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的应然性分析、现实考察与转型策略
2024-06-25李晓夏
收稿日期:2022-11-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140);第7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M743876)
作者简介:李晓夏(1989-),女,山西大同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贫困治理、乡村振兴研究,(电话)17777839205(电子信箱)lixiaoxia@cup.edu.cn。
李晓夏. 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的应然性分析、现实考察与转型策略[J]. 湖北农业科学,2024,63(5):241-249.
摘要:为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后脱贫时代的减贫实践、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综合考量后脱贫时代乡村发展的未来路径,指出未来乡村减贫发展必须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绿色增长为基准、可持续发展为指向,通过统筹协调减贫过程中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关系,推动贫困地区的减贫与振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分析了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发展的应然性:符合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填补经济发展绿色缺位引发的生态缺口、巩固脱贫成果促进长效发展、提供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可行方案。其次,指出了当前面对的现实挑战:相对贫困长期存在、返贫和新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潜在影响、减贫工作转向带来的挑战、城乡减贫差异性并存。最后,提出了推动转型升级的策略:实时对标问题,变革配套机制;瞄准贫困根源,阻断代际传递;聚焦人类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贫困治理;应然性;现实考察;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4)05-0241-0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4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necessity analysis, realistic investi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green poverty reduction in the post poverty alleviation era
LI Xiao-xia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focus on poverty reduction practices in the post poverty alleviation era,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the future path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was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must be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with ecological protection as the premise, green growth as the benchmark,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direction. By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nature, and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poverty reduction, poverty reduction and revitaliz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could be promoted, and human freedom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uld be achieved. Firstly, the necessity of green poverty reduction development in the post poverty alleviation era was analyzed, which met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green, 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lled the ecological gap caused by the green gap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olida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chievements to promote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provided feasible solution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Secondly, it pointed out the current practical challenges: the long-term existence of relative poverty, the occurrence of returning to poverty and new forms of poverty,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changes,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shift in poverty reduction work, and the coexistence of urban-rural poverty reduction disparities. Finally,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ere proposed: real-time benchmarking of issues, transformation of supporting mechanisms; targeting the root causes of poverty and blocking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focusing on human development and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Key words: post poverty alleviation era; green poverty reduction; poverty governance; necessity; realistic investigation;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新时代十年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新时代,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绿色减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绿色增长为基准、可持续发展为指向,通过统筹协调减贫过程中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关系,推动贫困地区的减贫与振兴,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减贫事业开启新征程,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在新时代迸发更强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又将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什么样的新未来,是后脱贫时代赋予减贫事业的新命题。后脱贫时代的绿色减贫迎来了新的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1 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的应然性分析
