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叛逆视角下伏尔泰《赵氏孤儿》的译介与重铸

2024-06-28◎温渊卓

今古文创 2024年21期
关键词:赵氏孤儿

◎温渊卓

【摘要】元杂剧作家纪君祥的戏剧作品《赵氏孤儿》是中国的经典剧作,被誉为“十大悲剧之一”,也是中西方跨文化传播的先驱的典范。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编撰的《中华帝国全志》出版,收录了《赵氏孤儿》法译本,在欧洲引发了一系列的翻译及改编热潮,其中最有名的是伏尔泰版的《中国孤儿》。在跨文化传播的历程中,伏尔泰对其做了大量改编,使得两剧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主题传达都相差甚远,具有典型的“创造”和“反叛”的双重色彩。据此,此文将基于伏尔泰版《中国孤儿》,试图从创造性叛逆的角度看《赵氏孤儿》的改编,并以此探析法国汉学的发展特点和创新路径。

【关键词】《赵氏孤儿》;《中国孤儿》;创造性叛逆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1-01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1.035

一、引言

18世纪,一场有关于“孔子道德的五幕剧”在欧洲上演得热火朝天,短短三个月内就上演了几十场,这就是来自中国的经典巨作《赵氏孤儿》。自从法国传教士马若瑟把《赵氏孤儿》带到欧洲,它便在欧洲大地上广为流传,被翻译成了英、法、德等多种语言。剧作家对其进行改编,以至于在此基础上所创作的戏剧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其中颇负盛名的是伏尔泰版的《中国孤儿》。在东学西渐的历程中,伏尔泰对其做了大量改编,使得两剧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主题传达都相差甚远,具有典型的“创造”和“反叛”的双重色彩。据此,此文将基于伏尔泰版《中国孤儿》,从创造性叛逆的角度看《赵氏孤儿》的文本流变和传播路径,并以此探析18世纪法国汉学的发展特点。

二、概述:创造性叛逆与赵氏孤儿

(一)创造性叛逆

1961年,法国学者埃斯卡皮发表“Creative treason as a key to literature”一文,对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理论进行系统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考究它与文学创作、传播、翻译和阅读的内在联系。20世纪末,中国学者谢天振引入“创造性叛逆”理论,并以此作为基础,提出了“译介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翻译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谢天振(2013)认为:“创造性叛逆特别鲜明、集中地反映了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所受到的阻滞、碰撞、误解、扭曲等问题。”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表现在: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转译与改编等,并通过这些表现赋予译著新的形式及精神内涵,而对“创造性叛逆”现象的研究,往往需要进一步挖掘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及历史根源(谢天振,2007)。不管是有意抑或无意,文学译介的“创造性叛逆”,是适应译入语所述的民族文化语境和思维方式的必然结果。

文学译介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主观上服务于译者的翻译目的,客观上受到译介环境影响,须适应译入语文化。然而,在适应译入文化的同时,翻译过程也需要取得一定的创新,以丰富源语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力,实现对原作的个性化诠释和更高层次的传承。

(二)从《赵氏孤儿》到《中国孤儿》

在欧洲诸国中,法国是最早译介《赵氏孤儿》的国家。1731年,法国传教士马若瑟对《赵氏孤儿》进行了翻译,1735年,马若瑟法译的《赵氏孤儿》被刊载于杜赫德主编的《中华帝国通志》第三卷中,译本全名为“赵氏孤儿,或赵氏家族的小婴儿,中国悲剧”,在法国巴黎出版。英国剧作家哈切特最早将《赵氏孤儿》进行了戏剧改编,1741年,在阅读了杜赫德的《中华帝国通志》中的《赵氏孤儿》之后,他创作了以政治讽喻为目的的中国剧:《中国孤儿》,其全名为:《中国孤儿——一部历史悲剧》。①

