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4-07-07律超颖刘孝文
律超颖 刘孝文
摘要: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未成年人课后服务是因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服务。文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的现实需求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美国、日本及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实践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4.0036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与家庭结构的变迁,未成年人课后管理与教育辅导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很多国家已经将其列为国家层面教育公平与机会保障的重要政策。
未成年人一般指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本研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内涵通常包括延时学习(Extended learning)和拓展学习(Expanded learning)两方面,延时学习强调的是在时间维度上对学校教育的延长,拓展学习侧重的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的扩展。公共图书馆作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1],如何更好地因应社会需求,开展广泛、多元、优质的未成年人课后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界亟须思考的问题。
已有研究者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陈慧娜[2]、颜运梅[3]、朱丘毅[4]等人在介绍美国、日本等国家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建议;庄雅崴、宋慧筠[5]以台湾新北市图书馆为例,探究了台湾公共图书馆课后辅导对弱势儿童的影响;刘倩倩[6]、朱艺[7]、刘岩[8]等人分别就公共图书馆开展课后作业辅导、阅读服务、研学体验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加强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对策。本文在探究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的优化路径。
1 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的社会意义分析
1.1 开展未成年人课后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与价值所在
公共图书馆作为各地获取知识的窗口,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国际图联0-18岁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也指出:通过向儿童提供广泛多元的知识、思想和观点的获取途径,儿童图书馆服务在民主社会的发展和维护中扮演重要角色[9]。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未成年人服务,积极支持学校教育,引导阅读、推广阅读,能够促成每一位未成年人在课后时间得以享受信息权利、读写权利、文化发展权利、终身学习权利以及参与创意活动的权利。为未成年人服务是新形势下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是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现实要求,亦有助于公共图书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实现。
1.2 开展未成年人课后服务是家庭教育的客观需要
当前社会的家庭形态以双薪家庭为主,父母都需要忙于工作,存在着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的现实情况,孩子在放学后无法得到及时的照料,钥匙儿童(latchkey kid)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些家庭即使孩子放学后有时间给予陪伴,比如隔代家庭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即使能够照看孩子,但是由于家庭学习氛围不佳,且家长知识能力方面欠缺,也无法做到给予孩子学习方面更多的支持。公共图书馆一般离社区较近,交通便利,具有安全舒适的环境,完善的设施,丰富的馆藏,专业敬业的馆员,无疑是未成年人课后时间的最佳去向,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缓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能够为未成年人完成作业、提升学业助一臂之力。
1.3 开展未成年人课后服务是对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
各中小学都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的拓展,也都在积极探索课外服务能力的提升。随着课后服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学校有限的资源已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需要。中小学虽都建有图书馆,但由于馆藏资源数量、馆员服务水平、开放时间等条件限制,在未成年人课后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受到很大局限。公共图书馆通过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其资源和功能优势,在未成年人课后阅读推广和知识拓展中大有作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 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现状
公共图书馆一直就有重视未成年人服务的传统,早期的未成年人服务是通过在图书馆设立儿童阅读区,为儿童开展针对性服务。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课后服务则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结构变化而导致未成年人课后照料问题的凸显,促使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的服务转向了课后辅导。近些年来,各国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课后服务上做出了探索和创新,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和日本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课后服务起步较早且形式多样,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虽开展较晚,但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特色。笔者通过介绍其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其成功经验,为促进我国相关工作更好开展提供借鉴。
