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能力视角下《图书馆应对人工智能的战略响应》解读与思考

2024-07-08宋薇

图书馆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动态能力战略管理

宋薇

[摘 要]为帮助图书馆界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IFLA发布了《图书馆应对人工智能的战略响应》文件。该文件体现了图书馆界对不确定性环境的洞察以及对动态能力提升的关注,为图书馆界开展应对乌卡时代的战略规划,开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新篇章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国际图联;战略响应;战略管理;动态能力;双元学习

[中图分类号]G250.7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24)03-0048-05

1 引 言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让我们所处的社会充满波动性(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性(Complex)和模糊性(Ambiguous),持续动态的变化是乌卡时代(VUCA)最显著的特点[1]。创新、变革和发展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主题,尤其以生成式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崛起,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重塑各行业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机遇。在此背景下,包括图书馆界在内的各行业纷纷确立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以用户为导向,以数据为核心,以人才为根本,精准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为帮助世界各国图书馆开展科学战略部署,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业务中的融合应用,国际图联(IFLA)人工智能特别兴趣小组于2023年11月发布《图书馆应对人工智能的战略响应》文件(以下简称“响应文件”)。

2 响应文件简介

响应文件包含5个章节,循序渐进地探索了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发展战略[2]。

第1章节详尽地列举全球权威组织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深入剖析图书馆场景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特别指出“描述性人工智能”在图书馆领域的卓越表现。第2章节则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对图书馆工作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展示图书馆界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成果,包括专用的聊天机器人、系统综述的自动化、馆藏资源的知识发现、支持机构内的数据科学社群、提升用户数据素养的AI以及图书馆用户行为预测等。第3章节通过SWOT模型,图书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全面战略分析。战略优势包括图书馆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以及在描述性人工智能相关工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战略劣势包括有限的技术开发能力,缺乏对大规模用户数据的所有权以及适用于图书馆环境的现成产品等。战略机会体现在图书馆可以通过描述、摘要、翻译及转录等方式完善知识获取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完成日常专业任务以及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知识创新等。战略威胁包括决策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变革速度的滞后等。第4章节总结图书馆人工智能战略回应的一般方法,包括招聘具备专业人工智能技能的新馆员,提升现有馆员技能,与用户互动以观察其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以及研究其他部门或行业的最佳实践等。第5章节提炼了图书馆应对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战略:一是利用图书馆的人工智能能力,构建负责任、可解释的描述性人工智能应用;二是发挥图书馆馆员的数据能力,增强图书馆的人工智能水平;三是促进图书馆馆员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推动图书馆及社会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发展。

3 动态能力概述

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源于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在技术革新、用户需求等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变化下,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会发生转变,更加强调战略管理在正确整合、构建和重构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方面的关键作用。动态能力是一种高阶能力,也被称为一级能力。可以从以下维度来理解动态能力:1)动态能力是组织战略管理的核心主题,它代表了组织战略观的转变和突破,体现了战略管理理论在组织持久竞争研究中对不确定环境的重视[3]。2)动态能力框架可分解为以下战略要素:感知和搜索机遇、寻找机会、评估可行性、组织实施[4]。3)从行为视角来看,动态能力包括感知(环境洞察)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变革更新能力、组织柔性等多个维度[5]。4)动态能力是一种战略惯例,旨在保持战略的柔性。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对战略与能力关系的综合理解,认为能力可以推动战略革新,反之战略又可以驱动能力发展,战略与能力相互支援,共同支撑组织的发展。5)动态能力崇尚建立开放、灵活的双向学习型组织,同时注重开发式学习和渐进式创新,以及探索式学习和突破式创新。

4 动态能力视角下的响应文件解析

图书馆界基于动态能力审视响应文件,能使组织更精准感知、获取和配置资源,增强图书馆界主动学习、创新和实施战略变革的能力。通过学习与贯彻响应文件,图书馆界能够提前进行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运用科学策略应对外部环境挑战。

4.1 体现图书馆界对不确定性环境的洞察

战略响应是指组织在面对特定外界压力时,为缩小绩效差距,重塑竞争优势所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行动,需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在当前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战略思维和行动显得尤为重要。以“战略响应”为题的响应文件,充分展现了以IFLA为代表的图书馆界对由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不确定环境的深刻认识。响应文件强调图书馆界应持续关注新兴人工智能的发展动态,并将其视为推动图书馆界发展的关键力量、转型的重要契机以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资源。通过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图书馆能够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并完善用户体验,从而有效应对当前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环境。这份响应文件对不确定性环境的高度重视体现在:1)第1章节和第2章节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过程中技术的迅速演进以及偏见、隐私保护、可解释性、透明度和问责制等复杂因素对社会领域及环境的深远影响。这有助于图书馆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工智能的特点及其带来的环境不确定性。2)第3章节至第5章节深入探讨了图书馆如何通过调整内外部战略,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发挥引领作用,以减少或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2 体现图书馆界对动态能力框架的应用

