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芭蕾舞剧中国化的路径研究
2024-06-28李睿涵
李睿涵
摘 要:接受美学作为一种重视观众解读过程的文学理论,为理解和创作艺术作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分析中国芭蕾舞剧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其在创新和与观众互动方面的挑战,探讨如何在芭蕾舞剧的创作过程中融入接受美学的视角,包括如何通过构建作品来满足观众的期待,如何通过召唤结构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接受美学为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强调理解和重视观众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为这一艺术形式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接受美学;芭蕾舞剧;中国化;路径
一、接受美学相关概念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其强调读者(或观众)在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人们理解和创作芭蕾舞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提取了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并将其引入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力求为芭蕾舞剧的中国化提供新思路。
(一)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指的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带入的一系列预期和假设。这些预期和假设受到读者的文化背景、所处时期、先前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姚斯的期待视野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分别是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读者根据已有的思想文化、兴趣需求、生活经验等,在完成稳定的心理定向后,达到对作品的创新再解读。
(二)召唤结构
接受美学中的召唤结构着重分析文学作品如何通过其结构和内容“召唤”或“吸引”读者进行解读和参与。这一概念强调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创作的文本,还是读者解读活动的产物。朱立元在《接受美学导论》中提出:“召唤结构诱导读者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依据自己的理解自觉地参与作品意义的重建,成为作品意义的建构者。”[2]
二、接受美学视域下芭蕾舞剧中国化的现存问题
(一)文化配置单一,缺乏新鲜感
中国芭蕾舞剧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着文化配置单一,缺乏新鲜感的问题。首先,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中国芭蕾舞剧早期大量借鉴和模仿西方经典作品,这种“引进来”的策略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芭蕾舞艺术的传播,但也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其次,在教育和培训舞者方面,中国的芭蕾舞教育更侧重技术训练,相对忽视创新和艺术表达能力的培养。最后,市场的商业压力使一些芭蕾舞团更倾向于演出经典和大众化的作品,以保证票房和收入。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虽然在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可能导致艺术创新的匮乏。
(二)场次不足、场馆较少、票价昂贵
中国芭蕾舞剧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演出场次的稀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其制作成本较高,许多芭蕾舞团难以承担频繁演出的成本;另一方面,芭蕾舞剧在中国的受众相对有限,市场需求不足以支撑大量的演出场次。其次,演出场地的限制。适合芭蕾舞剧演出的剧院和场地在中国并不普遍,许多城市缺乏专业的演出设施。最后,高昂的票价。由于制作成本高、演出场次少等因素,芭蕾舞团往往不得不通过提高票价来弥补成本。这种高票价策略限制了观众对芭蕾舞剧的接触和欣赏,提高了观演门槛。
三、接受美学视域下芭蕾舞剧中国化的创作路径
(一)结合观众需求,平衡期待视野
1.展现芭蕾舞剧“美”的形式,以平衡审美追求
芭蕾艺术在观众的普遍认知里是优雅、高贵的代名词,比例完美的人体、“开、绷、直、立”的体态、灵巧的足尖舞蹈、极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高超的旋转跳跃技巧是观众选择观看芭蕾舞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芭蕾艺术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应“创新而不失其本”。编导在进行芭蕾舞剧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其所强调的形式美的本质,通过四肢的伸展和只有脚尖接触地面的舞蹈形式,给人一种超越地心引力的优雅感。因此,外在美的形式在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敦煌》将中国敦煌艺术与西方芭蕾相结合,“立足尖”这一芭蕾元素巧妙地表现了敦煌的“飞天”之势,足下支撑腿的直与立同上身“S”形曲线的曼妙姿态相结合,使东方的石窟壁画艺术与西方的芭蕾艺术碰撞出新的火花。
2.运用传统舞剧结构方式,以适应观众习惯
芭蕾艺术真正在中国落地开花是在我国与苏联建交后,当时大量的舞蹈文化交流使我国的芭蕾艺术自始就带有“俄派”的审美风格。俄罗斯芭蕾学派最大的特征就是注重戏剧性情节,这和当时苏联的现实主义追求有关,舞蹈家们汲取戏剧艺术经验,使舞剧剧情戏剧化、人物手势具体化,并赋予动作以明确的含义。此外,苏联芭蕾戏剧结构多由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部分构成。这不仅体现在整部舞剧中,还体现在每一幕或每一场中[3]。
中国芭蕾舞剧多以线性叙事的方式展开剧情,依照中国观众的传统审美习惯,对于戏剧情节的建构讲求“起、承、转、合”。经典舞剧作品《红色娘子军》巧妙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的表现方式,将舞剧内容分为六场,在戏剧结构上“分场不分幕”,每场情节的发展环环相扣,打破了西方芭蕾舞剧的叙事方式,清晰地向观众展现了吴琼花从女奴变成娘子军的成长过程。这种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使芭蕾艺术远离了陌生的西方故事与抽象的叙事逻辑,更加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也有利于观众准确全面地把握故事框架。
3.择取典型人物事件,以利于观众理解
观众能否看懂是当下舞蹈创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对于现当代芭蕾舞蹈作品来说,叙事模糊会导致作品过于抽象。显然,这种抽离于情节、人物以外的纯粹身体表达并不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心理。而在帮助观众理解舞剧内涵层面,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典型事件的择取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文学支撑。经典文学作品是时代社会的结晶,它为舞剧提供了完整的文化背景以及清晰的人物关系,并且文本相较于舞蹈具有更强的叙事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舞剧的叙事压力,使作品的创作更加集中于本体的构思上。此外,文学著作也能够使某一代人产生“情怀效应”,从而获得更多认可。其次,现实蓝本。现实的真人真事也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舞剧《鹤魂》以护鹤英雄徐秀娟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展现了一段人与鹤相容共处的难舍情缘,讲述了大爱无疆、生命无价的博大情怀[4]。虽然这段故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真实的平凡事迹拉近了芭蕾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编导将芭蕾艺术自身的诗意与典雅融入了青春与理想的浪漫,使观众得到真正的精神满足。
