ttfAl792HJ3ik4A.
作者简介:张土良,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