2.1 美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共图书馆就出现了对学生进行课外服务的尝试。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始课后辅导计划的最初起源是因为中小学生放学后聚集到图书馆等待家长,他们会在图书馆喧闹、占座及其他影响图书馆秩序的行为,给图书馆管理带来很大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学习体验,图书馆便开始了课后服务的探索。据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13年的时候,就有约36%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提供课后服务项目[10]。目前,课后作业辅导已成为美国公共图书馆的一项普遍的服务内容,美国有95%的公共图书馆都在开展此项服务。
美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制定系统的课后辅导计划,如费城自由图书馆的Literacy Enrichment Afterschool Program(LEAP)项目,该项目为6-18岁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家庭作业帮助、信息素养培育甚至是职业技能发展服务[10],以此促进儿童及青少年对阅读的兴趣、提供家庭作业指导,并通过读写活动与创客活动增进儿童及青少年的素养能力[5]。二是设立家庭作业中心,由专业馆员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辅导形式既有现场指导又有网络作业辅导。如洛杉矶图书馆开展的“Do homework at the library”,学生可以到图书馆写作业,既为学生提供了完成作业的场所,也成为学生放学后的安全去处。三是在政府协调下与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协同提供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美国放学后联盟(Afterschool Alliance)通过与全国的官员、社区、组织机构、企业、各州放学后网络、“放学后计划”提供者构建合作关系,致力于所有青少年可以获取负担得起的优质“放学后计划”。2017年,在各种未成年人课后服务项目中,公共图书馆参与了其中四分之三的项目。Nashville After Zone Alliance项目的承担者包括纳什维尔市、纳什维尔图书馆和纳什维尔大都会公立学校。肯塔基人文理事会作为一个研究机构,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家庭阅读项目,加入项目后可以得到良好的阅读指导。拉法叶市图书馆与学习中心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家庭作业指导、手工、观看影片、编织手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是在馆内设立儿童服务专区(Homework Help),在资源配备、空间设计、环境布置等方面均与成人区有明显的区别,并由专人负责儿童区的咨询与服务,协助解决作业困难,指导如何利用图书馆纸质资源及电子资源,对学生作业完成、阅读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起到很大作用。例如,休斯顿公共图书馆就专门开辟有社区放学空间,开展游戏、科学、作业辅导、计算机操作等服务项目。
总体上看,美国公共图书馆已成为连接社区居民的纽带,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种读书会、校外辅导、兴趣小组等活动,达成纾解工薪家庭学生放学后看管压力,降低学生自我照顾风险,缩小学生放学后成长差距的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社会情感技能与社会责任感。通过与外部社会密切合作等途径,美国图书馆儿童区承担起了一部分儿童教育功能,对于推进教育资源均衡意义重大。
2.2 日本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现状
近50年间,日本图书馆的儿童阅读室设置率从30%上升到72%,有儿童室的图书馆增加了9.25倍[11]。日本非常重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将其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2004年起日本科学省每五年提出一次《关于儿童读书活动推进基本计划》,以此来规划儿童阅读行为[12]。2007年起,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以“课后服务”为契机,分别推行了课后儿童综合计划、周六教育活动推进项目以及新课后儿童综合计划,这些项目为各都道府县的课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4]。以课后儿童综合计划为例,该计划由“课后儿童教室”和 “课后儿童俱乐部”两部分组成,旨在为课后无法得到照料的儿童提供生活、休息及学习空间,计划其中一条指出活用空闲教室、图书馆等设施场所,为放学后学生提供各类活动。日本图书馆法第三条规定,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社会教育机构,应通过组织各类课后活动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这为公共图书馆开展课后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
日本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
一是知识辅导类服务。包括对学生的作业指导、课程预习复习、学习交流会等,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成学习任务,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素养。二是社会实践类服务。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图书馆服务、担任图书馆志愿者等活动增进对图书馆资源的熟悉、对图书馆功能的了解。三是创新提升类服务。通过组织各种有趣益智游戏和阅读相关的比赛,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增强他们对图书馆活动的参与度。
