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资源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4-07-07宋蓉
宋蓉
摘要: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有利于非遗的规范化记录与保存,有助于非遗的传播与共享,推动了馆藏资源多元化发展,带动了乡村文化振兴。文章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从实践层面探讨图书馆非遗影像资源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影像价值;数字影像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4.0032
0 引言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1]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进程。
安徽非遗保护工作起步于2005年,十八年来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政策法规日趋完善,传承人保护工作逐步规范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活态文化形态,安徽非遗当务之急在于保存,先保存起来才能谈得上传承,而数字影像技术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必然成为记录、传承非遗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可以说,数字影像技术赋能非遗文化,让非遗重新焕发生机。
图书馆界也对非遗影像资源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相关实践。陈阳[2](2023)以广州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特色影像资源的跨界合作建设及活化利用实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图书馆特色影像资源建设跨界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张毅宏等[3](2023)在阐述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传播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应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参与非遗的探索实践,传承传播本地非遗文化。刘东亮[4](2021)从资源采集内容、非遗影像资源编目标准和规范、非遗影像资源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非遗影像资源建设与数据处理的规范化路径。宋本蓉[5](2021)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用影像方式记录传承人口述史。侯西龙[6](2018)针对非结构化非遗视频资源难以入库与管理的难题,提出对视频资源进行语义组织的思想与方法。李浩[7](2015)介绍了南京图书馆专题片视频资源建设背景及流程。赵鑫等[8](2018)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为例,探索集体记忆视阈下图书馆影音记忆文献建设的可行性及其实现路径。贾畅等[9](2017)对黑龙江地区图书馆特色文化视频资源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可以看出,从“申遗时代”收集、整理各类资料,为非遗项目申报提供重要支撑,到“后申遗”时代,更为关注非遗影像资源建设,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推广,图书馆界从未停止探寻更加科学、有序、持久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但是上述研究成果或是从合作共建非遗影像资源、或是从参与非遗保护的路径、或是从非遗影像资源数据化处理与语义组织、或是从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等视角来探讨、总结非遗影像资源建设方法,大多是基于技术层面的研究或理论层面的设想,缺少对当前非遗项目影像记录最前沿的实地调查。因此本文以安徽省图书馆非遗影像资源建设实践为例,从实证调研的视角,解析非遗影像资源建设与推广的全过程,为相关工作提供方法与理论上的借鉴与支持。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资源建设的价值意蕴
1.1 对非遗事项进行规范化记录与保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集合概念,不仅包括具体的非遗项目,还包括非遗实物、非遗传承人以及非遗事项所处的生态环境、文化空间等。传统的记录方式仅能静态地记录非遗的内容、步骤等,很难全面展示其所处的文化场域,而这些是非遗本身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化则突破了上述限制,根据非遗影像资源建设标准,利用数字影像采集、储存技术,全方位、规范化地记录、展现非遗的声、形、貌,挖掘其深层内涵和意蕴。影像资料的本真性、生动性打破了时空界限,增强了非遗的“在场性”,维护了非遗风貌的完整性,体现了非遗的文化细节和文化元素。同时,非遗影像资料自身也承担了非遗“物质化”保护载体的任务,凸显了非遗的“史料性”,充分拓展了非遗的生命力。
1.2 促进非遗的传播与共享
《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一批口碑与收视双赢的非遗题材纪录片的问世,对非遗的普及与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看出,现代影像技术与非遗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使古老的非遗“活起来”,还通过镜头激发起人们对非遗保护的热情,是原生态呈现非遗最形象的措施,生动化传播非遗最有效的工具。
此外,传统的非遗资料传播范围小、受众面窄,严重影响传承的效率与质量,而数字影像的便捷性让人足不出户便可通过网络感受到非遗的生机与奥秘,
促进了非遗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如,自2020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都会开展“云游非遗·影像展”,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云端共享非遗的初心。
1.3 有助于构建多元化馆藏
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质文献不再是图书馆馆藏中唯一的载体形态,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对非遗影像资源的采集与保存,构建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非遗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馆藏资源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是对传统馆藏的有益补充,推动了阅读与非遗的深度融合。以福建省图书馆为例,自2007年开始,该馆不断探索非遗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积极组织馆内团队到乡村征集非遗文化记忆,利用图片、视频、宣传册等多种形式记录、抢救濒危非遗,在形成一个完善的多媒体数据库供用户查考的同时,也丰富了馆藏资源类型[10]。
1.4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兴则乡村兴。非遗是乡村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大都在乡村,可以说,乡村是非遗的根基,发展非遗与全面振兴乡村息息相关。非遗影像资源建设可以通过数字影像构建乡村非遗文化体系,促进非遗的推广传播,打造非遗文化旅游品牌,激发非遗活力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紧抓文旅融合的发展契机,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制作“灵璧非遗”纪录片和“灵璧非遗校园读本”视频,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丰富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促进灵璧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1]。
