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一体化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实践

2024-06-27张永莲王琪

中国德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张永莲 王琪

摘 要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秉持“让每一个生命都收获成功”的办学理念,构建“心动思政”模式,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渗透思政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依托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和思政教师队伍,通过“顶层设计、挖掘素材、细化过程、创新评价”四个步骤,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交互融合,一体化实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工作。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心动思政

作者简介 张永莲,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王琪,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专职心理教师,一级教师

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的前身为杭州市大关中学,创办于1973年。2008年,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成立,成为拱墅区规模最大的优质公办初中。学校秉持“让每一个生命都收获成功”的办学理念,践行“敦本务实、弘毅致远”的校训,积极培育“勤于学习、乐于合作、勇于担当、敢于超越”的学子。学校人数众多,特殊学生的心理需求大。随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化,学校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教育队伍专业化成长,探索心理教育新途径,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系统、全面、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心动思政”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强调要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一体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重要基础;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学校同社会教育的合力,积极寻求有效支持。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了“心动思政”的构想,积极思考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渗透思政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其中,“心”指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思政”则侧重于学生在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和建构;而“动”则意味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这样做,既可以重“心”赋能学生心理成长,又可以改变思政学科在学生头脑中趋于“思想教化”的刻板印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心动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一体两翼四小步”助“心动思政”落地

为了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采取了“一体两翼四小步”的策略,以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全面革新。“一体”指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交互融合的一体化实施;“两翼”是指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和思政教师队伍,通过两个学科的交叉协作,共同推动“心动思政”的实施,确保教育活动的效果;“四小步”是学校层面的具体探索路径,该路径基于“目标循序渐进、内容螺旋上升”的操作理念,形成“顶层设计、挖掘素材、细化过程、创新评价”四个步骤的实践闭环。具体来说,即学校做好顶层设计,鼓励教师队伍做好教材等教育文本的解读、做精教学设计、做细课堂实践,营造浸润式课堂,唤醒学生主体的内驱力,同时更新评价维度,从学生的知、情、意、行和校内校外生活等指向学生个体生命蓬勃发展的维度进行评估,以反哺学校课程思政的实践。

(二)夯实多元模式助“心动思政”推进

1.心理课程有体系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三阶五面九点”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系。其中,“三阶”指心理教育中的知、情、意三个方面;“五面”指学习指导、情绪调试、人际关系、生命教育、生涯规划五个主题;“九点”指涉及不同年龄段的九个主题课程。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价值观紧密相连,挖掘并利用知、情、意三个方面蕴含的思政元素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享、情境体验、团体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将课堂模式由接受知识型向感受体验型转变,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团体辅导补难点

团体辅导课程主要针对心理课程中的一些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生群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在教学中采取这种方式授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还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同时,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团体辅导的延伸和补充,在团辅活动中披露出来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均可在课堂中通过组织专题的形式,进行广泛讨论。教师根据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和学生近期的问题和困惑制定团辅活动的主题,力求贴近学生,反映学生的真实所需。我校根据多年教育教学经验总结,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团辅主题。如七年级团体辅导共有十二课时,涵盖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应对挑战等主题,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成人。

3.四道“防火墙”保安全

学校联合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成立了“平安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为学生心理健康筑起四道强有力的“防火墙”,极大降低了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第一道“防火墙”是引进专业机构开展系统化 、扩面化的特色心理团辅课程,通过艺术、游戏、音乐等表达性疗愈形式,来实现自我觉察、自我探索、自我接纳、清晰发展目标等教育效果。第二道“防火墙”是以学校名义签约三甲医院心理专科医生,为学校提供在线及进校咨询服务,用专业力量保障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切实开展。第三道“防火墙”是“青少年心理成长家校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实现家长、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的三方信息联动,提升心理健康筛查的准确性、时效性,也为家校合育提供多元渠道。第四道“防火墙”是根据学生、家长、教师的需求,分时段、分对象、分场景、分问题提供优质讲座,全方位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4.《应对手册》助力家庭教育

借助专家力量,学校完成了《青少年心理及家长应对手册》的编写。该手册介绍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把家庭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分成20个版块,比如亲子关系、沟通艺术、手机游戏、考试心理等。每个板块都提供了多条建议,整本手册共有建议约150条。比如,针对学生迷恋手机游戏这个问题,提出的建议有:帮孩子筛选优秀的网络资源,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孩子达成协议,设定单次屏幕时间,从简单容易做到的开始,逐渐建立规则意识和承诺责任感。

三、“心动思政”显成效

学校围绕“心动思政”特色,充分发挥专家、一线教师等多方合力,不断完善一体两翼的实施模式,擦亮校园心理生态和心理健康品牌特色。

(一)“心动思政”模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从随机走向规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散乱的单打独斗,而是在大思政背景下,全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周密安排,形成完整的模式和有效系统,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零散化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力”,引导学生有效化解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从单一走向联动。“心动思政”机制是协同联动,强调各学科教师、学生参与其中,一改以往学校心理课只与心理教师相关的观念;同时借助不同载体,协调联动,使协同的空间联通、数据贯通、方法互通,进而产生教育合力,增强育人效果。

(二)思政校园氛围赋能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共创孩子健康成长环境。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心动思政”在思政把舵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明晰社会道德标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及团体辅导课中,不仅能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而且能对自我认知、情绪调试、人际关系等方面建立起基本的理论认识,更新自己对心理的认知,同时也习得了一些实践技巧。

学生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在思政教育的引导下,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秉持合理的价值判断,心系祖国、关爱他人,以积极的视角关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并能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感指数。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以思政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和影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进一步营造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乔 羽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