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
2024-07-03张雪玲
张雪玲
摘 要:文章以鲁科版教材为例,就如何运用生活情境理念开展高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四点优化建议,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5-0076-03
基于生活情境理念开展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能够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堂主动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探究、自主思考,必要时可与小组同学进行合作探究[1].学生能够在这一模式下深度理解物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构建系统的物理学习框架.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仔细研读新课标要求,将生活情境教学理念渗透至课堂教学中,从而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
1 依托生活情境问题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授课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形式创设生活情境,不同的创设形式能够产生不一样的教学反馈.在面对教材中一些难度较高、更加抽象的知识要点时,学生难以通过简单的教学活动理解知识的内涵.此时授课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生活情境问题,依托问题载体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有效提升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沟通与交流中深度思考,进而发现物理学科的奥妙[2].
例如,在讲解“平抛运动”一节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授课教师可通过课堂问题来创设生活情境:我国某一地区发生了七级大地震,当地建筑物倒塌严重,道路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政府部门为了能够及时输送供给物资,决定使用飞机进行空投.请问运输人员怎样才能够保证物资顺利降落至规定地点呢?大家认为应当在规定地点正上方投放还是在稍前一段距离投放呢?上述问题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班级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提出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笔者班级中一些学生主张在规定地点的正上方投放物资,这是因为运输机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另外一些学生则主张在规定地点的稍前位置投放物资,他们认为虽然运输机在匀速行驶,但供给物资在投放后也会存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只有综合考虑两种运动模式,才能精准投放至规定地点.当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持不同观点,授课教师应当认真倾听每一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给出相应的指导.该环节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够得到有效扩展,且能够形成更加客观理性的探究态度.实践发现,基于生活情境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解答,最终
理解相关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教师还可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生活情境问题教学,进而有效降低课堂问题的抽象性[3].实际上,鲁科版教材中很多物理知识与概念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短片等形式来加强生活情境的建设,这样能够降低学生理解物理问题的难度,给予学生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机会.
例如,在讲解“圆周运动”一节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离心运动的相关内容,只能够
死记硬背.授课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常见情境来讲解离心运动,笔者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洗衣机脱水的视频,并提出如下问题:大家在生活中都能够发现洗衣机有脱水的功能,它的运行原理是什么呢?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中能够深度思考,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分析,最终明白洗衣机是通过物体做离心运动来甩干衣物,当洗衣机开始脱水时,洗衣桶在做圆周运动,由于衣物被限制在桶内,只有水分做离心运动被甩出,从而达到了脱水的目的.上述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可以拉近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间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有效渗透生活元素,引导学生深度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由于高中物理学科的一部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密切,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物理教师可以筛选一些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并在案例中渗透丰富的生活元素,进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有效提升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4].
例如,在讲解“圆周运动”一节时,一些学生对于“线速度方向”的理解有偏差,为了帮助学生精准理解这一概念,授课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篮球运动”的教学案例,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一运动,能够运用实践经验来分析与判断.因此,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上,或通过微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传球动作.学生在观察中能够发现,人们传球时会给篮球一个线速度,为了
提高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授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篮球在传球过程中线速度的方向如何?这种案例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线速度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作为一门理科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判断的形式来掌握知识.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引导能够提高生活情境教学的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时,物理教师可提前准备重物、绳子等生活用具,并将重物系在绳子上,此时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操作,在保证物体平衡的前提下将绳子拉直.很多学生在操作前认为这一活动十分简单,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困难重重,这就是学生的认知与实际生活出现了偏差,这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此时教师需要及时提出问题,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要点,进而将情境教学的效果发挥至最大.由此看来,虽然“力的合成与分解”内容较为抽象,但是生活化元素与物理知识的结合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快速理解重难点内容,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较为严谨的逻辑思维.
3 科学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观
高中物理教师应当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导入环节的趣味性与生活性,该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本研究建议授课教师能够将小组合作模式融入课前导入环节中,依托班级学情来合理选择任务难度,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观[5].
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物理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来开展导入环节的教学.首先可通过微视频向学生展示下雨的场景,并提出问题:在下雨时雨滴为什么会向下落?这时雨滴做什么运动呢?为了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落体理论,并布置给小组学习任务:根据这一理论,大家认为物体在自由落体时,其质量与速度间是否存在关联呢?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较轻物体与较重物体落地时间是否一样呢?在小组探究结束后,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伽利略的实验操作过程,该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模块知识的理解,更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通过将小组合作模式与生活化导入环节进行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互动性.
4 设计生活化作业,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来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能够发现,很多题目均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如果学生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就难以写出正确答案.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授课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为学生设计合理的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与探究中积累足够的生活化经验.然而传统模式下授课教师只是为学生布置简单的物理习题,这难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新时代下教师应当积极改革作业形式,将生活化元素融入作业中.
例如,当讲解完成“牛顿运动定律”一节后,教师就可以依托学生的生活背景来设计作业:假设一辆货车正在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在平直的道路上,突然司机看到道路前方有一障碍物,此时司机立马踩刹车进行紧急停车,那么从踩下刹车开始算起,一直到货车完全停下依然滑行二十米距离,我们了解到货车轮胎与道路间的摩擦因数为0.6,那么我们能够判断当时货车是否超速行驶吗?这一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情况.为了能够增强作业难度,授课教师还可在作业中增加如下问题:请问货车刹车距离的长短可能受到哪几个因素的影响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能够得出答案:与货车在道路中行驶的初速度、货车的质量有紧密联系.等学生回答完这一问题后,教师可追加问题:我们如何计算出货车行驶的初速度呢?这样的生活化问题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快速判断司机是否违章.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听懂课堂中的知识要点,但随着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其脑中的物理学习体系就越来越混乱,此时就需要通过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间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构建更加系统的物理知识框架.例如,在讲解完成“电势差”一节后,教师就可以运用类比法来设计生活化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根据教材编排结构,学生在学习电势差前已经掌握了高度差内容,即一个物体在降落中会做自由落体运动,这时重力就会对下降的物体做功.教师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设计电势差的作业内容,从而降低学生解决抽象问题的难度.除此之外,教师还需结合电势差的实际情况与电场特点来设计习题,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完成生活化作业时,需要开放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思考,进而保证作业完成的质量.
5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高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运用生活情境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授课前充分了解班级学情,摸清不同层级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从而结合生活化情境来帮助学生逐步攻破学习难点、理清不同知识要点间的关联,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促进其全面发展.研究认为物理教师可采用四大策略开展生活情境教学:依托生活情境问题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有效渗透生活元素,引导学生深度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科学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观;设计生活化作业,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初美桐.高中物理开放性作业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例[J].中学物理,2023,41(11):60-62.
[2] 周金金.浅析运用生活物理现象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J].学苑教育,2023(11):22-23,26.
[3] 朱健.生活情境驱动下的高中物理融合教学研究:以“全反射”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2,37(12):38-41.
[4] 刘洋.基于生活情境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2(05):147-149.
[5] 席玉婷.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的探索[J].高考,2021(19):59-60.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