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正迁移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及反思
2024-06-26石惠方
作者简介:石惠方,1990年生,广西来宾人,硕士,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都致力于减弱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的负影响;自“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以来,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促进外语学习,使学生能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逐渐获得关注。为此,应重视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用母语文化优化教学:选择与课本英语阅读素材有共同点的中文名篇,通过对比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阅读文本的内涵。
关键词:母语文化;正迁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1-0068-04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在此背景下,笔者不禁思考学生母语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如何运用母语正迁移推动英语学习,最终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本研究基于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设计了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通过对比、分析中外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
美国语言学家奥得林(T. Odlin)指出,语言迁移是指目标语与母语间的相似或差异造成的影响[1]。母语文化,即以母语为载体的文化,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习得母语的环境当中接受和学习的文化,其作为文化的一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着个体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当母语文化因为与目标语有共通之处而被正确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时,即产生了正迁移,反之则为负迁移。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比较中英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点,以引导学生避免中式英语。例如,在写作训练中,学生时常将“如果你方便的话……”错译为“If you are convenient...”,而不是“If it is convenient for you...”,为降低学生受到的母语思维的影响,教师需要多次强调“convenient”和“方便”在用法上的不同之处。这样的差异化对比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但当学生的英语单词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也会随之从单纯的语言学习上升为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需求。语言上的差异固然重要,但是文化内涵中的共性是语言学习的脚手架,可以成为促进交流的桥梁。例如《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23课中的“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与中文里的“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异曲同工。虽形式、意象不同,但语言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对音乐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美的追求等,都是人类的共性。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言结构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近,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因此,在教学中更关注中英文化的共通之处,分析相同主题下的语言文字,对学生英语学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是消除畏难情绪。对母语为汉语的高中生来说,在学习英语、接收英语文化信息时,是要依赖汉语文化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知”和“过滤”的[4]。扎实的中文基础和深厚的中国文化积淀是学生学习新语言、新文化的可靠支柱,失去这一支柱支撑的同时被迫暴露于过分强调不同点的异国语言和文化中,学生的学习焦虑可想而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利用中英文化的共性,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是提升语言敏感度,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不同文化之间有着相似之处,当学生面对这些以英语的形式呈现的相似文化,并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时,他们极易获得认知敏感:一方面,对语言的记忆更加深刻;另一方面,阅读理解障碍减少,引发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三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新时代赋予英语学习的新使命。中国文化精彩纷呈、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的中英对比学习不仅可以成为学生的有效交流途径,提升学生表达的自信,还能加深学生对英语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十分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几乎每个单元都力求在内容上平衡呈现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利用学生熟悉的中国经典文化为学生奠定学习的文化基础与情感基础,既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教材的变化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母语文化正迁移促进英语学习的教学实例
(一)语篇介绍
“Sarek National Park-Europe's Hidden Nature Treasure”是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作为一篇游记,文章以第一人称介绍了位于欧洲的萨勒克国家公园。文章虽没有很强的故事性,但语言自然、优美,利用视、触、闻、听等不同感觉,描述了作者在园中的所见所感。文中既有壮阔的自然风貌,又有细腻的风土人情,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启发学生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思考国家公园在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笔者以课文为载体,结合教材分析与跨学科融合理念,围绕“国家公园”的主题设计了一节阅读课并制订相应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语言能力:阅读游记,理解并能欣赏文中对国家公园的描述,掌握该语篇类型应具备的要素和常用表达手法。
学习能力:快速获取语篇主要内容并概括段落大意,归纳国家公园的自然及人文特点;能根据关键词定位信息并进行合理推断;通过与母语文化对比,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文化意识:了解国家公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层面上的重要意义以及不同文化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上的共同追求。
思维品质:能通过对比、理解抓住要点,看到国家公园表象下的深层内涵。
(三)教学难点及解决思路
本节阅读课的难点有二。其一,读这样一篇游记,容易读懂的是作者在萨勒克公园的所见所闻,但是文本背后体现出的国家公园的价值是深刻而隐晦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正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国家公园在自然和社会层面上的重要意义。很多学生并没有亲身感受过国家公园的魅力,对它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它具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作用,因而,在没有足够背景知识及切身体验的情况下去拔高学生对国家公园的认识是生硬的,也无法激发他们对设立国家公园这一举措的认同感。其二,虽然文中不乏对景对情的动人描写,但是仍不足以支撑学生完成阅读后的产出任务,学生还需要输入更多相关的可理解的表达。突破这些教学难点的方法是发挥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名篇之一,其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世外仙境的代名词。一方面,这里色彩绚丽,景色优美;另一方面,这里的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桃花源是如画美景和恬静生活的完美结合,从这个层面上说,它与本篇课文作者笔下的萨勒克公园是有相似之处的。这些相似之处正是文化正迁移的基础。戴维斯(A. R. Davis)翻译的《桃花源记》语言优美、地道,为学生描景抒情提供了语言素材和模仿范本。
(四)教学过程
1.导入(Warming up)
学生首先欣赏不同主题公园的图片,认识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及其英文名称,激活已有知识;再通过观看两段引言和一段关于萨勒克国家公园的视频,形成对国家公园的基本认识。
A national park refers to a plot of land set aside by a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usually designated as an area free of development. Sometimes it also includes historic areas and monuments to scientific achievement.