后脱贫时代的绿色减贫是在国际与国内综合发展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由于贫困同属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长期性社会问题,因此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尤其在18世纪后,伴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建立,各学科领域对贫困治理的研究、对贫困问题的实践产生研究热潮。虽然,围绕贫困产生的原因、贫困类型的界定、贫困深度的测量、贫困消除的方法逐步在学界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进程与发展,但贫困问题依旧困扰当今世界总体发展的趋势,也仍然是人类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题。中国绿色减贫的理论发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重点围绕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扶贫等方面,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1.1 符合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回望整个人类历史,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既相对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随着人类不断走向文明,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对自然世界的伤害也在不断增加。各类生态危机持续涌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受破坏,环保主义者思想觉醒,着力推动各类生态运动。至此,人类对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达到历史新高。各国普遍认为,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持续关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2011年,联合国发表的《绿色经济报告》中,绿色发展与减贫战略成为核心。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主题之一便是“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国际社会对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贫困治理相关主题的关注,不仅验证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绿色减贫可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的有效措施,而且也为加深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的交流与合作找到了契合点。绿色减贫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式,符合绿色经济的运行规律,同时也与世界发展规则呼应。
2015年,联合国通过《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内容就是将消除贫困、保护地球作为全球性目标[1]。一方面标志着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得到全球共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为2030年全球发展战略制定了新方向和新目标。在目标制定方面,“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目标分类设置,为国际合作提供行动的风向标。在理念构建方面,“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必须走包容式发展模式,即“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包容性发展和绿色发展新理念,注重教育、卫生等传统基本生存问题,注重如何实现发展的减贫问题。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绿色发展和减贫目标确定,为绿色减贫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国已有先例表明,为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问题,导致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不在少数,但由于生态资源本身存在的不可恢复性,实际上是难以修复和治理的。该现象等同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形成的是一个封闭性通道,最终所抵达的彼岸是一个无解的问题,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终极结果就是不可持续。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绿色发展是解决地球资源和环境可持续问题的全球共识。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的建立是作为大国主动承担相应责任的积极表现,是中国助力全球脱碳的重要体现,是不断提升国家声誉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当今生态问题日益走上影响人类发展的主舞台时,作为首个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新兴经济体,中国正以负责任大国的实际担当为国际社会推进碳中和转型作出表率。
绿色减贫在低碳的规则运行中形成自身发展的内部框架,通过在减贫过程中控制和减少资源浪费、避免环境污染的方式实现减贫过程和成果的绿色可持续,是一种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减贫方式,是中国高度重视绿色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近年来,为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双目标,政府推进实施绿色生产生活、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模式,这是国家倾向绿色低碳发展而进行的战略调整。在减贫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推进,积极探索低碳绿色减贫之路[2]。针对贫困地区发展特点,助推各地发展和制定碳汇产业、有机农业等低碳绿色产业的实施,将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生态补偿统一到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乡村的减贫发展过程中。