响应文件体现了图书馆界对动态能力框架的实践运用和发展。如前所述,动态能力框架涵盖“感知和搜索机遇”“寻找机会”“评估可行性”和“组织实施”等要素。1)感知和搜索机遇。这是战略洞察的关键过程。响应文件引导图书馆从5个维度进行战略洞察:洞察技术,分析人工智能特别是描述性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和知识获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洞察行业,了解图书馆界规划、试运行和成熟的人工智能服务,分析各种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对图书馆运营的影响;洞察用户,观察用户查找、使用信息和写作方式的变化;洞察竞争,分析图书馆与诸如谷歌、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在数据量、质量以及数据伦理道德标准层面的差异;洞察自身,分析图书馆价值链及运营作业链,评估各环节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优缺点,定位核心竞争力及可进行流程再造、提高效率的环节。2)寻找机会。响应文件引导图书馆通过对所处环境的全景扫描寻找4类机会点:用户机会,通过内容描述、翻译和转录等方式提升用户对知识的获取体验;服务机会,利用人工智能取代图书馆常规工作,为高价值、高技能工作创造更多空间;市场机会,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信息弱点,增加对可信信息的需求;模式机会,应用人工智能改善图书馆的决策模式与合作模式等。3)评估可行性。响应文件还指导图书馆评估机会点的可行性,并精准识别将机会点转化为服务价值所需的新知识以及自身能力的缺口。4)组织实施。响应文件引导图书馆规划相应的战略行动,以弥补能力差距,培养能抓住机会点所需的能力。

4.3 体现图书馆界对动态能力提升的关注

响应文件为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图书馆描绘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即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图书馆应注重培育和提升自身的动态能力以实现持续成长。这些关键的动态能力包括:1)感知(环境洞察)能力。响应文件中,IFLA运用SWOT评估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总体战略地位,并建议各图书馆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开展类似的SWOT评估,以在实践中培育认知外部环境、洞察用户需求和痛点、感知行业机会与威胁、分析竞争对手等能力。2)学习(获取吸收)能力和变革(重新配置)能力。响应文件显示,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技术,人工智能要求图书馆具备主动变革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对业务活动、流程、能力和模式进行深刻思考,进而能改变组织能力、文化和结构,实现发展转型。3)自我评估能力。响应文件建议图书馆运用Mikalef和Gupta开发的人工智能组织能力模型评估自身是否具备应用及二次开发实施人工智能,尤其是描述性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评估指标包括数据、基础设施等有形资源,也包括技术应用、人工智能项目规划开发技能等人力资源以及部门协调能力、组织变革能力等无形资源。

4.4 体现图书馆界对精准服务定位的重视

响应文件积极倡导图书馆双向发力、内外兼修,既要立足现有资源与优势,找准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新定位,又要突破传统路径依赖,通过灵活的资源整合实现服务功能拓展,展现图书馆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开创新局面的决心与勇气。1)精准的服务定位。响应文件建议图书馆界基于实际服务运营过程,细致分析各项服务与工作所需的能力,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明确新的服务定位。例如,借助图书馆的人工智能能力、图书馆员的数据能力以及图书馆员在人工智能素养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图书馆能够成功定位自身在馆藏发展、数据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等领域的独特价值和竞争优势。精准的服务定位和赛道选择能让图书馆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拥有新的竞争力。2)灵活的资源整合。响应文件鼓励图书馆界突破传统的路径依赖,通过灵活的资源整合来拓展服务能力。这种拓展不局限于机构内部,更广泛地涉及区域和国家战略层面,尤其对那些在能力资源上存在一定短板的图书馆,更需要学会积极借用外部力量,发挥杠杆作用。响应文件建议的资源整合方式包括发掘用户智慧和资源,借鉴相关行业的最佳实践,与系统供应商合作采购技术解决方案以及积极寻求与组织内部潜在合作者及外部组织的合作。资源整合不仅有助于图书馆整合利用并创造新资源,更能够推动图书馆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实现持续的创新与发展。

