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能共生:寄宿制示范性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尝试

2024-06-26谢弘

广西教育·B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寄宿制班级管理

作者简介:谢弘,1983年生,广西玉林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班级管理。

摘 要:南宁市示范性高中学校的学生基本为寄宿学生,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主要依赖学校制度。但是学校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不科学之处,导致寄宿学生管理存在较大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课题组对南宁市重点示范性高中S学校和普通示范性高中SS学校的625名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寄宿制示范性高中班级管理存在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生身心管控不容乐观、班主任负担过重等问题。学校可通过高水准的班级文化建设、高品位的“共生”班本课程、高规格的生涯规划教育、高品质的家校教育联动等四个对策,为班级管理赋能,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关键词:赋能共生;班级管理;寄宿制;示范性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1-0043-04

在过去的班级管理中,常常是班主任“专权”、学生服从,班主任完全把控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学生较少机会参与。这种管理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导致班级管理僵化,学生难以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高中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加上部分班主任缺乏内宿制高中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方法,学生自主管理班级难以实现。

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寄宿学生管理是学校的重点和难点工作。过去,由于我校部分班主任年纪轻,缺乏工作经验,在管理寄宿学生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加入了南宁市蓝玉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坊主的指导下尝试采用赋能共生理论改革我校寄宿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赋能”是指通过班级有效管理的“赋能”,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共生”是指通过促使学生进行良性竞争,形成合作发展的能力。采用赋能共生理论进行寄宿学生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班主任管理不到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

一、寄宿制示范性高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以南宁市重点示范性高中S学校和普通示范性高中SS学校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开展了研究。高一年级选取4个班级,共215名学生,其中男生120名、女生95名;高二年级共选取206名学生,其中男生94名、女生112名;高三年级共选取204名学生,其中理科班学生101名(男生50名、女生51名),文科班学生103名(男生78名、女生25名)。本次参加调研的学生共计625名,为此课题组发放了调查问卷625份,回收有效问卷625份。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课题组发现:进入示范性高中学校的高一年级新生,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心绪较为稳定;进入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心态出现了较大变化,尤其是一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进入高三年级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不少学生变得暴躁和敏感。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调查数据显示,寄宿制高中有部分学生在自习课和晚自习时无所事事,甚至找各种借口请假,或伺机逃课。特别是在新高考模式下,有近60.00%的学生学习心态变得较为功利,对自己不选的科目不认真听,甚至不写作业;有近68.00%的学生对高中阶段学习的意义认识肤浅,欠缺学习的动力和激情,玩心较重;有近70.00%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存在上课伏桌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二)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复杂

具体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家庭因素,如因父母离异导致心理创伤;二是有些学生与异性交往不懂克制情感,甚至出现怀孕等极端现象;三是学生不够自律,在浪费学习时间后又感到自责;四是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缺乏理性思考能力;五是一些学生远离父母,容易产生孤独感;六是个别学生存在自卑、怯懦的性格,且自控能力较差,在脱离父母的管教后,容易散漫,学习一落千丈;七是部分学生生活能力较差,不能照顾好自己,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三)班主任负担过重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角色,负责学生的综合管理和教育引导工作。然而,当前班主任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班主任工作繁杂,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处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琐事,如组织各类活动、负责考勤管理、解决学生矛盾等。二是班主任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保证班级的正常运转,班主任常常需要早出晚归,甚至牺牲照顾家庭的时间。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需要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这种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很容易导致班主任身心疲惫。三是班主任要承担多重责任和压力。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业和行为进行管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学生出现问题或犯错误时,班主任需要及时发现、解决并进行心理疏导。面对学生的各种需求和工作上的挑战,班主任必须担负起相应责任[1]。

面对上述问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课题组提出依据赋能共生理论实施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目的是不断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效能,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寄宿制示范性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路径