减贫效果好不好,其判定标准不仅要看收入指标的变化,更要将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和需求的满足及后续内生动力的提高作为判定标准。绿色减贫正是为完成这一目标并顺应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突破,这是推进中国减贫事业走向创新之路的新策略。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减贫将绿色低碳减贫政策理念、绿色低碳减贫产业模式、绿色低碳减贫治理机制的具体实施囊括在其实践过程中,以此促进收入水平提高、产业形成、人口就业的实现,催生多维度、高质量、深层次的减贫效应产生,助推绿色减贫走一条高质量、现代化、创新发展之路。
1.2 填补经济发展绿色缺位引发的生态缺口
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绿色理念缺位引发的绿色资源利用压力、生态环境难以实现可持续等生态缺口,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难题[3]。协调这几个关键点之间合理有序发展的难度愈加明显,绿色资源有效利用、有效保护与贫困地区减贫脱贫有同样的迫切性,这类问题的长期性也导致必须持续对这一问题加以关注,贫困地区生态缺口问题亟待绿色减贫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第一,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绿色缺位造成的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需求成为影响全球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范围内似乎采用了不谋而合的方式推进经济发展,即从自然生态资源中尽可能地剥削发展潜力,或是在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时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浪费等问题,导致在全球多个范围内产生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比如全球变暖、土壤承载力下降、臭氧层破坏等,并随即引发更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在特定发展时期,也出现了由于追寻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环境承载力下降问题。某些地区为追求GDP增长的数字化指标,忽略环境承载能力,采用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甚至让人失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其发展链条或将被永久性打断,生态环境保护的临界点似乎成为了地区发展的终点。这一问题带来的不仅是生态层面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而且制约了地区未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则是将人类未来发展的基础放在不可持续的经济循环中。经济发展需求与环境发展需求在惟GDP论的背景下形成了完全背道而驰的局面,二者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本应该在合理的利用机制下,源源不断为人类产生后续发展动力的基本样态被打破,长此以往,经济发展终将受到制约,而关乎人类物质生存需求的经济指标若不能被满足,那么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不同程度的贫困问题将永远得不到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要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进程将受到严重制约。绿色减贫为此提供有效应对的方案。首先,在推进绿色减贫过程中逐步稀释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推动生态环境已破坏地区逐步回归正常生态发展环境;其次,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以应对贫困地区再次出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第二,应对资源利用过程中无序开发导致的地区发展反向受限。中国受人口基数的影响,人均资源占有量和可利用率有限;此外,在以往推进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受经济发展的驱使,中国的资源消耗和资源利用受到无序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种状态下发展起来的高碳消耗方式给中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极大威胁。在脱贫前,中国的贫困地区一般都面临自然资源禀赋较差的发展难题,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靠天吃饭、靠资源发展是这些地区脱贫前的缩影。绿色减贫能确保自然资源不断为贫困地区减贫事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绿色减贫也将传统意义上的减贫方式扩展为贫困地区绿色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发挥作用,并在实践中形成围绕绿色资源发展多种产业,以此为贫困地区提供多元发展模式和激发内生动力[4]。因此,中国在推进减贫的过程中必须同步缓解对资源的依赖,并解决贫困地区易返贫的问题[5]。探索出一条低碳、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减贫发展道路,注重贫困地区绿色经济方式的转变,由此推动生态和资源压力的释放。
1.3 巩固脱贫成果促进长效发展的重要手段
2020年前确立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76%为生态脆弱区,这些地区体现出的发展需求,便是要实现摆脱贫困和生态环境改善,只有这两个目标实现双赢,生态脆弱的扶贫开发重点县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具体来看,生态脆弱区存在土地基础、可耕地面积、人力资源、财政支撑、技术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例如,2010年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等25个地区就出现了贫困与生态脆弱耦合发生的现象,接近50%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位于国家特别关注的贫困县[6]。这些地区难以推动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急需保护,贫困人口相对聚集;经济发展意愿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生存性贫困与生态贫困叠加产生等[7]。这充分说明,贫困地区要发展,就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减贫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2020年后,全面、系统地总结脱贫攻坚的成果经验、经典案例、精神旨归是开启贫困地区未来发展新征程的起点与根基。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脱贫攻坚战,历经重重困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不断探索推进减贫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在贫困治理理论积淀和减贫实效上取得历史性成就,由此积累了丰富的减贫经验,并在这条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上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体系,为减贫事业的持续推进积累精神资源;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先进的扶贫工作模范,为减贫事业的持续推进树立先进典范。