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的演进与逻辑理析

2024-06-29徐文倩

文教资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多样化普通高中政策

徐文倩

摘 要: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的发展经历了政策初现阶段(1985-1999年)、政策发展阶段(2000-2018年)和政策完善阶段(2019年至今)三个阶段。本文基于政策分析视角,结合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发现由于高中教育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原因,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的演变逻辑主要表现为追求多样化、需求多样化和内容多样化。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已经体现在教育的各个方面,梳理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的政策、分析其演变逻辑,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演变逻辑

高中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起“枢纽”作用,往下链接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往上链接的是高等教育。因其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高中教育往往被认为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普通高中的普及化水平开始稳步提升,普通高中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也显著提升,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已逐步进入提高质量、拓展内涵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对国家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也陆续提出了新的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无疑为推进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急需培养一大批多样化人才,包括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等。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呼吁越来越高,但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在此情形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引导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这也切实反映出不同时代变化下的教育改革的趋势。当前,梳理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及逻辑理路,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的演变

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经历了长达39年的发展完善时期,其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政策初现阶段(1985-1999年),国家首次在政策层面上体现高中多样化,主要是高中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二是政策发展阶段(2000-2018年),普通高中多样化逐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三是政策完善阶段(2019年至今),国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来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如今,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普通高中的内在质量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高校类型多样化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拉动效应也开始显现,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是国家教育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初现阶段(1985-1999年)

1980年以前,我国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社会经济建设对初、中级的技术人才需求迫切,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高中教育改革也牢牢遵循国家教育改革的总原则。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虽没有明确提出高中多样化发展,但首次在政策上体现了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文件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或增设职业班。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在政策上提出普通高中多样化,对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模式作出了明确指导。[1]

20世纪末,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飞速增长,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和专业人才,普通高中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并发展。但此时的高中教育还没有达到质与量上的真正统一。直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提出切实有效的质与量统一的战略实施路径,将高中教育改革的重心从质和量的单一发展转向质与量的统筹、协调发展。[2]

1999年8月,教育部为鼓励公办普通高中与其他学校和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民办普通高中,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进程。[3]此后,有关政策的相继出台翻开了普通高中教育的新篇章。

(二)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发展阶段(2000-2018年)

21世纪以前,普通高中教育是和基础教育同步改革发展的,进入21世纪后,普通高中教育有了独立的地位。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普通高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作了明确指示,在以分科课程为主的前提下,还要设置种类多样的选修课程和技术类课程。[4]这样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层次性,对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则进一步强调了普通高中在课程方面的多样化。此后,普通高中多样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目标。

2004年,教育部发布《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多形式的普通高中教育,并建立以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考试制度。[5]这是在普通高中办学模式、体制及课程多样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普通高中评价考核的多样化改革。2010年,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改革,以促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6]《教育规划纲要》的发布,使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进程迈上了新台阶。此后,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试验在江苏省、福建省、郑州市等多个省市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重视教育公平,促进贫困偏远地区的高中教育发展成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将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高中教育作为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重要举措。[7]在此之前,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农村区域的基础教育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支持贫困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一步体现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完善阶段(2019年至今)

2019年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节点,普通高中教育不仅面临着多项改革和普及攻坚带来的多重挑战,还面临着高中教育机制性的困境。为达到保证各项改革稳步、协同推进的目的,深化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并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同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目标,即“基本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8]。自此,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保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基础上,也不能忽略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发展,在高中阶段要继续保持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促进县级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目标。[9]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针对高中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战略部署。[10]此后,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进程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的逻辑理路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已经体现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政策的演变逻辑,对切实推进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追求“多样化”:高中教育结构不断调整

1. 普通高中的普及化

1977年的恢复高考和1999年的高校扩招极大地推动了高中教育的普及,但由于高校扩招时,高校教学与社会实际匹配落后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问题。虽然国家不断鼓励学生就读职业学校,但现实中的很多父母却依然倾向自家孩子就读普通高中。由于普通高中的大力发展,就读普通高中的人数不断增多,逐渐向大众化转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普及高中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至此,我国高中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表明了高中教育普及对增强国家人力资源、建设学习型强国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鼓励对高中教育进行深化改革并作战略性部署,明确提出要提升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高中教育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作用。

2. 新高考改革的现实需要

2014年,我国开始进行新高考改革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通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深化,也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高中不仅是学生在年龄和心理上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学生扎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更是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倾向塑造的黄金时期。[11]普通高中教育肩负着学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以及发展未来职业的重大使命。而新高考改革引导学生在入学前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包括选择高考科目、目标院校、意向专业、职业发展等。可以说,新高考改革的出现来源于普通高中多样化进程中的现实需求,新高考的实施推动了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而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也必然会催生新高考的进一步改革。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与新高考改革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 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呼吁增高

