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赤壁赋》中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024-07-01孙峰臣
孙峰臣
摘 要 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寻求解脱,摆脱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的消极情绪,然而在论证“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这一论点时,只是直接将观点摆出来,得出结论“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并没有深入论证这个观点,显得突兀和牵强。不过苏轼目的不在于论证“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只是借“变”与“不变”的关系宽慰客人及自己,表达豁达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而不在于逻辑严密的论证。
关键词 变 不变 永恒 宽慰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的佳作,借主客问答的形式阐释“变”与“不变”的关系,从而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本文的重点应该是关于“不变”的立论,但作者没有进行详细论证,只是提出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结论,显得突兀和武断,读起来不易理解。
我们先来理一理苏轼的行文思路。
开头,作者先交代了泛舟的时间、地点,接着对泛舟的地点——赤壁之下的美景作了传神的描写,整体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氛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极写游玩之乐。
第二段,作者饮酒乐极,扣舷放歌,歌词的第一句是欢快的,然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则急转直下,由喜转忧。“美人”可代所思慕的人、君王、个人理想或一切美好的事物,这里暗含了“贬谪”之意。接着“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洞箫本身声音低沉、悠长、凄切,在这种“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背景音乐之下,整体氛围由乐转悲。
第三段,客人由赤壁而想到了曹操攻占江陵的盛况,以曹操这一类的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盛况不再,何况像我们这一类的平凡人呢?于是客人开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第四段中苏轼顺手以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用意在于说服客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教材注释为:“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这句话很奇怪,既然流去怎么又说没流去呢?教材注释后又加了一句:“未尝往,意思是江水虽然在不断地奔流,但前者去后者来,始终滔滔不绝,如同没有流去。”可以这样理解:长江已然流淌了千万年,现在依然在流淌,一直没有尽绝,千万年后长江还会这样流淌,长江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存在。“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教材注释为:“(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这句话容易理解,意思与上句话相同,讲的是同一个道理,月亮有圆缺的变化,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没有增大也没有减小,是永恒的存在。以上两句话表述自然现象,是苏轼立论的根据。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这句话是扣住上句话中的“逝者如斯”和“盈虚者如彼”说的。长江水一刻不停地流淌,你一眨眼的工夫再看到的长江水已不是刚才的长江水;月亮时刻不停地运转,你一眨眼的工夫再看到的月亮已不是刚才的月亮。从“变”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的确确时刻都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客人啊,你“羡长江之无穷”也是不对的,它的某一滴水从源头到大海也是“生之须臾”的,跟人生一样短暂啊!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如果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又何必羡慕他们呢?这句话是扣住上句话中的“而未尝往也”和“而卒莫消长也”说的,然而苏轼把人生与长江、月亮作类比,其实是有失公允的,他们并不是一类的事物。长江之水从冰雪融化到进入大海,再到海水蒸发进入大气环流化为雨雪,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环,周而复始,千万年来皆是如此,除非全球大气环流发生重大变化,否则长江一直会流淌下去;而人类从童年到老年再到去世不足百年,是单程无往返,并未形成循环往复的闭环,与长江的性质截然不同。月亮圆缺是观察者的角度变化形成的一种现象,对于月亮而言,它的存在以“亿年”为单位计算,而且何时消失尚在学术争论之中,与人的短暂一生性质也不相同。将人与江水、山月作类比,笔者以为这是“类比失当”,显而易见,人类在江水与山月面前寿命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苏轼的逻辑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苏轼所说的“不变”是指某一固定时刻,特指发生过的事情,与电影中的定格镜头相类似。例如苏轼与客人夜游赤壁,主人高歌“望美人兮天一方”,客人吹洞箫和之,其声呜呜然,主客问答,最后“相与枕藉乎舟中”。这些事情一旦发生了,就无可消除,既成事实不可改变,这就形成了永恒存在。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无论时光流逝多少,总之夜游赤壁这件事不会发生一丝一毫的改变,千年之后的读者读到《赤壁赋》一文,也会对苏轼夜游赤壁这件事情浮想联翩,这就是不变的力量,“永恒”的意思所在。从这个角度看苏轼所说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意思是说,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人生的每一刻过往都会固定下来,不会再发生变化,成为永恒的存在;我们的一生会拥有无数个永恒,就像这江水、月亮一样永远存在,也就是说,长江是永恒的,月亮是永恒的,你我也是永恒的,“而又何羡乎”。
而人生过往定格为永恒的意义何在呢?换句话说,苏轼说出“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他是想把客人从“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拉出来,消除这种消极情绪,从而形成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当然也是对自己遭到贬谪内心苦闷的一种排遣。
文中“客”所流露的消极情绪,其实就是苏轼本人消极情绪的一种体现,无非借客人之口表达出来罢了。此时的苏轼刚刚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正是人生低谷之时。宋神宗元丰二年三月苏轼转知湖州,他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上达朝廷,表中有一些牢骚话引起新派一些投机钻营的小人不满,于是攻击苏轼,致使苏轼被抓进京城投入御史台监狱,经过两个月的审讯,被强加了四大罪状,差一点被处死。后经新旧两派正直人士的营救,最后宋神宗决定从轻发落苏轼,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结案。苏轼由太守而入狱,几乎被杀,接着贬官,这一系列的打击让苏轼对人生有了重新的认识。他的思想既具有消极的一面,又有努力从消极的一面突破出来的探索,《赤壁赋》则是他这种矛盾复杂思想的完美体现,也是他从消极人生观转为豁达解脱的人生观的一次华丽转身。
把客人从消极悲伤的情绪中拉出来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开始讲如何度过人生了,即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不要为物欲所累,而是要“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相融合,天人合一,“投身大化”,这样生活才更舒适,如同庄子所说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后人谓之豁达、洒脱。苏轼的这种观点其实是他经历“乌台诗案”之后,理想上既欲有所作为而现实中却又无可奈何的“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的反映,是他在贬谪生活中的烦恼以及要求摆脱烦恼的旷达态度的表露。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