A national park is not a playground. It's a sanctuary(庇护) for nature and for humans who will accept nature on nature's own terms.
2.获取语篇大意(Reading Tasks)
学生阅读文章,为各个段落匹配最佳标题。
(1)A Land of Mountains and Ice
(2)Man at Peace with Nature
(3)A Land of Adventure
(4)A Summer Where the Sun Never Sleeps
并回答下列问题。
(1)How many hours a day does the sun shine in summer in Sarek?
(2)What steps has the Swedish government taken to keep Sarek in its natural state?
(3)How has life changed for the Sami?Why might so few Sami want to live in Sarek?
(4)Why does the writer think the sweat and hard work is worth it?
通过完成这些阅读任务,学生能够掌握语篇的段落大意和整体框架,了解主要内容,即萨勒克国家公园的一些基本情况。
3.对比阅读(Comparison)
教师通过提问“What is your impression of Sarek National Park?Do you know some places that are similar to it?”引出桃花源,并向学生展示《桃花源记》的原文与英文翻译,让学生分组讨论桃花源与萨勒克国家公园的共同之处,并找到两篇文章中可以支撑对比阅读的细节信息。
例如“They are both very beautiful.”。
《桃花源记》原文节选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英文翻译:“Suddenly he came upon a grove of peach trees in blossom. They lined the banks for several hundred paces:among them were no other kinds of tree. The fragrant herbage was fresh and beautiful;fallen blossoms lay in profusion.”。
《桃花源记》原文节选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英文翻译:“It came out into the open air,upon lands level and wide with houses of a stately appearance. There were fine fields and beautiful pools,clumps of mulberries and bamboo.”。
教材原文:“Spreading before me,branches of the Rapa River flow through the valley below.”“At the far side of the Valley,an ancient Sami cottage is visible.”“Close by,there are a few reindeer feeling on grass.”。
另外的共同点包括“They are both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nd hard to reach.”“People there live at peace with nature.”等。
虽然桃花源是虚构的,却实实在在表达了当时的人们渴望与世无争,向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一番对比使学生对国家公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看到了它的美丽风光,还读懂了其记录历史的人文价值。同时,《桃花源记》的翻译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写景抒情的优美表达示范,为课后的写作输出提供更多参考素材,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
4.深度阅读(Deeper Understanding)
回到课文标题“Sarek National Park—Europe's Hidden National Treasure”,结合与桃花源的对比,学生不难看出,萨勒克国家公园的三个特点与标题是相互呼应的。“It is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nd hard to reach.”正是对应了Hidden,而它之所以被称为Treasure则得益于另外两个特点——“They are both very beautiful.”和“People there live at peace with nature.”,所反映出来的自然和人文价值——the incomparable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people there,这两者都是人们一直执着追求的财富。
5.读后讨论(Discussion)
学生分组讨论“Do you think setting up national park is an effective way to balanc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ure?Why or why not?”。
有了对国家公园价值的认同和理解,学生的讨论就有了支点。有学生肯定了建立国家公园对平衡发展和自然保护的积极作用,也有学生认为少量的国家公园并不能解决人类发展和保护自然之间的根本矛盾,而应该寻求更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学生观点各异,有理有据。
6.学生作业(Homework)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公园,利用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信息,形成书面介绍,配以插图,制作手抄报。这个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国家公园的了解,又巩固课堂所学的相关表达。
(五)教学反思
在选材上,《桃花源记》算不上最契合的比较对象,因为桃花源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用一个虚构的地方与一个真实的公园对比,并不是最佳选择,所幸《桃花源记》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名篇,无论是其描绘的美景,还是传递出来的价值追求都为学生熟知。当它出现在英语课堂上的时候,有的学生惊奇,有的学生疑惑,有的学生甚至觉得搞笑,但是在完成所有课堂任务之后,大部分学生有了豁然开朗的感悟。桃花源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了国家公园的价值。
