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建设
2024-07-08踪程蒋韶晖孙刚
踪程 蒋韶晖 孙刚
[摘 要]面对当前信息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在线学习资源的约束性,高校图书馆建立全方位、多用途,馆内馆外协同创新和发展的数字服务体系,可以满足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本文将数字服务体系建设分为战略规划、目标定位、合作创新三个阶段,以此构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培养服务能力,解决数字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掣肘问题,据此提出面向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优化策略。
[关键词]在线学习;高校图书馆;信息环境;数字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24)03-0001-07
1 引 言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随着当前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需要协同创新,从多方面深入研究数字服务体系,加强在线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数字服务能力。这里的“众人能移”指的是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加强高校图书馆与校内教学部门、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馆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万座山”指的是在线学习资源,大量的在线学习资源整合困难,以致在数字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产生了资源约束的瓶颈;“众人能移万座山”则是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需与相关资源拥有者合作以实现协同创新。
教育部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四个回归”,其主要目的是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在线学习是未来的教育主要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正在积极构建面向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数字服务体系,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用户友好且创新的数字服务,以支持大学生的在线学习需求。该体系的构建始于对当前信息环境和可用在线学习资源的评估,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发现在满足大学生在线学习需求方面存在的差距和挑战,并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文献综述
2.1 高校图书馆与在线学习相关研究
我国最早在1994年提出“在线学习”概念,当时的在线学习主要是以录播的形式进行传播。后来,随着数字资源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逐渐衍生出虚拟学习、移动学习等一系列新型学习方式[1],人们逐渐开始习惯在线学习。据统计,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人数中已经有超过25%的人选择在线学习[2]。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高等院校重要信息机构、教育阵地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将服务模式由线下逐步向线上转移[3]。与此同时,《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自此,数字服务成为图书馆的重要发展方向[4],而服务依旧是图书馆的主线任务,贯穿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体现图书馆的信息价值[5]。
2.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相关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一场深刻的图书馆资源变革兴起[6],信息资源的地位骤然上升。信息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们建设和发展的核心[7]。20世纪早期,国外很多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大学生学习,开通了将高校课程相关资料免费提供给大学生的短期借阅服务[8]。由此,高校图书馆开启了数字服务体系的建设之路。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的前期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图书馆开发了自动化系统,不仅提升了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但由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随时变化的用户需求,目前的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已稍显陈旧,需要进一步的转型和升级[9]。二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全周期的数字服务保障,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嵌入式服务模式。综合来看,目前的高校图书馆已主动承担起建设面向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数字服务体系的重担。
2.3 研究评述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归纳分析,目前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在线学习”和“数字化转型”两个领域,虽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从数字化服务底层逻辑的服务创新和服务技术两个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还有待加强。从服务创新视角来看,服务创新水平参差不齐。目前,高校图书馆仍然以传统服务模式为主,缺少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从服务技术视角来看,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技术架构单一。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选择与超星等技术服务商合作,究其原因都是基于这些技术服务商的架构,很难凸显自己的服务特色。因此,有必要构建面向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
3 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建设的概念模型
3.1 基于内容要素和阶段过程的概念模型构建
面向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包括服务主体、服务资源保障、服务策略、服务特色、在线学习用户、数字资源六个基本内容要素。根据用户需求以及当前信息环境的特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可以将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建设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规划阶段,从战略角度明确高校图书馆的使命、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第二阶段是目标定位阶段,为大学生在线学习构建和完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明确高校图书馆定位,彰显服务特色;第三阶段是合作创新阶段,加强馆内各部门以及与校内教学部门、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数字服务体系的构建推进系统内外的协同创新与发展(见表1)。
目前,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提升教育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数字化发展将重塑教育形态,进一步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10]31。为满足大学生在线学习需求,高校图书馆通过引入基于数据要素的业务逻辑,系统性重构技术、人力、组织、文化等要素及其关系,将服务主体、服务资源保障、服务策略、服务特色、在线学习用户、数字资源六个基本要素嵌入建设过程的战略规划、目标定位和合作创新三个阶段,构建面向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概念模型(见图1)。
3.2 战略规划: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核心职能
3.2.1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在线学习中的使命。高校图书馆始终要以服务为导向,其价值需要通过知识服务来体现,并且高校图书馆要在了解服务对象的前提下才能为学习者提供有价值、高质量的服务[10]32。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而当代大学生在线学习已经常态化。因此,推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服务体系建设,使其更加便捷地为大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在线学习中的主要使命。