教育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自主人格主要体现在精神自主、行动自为、品德自律等三个方面。自主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人格。那么,班主任如何为培养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自主人格“赋能”,为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使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学业和能力的共生发展?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

(一)通过高水准的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赋能

高中寄宿学生行为深受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班级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包括教室设施、班级文化布置、各学科教师风采等,学生对这些都非常敏感。如,教室布置就属于一种物质文化,小到一张纸的张贴,大到整个班级板报的主题设计,都会影响学生对班级管理理念的认同。非物质文化是在师生思想海洋中撷取精华,形成文化认同和灵感共生,具体通过班风建设、班名设计、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养成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2]。

高水准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如南宁市SS中学一位语文教师所带班级的班风学风、宿舍建设、学生学业成绩等都在年级中名列前茅。笔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跟踪这位教师的带班情况。其间,笔者共听了这位教师的三节班会课,翻阅了他的班级管理笔记,并与他及学生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调研发现,这位教师把学生当成一个个鲜明活泼、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有权利对班级的每一个活动、每一项决策发表见解。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方能实施,并张贴在班级的重要位置,以便每一名学生能够对照自省。这位教师在管理班级时,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成长,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管理。这位教师的实践证明,班主任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学生,从而打造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团结一致、积极向上。

(二)用高品位的“共生”班本课程为班级赋能

班本课程建设实践既不是纯粹的课程理论,也不是纯粹的操作技术,而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智慧。这种智慧是为了解决班主任开发的班本课程能否有效进入学生生活的问题。提高班主任的班本课程建设能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落实。首先,班主任要严格执行课程建设规范,基于学校实际、社区文化、家长需求和学生成长实际,创造性地发掘班本课程建设的相关资源,从而有效达成班本课程建设的目标。其次,班主任要主动提升课程建设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课程实践能力,班主任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管理学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实践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分析班本课程建设有无欠妥之处,从而有效设定班本课程建设计划,确定班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案,形成自己的课程建设经验。

在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确定了班本课程的内容,就找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抓手。如,笔者经过反复推敲,将核心素养的十八个基本点和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学习力提升为核心内容设计电影班本课程,编制了符合高中生认知特点的电影班本教学资料—— 《用电影引爆学习力》。这一教学资料共分为五章,有7万余字,关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自觉传承,注重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确保了班本课程教学的有序、有效落实。

又如,南宁市SS中学探索建设“共生课堂”范式,这种课堂范式要求尊重生命、平等民主,充分体现了对师生生命的尊重。教学中,教师要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师生平等,以礼相待,课堂氛围既严谨有序又轻松和谐(如图1所示)。如何构建共生课堂呢?结合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启发与讨论,师生有思维碰撞,求真高效;班级建设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讨论;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探求规律,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班级建设效益的最大化[3]。

高品位的“共生”班本课程,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互帮互助,有助于营造师生共生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关系。这样的优良课堂氛围一旦形成,就能够对学生、对班级管理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为建设民主和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赋能。

(三)用高规格的生涯规划教育为班级赋能

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高中生立根、铸魂、赋能的重要方式。立根是指帮助高中生寻找人生方向,播种理想;铸魂是指帮助高中生坚定信念,执着前行;赋能则是指帮助高中生发挥天赋,积蓄力量。生涯规划不是具体的学科学习指导,而是宏观赋能,尤其是为学生自主管理、提升学习动力、培养学习方法等方面赋能。随着新高考改革不断深入,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无疑是必要的,打造“双师型”中学名师(既是学科教学名师又是生涯规划导师),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生涯规划指导能力。学科教师如果懂得一些生涯规划知识,掌握一定的生涯规划技能,能够指导学生合理科学进行学业规划、职业思考、志愿填报,那么学生对教师就会多一份敬仰和尊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最终有助于学科成绩的提高。

