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遗产在推进我国文化自信自强中的路径探讨

2024-07-04高诗博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摘 要】加强文化自信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正面作用,从而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完成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自强的过程。但在推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全民文化意识不强、缺乏文化传承意识、历史文化渗透力不足等,因此要坚持与群众共同建设文化交流平台、扩大历史文化遗产宣传范围,将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相结合。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5—100—03

中国社会建设的如此繁荣昌盛正体现出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必要性,着重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提高民族文化意识。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以马克思主义为现代社会发展指针、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前提,滋养了各类文化的衍生。坚持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

历史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呈现方式。如何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课题。通过传承历史文化来推动城乡建设,宣传文化自信达到文化强国的目的。遗产寓意从祖辈所继承下来的事物或其他文化等,而历史文化遗产则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事物。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并且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历史文化与地区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共同组成历史文化遗产[1]。与此同时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着稀少性的特征,无法利用现代化的工艺和技术进行批量生产,所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都具有特殊的含义,无法复制。在现代化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加强中华文化自信自强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用文化武装国家、文化影响群众、凝聚民心。以科学的方式扩大历史文化影响范围,以大众历史文化建立群众的文化自信心,从而唤醒群众的文化觉醒。

二、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时候,社会主义在文化的洗礼下经历了文化自信的萌发、构建、自主发展等多个构成,通过让历史文化遗产走进生活、提高民众文化自信自强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但仍然存在文化自信自强意识不足的问题。只有全面改善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文化自信自强创新能力更上一层楼。

(一)文化自觉性不高

文化自信心态有着继承性和稳定性,一旦形成能够影响群众的文化选择,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才需要通过历史文化遗产来加强社会乃至群众的文化自信自强心理[2]。但是由于受到群众的教育水平、宣传范围等多方面的影响,文化自觉意识发展进程缓慢。群众对于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含义了解的并不多,无法向他人介绍本地历史文化[3]。再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制作成本高、产出量低。商家总是会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文化产品的长久发展利益,导致文艺产品出现发展限制,无法推动文化的自信自强。再加上缺少文化和个性化教育,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宣传的时候不了解受众的需求,宣传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

(二)缺乏文化传承创新力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只有全方面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推广,并将其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中,加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进步。文化遗产只有融入到群众生活中才能够焕发新生,并切实提高群众的文化自信自强。但结合当前发展现状来看,历史文化遗产存在着严重的创新里不足、传承度不高的问题,这正是发展文化自信所面临的难题。文化发展要以中华传统为基础,采取科学的措施来进行推广。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相关的典籍、建筑等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但仍然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局面。再加上市面上的文化产品过于单一化、且存在极高的相似性,历史文化遗产的体现形式和宣传风格都有着很大的创新空间。由于相关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较为薄弱,导致了当前历史文化产品和所体现的市场价值不相符,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的进度缓慢。

三、将历史文化遗产融入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的策略

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从多个领域来建立并加强文化自信自强,积极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中心弘扬中华通川文化与革命文化,促进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并让全民参与其中,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服务体系等等,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提高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目标。

(一)做好历史文化遗产建设工作

历史文化遗产包含了传统历史文化、历史走向和先辈的生活经验,直接反射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意识形态,也引导了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中要加强文化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设工作,从而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资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推进文化历史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化的意识形态能够引导我国文化发展的发展道路[4]。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无尽宝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在悠久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也充分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文化,只有做好对每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保护工作,才能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运用红色遗产资源激发民族自信

红色文化遗址不仅是历史所留下的痕迹,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和教育意义。即是历史的见证,还蕴含了丰富的革命文化,因此需要做好对红色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红色遗产资源能够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并进行革命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重视红色遗产资源的重要作用,组织学生、群众参观红色遗产教育基地,对历史进行考证和研究,让他们充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艰难探索的过程,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并将这些精神不断延续传承下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与此同时还可以将红色遗产建立为思政教育基地,用好红色革命资源,深耕历史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自信自强融入到教育、生活中,让所有人都能够系统了解革命先贤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深挖党史资源,主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以继承、弘扬革命先烈先贤的奉献精神为主线,积极举办红色讲堂、道德讲堂专题讲座,创建全新的革命文化传播方式。