2 安徽省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资源建设的实践
安徽省图书馆自2011年以来,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实地拍摄专题片形式,先后对省内7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数字影像采集,共制作完成安徽非遗文化专题片121部,在此基础上建设完成《安徽非遗》影像资源数据库。该建设项目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安徽非遗的发展脉络,反映了安徽非遗的历史风貌,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传播优秀的安徽文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1 深入开展田野调查
非遗专题片的制作是一项需要跨领域合作的工作,专业人士的介入必不可少。因此,在安徽省文旅厅统一领导下,安徽省图书馆联合省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项目所在地的文化机构,多元力量合作,配备专业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组。项目组成员由项目负责人、撰稿人、导演、摄制组、其他人员组成。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非遗专题片的制作,包括团队组建、前期准备、统筹协调、现场拍摄、后期制作、提交评审等;撰稿人多由省非遗保护中心专家担任,承担脚本的撰写、对非遗传承人的访谈等;导演负责分镜头脚本的创作、指导具体的拍摄和后期剪辑等工作;摄制组负责现场拍摄、灯光音响设备的操作、场记、剪辑制作等;另配有若干名后勤保障人员。
对非遗的影像记录必须建立在对非遗项目的深度研究之上。因此,项目组在前期查文献、摸家底、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展田野调查,走乡串寨,对非遗项目存续状态、生存环境、传承现状及传承人近况等开展广泛、深入、系统的调研,在充分把握非遗项目内涵的基础上撰写非遗专题片脚本。脚本不同于普通文案,撰写时要有镜头意识,要考虑到每一段文字有相应地画面可以表现,避免脚本与实际拍摄脱节。为了方便中期拍摄和后期剪辑,导演依据脚本进行分镜头脚本的创作,从镜号、景别、拍摄手法等方面明确拍摄思路和拍摄过程。当然,无论是脚本还是分镜头脚本都只是初稿,还需要根据现场实拍做相应调整。
2.2 真实记录非遗文化
对非遗项目的影像记录,要秉持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原则。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应避免带入自己的主观印象,以个人好恶影响拍摄对象,要始终保持以第三者身份进行真实记录,凸显非遗的自然属性和原生态特质。
在拍摄时注重镜头的运用,不能刻意炫技,过于追求画面的美感和视觉冲击力。除了真实记录非遗的外在表现形态外,更要对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衍变、生存环境及其所蕴含的民间智慧、审美理念、民族精神等用镜头语言影像化表达,深度挖掘非遗的文化意蕴。
非遗项目有十大门类,表现形态各异。例如,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一个用音乐艺术来表现,一个侧重于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传统戏剧则是表演与腔调相结合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传统技艺通过具有鲜明特色的手工技艺体现,讲究制作过程与技巧。因此,在拍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非遗项目的特征有所侧重,在全方位摄制中尤其注意对表演、工艺或技艺的细节性记录。
非遗的传承是以人为核心的,一直以来都有“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艺在,人亡艺绝”之说,可见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持有者和传播者,他们掌握的非遗相关知识、观念与技能,是非遗的核心文化元素[4]。当然,在非遗专题片摄制过程中,对传承人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社群和文化空间的记录至关重要。例如,2014 年,安徽省图书馆非遗专题片项目组前往砀山县采录国家级非遗砀山唢呐。在砀山民间,唢呐已经成为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陪伴,从田间地头到CCTV民乐大赛,都有唢呐艺人的身影。走访期间,恰逢一户人家举办婚礼,请来了县里各大流派的唢呐高手,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各路自然传承人,还有刚出道不久的新秀。国家级传承人蒋法杰现场展示了砀山唢呐的形制与演奏特点,示范了核心技艺。对此,项目组多台摄像机近镜头、远镜头、侧机位相结合,全程跟踪拍摄。同时,对多位传承人进行了口述采访,记录了他们的学艺经历、师承情况以及对于唢呐艺术在当下社会的传播所做的努力。先进的数字影像技术,对这些隐匿于村野的珍贵民间文化和坚守初心的民间艺人进行了真实的影像记录。
2.3 艺术呈现非遗故事
项目组对于深入民间采集的原始素材,首先按照具体非遗项目归类,图片资料以JPG格式、视频资料以高清MOV格式分别上传图书馆服务器备份,以便对原始资料实现永久性保存。场记根据拍摄地点、景别和拍摄内容整理好场记单,便于剪辑时查找。脚本和分镜头脚本根据拍摄的镜头和实际调研情况进一步补充完善,在此基础上录制解说词,选用背景音乐。
安徽省图书馆主要使用Final Cut Pro、Premiere软件进行后期剪辑,这是项需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工作,为此安徽省图书馆在前期即已通过招考和自我培养的方式,配备了数名具有一定摄像和后期剪辑技术的专业人才。剪辑时要挑选合适的拍摄素材剪辑画面,处理好镜头之间动与静、快与慢、近与远的关系,注意叙事节奏,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提升影像的艺术效果。初剪完成后,导演和剪辑人员要从文字、画面、声音、配乐等方面反复审片,多次修改,保证最终成片描述准确、记录完整、画面流畅,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2.4 形成非遗影像资源集群
经过多年积累,目前安徽省图书馆已建设完成《安徽非遗》(1-6)影像资源数据库,涉及民俗、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戏剧等10个大类共121个非遗项目。数据库采用边采集、边整理制作、边建设的方式,根据采集年份的不同分为《安徽非遗一》到《安徽非遗六》共6批。每批按非遗项目的不同分别录入图片资料和已完成后期制作的专题片。图片资料包括传承人照片、演出道具、手抄本乐谱、剧照、证书、媒体报道等。专题片以MP4格式实现在线点击播放,并从题名、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类型、级别、分类、馆藏信息、责任者、制作时间、内容简介、时长等方面进行著录,以实现对资源的深度揭示。数据库提供题名、分类、关键词等检索途径,方便快速查找信息。《安徽非遗》影像资源数据库在为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为安全和长久地保存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了一个数字化平台。
2.5 拓宽非遗传播视角