3.2.2 高校图书馆的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对真理的追求,而对真理的追求离不开知识创新;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其存在对高校具有两层意义:一是图书馆象征着知识,二是图书馆对知识的产生和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11]。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始进行战略规划制订的实践,随后逐渐掀起制订图书馆发展规划的热潮[12]。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发展,高校图书馆也逐步明确其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分别为扩大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阵地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3.3 目标定位:注重总体目标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3.3.1 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源于远程教育中的不断探索,但是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不断变化的学习形式下,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早已延伸至远程教育维度之外[13]。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还不够完善,需要逐渐开始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服务体系。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技术、平台、人员、空间等,同时还要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和互动,不断积累经验,在满足用户各种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着重突出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显著地位。
3.3.2 服务中心定位。高校图书馆相当于高校的“心脏”,是高校极为重要的育人阵地,承担的职能包括建设校园文化和保障文献信息资源[14]。2015年,教育部对200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进行修订,其第六章第三十条提出,“图书馆应不断提高文献服务水平,采用现代化技术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空间,注重用户体验,提高馆藏利用率和服务效率。图书馆应积极拓展信息服务领域,提供数字信息服务,嵌入教学和科研过程,开展学科化服务,根据需求积极探索开展新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明确以服务为中心的核心定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3.3.3 彰显服务特色。高校图书馆始终以服务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但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多,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需要更加凸显自己的服务特色。首先,在教学层面,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随着近年的政策引领、技术支持以及用户驱动,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15]。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教学服务支持,完善课程服务资料。其次,在技术层面,高校图书馆应摒弃传统的服务模式,加强对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适当推出类似南开大学图书馆影音空间服务的特色数字服务,不仅能够彰显服务特色,也能够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再次,由于当前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不确定性也随之上升,因此,高校图书馆还是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构建适合本校的数字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彰显服务特色。
3.4 合作创新:实现体系内外协同创新
3.4.1 馆内各部门协同合作创新。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数字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利用好馆内的信息资源,联合各部门的力量,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信息服务保障是建设数字服务体系最关键的要素,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凸显自己在信息资源、平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落实信息服务保障体系,与数字服务体系紧密结合,确保大学生在在线学习时能够体验更加完善、便捷的服务。
3.4.2 与校内教学部门、校外机构协同推进数字服务体系发展。除了要加强馆内各部门的联系,还要加强图书馆与校内教学部门以及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加强与校内相关教学部门以及资源提供商、技术服务商的合作,了解更多的在线学习资源,进一步完善能够满足大学生在线学习需求的特色数据库。此外,还需要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在应用程序中开发更多实用的功能,使数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4 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分析——以天津市8所高校图书馆为例
4.1 建设方案的制订
4.1.1 分析需求。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高校信息素养阵地,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在线学习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应该重点关注的要点。从大学生角度看,当前已经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在线学习需求高,但是平时去图书馆主要是自习,所以,大多数大学生对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并不是很了解。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扩大宣传力度,积极向大学生宣传自己的特色服务,广泛了解大学生的阅读和学习需求,同时,组织馆员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为大学生在线学习做好充分的保障。
4.1.2 方案设计。通过分析天津市8所高校图书馆的数字服务情况,从知识储备、建设全周期、开展保障工作、跨部门合作等方面分析如何建设和完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根据这8所高校图书馆官网公布的现有数据(见表2),设计了保障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数字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以培养高质量信息素养人才和完善在线学习的数字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对文献进行收集分类,形成文献保障服务体系,扩充数据库资源,开通便捷服务,丰富资源与服务等方式完成建设全周期。同时,需要馆内各部门馆员合作开展保障工作,加强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资源、技术、空间、人员等的作用,加强宣传,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服务体系(见图2)。
4.2 方案实施
4.2.1 从技术和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调研结果显示,这8所高校图书馆为了给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在技术和平台等方面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一方面,目前这8所高校图书馆均应用了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16],这些技术不仅为数字服务体系提供了完善的保障机制,还为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这8所高校图书馆均提供的文献传递服务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从馆际互借发展而来,但同时又优于馆际互借;另一方面,这8所高校图书馆均为大学生提供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学科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拥有丰富学习资源和科教信息的专业化平台,主要服务项目包括学科分析、学科期刊、免费资源、学术成果、学科机构等。技术和平台是方案实施的关键,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强技术和平台等方面的支持,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基于技术和平台层面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服务。
