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引领探究活动 深度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2024-07-03吴愉
吴愉
摘 要:本文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的教学为例,采用“设问-学生回答-再设问-再回答”的模式,阐述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同时发现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从而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教学;探究活动;深度学习;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5-0005-03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去探索知识概念的相互关系.从高中数学学科的角度去看,深度学习是依托数学的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素养为目标,围绕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以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1 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点
概念课要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依托数学核心素养,从数学生活的情境入手,创设有效有趣的问题,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生动起来.因此本节课设置问题如下:
问题1:类比研究一般函数的性质,你觉得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应该研究哪些性质?
问题2:根据以往研究函数的经验,为了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先要研究函数的什么?
问题3:如何绘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五点法作图的步骤是什么呢?
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回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π的图象,进而回忆其在R上的图象.在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数学核心素养,进而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2 问题引领探究,突破学生学习疑难点
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采用“设问-学生回答-再设问-再回答”的模式,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周期性以及周期函数的概念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突破学生学习疑难点.
问题4:上述问题中,我们类比研究函数的性质,我们知道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对称性和奇偶性,请同学们观察正弦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它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1:通过正弦函数的图象作图过程中,可以发现,横坐标每经过2π个单位长度,点的纵坐标就会相同.
教师:很好,刚才观察图象,我们从形的角度定性地分析了图象的周而复始的规律.
问题5:如何从数的角度定量地分析这一特征呢?
学生2:诱导公式sin(x+2kπ)=sinx(k∈Z),当k=1时,即sin(x+2π)=sinx,即
2π,4π与0,2π的图象相同,当k=-1时,即sin(x-2π)=sinx,即
-2π,0与0,2π的图象相同,当k取不同整数时,图象会重复的出现.
教师:数学上用周期性来刻画这种重复性的特征.
问题6:请阅读教科书5.4.2节“1.周期性”中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周期函数是怎么定义的?什么是周期?什么是最小正周期?
问题7:由周期函数的定义,y=sinx的周期是多少?
追问1:若sinπ6+π3=sinπ6,sinπ3+π3=sinπ3,sin4π3+π3=sin4π3,…,那么能说y=sinx的周期是π3吗?为什么?
学生3:不是,Ax∈R,sinx+π3=sinx不成立.
教师:定义是对定义域中的每一个x而言,只有个别或少数值满足fx+T=fx,不能说T是
fx的周期.
追问2:若函数fx的周期为T,则kT,k∈N*也是fx的周期吗?为什么?
问题8:在正弦函数的所有周期中,是否存在一个最小正周期?
追问3:y=2,x∈R是不是周期函数?若是,其最小正周期是什么?
教师:并不是所有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同学们,还能不能举出其他的例子?
问题9:余弦函数是否为周期函数?若是,请说出其周期和最小正周期.
问题10:我们知道4π是正弦函数的一个周期,我们能说正弦函数的周期是4π吗?
教师:我们现在谈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时,如果不加解释,一般指的是最小正周期.
问题11:知道一个函数的周期,对学习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有什么帮助?
教师:借助函数的周期性,有助于从局部认识整体,比如借助周期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可从0,2π发展到R上.
3 开展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点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勇于奋斗的求知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进而达到提升其素养的目的.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养,从哪些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素养呢?笔者依托深度教学,发挥育人价值,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师生共探、归纳提升,进行深度学习,并将素养的发展目标分解到相应的数学教学环节中.
3.1 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在研究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性质时,我们已经根据三角函数的作图过程中图象周而复始的规律,研究函数的周期性,并懂得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为2π.类比一般函数的研究方法,三角函数还存在其他的性质.教师可组织学生先观察图象,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去发现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1].
问题12:观察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你能看出他们有何奇偶性吗?
学生4:观察正弦曲线与余弦曲线,可以发现,正弦曲线关于0,0对称,余弦曲线关于y轴对称,所以正弦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
问题13:除了观察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你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证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奇偶性?
学生5:sin(-x)=-sinx,cos(-x)=cosx.
教师:数无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解决函数问题的一种常用手段.由“形”到“数”,由“数”到“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设置这一教学环节,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核心素养.
3.2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通过前面的设问,我们知道要研究三角函数,可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问题14:观察正弦曲线,完成下表1中正弦函数性质部分的内容.表1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表
内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定义域
值域(最值点x)周期性
奇偶性单调递增区间
单调递减区间对称轴
对称中心
师生活动:教师安排填表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完成表格的填写.在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巡视课堂,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用心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讨论结束,教师请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学生6:(展示小组讨论结果以及思维过程)
①定义域:R,值域:-1,1,x=π2+2kπk∈Z,ymax=1,
x=-π2+2kπk∈Z,ymax=-1.
②周期性:y=sinx的周期为2π;
奇偶性:y=sinx为奇函数.
③单调性:单调递增区间:[-π2+2kπ,π2+2kπ](k∈Z),
单调递减区间:[π2+2kπ,3π2+2kπ](k∈Z);
④对称性:对称轴:x=π2+kπk∈Z,对称中心:kπ,0k∈Z;
教师:很好,有没有补充说明的?汇总各小组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碰到的疑惑,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教师:在刚才的环节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正弦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定性的得出正弦函数的性质的结论,那么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定量分析正弦函数的性质.
追问1:如何理解直线x=π/2是正弦函数y=sinx的对称轴?又如何理解点π,0是正弦函数y=sinx的对称中心呢?
学生7:直线x=π/2是正弦函数y=sinx的对称轴,即对于任意的x,有sinx=sinπ-x;π,0是正弦函数y=sinx的对称中心,即对于任意的x,有sinx=sin(2π-x).
教师:非常好,正弦函数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可以根据函数的对称性特点,加以解释;其次正弦函数的对称轴是其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时候,正弦函数的对称中心是其取到零点的时候.
追问2:为什么对称轴和对称中心“+kπ”就可以,而单调区间和最值要“+2kπ”呢?
学生8:对称轴和对称中心每隔π个单位,会重复出现,而单调区间和最值要每隔2π个单位,才会重复出现.
前面的研究,我们已经了解正弦函数的相关性质,那么余弦函数的性质又如何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归纳,并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规范认识余弦函数的性质,并精准规范地表达,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4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以问题为核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核心问题的设计,学生依据问题,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展开独立的思考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通过讨论,将研究成果进行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实现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5 结束语
问题导学可以有效引领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素养.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景峰.新授课深度学习的六个触动点[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3(09):28-31.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