随着18世纪欧洲“中国热”的全面展开,加之于《中华帝国通志》的影响力,《赵氏孤儿》在欧洲收获了大量的读者,被欧洲各国读者与学者反复研读,但他们却不止于欣赏,在阅读了《通志》中的《赵氏孤儿》之后,他们萌生了对该剧进行改编的想法,纷纷投入到了以此为基础的戏剧创作中去,使《赵氏孤儿》以“中国题材”的身份迅速流转于整个欧陆。

据考证,伏尔泰的剧本来源是中国元朝戏剧家纪君祥《赵氏孤儿》的法文译本。这个剧本是伏尔泰在对《赵氏孤儿》进行研究后,将其中的中国儒家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进行结合所创作出来的。经过公演之后,《中国孤儿》一跃成为欧洲的中国名剧,堪称一部在西方文学系统中具有巨大“辐射”效应的戏剧作品。

三、重铸:《中国孤儿》译介中的“创造性叛逆”

将《赵氏孤儿》重铸成《中国孤儿》,是中国文学的成功,也是法国汉学的成功。然而,一部文学作品始终要建立在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之上,在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实现文学作品在译入语文化中的传播与传承。伏尔泰便是将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启蒙思想相结合,创作出了适配于法国的剧作文本,体现了典型的“创造”和“反叛”的双重色彩。

(一)故事背景相差甚远

总体来看,《赵氏孤儿》和《中国孤儿》编织了不同的叙事背景。《赵氏孤儿》以春秋时期为大背景,晋国灵公在位之际,赵盾一家三百多口尽被武将屠岸贾谋害诛杀,仅留存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即赵氏孤儿。为保存赵家唯一血脉,晋国公主即孤儿的母亲托付草泽医生程婴将孤儿带走,并自缢身死。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报了血海深仇。

而《中国孤儿》的故事落脚到了宋元易代之际,不仅剧中人物完成相应变更,且是以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搜寻前朝遗孤为线索,讲述了一个重“孤儿”而轻“复仇”的故事。

成吉思汗夺取北京后,立即下令寻找南宋皇族遗孤,以绝后患。臧惕救下遗孤,计划牺牲亲生子以保护这个孩子。然而,此举遭到了臧惕的妻子伊达梅的反对。伊达梅向成吉思汗道出了实情,希望能饶两个孩子一命,成吉思汗却以臧惕一家的生命威胁,向伊达梅提出了荒唐的求婚要求。伊达梅看清了成吉思汗的残酷本性,意识到即使屈从也无法保全他们的生命,便投入了救孤活动中,并时刻准备殉国。这一壮举最终打动了成吉思汗,他放过了南宋“孤儿”,并任臧惕为官,掌百官教化。

总的来说,“成吉思汗”的选用是伏尔泰的一大亮点,从“春秋”到“元初”的反叛既体现了两位作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审美趣味,也突出了作者对于译介输入地人民的接受与熟悉程度的考量,透露出接受美学的色彩和独特的读者关照。

(二)符号隐喻不断加强

伏尔泰《中国孤儿》的改编,彰显了符号隐喻在这一过程中的不断加强。

在历史隐喻方面,伏尔泰坚信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的发展并非受限于所谓的“千年如一日”的僵化规律,而是在人民群众的勤奋、智慧和道义推动下展开的充满活力的过程。在他看来,历史的变迁表现为各个国家文化在碰撞、影响和融合中相互改变。

剧中的成吉思汗起初邪恶、野蛮、愚昧,但后来被中华传统的光辉感化,沐浴在文明和理性之中成了全新的人。正如西方某些曾充满暴力与野蛮的个体,也逐渐被先进文明的智、美、谐所打动。伏尔泰借这部作品宣扬的,是他自己对于世俗的中国古典文明的敬仰。这不仅表现为个性的转变,更是伏尔泰向人们展示中西文化相互渗透、互相启发的最佳范例。

在保留原作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伏尔泰以强化的符号理念创新地实现了与译入文化的有效对接,构建了全新的艺术体验。这种方式充分展示了各种文化融通的价值观念,为人们传达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三)儒家思想创造发展

