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

2024-07-10何蕊李炜杨晓波

公关世界 2024年11期
关键词:数字素养教育数字化提升路径

何蕊?李炜?杨晓波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力量、第一资源的民办高职教师,势必需要具备更强的职业胜任力,而影响其实践水平的关键因素正在于其数字素养。文章即以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构成要素;接着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价值,并且指出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当前所处困境;最后,为突破困境而提出3条可行性路径,具体包括实现教师知识系统重构、促进教师数字技能提升以及推动技术教学有机融合,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困境;提升路径

引言

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围绕智慧教学、数字人才以及数字素养等内容展开。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方式与就业类型发生重大转变,在此形势下,民办高职教师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力量、第一资源,势必需要具备更强的职业胜任力,而影响其实践水平的关键因素正在于其数字素养[1-2]。在提升个人数字素养问题上,民办高职教师必须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从了解到运用的升级,将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各个教学环节当中[3]。

一、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构成要素

(一)数字化意识

哲学上讲,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由此可知,数字化意识即教师头脑对数字化活动的能动反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数字化认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以数字技术为依托高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极具现实意义。对此,教师需正确认识。(2)数字化意愿。具备意愿是展开行动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想更好地投身于数字化教学实践,还需先行具备应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意愿。(3)数字化意志。开展数字化教学难免遭遇阻碍,而教师必须有迎击这一挑战、解决现实困难的信心。

(二)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

理解概念、掌握方法以及灵活运用是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三个重要指向。首先,教师必须理解“何为数字技术”;其次,必须掌握选择与应用数字技术的正确方法;最后,要将数字技术有机融入具体教学实践层面,做到灵活运用。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技能的掌握,最终都需落实到应用层面,因此,教师学习数字技术知识、掌握数字技术技能,最终目的还在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效。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要义并不在于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在于具备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能力[4]。

(三)数字化应用

资源收集是应用的前提,教师在收集到足量可用数字技术资源后即可以其作为支撑,进入到具体教学环节,从设计到授课,再到评价乃至家校协同育人,实现一体化应用。在设计与授课环节,教师需在广泛搜集、精心选择可用数字化资源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打造线上线下二位一体混合式教学环境,并且实现对于教学环境的管控,迎合学生需求实施有效指导。而在评价与协同育人方面,教师则需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进行学生学业数据分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工作,并且调集相关社会资源,实现家校协同,确保育人工作质量。

(四)数字社会责任

法治道德规范与数字安全保护是数字社会责任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教师作为施教者与领路人,必须严正规范自身,在使用数字化产品服务过程中,做到不越界、不逾矩,在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也不侵犯他人数据安全;另一方面,教师还需严格审查信息来源,引导学生树立数字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区分信息良莠。

(五)数字化专业发展

数字化资源可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数字化学习与数字化教学创新是数字化专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不同等级的数字技术研讨会来提高个人数字素养;也可以微课比赛、教学能力大赛等为平台,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字化知识与技术创新课堂模式与教学方法。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价值

(一)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背景下,人类生活方式已在数字化影响下悄然转变,与此同时,教育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显。民办高职教师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与关键力量,同时也是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主体,重要性可见一斑。其数字素养的提升,势必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

(二)推动民办高职院校数字教育发展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即意味着教育数字化的实现,进而使得数字时代下教育进阶式发展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实现教育数字化与教育进阶式发展的底层逻辑。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不但与院校教学水平呈正相关,且有助于打造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三)促进民办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为专业教学人员,民办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完善专业思想、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能力。而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互联网为民办高职教师实现前述要求提供了又一条有效途径。提升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有助于其高效筛选网络信息、快速提炼教学资源、顺利开展教学改革,从而实现专业化发展。

(四)促进民办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提升

当前,民办高职学生已是“00后”群体,而这便意味着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水平。提升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不仅利于教师自身教学效率与科研能力的提高,且还可以间接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教师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领路人,在数字素养提升方面也不例外,要想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教师需先具备高水平数字素养。

三、教育数字化转化下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困境

(一)教师不具数字知识结构,导致人才进阶式发展遇阻

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机器换人”成为普遍现象——大量AI机器人取代人而成为企业生产一线主力,专门从事一些操作简易且重复性强的工作,其出错概率低且工作效率高,因而备受企业青睐。在此形势下,企业得以大幅缩减其生产成本,并且大大简化其用工管理流程——新入职员工无需参加岗前培训。企业人员管理流程大大简化。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得益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加持,劳动者现已逐步获得解放,不必重复投入到单调且枯燥的劳动当中;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劳动力相对过剩、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不少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在此形势下,人才培养工作重心势必需向技术操作、人工智能控制以及机器操作等方面转移,而这显然离不开教师自身数字素养的提升。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资源库、数字化活页教材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情境的出现均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教师却因自身数字素养偏低而未能具备数字化知识结构,进而难以自内向外实现突破,助力学生养成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核心技能。

