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葛浩文英译《浮躁》中的忠实与叛逆
2016-12-08许琳琳
许琳琳
摘 要:由于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各个方面的差异,文学翻译中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创造性叛逆。葛浩文是文学翻译大家,提出了翻译中背叛和重写是必要的手段,而忠实始终是第一准则,透析了翻译跨文化交流的本质。而他的翻译观在其译作中的体现也有得失,这些得失在《浮躁》的英译本中可以探知一二。
关键词:忠实;创造性叛逆;葛浩文;《浮躁》英译本
一、引言
《浮躁》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该作品一经出版后引起很大关注,并获第八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然而,《浮躁》在美国的获奖离不开译者葛浩文的功劳。葛浩文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对于小说中的方言俗语的处理有诸多亮点,译本语言地道,不失独特风格。
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其语言的特殊性,译文对原文忠实与否,忠实的程度都是文学翻译者一直致力探讨的问题。创造性叛逆的概念一经提出,在文学翻译界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葛浩文在文学作品翻译上有很高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他的翻译对原文既有忠实又有不忠,明知不忠而故意为之正是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二、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的概念由法国社会文学家Robert Escarpit于1961年在《文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翻译是叛逆,而且是创造性的叛逆。文学作品体现的语言特色很难被译者用另外一种语言原汁原味的表达出来,于是译者不得不对原作进行“叛逆”。在文学翻译中,忠实于原文是基本的原则,译者对原文本进行删减、改写无疑是对原文的背离,然而这种背离恰恰成为一种创造,而这种创造也不是任意的。
国内最早关注到创造性叛逆的是谢天振教授,他在《译介学》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性质是显而易见的,它使一件作品在一个新的语言、民族、社会、历史环境里获得了新的生命。但是,与原作的创造性性质相比,翻译的创造性性质还是有所不同的,它属于二度创造,即再创造”(谢天振,1999:134)。葛浩文在文学翻译问题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其中一些主张也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三、葛浩文的翻译观
1.忠实:译者的角色就是将原作想要传达的信息尽可能忠实的传达给读者,忠实原则在文学翻译中也是最首要的要求。忠实一直都是指导翻译的第一准则。
2.翻译即背叛: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者难免要对原文进行改动,但是这种背离不是任意的,而是站在读者角度,充分考虑译入语的语言文化特点,以提高译本可读性为目的,背叛原文是为了在更高层次忠于原文。
3.翻译是重写:译文是不能取代原文的,而是原文在另一种语言中的重写,是对原文的补充和优化。因而他时常对原作进行重写,使中国的文学作品欧美化,因为这样更符合欧美市场的审美。
4.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文学翻译应尽可能让读者通过作品了解原作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把翻译当作一项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在处理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句时,需以跨文化交流为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
葛浩文的这四点翻译观并不是平行的,背叛和重写是必要的手段,但忠实始终是第一准则,而翻译活动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因此背叛和重写的使用正是为了更忠实地将原文传达给读者。葛浩文的翻译观体现了忠实与创造性叛逆的矛盾与调和。
四、《浮躁》译本中的忠实与叛逆
《浮躁》是文化内涵深厚的乡土文学作品,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给翻译带来很大的挑战。葛浩文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处理对专有名词、特殊文化意象和俗语等的翻译,时而忠实原文时而创造性叛逆。
人名翻译
例1.金狗——Golden Dog
金狗因为他胸前的青痣和叫“看山狗”的鸟相似,起名用“狗”字,而“金”字来源于家谱。金狗的名字被直译成“Golden Dog”,是忠于原文内容对名字由来的解释的。在中国农村用“狗”给男孩命名很常见,以五行命名也不少,“GoldenDog”的译法展现了地域特色,比起音译为“Jin Gou”要更好。
例2.小水——Water Girl
小水这个名字的翻译为“Water Girl”而没有采用音译,有创作的成分,一方面汉语里常用“水灵”来形容少女;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有用表示美好品质的字加上“娘”字给女子命名的,如“媚娘”、“慧娘”这样的名字,“WaterGirl” 与这种命名方式有相通之处,展现了原语言的文化特色。
方言俗语
例3.“冤有头,债有主,谁害死你你找谁去!”
译文:Everybody has enemies, and everybody pays his debts. Go look for the men who did this to you !
“冤有头,债有主”是汉语俗语,此处译文忠实于原文短句并列结构,但使用了更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将原文重写,把原文意思阐释的十分清楚,语言又不失地道。
例4.“你这一走,他必要生疑心,认为你知道了他们的事,日后就要给咱们夹脚鞋子穿。你还是去着好,装着什么事也不知,咱光光堂堂活咱的人就是了!”
译文:But if you dont go back,he will assume you know what they were up to and hell wait for an opportunity to make us wear tight shoes. So youd better go back. Just pretend nothing happened, and you and I keep on living our lives the way we want to.
给人“夹脚鞋子”穿就是指背后给人使绊子,公报私仇,来源于俗语“穿小鞋”,“小鞋”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三寸金莲”。而这里葛浩文忠于原文,保留了原作语言特色,但对于欧美大众读者来说,未必了解“夹脚鞋子”的文化典故和寓意。如果葛浩文能够发挥其重写的强项,进行再创造会更好,或者在后面加注释也可。
“光光堂堂的活咱的人”属秦地方言,意为“堂堂正正地过自己的生活”,译者准确地理解了原文意思,用地道的英语表达了出来,将“光光堂堂”意译为“the way we want to” 虽没有将“堂堂正正”翻译出来,而有“随心所欲”的味道,但是并不影响读者理解原文。
3.文化名词
例5.“巫师便在一张黄表上画了符,一张压在炕席上,一张贴在门框上。”
译文:The sorcerer wrote a charm on two slips of yellow paper, putting one under the straw mat on the kang and pasting the other above the door.
炕是中国北方独特的常见的卧具,炕面上铺上一层席子“炕席”。这种独有的物质文化形态,单用音译法来处理,也不多做注释,对英语世界读者的理解会造成困难,但是“炕席”在英语中确实找不到对应的说法,只能是进行释译或音译加注。葛浩文在这里采用音译,保留其原貌,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交流活动,对于这样充满独特民族性的文化形态,忠实是最高准则。
五、结语
葛浩文在进行文学翻译时,是以忠实于原文为先,但不拘泥于原文结构,不为小节所困,注重读者感受灵活地再创造,但进行的叛逆和重写最终都归为更高层次的忠实。但是译文并非完美无缺,确实存在一些独特的文化意象的丧失以及重写与叛逆矛盾的不调和。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原作的忠实与叛逆是文学翻译中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Howard Goldblatt. Turbulence[M]. Louis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贾平凹. 浮躁[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9.
[3]孙一博,崔雅萍.文学翻译的文化误读--对葛浩文的英译本<浮躁>的分析[A].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4):31-33
[4]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王金岳,冯新平.葛译<浮躁>四字成语翻译策略探析[A].海外英语,2015(10):102-104
[6]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