当前处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中国减贫事业面对新的发展契机,必须要及时总结脱贫攻坚成果,研究确定后续减贫与发展战略。中国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要抑制返贫、防止新的贫困出现,是要夯实脱贫地区减贫成果、持续激发贫困人口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贫困地区减贫效能的可持续。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将贫困地区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推进减贫的目标,通过筑牢生态防线、激发内生动力、创建绿色生活方式带领贫困地区在减贫过程中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减贫作为未来减贫的主要趋势,对解决生态贫困、资源贫瘠、环境承载力弱的问题具有根本性作用。此外,还需要认识到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和减贫效果的可持续升级是一个长期效应,也只有依靠绿色减贫来实现。不论减贫进程推进到哪个阶段,要使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减贫之路是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惟一途径。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导原则、以生态减贫为有效途径,推动实现长远意义上的绿色减贫发展道路。
1.4 提供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的可行方案
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国内减贫任务随之转变,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乡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中国减贫事业取得成效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绿色减贫的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指导,强调以实现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为主导。绿色是关键,减贫是目的,展现了中国绿色减贫的可持续性,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形成长期应对问题和敢于不断创新的品格。不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必须把减贫的可持续性抓好,尤其要坚持绿色为导向开展工作,坚持绿色推动减贫的可持续,这样乡村减贫事业及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现才会迎上时代之风扬帆起航。早在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征程。新时代,以发展“三农”工作为主的农业农村建设在乡村遍地花开,同时平衡脱贫攻坚总目标,在摆脱绝对贫困、发展乡村、平衡城乡协调发展上形成新的变化规律。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深刻认识到乡村发展进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进程的重要影响,乡村发展意识受制约、基础设施跟不上都将成为制约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短板。此外,乡村不仅作为制约因素存在,而且未来乡村发展的质量与效率也会对社会总体发展形成助推作用。
减贫见效是推进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绿色减贫则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提供可行、持续性的方案。通过绿色减贫实现减贫成果的巩固,迎合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长久性、综合性、渐进性的特点。以二者相互交叉体现出的共同特质与最终目标为动力起点,将绿色减贫与乡村振兴、现代化建设统筹安排,聚焦农村发展场域,着力解决乡村未来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乡村社会保障等问题。绿色减贫衔接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诸多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统筹兼顾多元主体参与贫困治理与发展,马克思提出资本运行当中包含着阶级关系,因此这种价值变换过程中,不断平衡参与主体、城市和乡村发展的责任,最终达到化解贫困的目的。想要发展就要调动全体人民的力量,尤其是在贫困治理过程中,只有鼓励引导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参与整体减贫发展,才能促进贫困治理事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要促进贫困地区产业良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完善整体规划、乡村振兴与增强人民幸福感的共同实现。在消除绝对贫困后,面临解决相对贫困和地区发展的问题,不论是城市的综合治理,还是乡村振兴建设,想要发展不是做好某一项工作、发展好某一个产业,必须多管齐下、整体运行,只有从系统上提升发展质量,才能实现长久良性发展。
绿色减贫以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为推进目标,通过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创新绿色产业模式、形成绿色生活环境,链接乡村振兴与未来现代化建设。以乡村振兴聚焦农村现代化建设,本质上是减贫持续发挥效应的作用延续。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巧妙将乡村自然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再利用积累的经济资源补偿自然环境修复。在这个良性循环过程中不断衍生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生态提供健康环保、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农村通过开发利用自身资源获取经济利益,进而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实现乡村生态及绿色产业的发展。
2 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的现实考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集中力量推进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对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产生了综合性影响。2020年,随着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的实现,新的历史命题开始浮现:绿色减贫。当前,中国在推动减贫事业走向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仍不断地出现新考验,这些新考验对脱贫地区的后续发展关系重大。因此,要建立长期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并将贫困地区未来发展涉及的诸多问题作为后续减贫与发展的工作重心,才能保证中国减贫事业有效巩固、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2.1 相对贫困长期存在