4.5 体现图书馆界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决心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集群的融合发展,技术范式发生转变,图书馆服务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响应文件强调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孕育创新文化,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开放灵活的学习型组织。开放灵活包括以下两个维度:1)学习型组织的双向性。一方面,对于图书馆内部而言,需要围绕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习和创新。响应文件建议图书馆通过探索开源人工智能工具和应用程序、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的对话和讨论、分析工作流程、提供培训课程等方式,提升在职馆员的技能。学习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用户研究、职业道德、知识产权和版权、数据管理等方面;另一方面,响应文件鼓励图书馆积极获取外部知识和信息,包括观察用户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学习关联行业及其他合作方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等,结合内外部知识发掘服务潜能。2)学习型组织中的双元学习(开发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和创新(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模式。开发式学习强调对现有技术、资源、流程及合作关系的改进和深耕,而探索式学习则注重引入新的技术、资源、流程、标准及合作关系,这两种学习方式分别有助于促进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响应文件中提到的利用馆员数据能力增强图书馆的人工智能能力,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信息素养框架以改进信息素养培训策略等,均属于开发式学习和渐进式创新的范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负责任、可解释的描述性馆藏,则属于探索式学习和突破式创新的范畴。

5 响应文件带来的启示

发展智慧图书馆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25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是图书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正处于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标志的Lib4.0阶段[6]。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为图书馆智慧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涌现,图书馆建设必将逐步迈向Lib5.0、Lib6.0等更高阶段。图书馆界也将通过战略规划,科学应对变革,培育新发展机遇,开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新篇章。

5.1 强化馆员感知与洞察能力建设

鉴于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对图书馆智慧建设和转型发展的重大影响,图书馆需尽最大努力避免对各类发展趋势的认知偏差和滞后,及时感知外部环境变化,以发掘用户需求,识别潜在风险,并规划行动路径。简而言之,数字感知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基础能力,图书馆必须具有对智慧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应强化管理者与一线服务馆员的感知与洞察能力的培养。1)秉承开放包容工作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图书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管理者与一线服务馆员必须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及时跟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引入新技术手段,通过学习与分享不断掌握新技术,积极将新技术推广应用到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偏好,创新服务方式。2)持续发挥信息感知优势。管理者与一线服务馆员继续发挥图书馆自身的信息采集与整理优势,强化信息感知,通过研究分析图书情报或教育领域相关权威机构发布的环境扫描报告、趋势报告、行动规划等文献,通过访谈了解图书馆馆长、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等业界权威人士对新技术和新环境的看法与观点,通过调查获悉馆员、用户、系统供应商等参与方对新技术的态度与使用情况[7],多措并举,全面采集和了解市场、技术、用户数据和信息,敏锐感知外部环境中用户行为模式、信息生产和交互模式、相关行业管理服务模式等多维度的变化。

5.2 强化合作关系与协作网络建设

在Lib4.0的智慧建设阶段,图书馆需要充分整合利用新环境中的各类资源,突破组织边界和框架限制,嵌入外部关系网络,以减轻资源短缺对图书馆战略适应和创新能力提升的负面影响。1)构建广泛合作网络。图书馆基于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与系统供应商、合作单位、用户及其他图书馆等重要相关方建立广泛的联系,形成常态化互动和沟通机制,加强彼此信任和信息共享,协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构建广泛的合作网络。2)明确角色定位。基于参与相关方对图书馆的信任,图书馆应积极确立在合作关系网络中的核心地位,占据关键的“结构洞”位置,扮演“桥梁”和沟通媒介的角色,为互不熟悉或尚未建立关联的参与方之间搭建沟通渠道,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从关系网络中获取更多异质性知识、经验和资源[8]。3)加强协调和关系管理能力培养。图书馆应在“桥梁”角色的基础上,积极培养自身的协调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了解参与相关方的价值理念、发展愿景和知识能力,构建和管理合作关系,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整合和应用机制以及灵活的合作模式,提高知识共享与合作效率,提升合作获取、吸收和转化外部知识和资源的能力,实现价值共创。

