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课的构建及反思
2024-07-06邱小伟
[摘 要] 高效的探究课可以在全面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进行构建,从而提高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效率,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探究课;课型构建;数学核心素养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它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经历系统的、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探究活动,应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设计,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实际认知,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主动探究. 因此,高效率的探究课的建设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本文以“三角形中位线”为教学案例,进行了探究课的构建及反思,整理如下,供大家一起研讨交流.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学生在初一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初二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相关知识. 基于这样的学情,高效的探究课可从操作探究、观察猜想、推理论证、学以致用这四个方面进行数学课型构建.
教学过程
1. 操作探究,激活思维
活动1 如图1,能不能把任意一个纸三角形都折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如图2,请问你是如何找到这条折痕的?是如何找到边的中点的?为什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教学分析 研究一个新的问题,往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入手,做到低起点、小坡度地学习新知识. 教师将旧知通过问题串的形式,一个一个呈现出来,供学生回忆、思考,潜移默化地将旧知自然过渡到将要学习的新知上. 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在头脑中再现三角形中线的相关知识,快速切入主题.
活动2 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如图3,这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全等?你能通过最直接、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演示说明吗?
教学分析 有学生直接取三角形一边的四等份点,从而得到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也有学生通过找三角形各边的中点,然后把各边中点连接起来,从而得到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折纸和逐步探究问题串,层层深入,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三角形的中位线.
活动3 如图 3 ,取三角形各边的中点,并将中点连接起来,可把该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这里的线段DE,DF,EF是三角形的另一类特殊的线段——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学分析 在逐步探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教科书上基本是直接给出中位线的概念,省略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这对于学生来说,缺乏一个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认知过程. 如果把知识或方法作为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虽然节省了不少时间,但长此以往,越扔越多,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1].因此,课堂教学应当呈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调动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概括、去得出结论,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起到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实际问题的兴趣.
2.观察猜想,发展思维
问题1 观察图4,猜想线段DE与BC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问题2 如何去求证你的猜想呢?你能借助手头上的工具,比如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去验证它吗?
问题3 通过几何画板所画的图形(如图5)去度量验证一定准确吗?请问如何从理论上证明这个定理?
教学分析 通过问题1引导学生去观察线段DE与BC边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接下来进行猜想. 猜想是解决探究问题最核心的一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想到最简单的、最原始的“度量验证”的方法. 在这个观察猜想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大胆猜想的能力. 当学生探究出DE平行且等于BC的一半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成就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当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需要对猜想进行理论上的证明.
3. 推理论证,提升思维
如图6,已知线段DE是△ABC的中位线. 求证:DE∥BC,DE=BC.
证法1:如图7,延长DE至点F,使得EF=DE,连接CF. 易证△ADE≌△CFE(SAS),可得四边形BDFC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定理得证.
证法2:建立如图8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A(a,b), B(0,0),C(c,0),则 D,,E,,DE=,所以DE∥BC,DE=BC.
证法3:视频展示中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的“割补法”与西方国家欧几里得的“面积法”对该定理的证明. 如图9,分别取△ABC中AB,AC两边的中点D,E,连接DE,得到△ABC的中位线DE,再分别过点B,C作DE的垂线,与DE的延长线交于点M,N,最后过点A作AH⊥DE于H. 易证△AHE≌△CNE,△ADH≌△BDM,从而易得S=S,故DE∥BC,DE=BC. 这可以说明,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底边的关系,我国古代数学家早就知道了. 在《几何原本》中有另一种证明方法:如图 10 ,在△ABC 中, D 和 E 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连接 DE、BE 和DC. 易知S=S,S=S,则S=S,故DE∥BC. 另一方面,因为S=S=2S,而△BDE和△EBC是等高的,所以DE=BC [2].
教学分析 多种证明方法的研究,可以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证法2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将形转化为数来研究,这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又一种方法——解析法;证法3将数学史融入课堂中,学生既可以了解数学文化,又能体会古人的智慧结晶.
4. 学以致用,深化思维
练习1 如图11,需测量河流宽AB的长度,可以先取一个如图所示的点C,连接CA,CB,分别在线段CA,CB上取中点D,E,连接DE,测得DE=150 m,则可得A,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m.
练习2 如图12,点D,E,F分别为AB,BC,AC边的中点,若C=30,则C=______.
练习3 如图13,在正方形ABCD中,AB=4,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连接AF,DE,P,Q分别是AF,DE的中点,连接PQ,则PQ=______.
教学分析 学习了新知识,能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可谓“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 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去研究数学,展现数学高于生活的另一面.
5. 布置作业,巩固思维
设计作业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变式训练,有针对性地整合练习题,串联起零散的知识点. 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分层作业,有针对性的训练,可达到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的效果.
教学反思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初中数学探究课的构建形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去思考问题,彰显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的特征.
1. 探究课的构建凸显了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本节探究课,学生从数学知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各自的收获. 在探究过程中,证明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研究思路上,从定义到性质、定理、运用等各个方面,使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理解更深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观察到猜想,再到验证和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这样进行探究课的呈现与推进,充分揭示了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更牢固,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
2. 探究课的构建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活动性
本节课以动手操作和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操作探究、观察猜想、推理论证、学以致用”这四个过程中,促使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就如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提倡的:“让学生经历数学化. ”这说明数学化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因此,探究课应当更注重“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本质.
3. 探究课的构建呵护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在探究课中,教师应当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探究出来的结论. 尽管有些结论是浅显的,甚至是错误的,但要知道出错是宝贵的,一学就会的东西的价值不大,只有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辛苦和不容易,才能深刻体会成功的喜悦. 同时要注意学生探索的问题不能太难,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就行,最高明的教育是鼓励、激励,同样一个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肯定他们的成绩,哪怕只做对一步,也要让他们有信心想下去,有去试一试的欲望.
通过探究课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当将数学的本质、思想、方法渗透到探究程中,以数学知识的生成为起点,构建学生探究学习的基本框架,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核心素养,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卢莲华.关于优化三角形中位线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03):144-147.
[2]李铁,严达强,张晓斌. 数学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23):17-20.
[3]张扬.单元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及思考——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为例[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1(35):8-10.
[4]郭文忠. 探究性学习的教与学——“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J]. 井冈山大学学报,2004(05):96-99.
作者简介:邱小伟(1991-),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