(二)融入中国元素,提升舞剧感召力
1.巧用传统舞蹈元素,融合创新吸引眼球
对于舞蹈艺术而言,动作语汇是其创作的根基,因此芭蕾舞剧中国化最为鲜明的成果就是舞蹈语汇的创新。近年来,编导们开始对动作进行解构和重组,寻找芭蕾动作元素与传统舞蹈之间的联系。例如,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花一样开放》中就融入了苗族的舞蹈元素,颠簸、荡腰、摆胯等动律使整个舞蹈场面更加欢快而热烈。
事实上,编导无论怎样进行解构和重组,创新永远都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因素。创新并不是简单进行元素拼接,而是在相同动势规范下基于文化共通的动作元素进行融合。这要求编导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灵敏捕捉结合契机的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高兴的是,当下科技的进步为编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的崛起,扩大了编导有效表达的空间,同时也以绚丽的画面构图抓住了观众的目光。总而言之,对于中国原创芭蕾舞剧来说,寻找中西美学的契合点是创作的关键,同时拓宽视野、不断创新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2.唤醒民族集体记忆,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在《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一文中提出,文化记忆是特定时代所独有的文本、图像和礼仪,是群体一致性认识的形成基础,有典型文化记忆的语言符号往往能够引起对特定时代的独属回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于传播关系链条的循环往复中[5]。在创作中,编导首先要从个体记忆的体验升级到集体记忆的唤醒。个体记忆会受到记忆主体的价值观、社会经历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褪色,而经过外化、加工、张扬、接受等过程后融入集体记忆的部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记忆的持久性[6]。
其次,集体记忆的捕捉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融入,可以实现从仪式到文化记忆再到身份认同的传导,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观者的文化认同。广州芭蕾舞团的原创芭蕾舞剧《旗帜》提取了中国革命的英雄记忆,以1927年广州起义为蓝本,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融为一体,以芭蕾的舞蹈语汇抒发炙热的革命情怀,运用时空交错的叙述手法,赋予历史新的艺术想象,传递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编导准确抓住观众的情绪点,通过对革命历史故事的叙述来唤醒中国人深入骨髓的爱国精神,从而完成情感的刺激和价值观的传播。
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观众深度思考
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往往是触动观众情感内核的关键所在,也是创造艺术高维记忆点的方式。高维记忆点的打造需要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依托,以共同情感的价值传播为基础,以多元化的艺术表达为手段,最终指向具有高度艺术感染力的传播效果,始于真诚而终于动人,而其中共同情感的价值往往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5]。人民艺术家贾作光认为,“必须深入生活去探求,到人民火热斗争生活中去发掘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和美的舞蹈传统”。现实生活往往比故事更精彩,观众们也能从真实、鲜活的形象中捕捉到自己的影子,在舞蹈中看到艺术浓缩的人生百态。以原创舞剧《鹤魂》为例,平凡英雄是其创作的动力,编导在大力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背景下,捕捉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徐秀娟的真实故事,以小见大,既传递了献身理想、回馈社会的信念,又呈现了一场对美好青春与珍贵生命的崇高礼赞。要想精准取材于生活,完成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就需要创作者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淀,同时当下的创作者们还应用年轻化的方式去描述社会现状,更加精准地聚焦观众。
(三)借助媒体平台,获取广泛关注
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体平台的力量不容小觑,它们在提升艺术形式的知名度和受众覆盖范围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首先,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通过这些平台,芭蕾舞剧能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和数字时代的消费者。这些平台提供了一个分享和交流的空间,不仅能够展示芭蕾舞剧的魅力,还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通过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发布芭蕾舞剧的片段、幕后制作过程、艺术家访谈等内容,可以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对芭蕾舞剧的了解和兴趣。其次,传统媒体。电视综艺频道、文化栏目、专题访谈、报纸等,都能够有效提高芭蕾舞剧的曝光率和认知度。这些媒体的广泛覆盖能够让不同年龄和背景的观众群体接触到芭蕾舞剧,提升芭蕾舞剧的社会影响力。再次,网络直播和在线平台。通过网络直播芭蕾舞剧的演出,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此外,与在线教育平台合作,提供芭蕾舞剧的教学和介绍服务,既能普及芭蕾知识,又能培养潜在的芭蕾爱好者。最后,合作推广。与其他艺术机构、教育机构、商业品牌合作,通过跨界营销来吸引不同领域的观众。例如,与时尚品牌合作的芭蕾主题展览、与学校合作的艺术教育项目,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芭蕾舞剧的曝光度和受众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接受美学为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促进其艺术创新和文化传承。未来,随着这种创作路径的深入探索,中国芭蕾舞剧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庞隽雨.“读者中心论”视角下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江门:五邑大学,2021.
[2]王桃.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3]王彬.苏联戏剧芭蕾之历史经验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0(1):88-91.
[4]冯林.鹤之灵 舞之魂 芭蕾舞剧《鹤魂》印象[J].中国戏剧,2016(12):33-34.
[5]仪名海,杜钰君.仪式建构与沉浸式表达:《典籍里的中国》对文化经典的创新性传播[J].阴山学刊,2022(3):38-42.
[6]万恩德.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化机制:以档案为分析对象[J].档案管理,2018(2):7-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