非遗数字化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永久性保存,而且为数字化传播与展示提供了广阔空间。安徽省图书馆自主建设完成的非遗专题片,是对本省非遗文化集中、深入的报道,体例完备,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性和较高的宣传价值。鉴于此,图书馆自主设计外包装、委托音像制品公司刻录光盘,制作完成121部《安徽非遗》系列音像制品,并对其进行编目,纳入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开展影像资源外借服务,此举既提高了非遗影像资源的可见性,也促进了馆藏资源的多样性。2016年9月,安徽省文化代表团应俄罗斯联邦楚瓦什共和国文化部邀请进行文化交流。期间,安徽省图书馆向楚瓦什共和国国立图书馆赠送了《安徽非遗》系列音像制品等反映安徽特色文化的数字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国优秀民间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推进了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安徽省图书馆除了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推广非遗影像资源外,还在2017年推出了以《安徽非遗》系列专题片为主要内容的“安图视频APP”。“安图视频APP”突破了时空障碍,增强了线上互动,鼓励用户对视频资源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用户利用视频资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设置一键分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微信、QQ等网络社交媒体共享非遗文化。“安图视频APP”是图书馆将“互联网+”技术与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高度结合的新举措。
3 对非遗影像资源建设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3.1 数据库资源类型单一
《安徽非遗》影像资源数据库仅包括图片和视频资源,类型相对单一,缺少对传统文献资源、相关网络信息以及田野调查中收集到的磁带、光盘、唱片等不同类型、不同载体形态资料的整合。因此,后续的工作中,要充分挖掘馆藏非遗文献,关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新闻报道,在对纸质文献资料数字化的同时,也要抓紧对散落于民间的磁带、唱片等难以长期保存的音像制品进行数字技术转化,力求图像和声音的“保真”,以实现永久性存储。如此,打造一个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资源内容丰富,静态展示与动态播放相结合的多媒体非遗影像资源库。
3.2 数字化成果可见性不高
目前,《安徽非遗》影像资源数据库与《安徽古建筑》《安徽文化名人》等数据库一同设置在官网数字资源服务平台的“馆藏特色”栏目下,层级较多,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笔者建议,将《安徽非遗》设置为一级栏目数据库,与其他数据库分开单列,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导航,以提高可见性。同样,“安图视频APP”也存在类似问题。由于缺少宣传和推广,下载量有限,面临着被浩瀚的网络信息泡沫淹没的危险。对此,图书馆不妨以线下发放宣传使用手册、举办特色视频资源推介会,线上利用官网、微博、公众号、读者QQ群等社交平台进行推荐,让用户在了解信任的基础上,主动利用、自发传播非遗文化。
4 结语
数字时代,影像技术赋予非遗新的生命与活力。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记录、保存、展示与传播非遗而服务的,要避免“技术至上”而导致的单纯炫技。坚持以内容为主,更多关注于非遗影像资源的文献性和准确性,挖掘非遗文化的特质和精神内涵,对非遗尽到数字化保护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24-01-18].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1571.
[2]陈阳.图书馆特色影像资源建设的跨界合作实践探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3(8):55-61.
[3]张毅宏,顾振茹,姜琦.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活动的路径探索——以甘肃省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23(1):67-73.
[4]刘东亮.图书馆非遗影像资源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10):12-19.
[5]宋本蓉.为记忆留声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口述史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3):30-34.
[6]侯西龙.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资源语义组织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7]李浩.南京图书馆建设专题片视频资源的工作启示[C]//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5年卷.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499-503.
[8]赵鑫,赵盼超.集体记忆视阈下图书馆影音记忆文献建设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8(6):39-43.
[9]贾畅,魏秋萍.黑龙江地区图书馆特色文化视频资源规范化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3):46-49.
[10]陈美玲,傅文奇.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以福建省(市)级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20(5):91-96.
[11]凤凰网.宿州:非遗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EB/OL].[2024-02-20].http://ah.ifeng.com/c/8Q6MEg67sIT.
The Value and Practical Pat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mage Resourc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Anhui Provincial Library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maging technology has opened up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vibrant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acilitating its standardized documentation and preservation. This advancement also aids in the dissemination and shar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stering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library resources and driv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Taking Anhui Provincial Libra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mage resources in libraries from the practical level.
Key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Value of Digital Image;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mage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