“教育公平”一词频繁出现在我国各种宏观教育政策中,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内容。在以往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政府希望通过少数高中的带头引领作用,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因此资源大多倾向于各区域的重点高中、示范高中。然而大多数普通高中在对比中逐渐处于劣势,教学资源、办学经费等方面的不足,加重了区域间的教育不平衡。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国家必须针对区域内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做出实际行动,要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在以往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公平道路,重点扶弱扶需,避免“县中塌陷”现象。为此,国家加大对薄弱高中的指导和支持,并对普通高中整体教育结构进行布局调整和全面优化,引导各高中分类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格局,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二)需求“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变革

1. 育人方式的改革需要

高考作为高中教育的核心导向,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受其影响,我国高中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了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指导意见》强调要完善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了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现象,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举措进行教育改革以增强素质教育。如在办学模式上,构建普通高中和特色高中并行的格局;在教育模式上,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普通高中教育模式,而是积极融入艺术、职业教育等元素,实现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在育人方式上,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2]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推动了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也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由此可见,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创新”作为我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形成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高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要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打牢基础,要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普通高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于育人模式、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快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进程。可以说,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

3. 国家战略人才的培养需要

随着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教育体系逐渐落后于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无法适应国家日益增长的建设需求。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型、应用型等人才的培养。高中教育阶段作为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中转站”,是教育强国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阶段的教育不仅肩负着全面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大责任,还肩负着为国家发展进行多样化人才“分流”的历史使命。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是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最终结果,在科教兴国、建设人才强国过程中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求是普通高中多样化的根本目的。

(三)内容“多样化”:多样化和特色化统筹发展

1993年以前,我国教育政策并没有明确提到有关“多样化”的表述,但是政策中针对高中的办学机制问题大多蕴含着多样化发展的导向。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到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和特色发展的问题,“多样化”才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随后,国家针对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多样化要求,如拓宽办学渠道、改变单一的升学预备教育模式等。此时国家政策的关注点在“量”的累积而非“质”的提升,国家试图通过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实现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因此,这个时期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与“特色”发展之间还没有明显的联系。[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中教育“质”与“量”统筹发展的问题。国家在持续推行高中普及化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教育更加趋向“育人为本”,普通高中的“特色”发展逐渐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1999年,《若干意见》首次提出“特色高中”,但此后几年,特色高中一直没能得到切实发展。直到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校应注重教育内涵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鼓励高中办出特色和水平。普通高中的特色发展才被赋予独特意义并得到重视,“特色化”被视为普通高中多样化的一项有效举措。

此后,越来越多的教育政策文件涉及高中特色发展,《指导意见》(2019年)、《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2021年)等文件均使用了“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这一表述,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在一次次实践中

结合得更加紧密。从政策演变趋势来看,国家对普通高中的要求随着高中普及水平的提升而增加,普通高中的多样化逐步从外部多样化转向内外部多样化相结合,多样化的重点逐渐从“量”转向“质”,再到质量的真正融合。普通高中多样化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多样化的同时又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特色化”也在融入学校办学、制度、教学、课程等各个方面。在此趋势下,“多样化”和“特色化”逐渐平行,相互促进,统筹协调发展。

三、结语

普通高中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社会产物”,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工具”。在构建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进程中,普通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培养各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更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教育强国建设方面,普通高中应当通过多样化发展进一步增强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拓展资源、创新模式、促进教育公平等具体举措,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普通高中应通过多样化发展进行教育深化改革,不断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推动课程改革、培育特色学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作出努力,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有效利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在建设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高中教育的普及化水平越高,就越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也就越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因此,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前新的历史阶段,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亟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家长、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宝歌,韩嵩,焦岚.后普及时代普通高中多样化制约机制及对策思考[J].教育研究,2021(1):83-95.

[2]姚琳,李夏.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政策的价值变迁[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94-99.

[3]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6):15-16.

[4]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2001(Z2):346-350.

[5]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14):23-34.

[6]孙绵涛,王刚.地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19-27.

[7]刘利民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2-02-22.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J].人民教育,2019(Z2):10-13.

[9]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2(Z1):6-14.

[10][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33.

[11]李文辉,王多燕,常鑫.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实践逻辑[J].教学与管理,2023(25):15-18.

[12]姚育青,苏圣奎.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以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23(6):96-102.

[14]武秀霞.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意蕴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23(11):18-24.

猜你喜欢

多样化普通高中政策
政策
政策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助企政策
政策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