日本公共图书馆开展课后服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图书馆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日本公共图书馆通过打造基于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课后服务体系,将“地域教育能力的再生”作为课后服务的目标。图书馆依托自身在场地、资源和人员方面的优势对其他社会机构予以支持,进而形成教育的合力,为未成年人课后服务提供充分保障。面向各层次学生的“星期六教育活动”利用图书馆等多元场地,促进学生课后服务活动开展。图书馆提供的场地支持情形如图书馆为公益性的学生讲座提供报告厅或阅览室等场所,在图书馆内举办故事会、朗读会、儿童演讲会、阅读推广活动等;资源支持是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图书馆定期为合作机构提供所需馆藏资源,以满足学生课外学习之需;人员支持是图书馆派专业馆员参与到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学生课后辅导中,或者是图书馆为其他机构人员进行图书馆使用的辅导与培训。通过与其他机构的有机合作,拓展了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的课后服务范畴,图书馆的教育潜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体现。
2.3 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现状
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一直在探索实践未成年人课后服务。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中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舒适的学习环境,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未成年人课后服务方面做出积极努力。此后,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广泛蓬勃开展,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培养未成年人阅读能力为主的课后服务。2015年起,上海浦东图书馆联合《新闻晨报》创立了“问道教育”,该项目立足于儿童课后服务,致力于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问道教育”从“社会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和“家长与学生”三个关键点出发,嫁接三者之间联合与互动式的体验,通过举办论坛、演讲、沙龙等各种阅读相关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打造阅读交流平台。2017年长春图书馆启动了“长图小树苗16点课堂”项目,以长春图书馆的青少年读者服务部为阵地,针对未成年人课后服务需求,开展了“书悦之声,小小朗读者”“少儿国学公益课堂”“小树苗图书角” 系列活动,受到社会好评。此外,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好书伴我成长”,重庆图书馆“快乐阅读体验课”,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羊城少年学堂”,休宁县图书馆开设的“图书馆里的大课堂”,舒城县图书馆“课后服务阅读空间”等阅读活动,也都在创新未成年人阅读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二是以培养未成年人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后服务。为了满足未成年人课后多样化需求,温州市图书馆打造了“课后 图书馆时光”研学服务项目。以青少年读者“读书+实践”为导向,形成“走、读、研”一体化的常态化服务机制。根据学校和学生需求,由图书馆员自主研发项目,创新推出“书海寻宝”“认识温图”“淡墨书香”“古法传拓”“书匠精神”等项目环节,学习图书分类排架知识,了解古文字、古籍发展史以及古籍修补知识,动手修补破损图书,体验独具特色的石碑传拓,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预约服务启动以来,每年接待研学团队40余批,服务学生超过2 000人次。该项目荣获浙江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品牌评选“最佳品牌奖”、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13]。三是以辅导家庭作业为主的课后服务。这也是公共图书馆开展课后服务的最基本内容,如常州市武进图书馆就成立有“家庭作业辅导中心”,致力于未成年人学业指导,帮助其完成作业并提高学习能力。尚义县图书馆从2022年暑假开始,每个假期都会为全县留守儿童举办免费的假期作业辅导班,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质量、学习效率[14]。望谟县蟠桃街道平郎社区WarM图书馆也开展有免费的学生作业辅导服务,深受学生的喜爱。
通过美国、日本及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现状可以发现,课后服务在多层面对未成年人有所助益。在社会生活层面,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课后学习环境和基本的生活照料与陪伴;在学习层面上,课后作业完成较好,提高了阅读兴趣,提升了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在人际关系层面上,通过图书馆组织的课外互动活动,改善社交技巧,人际关系更为融洽。
3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的优化路径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还面临很多困难和不足,主要体现在服务特色和深度不足,服务方式过于传统缺乏新意,服务的针对性不强,课后服务工作的宣传不到位、社会的关注度不高等。结合前文分析,笔者认为提升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工作,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
3.1 构建校馆等多方课后服务合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15]。课后服务的准公共服务本质属性决定了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成为课后服务的主体。201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学校、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做好课后服务。社会力量的参与为解决我国课后服务“三点半现象”积累了各种服务经验。
教育部门要积极推动构建政府领导、图书馆等社会组织参与的课后服务机制,立足于学校优质的师资和学校教育,依托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发挥社会机构在资金、场地上的优势,将未成年人教育置于更广阔的空间,实现校内外联动,资源共享互补,发挥教育合力。
3.2 完善图书馆课后服务制度保障
完善的法律法规、行业准则和技术规范能够为图书馆服务提供制度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国际图联0-18岁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等国际规范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规范》《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省、市、县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服务提出了要求和基本遵循,有效促进了未成年人服务工作的开展。
