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大环境下如何推进互动式低段阅读

2024-07-09任淑微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大人亲子绘本

任淑微

一、“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实施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1. 缺乏科学的亲子阅读指导方式

部分家长在学生的幼儿阶段没有重视亲子阅读的作用,导致这部分学生“先天”缺少阅读学习的意识。还有一部分家长,未能进行科学的阅读指导,不能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一起阅读,导致“和大人一起读”变成一个空洞的口号,阅读质量低下。

2. 过分强调语文阅读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

对于部分一年级的家长而言,他们十分重视阅读,片面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重要的是学习知识。语文阅读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各种语用知识、为写作积累素材等。家长拿到一首诗,要求学生一读再读,直到能够背诵;翻到一首童谣,让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背诵;读到一篇童话故事,让学生积累字词,划分段落。这样一味追求学习的“结果”,往往使其对阅读产生畏惧感,甚至产生厌恶感,失去了阅读兴趣。

3. 忽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配合

“和大人一起读”作为一个全新的栏目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里,不管对教师还是家长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需要一起探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模糊“大人”的定义,把这个板块完全交给了家长。教师重视不够,容易导致家长把“阅读”当作简单的家庭作业,与教材中新栏目设置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和大人一起读”及其相关栏目的实施策略

1. “和大人一起读”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进入小学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其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家长是学生这一时期最天然、最亲近的引路人,这种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和大人一起读”重点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家长与学生相互了解,彼此亲近,通过心灵的交流让学生感受父母无可取代的爱,收获阅读的乐趣。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

(1)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和大人一起读”是家庭阅读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亲子互动阅读的主要形式。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首先,家长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和大人一起读”阅读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氛围。其次,家长要尽可能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榜样的力量。这也有利于家长的终身学习,学生看见家人在读书,就会时时处处想着读书。再次,家长每天要规定亲子阅读的时长(20~40分钟)和课外阅读的内容,由易到难,划分阅读层次,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呈台阶式上升,逐步摆脱对家长的依赖,直至实现独立阅读。

(2)发出家庭对话的声音

“和大人一起读”的核心理念就是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阅读。进入小学的学生相较于幼儿,认识更多的字,且具备了更好的理解能力,单纯的“大人读——学生听”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对于阅读方式的需求。因此,家长需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让整个阅读在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家长可以通过与学校交流沟通、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一年级学生的阅读目标。在此基础上,家长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创新“一起读”的方式方法

枯燥无味的读书方式谁都不会喜欢。这一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家长可以抓住这个特征,不断创新“一起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有很多家庭的阅读方法值得家长借鉴,如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小兔子乖乖》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儿歌,家长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唱出来。教师建议先播放视频跟唱,再采取独唱、合唱、比赛唱等方式来背诵儿歌内容,还可以加上小动作,全家人一起又唱又跳。

2. “和教师一起读”

所谓的“和大人一起读”,不仅仅指学生家长,也包括课堂的引领者——教师,所以作为“和大人一起读”的延伸,“和教师一起读”也十分重要。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语文素养,只靠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拓展课外阅读。教师并非旁观者,而是贯穿始终的纽带。

(1)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彰显“一起读”的意义

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就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因此,“和教师一起读”作为“和大人一起读”的延伸,是学生与教师亲近交流的重要契机。在交流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阅读文本的趣味性,以便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例如,教师利用午休时间,展开师生共读的交流会,可以由教师范读,帮助没有做好家庭阅读的学生克服阅读障碍;可以指名让学生大声读,用最原始的方法还原文字的美;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味文本的内容,对作品或者作品中的人物做一些简单的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同家长一起读书的感受,既能感染其他学生,又能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

(2)增加阅读绘本拓展课,拓展“一起读”的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应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于识字量十分有限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图文结合、简单易懂的绘本最适合作为他们的课外拓展读物。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布置班级绘本读书角,给学生提供各种优质的读物,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二是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在空闲时间给学生阅读绘本,指导他们阅读绘本的方法。教师也可以请美术教师教学生绘制绘本的简便方法,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三是展现榜样的力量,一个热爱阅读的集体一定要有几个值得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

(3)重视家校连接,评价“一起读”的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阅读学习训练,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家庭阅读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再制订相应措施,并加以巩固和提高。教师常常发现,部分家长连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都步履维艰。在这种不利情况下,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制订补救方案,也可以适当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以弥补家庭阅读中的不足。

结束语

曾有教育家指出,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的作用不言而喻,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而新增加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可以满足学生阅读角色的缺失,实现互动式阅读、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语文阅读教学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在一年级这个启蒙阶段显得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家长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把阅读变为“悦读”,借助“和大人一起读”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猜你喜欢

大人亲子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如果没有了大人
绘本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