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
2024-06-27吴东姣
*本文系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行业特色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研究”(23JDSZK121)研究成果。
摘 要 教育家精神与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要求高度契合,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两个结合”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要把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育人智慧、价值基石贯穿思政课教师政治、业务、师德能力建设始终。实践路径上,要夯实理论基础,坚定政治立场;筑牢能力堡垒,增强业务水平;锻造纪律防线,提升师德修养。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思政课教师;教师能力建设
作者简介 吴东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以培育一大批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为目标”,“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与“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要求高度契合。阐释教育家精神对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价值意义、辨析教育家精神与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索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路径方法,对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信仰、理论知识、师德师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价值意蕴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但讲好思政课并不容易。讲好思政课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这主要体现在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思潮上的多元化、内容上的多维化、道德上的多面化等重重挑战。青年学生正处于“拔节育穗期”,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有可能对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其理想信念弱化、爱国情感消解。[1]因此思政课教师亟须有针对性地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这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身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多门学科、多个领域、多段历史,还会面临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不断备课,常讲常新。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在网络信息的冲击下弱化,有数据显示,65%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面对不良信息缺乏理智分析的能力,以致出现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如当“键盘侠”评论、吐槽社会热点事件,甚至传谣、造谣[2][3],形成了网上网下道德行为的“两副面孔”。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做好“经师”,也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做到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保持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就是既要讲政治、又要讲道德,既要讲传承、又要讲创新,既要热爱学生、又要胸怀天下[4],促进思政课教师政治信仰、业务水平、师德师风全面提升。
(二)是“两个结合”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教育理念的传承赓续和时代拓新,如“言传身教”“有教无类”“仁者爱人”等,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淬炼最终高度凝练为教育家精神中的“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乐教爱生、甘于奉献”。随着时代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丰富教育家精神,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科技自立自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聚焦到教育者的精神品格和使命担当上,就是教育家精神中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勤学笃行、求是创新”“胸怀天下、以文化人”[5]。思政课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任务,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能力素养,方能做好“引路人”。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肩负起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与重任;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更好地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守道德底线,继承马克思主义师德观念,对自己严格要求,作为人为学的表率。因此,“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以稳定的理论内核、完备的理论原则、科学的理论方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教育家精神以厚重的文化基础、鲜明的文化底蕴、宽阔的文明视野。[6]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充分体现了扎根中国、坚守传统、立足当下、创造未来的核心要义,是“两个结合”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
(三)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并以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的时代责任。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师的现代化,特别是其教学理念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7]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即提升人的现代性、培育人的现代性品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的现代化就是教师作为“人”不断成长的持续发展过程,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现代性品格的确认和提升。[8]教育家精神为思政课教师作为专业人的现代性品格的提升提供了精神指引。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对教育者的现代性品格进行了深刻阐释,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专业能力寻找到了价值引领和能力发展的平衡。教育家精神从这六个方面引导思政课教师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联系,将个人发展与教育使命相结合,将个人德行与文化传承相统一[9],激励思政课教师向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的目标奋进。因此,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高度认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
二、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逻辑理路
教育家精神与思政课教师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个性体现在思政课独特的学科属性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共性体现在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的实质是教育家精神的内核。
(一)政治逻辑:把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贯穿思政课教师政治能力建设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10]对照这一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在政治立场上坚定不移,在家国情怀上真切执着,明确自己的定位,具备深厚的修养,方能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教育工作者对“大我”和“天下”要有清晰清醒的认识、至诚至切的情感。只有心里装着民族、国家、全人类的前途命运,才能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才能把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融为一体。我们要将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国家建设的忠诚、对世界大同的追求贯穿思政课教师政治能力建设始终,引导思政课教师强化政治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师只有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心中扎根,方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师只有心中有国、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方能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进而实现以情动人、以情讲理、以情传道。