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并积累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大规模消除绝对贫困的成功经验。这样的胜利是伟大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完全消除各种类型的贫困,也不等同于未来就没有贫困人口或减贫事业就此完结。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解决绝对贫困的胜利,但是与相对贫困斗争的道路仍任务艰巨、道阻且长。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转变,符合人们认识和改变事物及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事实。消除绝对贫困是将生存问题的解决作为主要目标,在单一维度的视角下,将彻底消除物质贫困作为侧重点。进入应对相对贫困的后脱贫时期,政府有了新的减贫目标、减贫任务,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发展问题、创新问题作为侧重的主要方面,多维度齐头并进是其主要特点。通过比较绝对贫困问题和相对贫困问题发现,二者在治理特点上有根本差别,相对贫困涉及的问题更宽泛。
第一,相对贫困面对的减贫对象呈多元化倾向。减贫对象重点人群由结构性低收入人口、潜在返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型人口等组成。已脱贫的地区由于发展基础不同,导致不同地区在脱贫后需持续应对社会长期发展所遗留的经济收入水平不一、地区生态环境差异、政策落实效果不同等问题。
第二,相对贫困划定标准和治理标准呈现出变化动态的参照性特征。在这一点上,与绝对贫困相比,相对贫困的判定标准不强,主要是由于在判定相对贫困标准中融入了除物质条件外的其他参考性因素,具体包括贫困人口的物质财富、精神获得、人生价值体现、生态环境优化等多个方面。
第三,在推进解决相对贫困时,多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增加,需注意防范的问题也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来。要抓好防止返贫及新贫困产生的监督防控机制建设;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注意利用精准扶贫的实践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乡村和城市的不同贫困地区使用不同的解决办法;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上,也需要将此类因素考虑其中;同时还要关心贫困人口出现的非物质贫困问题,从多维角度推进考量减贫实现的具体办法,形成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解决和应对相对贫困的减贫长效机制,在发展中真正实现减贫的绿色化和可持续性。
2.2 返贫和新致贫现象时有发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70多年的奋斗历史铸就中国人民在救济扶贫、开发扶贫、保障扶贫、精准扶贫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贫困问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问题,不能以一时的状态概括全过程。因此,消除绝对贫困后,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现象发生,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需着重关注的问题。从历史的视角来看,短期内消除绝对贫困问题的方法很多,但要防止返贫,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根源,仍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减贫动力,引导减贫事业逐步走向消解贫困源头、彻底摆脱贫困的长效之路。因此,如何尊重和保障减贫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各方利益、如何判定贫困地区减贫政策与其他振兴措施调整的最佳时机、能否顺利规避由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变化引发的返贫现象,成为脱贫攻坚完成后中国绿色减贫面临的主要问题。要站在时代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分析返贫现象、新致贫风险的发生原因。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直接助推农村减贫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需要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返贫现象往往围绕特定人群(如老年人群、特殊患病人群)发生,以及由于原有产业基础未打牢、项目发展未形成规模、就业渠道不稳定和政策落实不扎实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返贫。
在返贫问题的阻断与新致贫风险的消解方式上找到突破口。要实现真正的减贫和预防返贫,不仅是表现在数据报表上,更应该是贫困问题的实际解决与效果持续,今天脱贫不算数,持久不返贫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如何在复杂的贫困问题中理顺思路,将绝对贫困消除的成果巩固完善,并有效激发脱贫地区的内生动力,是阻断返贫现象和新致贫风险发生的关键。下一步,绿色减贫需要更多地关注不同贫困地区工作重点的偏向性,从源头找病因,找遏制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继续坚持推进精准减贫。此外,要筑牢贫困地区基础配套和教育设施,建立高标准、严要求的减贫发展体系,完善配套政策、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抵制返贫现象和新致贫风险。
2.3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增加不确定性
从“十三五”发展至今,中国总体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已逐步发展为世界经济新引擎,但同时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受到一定的限制,呈下行态势,迈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中国绿色减贫面临新的考验。
第一,经济压力变化增加绿色减贫资金压力。经济下行对绿色减贫投入的资金影响最为明显。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关键的换挡期,由此导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放缓势必带来财政收入的相应减少,也为减贫资金投入增加了不确定性。经济压力的增加导致地方政府不得不在财力分配上投入更多精力,由此带来的压力也势必影响绿色减贫持续发挥效用。此外,企业在总体经济压力的影响下利润会受到影响,社会减贫资金投入压力也会增大。整体经济运行体系构成要素多元,除政府和企业外,类似于金融机构等组织对资金管理政策的调整,均将减贫资金压力推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地。
第二,市场活力下降消减绿色减贫扶持力度。经济下行使得市场发展活力有所下降,导致市场对绿色减贫的拉动力下降。贫困地区推进绿色减贫,可以发挥劳动力优势、提振农产品质量、依靠龙头企业的地区辐射效应等多种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各种资源参与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但由于经济下行对市场循环产生的影响,势必影响贫困地区资源价值的效益产生。若市场上资金的循环与投入不能适应贫困地区的发展速度,就会影响贫困地区发展。
第三,消费能力下降影响绿色减贫附加效应。经济下行对消费能力的影响显而易见,乡村生态旅游业、特色生态产业发展速度放慢,并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收益,影响绿色减贫附加效应的产生。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极易受到经济变动的影响,但贫困地区对消费能力的期许偏高,这就形成了需求与供给不对等、不稳定的发展状态,势必会因为经济变动压力导致绿色减贫附加效应难以发挥最佳作用。
