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想象为起点,拓展小学生的习作思维空间
2024-07-09朱雅丽
朱雅丽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新课标对中、高年级分别提出“观察世界,运用不同方式记录自己的见闻,表达想象与感受”“能够写简单想象作文、纪实作文,内容和情感真实”的要求,且教材中也设置了习作单元,教师如何根据想象作文特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值得思考。
想象作文要求学生具有开放性思维,并进行合理想象。教师要为学生预留思维拓展空间,激发其想象力,使其在故事情节选择、人物设定等方面可以自由发挥。凝聚性是想象作文的另一个特点。所谓凝聚性,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作主题明确,故事结构清晰,故事内容与情感之间相互统一,保证想象作文内容的整体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写出主题凝练,且情节连贯的想象作文。那么,如何以想象为起点,拓展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思维空间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探讨。
一、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教学,要求教师应转变传统的重视任务、轻视过程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明确各习作单元的写作要求,为学生写作搭建支架。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想象作文的难度,不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更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既有利于教师的具体指导,也有利于学生的习作学习。所以,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核心,根据语文教材对习作教学方面的要求,细致全面地指导学生并为其预留想象空间。在进行想象作文指导之前,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中“写作提示”“写作例文”的内容,注重规律总结,帮助学生整理想象作文写作思路。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想象作文资源,开发对应课程,为想象作文教学提供支持。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想象作文教学需求,开发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划分阶段和年级,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绘本,培养其想象思维,通过写话练习的方式,用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从童话入手,设置看图说话、情境假设、故事表演和微信作文等课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真正体验想象作文带来的快乐与美好。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置随文想象的作文任务,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跨越时间、空间等进行假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其创造思维,不断提高想象水平。
为了提高想象作文指导质量,教师要从其他学科收集文学理论知识,运用跨学科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系统化学习,将语文知识分为陈述性、程序性内容。所谓陈述性知识,就是教师通过想象和创意等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灵活地应用到想象作文之中,让学生掌握想象作文的写作手法。如在四年级习作单元“故事新编”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由此及彼,即联系在三年级习作单元“我来编童话”的学习过程。教师让学生对“故事新编”与“我来编童话”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之处,为提高学生想象作文的写作能力夯实基础。所谓程序性知识,就是教师从其他类别想象作文入手,学习其创意的主题内容、故事情节、表达技巧,有效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对于“故事新编”想象作文的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先梳理故事思路,构思故事新结局,根据新编故事内容,搭建指导框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进行想象,借鉴课文描写手法,迁移应用并丰富想象内容表达形式。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教授想象作文,用理论指导学生参与想象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其想象作文写作水平。
二、优化想象作文训练指导
想象作文的训练指导,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情境,使教学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发挥其想象能力。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多元想象的方法,让其在想象中学会写作。
1. 创设想象作文训练情境
情境创设对于学生想象力发展有重要影响,鲜明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各种情境中对新形象进行重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充分想象,积极参与教师创设的课堂教学活动情境。学生通过想象,将自己的思维转化为语言表达,在创设情境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体验情感和思绪变化。在想象作文教学过程中,童话编写内容占据主要地位,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人物形象、生活物品,激发其想象力,学生通过联想物品或者人物之间的关系,将静态物品用拟人化方式表现出来,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合理。
在情境创设环节中,教师可运用现场表演、互动讨论以及动画演示等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营造与想象内容相契合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体验等方式打开想象空间。在课堂上,无论是对话交流活动,还是趣味十足的生活故事,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多角度开启想象空间,为学生灵活构思写作框架,进而写出具有新意和真实情感的文章提供支持。对此,在组织学生训练想象作文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作文训练,让他们在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训练,从而有效掌握训练的关键与目标,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训练过程渗透想象方法
在想象作文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训练的系统性、阶段性、操作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常用想象方法包括黏合、夸张、联想等。其中,黏合是将客观事物特征进行组合。如在《我变成了一棵树》中,作者运用黏合方法,将人的特征、树的特征进行融合,创造出主人公为了多玩一会儿不回家吃饭,将自己想象成一棵树的故事。夸张是将客观事物常规特征改变,刻意夸大、强调事物特点。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运用了夸张手法,课文主要讲述胡萝卜先生因为漏刮一根胡子,导致胡子快速生长,被人当作晾衣绳、风筝线的故事。文章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所谓联想,则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如教师在“初试身手”内容讲解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手印画在纸上,之后将其想象成其他事物,比一比谁的想法更新奇”。教师为学生设置想象任务,引导其将头脑中的表现和现实的“手印”相关联,抓住事物的相似性展开联想。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其想象思维,在学生想象阶段适当点拨,设置练笔任务,既能帮助其掌握想象方法,又能够帮助其理清想象思路。
3. 引领学生转换想象思维
写作不只是书面语言的一种形式,也是语言、情感、思维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想象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想象表达”转换为“口头表达”,以达成想象作文的训练目标。
在想象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口头表达,再参与写作实践。例如,在四年级习作单元“故事新编”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先说一说你们设想的故事结局是怎样的?应该如何设置故事情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表达,教师根据其表达结果给予评价。教师还可编写情景剧,要求学生边表演边讲解,加深其记忆,为想象作文顺畅落笔提供支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参与即兴演讲活动。学生演讲的过程也是想象思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综上分析,在想象作文教学期间,教师要秉承开放性与整合性的原则,从注重内容的整合、巧用训练指导方式两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指导,激发其想象力,使之有目的地展开想象,参与想象作文写作训练,提高想象作文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