(二)业务逻辑:把教育家精神的育人智慧贯穿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建设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工作性质做了重要定位:“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11]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培养真正的人。随着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授会变得越来越简单,而人的培养却会在不同个体、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因此教育的过程是千变万化的,教师的工作也必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共性和掌握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改变。[12]“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勤学笃行、求是创新”集中体现了教育家精神的育人智慧,必须将其贯穿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建设始终。首先,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要融汇中西、贯穿古今。第一是知识视野,即在具备本门学科的理论功底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要紧跟国内外学科前沿;第二是历史视野,既要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视野,还要能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其次,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互联网时代让获取知识变得异常容易,教师垄断知识、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关系已不复存在,因此教师对学生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教学能力,通过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三)师德逻辑:把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基石贯穿思政课教师师德能力建设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13]真正的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同时发生在师生交流的任何一个时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方可彰显其榜样力量,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还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扎根西北的冯志远、耕耘西南的张桂梅、死而后已的黄大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彰显了仁爱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滋养。[14]“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基石,要始终坚守、时时笃行,落实到思政课教师师德能力建设中,引导思政课教师做到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思想价值的引导者,必须具备严谨的自律精神、拥有堂堂正正的人格品质,严格遵守教学纪律和政治纪律,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综上所述,教育家精神对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通过理解和贯彻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思想,思政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在政治觉悟、情怀、思维、视野、自律和人格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路径探析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思政课教师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坚定政治立场,筑牢能力堡垒、增强业务水平,锻造纪律防线、提升师德修养,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作出新贡献。
(一)夯实理论基础,坚定政治立场
坚定政治立场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也是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根本遵循。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首先自己要相信,才能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才能让学生真信真懂。理想信念的确立,政治立场的坚守,总是以深厚的理论作为支撑。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说服学生、赢得学生。一是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发挥主动性,原原本本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时吸取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二是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知识素养。三是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选拔高素质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要做到每一个思政课教师都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思政课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和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进而激发其情感共鸣,使其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
(二)筑牢能力堡垒,增强业务水平
增强业务水平是教育家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核心要义。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首先得有一潭水。因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历史视野,还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第一,需持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此外,要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疑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二,需通过增加阅读量、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学科领域等方式,关注学术动态和热点问题,了解不同领域前沿发展和最新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第三,需加强实践锻炼,积极承担校内校外实践环节教学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研修活动,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强化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教授思政课程。
(三)加固纪律防线,提升师德修养
提升师德修养是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基石,也是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的价值底色。文以载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向师性”是教育学中很重要的原理,学生认可教师的人格才能够信服其所讲的道理。思政课教师必须严格自律,拥有堂堂正正的人格,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思政课教师要“吾日三省吾身”:一省政治言行。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守政治立场、遵守政治纪律,不信谣、不传谣,坚决抵制和驳斥错误言论。二省职业表现。思政课教师应该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关爱学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现象,做到廉洁从教、清白为人。思政课教师还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传递正能量。三省心理状态。思政课教师要经常检查是否有消极、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要时刻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畏难、不抱怨、不放弃,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参考文献:
[1]欧庭宇.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及应对策略[J].学术探索,2021(1):135-142.
[2]梁钦.“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及治理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1):132-137.
[3]吉秦雁.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挑战[J].教育观察,2019(40):45-46.
[4]燕连福.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0):46-52.
[5]李森.教育家精神的文化逻辑[J].教育科学研究,2023 (11):1.
[6]潘一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方式[J].教学与研究,2023(10):40-47.
[7]刘亦凡,蔡继乐.为建设教育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述评[N].中国教育报,2018-09-09(1).
[8]龙宝新,李莎莎.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逻辑、特征与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3(5):1-10.
[9]代蕊华.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发展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23-11-29(7).
[10][11]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1).
[12]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2.
[13]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 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2022-04-25].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5687105.htm.
[14]史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EB/OL].[2023-10-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528881044660825&wfr=spider&for=pc.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