第四,动力结构调整促使绿色减贫机制重构。经过多年扶贫开发,贫困地区逐步摸索出符合本地区经济样态和产业结构特征的减贫动力结构,在市场运转和区域经济的循环推动下,逐步开展各具特色的减贫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减贫行动进入惯性发展状态,各地减贫事业逐步走向正规化、模式化,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这种状态也逐渐出现与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形势不匹配的现象。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影响市场运行的大背景下,贫困地区减贫动力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要想实现减贫动力结构调整,就必须在机制转换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在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中占据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的传统模式必须在推进绿色减贫过程中予以纠正;贫困地区发展基础较弱,在推进绿色减贫过程中必须将绿色环保、长久高效作为产业发展标准,以此实现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协调推进,积蓄未来减贫新动能,逐步构建绿色减贫发展机制体系。
2.4 减贫工作转向带来挑战
1986年以来,中国逐步推进大规模扶贫减贫进程,对减贫脱贫机制开启了长期探索。以中国基础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布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为基础,建立了中国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减贫机制。依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利用减贫治理的集中性、聚焦性,尤其从“十三五”时期开始,以扶贫开发为主的减贫治理成为这一阶段推进的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8]。从确立目标开始,中国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带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当前,面对绝对贫困摆脱后相对贫困依然存在的现状,再加上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对已有减贫机制和减贫工作模式均产生影响。
减贫工作转向常规化要建立在新常态发展的要求之上,必须调整原有减贫动力机制的整体布局。原有惟GDP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扶贫开发模式将被重新定义:新的减贫动力机制建立在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生态绿色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新标准之上。该标准既构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趋势,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未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实现绿色减贫持续性机制的创新,需要重建农村绿色发展产业动力源和配套生态服务产业,以此促进脱贫攻坚扶贫战略转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化。对于区域性整体贫困地区要坚持开发型脱贫、保障型脱贫与生态型脱贫并举以达到绿色减贫的目的。贫困地区摆脱绝对贫困后仍存在发展不平衡、各具特点、需求突出等问题。如何做好统筹兼顾,将问题化解在机制建设层面,还需深入讨论。
减贫工作转向常规化要注意到,贫困治理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具体工作落实既要防止形式主义占上风,又要保障工作具有可持续性。具体工作的完成需要满足地区脱贫核检与评估的评价指标,但必须明确,工作检查标准的指标不是减贫努力的上限,更不能成为一方领导机械完成任务的政策依据。未来贫困治理问题的多元化要求扶贫工作必须时刻跟上节奏,贫困治理容不得在“表格”上大踏步,应从这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中找到阶段性完成的工期目标,倒排工期将任务分派,明确贫困治理过程中各方的责任与义务,防止扩大兜底出现的暂时脱贫、防止修改标准出现的虚脱贫、防止数据报表夸大的假脱贫。注重地区减贫发展体现出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减贫阶段需要关注的内容不同。例如,在减贫措施实施初期,资金投入、节能降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区贫困水平,但是长远来看,必须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助力地区减贫的持续效应。
减贫工作转向常规化要将始终将群众所需摆在首位。未来贫困治理工作应在政府层面建立新思维,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将农村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贫困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牢牢绑定,不能将人民的主体位置剥离在减贫脱贫实践之外。脱贫是否真达标,群众说了算。脱贫与否不仅要看数字报表的变化,更要倾听群众话语,群众是贫困治理的最终实现主体,保障减贫脱贫事业中公众的话语权就等于扩大群众的参与。把公众话语作为衡量扶贫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确保扶贫既受“数字”保护,又得到群众“口碑”认证。此外,倾听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心声,不仅要听群众对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的评价,更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找到未来贫困治理长足发展的突破口。
减贫工作转向常规化要吸纳更为多元的力量参与其中。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逐步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社会团体为减贫事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为贫困地区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减贫效能可持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脱贫攻坚期,全社会被号召起来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而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社会力量是否选择在减贫事业中退出成为影响减贫效能的关键。因此,减贫工作转向常规化,不仅指从政府层面在推进减贫治理过程中所实行的政策措施,而且也包括对多元化社会力量的正向引导,使其凝聚之力不松劲,形成更大的减贫效应。