《赵氏孤儿》和《中国孤儿》都肯定了儒家的“仁义”思想,伏尔泰更是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伏尔泰在《中国人和中国思想》一文中指出: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这个“仁”字是由“爱”和“义”两个字合成的。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即所谓的“为政以德”,因为在他看来,政体应该是道德之政。他主张建立以道德为基础的国家,并且认为道德是通过个人美德来实现的。

在《中国孤儿》中,臧惕夫妇代替了程婴的角色。为了保住大宋最后的皇子,臧惕像程婴一样献出了自己的孩子,但与《赵氏孤儿》不同的是,臧惕的夫人伊达梅不忍交出自己的孩子,并将真相告诉了成吉思汗。经过伊达梅的启发和劝解,成吉思汗对臧惕夫妇的儒家“仁义”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这种情感和道义的考验让他逐渐明白,理想国家需要基于道德和人性的尊重,而非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

此外,在《中国孤儿》中,成吉思汗与伊达梅之间的复杂情感也体现了仁爱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深刻化的关系呼应了伏尔泰对孔子仁政理念的赞扬。在经历了臧惕夫妇的感化后,成吉思汗逐渐转变为一个智慧、有爱心和包容的统治者,积极地实践“仁政”。最终,在伏尔泰的剧本中,成吉思汗不仅被中国古典文明塑造,而且对儒家的仁义思想有了深刻领悟。此外,通过刻画臧惕夫妇与成吉思汗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儒家仁政的实践,伏尔泰强调了道德品质在国家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这种道德观念在创作过程中体现了伏尔泰对儒家仁义思想的肯定及其对社会和政治中道德的崇尚。

四、叛逆之源:创造性译介的背后动因

西方学者对于《赵氏孤儿》的翻译、改写都具有选择性,并掺杂着个人想象和文化情感的投射②,伏尔泰也是如此。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的创造性重铸有其历史根源,这与18世纪法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与他个人的思想学说密切相关。

(一)启蒙思想的传播

当时的法国社会正处在政治动荡与思想觉醒的交汇点,启蒙运动兴起,思想家们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地反思和挑战。诸如自由、民主、公平和人权等观念开始萌芽,影响到文艺作品的创作。伏尔泰身为一名领袖性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积极关注和参与当时的社会变革。他试图通过对中国古典戏剧《赵氏孤儿》的创造性重铸将启蒙理念引入戏剧创作,以此表达在法国社会的忧虑和期待。

在《赵氏孤儿》的重新创作过程中,伏尔泰以其独特的视角关照古老故事,将其置于18世纪法国社会背景下,使其更符合当时法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期待。他巧妙地将封建社会的宽泛母题融合到中国故事中,突显出自由和民主等启蒙主张在戏剧作品中的现实意义。创造性重铸在此过程中赋予了《赵氏孤儿》新的内涵与政治隐喻,在跨文化的语境中生动传达了当时法国人们强烈的觉醒意识和对变革的呼声。无疑,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的重新塑造是揭示其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与文化要求的重要表征。

(二)文学中心化

文学的涛动与其潜藏的文化根系紧密相连,同时,文化的盛衰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处于18世纪的中国,彼时正值清朝时期,其文化影响力相较往昔有所减退。而在同一时间线上的欧洲,特别是法兰西,正迎来了启蒙运动的兴起,文化与思想处于鼎盛时期。因此,当时期中国文学的西渡,已远超出了单一文化输出的层面。伏尔泰对《赵氏孤儿》人物关系网的重新编织、情节结构的创新变革等,都标志着一种文化地位相对边缘的文学作品,向着强势文化的文学范式靠拢并寻求同化,揭示了一种跨文化交流与文学形式革新的深层动态。