上述法律规范从宏观层面对图书馆面向儿童服务做出了规定,但过于宽泛和笼统,为了更好地推进未成年人课后服务,还应在此基础上,制定图书馆未成年人课后服务的标准、管理办法、应急预案等具体可操作的行为指导,建立并完善多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明确各自职责与定位,确保未成年人课后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课后安全得到保障,学习成效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3.3 全面提升图书馆课后服务能力
公共图书馆课外服务能力的提升要着眼于环境布局的改善、文献资源的扩充、专业人员的配备等方面。在环境设计方面: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场地的布局设计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点,既要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观,又要考虑教育属性,能够满足“体验、参与、赋能、创新”四维一体的需求。此外,对楼层的选择、采光条件、噪音及温度等,也都是青少年阅读活动空间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资源补充方面:资源载体形式要多样化,要为未成年人提供印刷文献和电子文献,还要满足其对网络资源的检索利用能力;其次,资源内容要宽泛广博,不但要为未成年人完成作业准备基本的教学辅助资料,还要提供拓展知识视野的精品佳作;在人员配备方面:要为未成年人课后服务配置专业能力强,懂得儿童心理,工作细心且有耐心的馆员,通过辅导作业、指导阅读,提升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和信息素养。
3.4 创新图书馆课后服务形式
开展未成年人课后服务已成为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一项时代课题,公共图书馆应更新理念,主动融入未成年人课后服务中。既要做好到馆学生的课后服务,还要走出图书馆,融进社区、学校开展延伸服务;要立足于作业的完成、知识的传导,更要达成推动阅读推广、提升综合素养的目标;课后服务内容要多元化,将课业学习与课程赋能有机结合,要拓展服务渠道,挖掘图书馆潜力,努力为未成年人课后服务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姚桃.“双减”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创新发展[J].图书馆,2022(9):74-78.
[2]陈慧娜.美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延伸服务特征及启示[J].图书馆研究,2022(6):81-87.
[3]颜运梅.美国公共图书馆网上家庭作业帮助之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1(5):91-93.
[4]朱丘毅,冯昌扬.日本图书馆课后服务的实践及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22(9):73-83.
[5]庄雅崴,宋慧筠.公共图书馆课后辅导对弱势儿童之影响:以新北市立图书馆为例[J].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2022(5):137-168.
[6]刘倩倩.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文化产业,2023(8):121-123.
[7]朱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延伸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8):15-17.
[8]刘岩.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精准服务策略研究——以鞍山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3(6):65-68.
[9]城市书房.国际图联0-18岁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EB/OL].[2024-01-24].https://www.wzlib.cn/gxjz/zcywj/34851.html.
[10]邱景怡.美国公共图书馆课后服务实践调查及启示[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2(5):68-72.
[11]张洪升,付国帅,张正伟.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8:165.
[12]刘志芳.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的创新模式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23.
[13]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图书馆:构建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生态的探索与实践[EB/OL].[2024-01-24].https://wl.wenzhou.gov.cn/art/2023/2/1/art_1642046_58902914.html.
[14]尚义县人民政府.尚义县图书馆免费为留守儿童作业辅导的通知[EB/OL].[2024-01-24].http://www.zjksy.gov.cn/single/124/13570.html.
[15]邓锐.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课后服务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长沙市4所学校为例[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21.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novation Path of
After-school Services for Minors in Public Libraries
Abstract:
Public libraries providing after-school services for minors is an innovative service in response to social need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actical need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fter-school services for minors in public librari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after-school services for minors in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China. Targeted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fter-school services for minors in public libraries.
Keywords:Public library; Minors; After-school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