5.3 强化资源配置与文化价值建设

智慧图书馆遵循一种内在的逻辑演变路径: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刺激,产生战略反应,进而推动组织学习,导致动态能力的演变,最终促成战略转型。在这个持续上升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凭借其感知与洞察能力把握转型发展的驱动因素,灵活调整资源配置以满足战略目标,并推动动态能力从资源层面逐步向流程、价值观和文化层面转化。1)结合转型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模式。图书馆应深入梳理和分析转型各阶段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模式。转型初期,可以采用资源转移内化配置模式;转型瓶颈期,可转向以探索开发为导向的资源修补拓展配置模式;转型攻坚期,则可以采取以平台为导向的资源共享配置模式。2)基于动态能力提升文化价值。图书馆应基于动态能力增强其战略能力、业务能力和沟通协同能力,从而实现对战略流程、核心业务流程以及职能支持流程的智慧化规范、优化和再造[9]。同时,图书馆还应基于动态能力创建新的流程文化,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流程,并根据组织和流程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以发掘流程管理中的隐性文化或发展其新的内涵。当图书馆足够包容组织文化时,它才能在更广泛的层次和维度上回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需求,创造更多的自组织、自适应和自主进化的空间。

5.4 强化双元学习与组合创新建设

在智慧化建设的环境中,图书馆不仅需要强大的开发利用能力来提升其现有竞争力,同时还需要卓越的探索突破能力来抓住新的转型发展机遇。开发利用和探索突破的双元能力是图书馆获得竞争优势,实现智慧转型的核心。图书馆应创造动态和灵活的组织情境和机制,通过双元学习与创新的协调发展,重塑智慧发展的新优势。1)开展双元学习。图书馆应秉承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理念,构建双元学习与创新情境,针对管理者和基层馆员分别开展探索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10]。前者注重认知层面的转变,包括批判性反思图书馆的规划目标和愿景、建设原则和策略调整等;后者注重行为层面的转变,包括工作流程优化、技术与业务融合等。同时,图书馆积极构建开放式学习网络,拓展学习外部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等新知识渠道,获取更多异质性知识,从而实现内外部知识互补,更有效地开展双元学习。2)落实组合创新。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组合创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要求图书馆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战略目标、管理经验和资源积累,灵活调整组合维度和重点,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引导组合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各阶段的战略目标,确保创新活动始终围绕图书馆的核心使命展开,同时,图书馆过往的经验将为组合创新提供丰富的手段和工具,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也是图书馆调整创新重点和方向的依据。

6 结束语

图书馆作为动态能力驱动的有机生长体,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环境变革,正经历着从打破当前稳态到形成新稳态的蜕变。动态能力日益成为图书馆驾驭复杂环境、保持战略柔性、实现有机生长的关键。在乌卡时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快速更迭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必须具备快速响应、持续创新、灵活调整的动态能力,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国际图联发布的响应文件,为图书馆界制订应对人工智能的组织战略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发,图书馆需要提升馆员感知与洞察能力建设,强化合作关系与协作网络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与文化价值建设,促进双元学习与组合创新建设,以此开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聂华.在“乌卡”环境中驾驭变化:《2020学术图书馆发展趋势报告》重点解读与拓展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4):12-21.

[2]IFLA.Developing a Library Strategic Response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B/OL].[2023-12-19].https:∥www.ifla.org/developing-a-library-strategic-response-to-artificial-intelligence/.

[3]黄江圳,谭力文.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EB/OL].[2023-12-19].https:∥www.sohu.com/a/401261142_488672.

[4]JADHAV D,SHENOY D.Buil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an Academic Library:A Research Agenda[EB/OL].[2023-12-19]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99133322000180?via%3Dihub.

[5]夏清华,何丹.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动态能力的演变机理:基于腾讯的纵向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9,12(5):464-476.

[6]张坤,查先进.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沿革及构建策略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0(2):80-89.

[7]LO L S.Quick Poll Results:ARL Member Representatives on Generative AI in Libraries[EB/OL].[2023-12-19].https:∥www.arl.org/blog/quick-poll-results-arl-member-representatives-on-generative-ai-in-libraries/.

[8]张辉,苏晰.网络嵌入、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一个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6):85-94.

[9]邵波,单轸,王怡.新一代服务平台环境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业务重组与数据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46(2):27-37.

[10]晏梦灵,余艳,董小英.基于信息系统与组织学习的双元能力构建机制:以华为为例[J].信息系统学报,2016(1):77-92.

[收稿日期]2024-03-27

[作者简介]宋 薇(1981—),女,本科,馆员,江阴市图书馆。

猜你喜欢

动态能力战略管理
企业动态能力倒U型作用的实证研究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论医院如何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
浅议海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新常态下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的价值和企业实践研究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连锁餐饮企业智力资本、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
企业动态能力对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
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策略与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