同时期的西方学界对中国文化褒贬不一,即使中国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是必不可缺的,但他们对中华文明的态度仍然被分为了两种不同的立场,伏尔泰便是那歌颂的一方。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指出:“凡是对人有利的东西都是善的。”他提出,中国的文化比基督文化出现得更早也更文明,同时也更人性化,和西方森严的等级制度相比,中国所提出来的在上者以仁政施于下,在下者以天下为家以维护,刚好符合伏尔泰对于理想社会的蓝图。

(三)开明君主制

伏尔泰借对《赵氏孤儿》的改编来传达他的价值理念:对于开明君主制的极度尊崇。

启蒙时代,伏尔泰倡导的开明君主制主张是基于理性与人道,寻求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和谐与共享权力。他深知社会的进步与变革需要来自上层统治阶级的启迪和支持。在对《赵氏孤儿》这一叙事进行重新诠释之际,作品的核心议题亦经历了颇为显著的转折,转而倡导一种深植于仁义之心的文明价值,并对那些粗野与暴虐之行展开批驳与整合。这种转化远非仅仅突显了“因果报应”的传统道德观,它更是凝聚了伏尔泰对时代演进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寄望;他怀揣着文明必将克服野蛮的信念,确信文明之光将照耀时代前行的道路,为整部作品注入了丰富的隐喻和深邃的启示。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的创造性重铸将中国古典戏剧与当时的欧洲现代政治传统相融合,通过对开明君主的赞美和探讨,以传达和推广开明君主制的价值观。更具体地说,伏尔泰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展示如何在权力和道德之间找到平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进步。

总之,这种重铸不仅在跨文化传播上有着深远影响,更通过对开明君主制的尊崇体现了他对理想政治制度的思考和期望。这样的立场与价值取向使得《赵氏孤儿》在伏尔泰的手中具有了深刻的政治与哲学内涵,为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重铸可以为来自戏剧、电影、文学等领域的艺术家们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同时为观众呈现一个更加丰满、生动的视角。此文从创造性叛逆的视角出发,对伏尔泰的《赵氏孤儿》译介与重铸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逆向思考和创造性重构,具体分析这部戏剧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文化环境焕发出的迷人光彩。

当然,《赵氏孤儿》的创造性译介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文化差异以及创作背景的不同,实践过程中我们可能面临对原作精神的曲解或引发与原剧本冲突的情况。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创新尝试,我们得以突破传统界限,探索更广泛的艺术可能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作品被誉为文化沟通的桥梁,连接着不同民族和时代的思想与观念。作为中学西传历史上的经典案例,“中国孤儿”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从精神层面来看,“中国故事”除具有文学性外,还积淀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历史意涵,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而西方文学所改编的“中国故事”尽管受到同时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折射出西方在他者视角下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但它也传播了中国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

注释:

①杜磊:《〈赵氏孤儿〉译介史论(1731-2018)》,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刘畅:《18世纪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跨文化视野下的陈受颐〈赵氏孤儿〉西译考证研究》,《今古文创》2022年第25期,第37-39页。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增订本)[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3:2.

[2]于潇.“赵氏孤儿”的文本流变及传播研究[J].大舞台,2022,(03):9-12.

[3]罗伟.《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的渊源[J].学周刊,2016,(07):234.

[4]孙怡雯.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的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9):61-63.

[5]刘艳春,赵长江.《赵氏孤儿》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J].河北学刊,2015,35(01):95-99.

[6]许海龙.简析在西方传播的中国经典剧作——以《赵氏孤儿》和《中国孤儿》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7):216-217.

[7]张雯.试比较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3):90-92.

作者简介:

温渊卓,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赵氏孤儿
“假团圆”结局下的悲剧性
论《赵氏孤儿》的民族悲剧体现
从戏剧到电影论《赵氏孤儿》的现代化解读
电影《赵氏孤儿》中服装色彩设计
《赵氏孤儿》的改编之人物对比
影视画面中的史料与文本的杂糅
程婴妻给我的感动与叹息
论《赵氏孤儿》的悲剧意蕴
莫凡歌剧《赵氏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