(三)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设计到方方面面,因此需要构建科学的体系来提高保护水平。首先要注重保护的全面性,针对文化遗产的出入路线、周边文化景观、革命遗迹等等都需要纳入到文化保护名单中,尽可能将所有历史遗迹都归纳其中。其次要注重对遗产周边的保护完整性,尤其是针对历史村落、革命遗迹等,要尽可能保留其真实性、文化传统性和区域的完整性。最后则是要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仅要有官方组织进行宣传保护,还要尽可能的引导群众、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他们自发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志愿者,从而实现保护体系的多元化,让历史文化、文创产品、文物等以多种形式融入到现代群众生活中[5]。

(四)完善历史文化遗产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已经从原有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建筑等扩展到了乡村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公园等,拥有了完善了历史文化保护对象体系。且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也有了相应的基本法律保障。但是随着文化旅游相融合制度的推行,部分地区对于经济的需求高于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完善历史文化遗产服务、保护体系,做好对历史文化价值的意义探索和应用,将不同类别的历史文化遗产所发挥的功能性明确清楚,并建立不同的历史文化遗产运用体系,增加对不同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积极应用新科技的应用,深度探索文化领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而让社会群众切实感受到历史文化遗产所带来的魅力。

(五)宣传历史文化遗产故事

将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到社会现代化之中,其目的是以文化强国,增强民族自信自强,因此要以历史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宣传历史文化、宣传中国遗产故事。首先要将现有的、著名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优化整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民族历史和文化进行长久的记录和宣传,让群众做到心中有记忆。其次则是将历史文化遗产景观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开展历史文化遗产展览,让更多的人群近距离接触、观看到历史文物,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从而增加群众文化自信心[6]。最后则利用全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历史文化遗产故事以短视频、3D立体技术等方式展现出来,赋予其全新的社会文化内涵,以让文物“说话”的形式,将历史过往告诉群众,突破时间和空闲的限制,让更多人观看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磅礴雄壮,展现出历史文化遗产在新社会的活力,从而推动现代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做好历史文化创新工作

持续发展文化强国、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渠道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在现代化社会中推动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必须要依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发展道路,将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自信充分挖掘出来,在文化交流互通中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确保中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可持续发展性[7]。在与国际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需要注重文化交流底线和范围,吸收其它优秀的民族文化,但也需要坚守本土文化地位,不能顾此失彼。与此同时还要做到文化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发挥历史文化创新的主动性,并在不断实践中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的文化传播效果。若是想让传统历史文化重焕生机,需要扩宽文化发展前景,以历史文化为现实,探索中国文化的文化底蕴,注重中式文化和元素,制定专属我国的中华历史文化传播方案。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成为增进全民族历史自信与历史认知的重要源泉。

(七)全民共同建设、共同享受文化

推动群众参与到社会文化建设工作中,并在建设期间向群众灌输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建立群众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从而达到文化强国的目的。在建设现代化社会时,注重社会精神、文化的建设,构建符合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活动,将历史文化遗产的精髓内涵渗透到群众生活的各方各面中,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促使群众坚定自我文化自信自强。全民共同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共享平台建设工作中,建设与教育相辅相成,向群众灌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社会理论,推广文化教育,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教育程度。

四、结语

在社会现代化建设期间,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要探索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度和重要性,以较强的责任感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并将其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让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也能够得到展现,从而提高传统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活力,唤醒群众文化自信自强,实现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陆丽明.文化馆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的作用和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23(17).

[2]肖安鹿.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担当新的文化使命[J].发展,2023(9).

[3]张人天.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助推文化自信自强的逻辑理路[J].科技与出版,2023(9).

[4]赵崔莉,陈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根铸魂[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3(4).

[5]李秀芸,张元.历史自信助力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8).

[6]荆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路径探究[J].新生代,2023(4).

[7]杨颖萱.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J].当代贵州,2023(27).

作者简介:高诗博(2003—),男,蒙古族,辽宁沈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历史教育、发展、变迁。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沈阳城市文化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