4.2.2 为线上交流与互动提供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8所高校图书馆官网均设有详细的联系方式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同时推出自己富有特色的交流与互动服务模式(见图3),方便大学生与高校图书馆的交流与互动。线上交流与互动对大学生在线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线上交流与互动服务得到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线下教学,进而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大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保障。
5 面向大学生在线学习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优化策略
5.1 保障数字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数字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数字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前,高校图书馆主要是组织各部门馆员加强合作,分别从信息资源、技术、平台、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保障。为了保障数字服务体系的顺利实施,使大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数字化服务,高校图书馆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提高数字服务体系的效率:一是建立的数字服务体系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高等院校线上教学的特点;二是必须注重数字服务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将高校图书馆的各项资源与数字化系统结合起来统一管理,使数字服务体系运转流程周期化、制度化,从而形成长久稳定的运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更加高效合理的数字服务体系运行机制(见图4)。
5.2 进一步完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
目前,大学生在线学习已逐步常态化,在很多方面如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已经逐渐成为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17]。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强对在线学习的支持力度,完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见图5),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对在线学习的需求。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是集资源、技术、人员等为一体的全方位支持服务[18]。高校图书馆的数字服务体系要以在线学习支持服务为核心,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是一项开放的服务,既能满足用户的学习需求,又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高校图书馆在拥有大量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深化数字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更加完整的服务,最重要的是加强了对在线学习的支持。
6 结 语
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从大学生在线学习能力的提升到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的完善,从原来单一的线下教学到现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数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实施进一步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扩大高校信息素养阵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数字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要从资源扩充、服务完善、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系统规划,从而保障建设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建设完成后,需要各部门人员加强合作,全方位地对数字服务体系进行完善,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数字服务体系。同时,高校图书馆也要积极促进数字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字服务体系形成长效化管理,使数字服务体系可以长久有效地为大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红艳,胡卫平.中国在线学习研究现状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3(8):3034,95.
[2]EDWARD H P.Online Learning[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2012,129:95104.
[3]欧阳剑,李卫姣,曹军.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与定位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2,41(10):1017.
[4]陈婧,刘洋阳.图书馆虚拟学习空间的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2(8):2329.
[5]程亚男.再论图书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1821.
[6]朱学芳,邢绍艳.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22,40(3):311,20.
[7]ZHANG Y.A Discussion on the Service System of College Smart Libraries in the “Internet+” Age[J].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2019(2):476482.
[8]齐静,王强.国外高校图书馆电子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2):3840.
[9]夏林玉,马蕾.国外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2):96101.
[10]柯清超,刘丽丽,鲍婷婷,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四重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3(3):3036.
[11]鄂鹤年,田磊.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坚守和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21,38(4):6271.
[12]贾东琴,柯平,张红岩,等.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3(1):2126.
[13]邵玉河,杨以明.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1):4347,55.
[14]刘宁静,王莫言,陈天天.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现状调研及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1):8290.
[15]张垒.政策导向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逻辑演化及新服务体系重构[J].图书馆建设,2022(3):138145.
[16]朱佳林.区域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策略研究:以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2):9097.
[17]周海军,杨晓宏.智能时代教师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分析与模型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6):1723.
[18]董振平,邵玉河,孙涛.“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1):100107.
[收稿日期]2024-03-23
[作者简介]踪 程(1980—),男,博士,副教授,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蒋韶晖(1999—),男,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土木水利专业硕士2022级在读研究生;孙 刚(1979—),男,硕士,馆员,天津城建大学图书馆。
[说 明]本文系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在线学习绩效评价及持续改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IE21037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