南宁市SS中学致力于打造集唤醒、探索、体验、实践、决策、管理及持续发展于一体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会获取生涯信息、激发生涯智慧、整合生涯资源。该校的立体化生涯规划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4];以学科教师为主,生涯规划辅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教辅人员为辅,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各类教师各司其职,形成教育共识和行动合力。该校将该课程作为高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只有修满课时才能拿足学分。具体操作中,该校通过“组队选题:小组独立研讨”“导师带组学习”“《学习手册》导引”“成果展示”“评价与学分认定”等五阶培养方式,教师团队合作分工、共同研究、统筹推进,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该校教师人人有课题,学生人人参与,推出了“二十四节气的研究”“自制3D全息投影仪”“饮食与健康”“中式烹饪基础”“家用电动工具的种类、用途和安全使用事项”“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医经络调理的实用性调查”“‘耳诊调理身体研究”“恋爱心理学”“世界最小房车的设计和改装”等一批特色课程。南宁市SS中学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实践是全员、全程、全方位、持续性的教育实践,既激发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又为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赋能。

(四)用高品质的家校教育联动为班级赋能

家校联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以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实现双方优势的互补,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事实证明,把教育工作完全交给寄宿制学校,家长做“甩手掌柜”,很难教育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家长要学习教育专业知识,并与班主任充分协同,共同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让家长与学生面对面互动,是一种非常有趣且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利用互联网进行家校互动,是一种促进家校深度互动的有效途径。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腾讯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基本情况、重大活动等,也可以让家长给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和教师可通过该平台解答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外出研学、春游秋游等形式,与家长适时交流,及时沟通。

寄宿制高中学校的学生管理离不开高品质的家校联动。调查发现,很多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家长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他们对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有的比教师的研究要更为深刻。因此,班主任可邀请家长到校开课,如邀请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家长给班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课,这对班级文化的提质、班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学业规划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只有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好家长工作,才能及时解决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为班级赋能。

如,南宁市SS中学搭建了以家庭教育指导为核心,外聘家庭教育专家、家长为HR(一种职业,负责人力资源工作,在招聘工作中或为面试官),搭建家长与学校的交流平台。该平台旨在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家庭教育理论,增进亲子关系和家校协作,通过家长成长引领学生成长。该平台授课团队是全体家长,主要依托家长会、家庭教育报告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家庭教育读物推荐会等推进活动开展,并逐步构建家长学校考评系统。具体而言,在职业模拟招聘环节,该平台根据当前社会真实用人需求,设置了电力行业、金融行业、法律行业、交通行业、IT行业、建筑行业、医疗行业、教育行业、新媒体行业、艺术设计行业、服务行业等近70种职业岗位,让学生与HR面对面交流,充分了解职业招聘的流程。职场面对面,给学生带来沉浸式的招聘体验,倒逼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方向。模拟招聘会现场热火朝天,学生纷纷拿出简历投向自己心仪的职业岗位,与各行各业的HR交谈,不少学生凭借出众的表现拿到了录用通知。

实践证明,为学生搭建沉浸性、体验型、贯通式的家校联动、交互平台,能够审视学生的人生发展全过程,鼓励学生走出课本,置身家国发展“实战场”和多元社会,帮助学生打通学业成长、专业选择、职业发展、事业成就和志业实现的纵贯线。

长期、广泛的实践证明,赋能共生理念能够极大程度地促进各项教育资源的整合,形成班级教育合力,促进班本课程的有效落实,解决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利用赋能共生理念进行寄宿制高中生管理,是用生命激扬生命、用行动激发行动、用智慧激活智慧的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业提高、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恩允.中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J].山东教育,2002(29):47-48.

[2]刘文俊.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班级文化建设培养职校生健康的价值观[J].中等职业教育,2011(3):8-9.

[3]曹琴.共生课堂:实现师生的同生共长[J].文理导航(下旬),2022(1):76-78.

[4]陈铧.运用多样化评价,赋予学生成长动能:以华美实验学校为例[J].甘肃教育研究,2023(1):130-132.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寄宿制班级管理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 破解学生辍学难题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