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郭绍青: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2022-06-14刘增辉
刘增辉
教育数字化和教育信息化并不是对立关系,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特征、高级阶段。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育信息化 教育产品 乡村教育
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教育数字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那么,该如何界定这一概念?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需要跨越哪些障碍?就相关问题,本刊日前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绍青进行了对话。
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服务生态重组与再造
在线学习:教育数字化是教育部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作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请您谈谈应该如何理解教育数字化概念?
郭绍青:我们要看到,数字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生变化的起点、本源和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才出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实现数字国家的建设。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正在推动世界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整个人类社会形态的变革。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社会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其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必然,这是一个基本的
逻辑。
教育数字化的本质是教育信息的存储、加工、处理、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这种革命性变化带来的一定是教育服务生态的重组与再造。目前,教育数字化正处于探索之中,要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还不具备条件。
在线学习: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进行多年,那么教育数字化和教育信息化是怎样的关系?
郭绍青: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在2000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我们需要把握的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一直起着支撑作用。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初期,数字化仅仅表现为对一些信息的基本存储和简单加工。随着数字化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创新,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数据的功能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表现出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所以,教育数字化和教育信息化并不是对立关系,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特征、高级阶段。教育数字化的长远目标,就是要构建适应数字化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数字化战略的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数字化要解决三大问题
在线学习:要顺利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您认为需要着重做哪些事情,解决什么问题?
郭绍青:教育部准备做有关教育数字化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型调研,这项调研尚未启动,但大的方向是明确的。
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第一是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共性基础設施,比如互联网、物联网等;二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构建大平台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从教育治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再到服务生态等,涉及到方方面面,重点是如何把物理空间环境与网络智能交互学习环境一体化,使两者无缝衔接。
第二是资源服务生态的升级发展和再建设问题。经过多年建设,资源供给尤其知识类资源供给已经不是问题,目前要建设的是适合教育数字化的资源,以及适应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不同群体需求的多类态教育资源。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更新对数字教育资源的认识。以前很多认知是把数字资源仅仅理解成知识类的数字资源,比如慕课、网络课程、微课等,在服务功能上也只停留在资源共享层面。这种认知极大地阻碍着教育服务生态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虚拟仿真、智能化语言学习交互系统等,都应属于数字教育资源的范畴,它们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走向交互与合作。因此,对资源的认识应从过去的知识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转变为多类态资源的体系化设计与开发,指向智能交互学习资源环境建设,为学习者提供自主、交互、协作、探究的智能学习空间。
第三是应用问题。信息化的目的是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在应用上很滞后。基础教育新课标出台后,单元成为教材的基本组织单位,单元教学是落实新课标与教材课堂教学变革的重点。本来,教育信息化可以为单元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撑,但在实施中遇到的阻力非常大,很难落地。
在线学习:这是不是因为信息化不利于提高升学率?
郭绍青:不是这个问题。我在宁夏吴忠四中做过三年单元教学实验,开始时老师也担心影响学习成绩,但结果发现两个数学班成绩都有提升,其中一个班原来在学校属于中等水平,现在已经跃居前三名,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合作能力、责任心明显增强。在这所学校,数学班的推广还算顺利,当然,这与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科能力、技术素养等多个因素有关。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的全流程,或者说信息技术的适切应用,提升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是底线,也是最容易实现的目标,而简单应用或者滥用,则会适得其反。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不应把出现的问题推到信息化身上,从而对信息化产生怀疑和排斥,这就涉及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问题。信息化要推动教育生态的建设,推动整个教学模式的重组再造,必定要经历阵痛。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建构新认知、培养新能力的过程,是从理念到方法的改变,初期肯定不顺利甚至是痛苦的,这就需要强干预,需要系统化的指导。所以,我不认同短期集中培训的办法,试图通过十几节课的培训就让教师做出改变,这是不现实的。
教育产品不应固化传统教学
在线学习:教育数字化需要通过教育产品去实现,您怎么看待现在的教育产品?
郭绍青:业内一直有一个观点——技术不是问题。现在我要说,技术不是问题,但技术产品是大问题。
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而且很成功,比如铁路系统开发一个12306平台就可以完全解决购票问题,但这在教育系统是行不通的。教育的复杂性对教育产品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很多企业对教育缺乏深层次理解,开发的产品不是去引领教育变革,而是对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固化支持,这是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大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线学习:怎样的教育产品才是合格的?
郭绍青:数字化的教育产品应该更加体现对学习的有效支持,要从过去的为教师开发数字教育资源走向为学习者开发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是知识类的供给,还一定要有对探究、交互、体验的学习环境的支撑,遗憾的是目前这样的产品太少,教育产品之间互相模仿、互相复制,造成的后果是同类资源过剩、同质化严重,而真正能够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资源严重不足。这样的行为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也使市场处于低层次竞争层面,企业生存空间不足。当前有很多教育服务企业倒闭,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线学习:学校科研人员介入产品开发是不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郭绍青: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就高等学校而言,需要专家了解技术、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更需要了解一线教师、学生的需要,不能过于理论化、理想化,要能够真正解决一线教学与企业产品开发的痛点问题,如何深化产学研一体化需要认真研究。
所以,谈教育数字化问题,还是要“老调重弹”,一是理论认识的全面提升问题,二是避免盲目建设与重复建设问题,三是要解决教育的真问题。
在线学习:目前乡村教育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应该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郭绍青: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我国乡村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教学条件与水平空前改善。然而,数字化时代城乡“数字鸿沟”仍在逐渐扩大,成为发展乡村教育亟待破解的一个新课题。教育数字化必备的网络连接、学习环境、数字资源和高素质师资队伍等方面均存在着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要解决乡村教育发展的痛点问题和最突出的真问题,以教育数字化为支撑并切实落地,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
我们要探索以教育数字化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路径,有三个要点。
一是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农村地区学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二是针对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不足等问题,建立“云上学校”,加快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三是针对乡村教师发展困境,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服务体系,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82F7B62B-6FC1-44DF-9BD1-0CACE5F9BB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