在对比两个语篇描绘的美景时,有学生发出疑问:“‘At the far side of the Valley,an ancient Sami cottage is visible. Close by,there are a few reindeer feeling on grass.,这也算美景吗?”诚然,这样的描述是平淡的,但是也是平实的。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是美的呢,不就是整齐的房屋和农田而已吗?是什么让我们觉得田园风光是美的呢?田园之美,美在传统耕作的劳动方式和作物在大地上的自然呈现,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理,远处的屋舍和眼前的羊群零星散布在辽阔的草原上,就像一幅留白的中国水墨画,人的痕迹与自然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种和谐的美。对于这一解释,学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整节课教师引领学生将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文化素材与相似主题的英语教材相结合,通过对比、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是“用中国故事学好英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教师探究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利用母语文化正迁移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提供参考。
三、教学建议
融入中国优秀文化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在文化背景下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思考。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母语文化正迁移。
(一)文化主题确立
现行英语教材中的每一个教学单元都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内容涉及科技、环保、饮食、节日等方面。人教版教材更是注重中国优秀文化的输入,为学生创造了由熟悉到陌生的友好型阅读语境。只有当学生将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语篇的语言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后,他们的阅读理解效率才能提高。因此,针对不同的篇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可有意识地从中外优秀文化中选取相应的素材,寻找共性。以教学选择性必修二第三单元Food and Culture为例,本单元以饮食和文化为主题,介绍了中国主要菜系的特点和代表性菜肴,而由此引发的对国外美食的好奇自不会少:文中一笔带过的“左宗棠鸡”是道什么样的中国菜?中文菜名的英译高频词“dumpling”在国外到底指什么?美食主题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纠正学生因为不了解而形成的国外是“美食荒漠”的认知。
不管是就中国文化的主题挖掘相似的外国文化素材加以拓展,还是以学习某种外国文化为目的寻找共通的中国文化作为脚手架,基于主题语境的母语文化正迁移都是学生拓宽视野、加深文化认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最直接的有效工具。
(二)文化素材分析
文化的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文化素材可以是教材中值得拓展、对比,并且有助于优化阅读理解的任何信息,包括字、词、句,乃至篇章中的意象、修辞、结构等。例如单词freeze的活用:它既可以表示“结冰,冷冻,感到冷”,又可以引申为“(因害怕等情绪)停住不动,惊呆,吓呆”,这与中文“我僵住了”的“僵”字所传达出来的肢体体验和心理感受如出一辙。这一对比的效果迅速反映到了学生的读后续写之中:对“惊讶”情绪进行描写时,“freeze”成为他们使用率极高的地道表达。又如教学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Culture Relics,可将杜牧的《赤壁》与拜伦(Lord Byron)在长诗Childer Harold's Pilgrimage中对罗马斗兽场的思考加以对比作为主题引入,直观地为学生呈现什么是文化遗迹,以及它们蕴含的历史意义。抑或在中文经典中找到与目标课文结构相似的记叙文、说明文等进行解构、对比和归纳,加深学生对篇章思维模式的认识,突出相似点,点拨不同点,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把握作者思路,提高阅读效率。
通过对不同层面的文化素材进行剖析,学生不仅收获了语言知识,而且强化了思维能力。
(三)文化正迁移巩固
学生需要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反馈中提升认知。因此,基于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情况,教师需设计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提供进一步拓展延伸和实践体验的平台,检测母语文化正迁移的学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而且是对教师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化意识,能在教学中找到中外文化的相似点,还要具备足够的文化积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语言、文化复现的机会。可以说,母语文化正迁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得力助手,也是教师终身学习、优化教学的持续推动力。
参考文献
[1]ODLIN 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李彦灵,张祎曼,梁雨菲,等.从母语文化视角看《红楼梦》诗词英译:基于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与大卫·霍克斯译本的对比分析[J].海外英语,2023(7):38-40.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张晓梅.文化语境视阈下汉语文化正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J].广西教育,2017(11):139-141.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