(二)教师缺乏数字基础技能,导致数字设施使用效率偏低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民办高职教师数字基础技能水平高低与其应用数字化工具完成信息收集利用的可能性大小呈正相关。但就现实情况来看,高职教育数字化教学形态变革在内容与质量方面却未形成强力影响。在建设数字设施这一方面,尚且存在一系列问题:(1)支持数字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设施欠缺;(2)数字化系统灵活性欠佳且复用率不高,亟待进一步完善;(3)院校各部门“数据孤岛”问题突出,部门间协调性不佳;(4)数字设施实践应用性能偏低,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虽然民办高职院校在投资购置数字设备方面并不吝啬,然而购入设备大多未能被高频率、深层次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数字教学并未实现常态化开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对于“数字化”的理解偏差,不少教师忽视个体创造,一味凭借技术条件支撑整合所需媒介资源。另一方面,还在于突出的技术偏向,实现民办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但需要技术硬件支撑,且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师数字化技能,以便其能更好地参与数字教学实践。

(三)教师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偏低,导致教学空间融合受阻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育话语体系均又经历解构与重构。研究表明,产教融合趋势下,推动高职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还在于教师专业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素养内涵丰富,并不局限于具体的数字技术手段,提升数字素养,还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先进的数字创新能力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线下工作作为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主流就业形态,已然不再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线上线下协同工作形态,过往办公场所固定、时间统一的单一职业也已经为形式更为灵活的工作形态取代。然而,民办高职教师却未能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具备能够满足数字时代教学实践要求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在使用数字工具、掌握数字技术、共享信息资源等方面尚且存在明显不足,无法灵活应用数字技术重构教学模式。而这便阻碍了二维教学空间有机融合,进而拉低学生学习成效。

(四)教师缺乏数字技术认知,导致教学主体缺位

聚焦教育领域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成功催生ChatGPT赋能教学模式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使其成为热门议题。该模式在传统“师—生”二元结构基础上植入机器元素,形成“师—机—生”结构,同时实现了教学场景重塑与教学内容创新,推出泛在化学习空间。然而,在技术与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主体性渐弱,教学能力面临更大挑战,多数教师尚不具备有机融合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数字素养,疲于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依赖现有教学资源,疲于开展互动、实现创新,只因其错以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如此一来,教师便于无意识状态下沦为程式化运作逻辑的“傀儡”,丧失教学主体地位,自然便也难再提供有效价值引导,进而导致数字技术无法高效发挥其教学功能。

四、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一)实现教师知识系统重构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办高职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模式,而这则需要以知识系统重构作为基础。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教师变身兼具自我激励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的终身学习者,积极构建专业性、科学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更强的知识体系,进而在确立学习者中心地位的基础上构建全新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选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个性化教学;(2)教师还需积极建设数字化数据平台,并且上传优质课程资源,在交流中进行反思,在反思后实现进步。技术与教学融合,立足内容与过程两个维度来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数字时代下,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也为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驱动力量,助力教师更好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教师需向企业看齐,深刻洞察市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瞄定社会需求、瞄准学生特点,为其提供精准服务,有效凸显数字技术应用价值。

(二)促进教师数字技能提升

以数字化发展规律为基本遵循,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相关制度以及教师培训环节,是提升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说,还需做到以下四点:(1)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协同制定政策举措,为民办高职院校落实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任务提供必要指导;(2)鼓励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公益协同参与,结合区域数字产业发展现状与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需求,系统设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任务;(3)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机制,以提升教师通用数字素养与数字化专项技能为标的,打造系列师资课程;(4)加大职前培养力度,从文化、技能以及数字三方面入手大力培养复合型职教人才,有效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三)推动技术教学有机融合

数字化教学以情境教学和虚拟教学为主,特点在于开放度高、参与性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行动能力。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是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关键所在,而培养教师与技术的共生力则是其核心。具体可从以下4个方面切入:(1)教师需要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积极与技术融合,推动数字技术向教学实践层面的转化,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教师需要应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使其由以往的“单一式”变为“混合式”;创新教材,实现传统教材与数字资源二者间有机融合;创新教学场景,实现传统课堂、虚拟场景以及相关企业等多方空间交融;(3)教师需要应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积极建设教学资源库,进一步优化现有教学资源;(4)教师需要主动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共生力、提高个人教学能力,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

结语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不仅大大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民办高职院校数字教育发展,且还能够促进民办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然而,结合当前现状来看,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为了成功突破困境,顺利实现工作目标,还需重构教师知识系统,提升教师数字技能,并且推动技术与教学二者间有机融合。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民办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课题编号2023SJYB165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牛晓雨.谁到高等职业院校教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选择中的典型形象与推拉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6):51-57.

[2]杨晓哲,王若昕.困局与破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3):82-90.

[3]祝智庭,戴岭.设计智慧驱动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向度、指导原则和实践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3):12-24.

[4]冯艳花.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提升高职教师数字素养困境及路径研究[J].教师,2023(16):90-92.

(作者单位: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数字素养教育数字化提升路径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郭绍青: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动向把握建设新方向
建设教育强国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提升学生数字公民素养的必要性与策略分析
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转型趋势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浅谈教育数字化对高校未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