2.5 城乡减贫差异并存凸显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减贫主战场一直聚焦在农村场域,城市贫困问题被忽略,且城乡发展不协调也一直是减贫高效推动的制约因素。究其原因,城市化进程的向前推进是凸显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因素。从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进程的角度回望城市与乡村两个场域,新时代对这两个场域减贫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程度将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结构的不断变化、城市发展的不断前进,城市贫困内涵与具体表现形式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较早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相对贫困问题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中国对农村贫困现象关注度较高,加之城市化进程快速演进,城市贫困问题便更为凸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期,关注城市相对贫困人口将成为未来减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城市中的易贫人口受到城市快速发展及结构转型的影响,极易发生失业、收入低、受歧视、不合群、难发展等负面效应,加速了城市贫困问题的演化。
此外,城市贫困在识别上存在很大难度,与农村具有特定观察人口或绝对贫困具有明确判定标准不同,城市仍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作为衡量标准,明显会导致识别上的偏差。而实际上,由于致贫原因的不同,对城市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也不同。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判定标准将城市贫困划分为城市绝对贫困和城市相对贫困。脱贫攻坚完成后,中国要推进减贫效应走向可持续,就必须将城市相对贫困人口的识别与帮扶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 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的转型策略
3.1 坚持新发展理念,谋定思想站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组成的新发展理念是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发展出发,为实践建立战略方向、形成实践纲领,并在实践中引领发展。新发展理念将“十三五”“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的总布局、总思路、总方向统一其中,为今后更长时期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实现积淀科学依据,并在发展中不断充实其科学内涵。在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后,中国绿色减贫事业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回望绿色减贫的发展,其坚守的理念依据就是新发展理念,同时也在新发展理念的各项具体指导下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体系。
创新发展为绿色减贫打开新的大门,为贫困地区脱贫和后续发展找到全新的动力支撑。绿色发展为绿色减贫提供环境保障和长久动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减贫首先面对的是各地生态环境、资源储量各不相同的问题,尤其在一些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贫困地区,由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引发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长久制约着地区减贫进程。因此,持续将绿色发展作为引领绿色减贫的标杆,对实现美丽村庄、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的“绿色梦”具有现实意义。开放发展为绿色减贫对接更大发展空间打开通道,积极营造联通内外环境的链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只有迎接市场考验,才能真正在发展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未来模式。同时,外部市场信息的汇入对反向促进减贫事业提质增速也具有积极作用。市场是最为精确的晴雨表,对进入市场的各类产品和资源精准给出需求标准,这也证明,要推动绿色减贫效应实现长效化发展,就需要在不断地开放发展中寻找突破点,适应开放带来的各种挑战。共享发展为绿色减贫汇聚主体合力,推动减贫事业的公平正义。克服区位差异、人口差异等问题,将城乡关系、收入分配、公共服务、教育普及等问题统筹规划,并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共同行动方案。
3.2 实时对标问题,变革配套机制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历史方位上,推动减贫长效机制构建,探索建立解决对标实际问题的变革性机制。突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减贫实践中的作用,在对标问题上持续攻坚,这也是解决减贫问题的核心所在。对贫困问题的准确认识为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事业指明方向,有利于后脱贫时代乡村持续开展绿色减贫,在获得乡村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振兴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后脱贫时期,应对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及其他新问题进行分类,而如何实现科学分类,如何对发生或存在的新问题、新现象重新归置,仍需要从绿色减贫长远目标出发,找到可持续、常态化推动的减贫方案。
从机制完善、执行、监督评价层面出发,各级政府发挥主体职能,以保护生态和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为双赢目标,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对本地区待推进的项目合理部署、有序推进实施,充分调度区域发展资源,引导地区特色减贫产业走向绿色化。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将自身实际情况作为发展的基础,探索本地资源整合模式,标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减贫重点,完善地区减贫方案。
3.3 瞄准贫困根源,阻断代际传递
《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中提到,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农民参与机制,激发农民参与意愿,强化农民参与保障,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以往在脱贫攻坚中,强调扶贫要扶“志”“智”,是从克服贫困人口潜藏在发展动力中懒惰思想、等靠要思想角度提出的,充分说明了从人精神层面消除贫困根源的重要性。未来,应优先关注脱贫人口对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提振贫困人口后续发展的潜在动力,完善相应的激励与带动机制,实现在精神层面战胜贫困,推动发展的思想延展。
以“志”的建设优化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的思维架构。以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贫困人口难脱贫的主要因素包括精神层面存在对贫困的恐惧、减贫能力的不足、精神动力的缺乏等。在代际传递过程中,这种精神层面的贫困更难摆脱,由此导致在减贫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从提振精神脱贫入手,大力提升贫困人口个人发展斗志,激发其自我全面发展动力。
以“智”的提升阻断代际贫困传递。贫困与人类发展相生相伴,如何阻断其代际传递成为未来减贫和振兴发展成功的关键。补足“智”的缺口,教育是本质,社会文化氛围形成是核心。“智”的提升,一是要靠贫困人口思维上的认可,以往,在贫困地区教育断档似乎是一种平常现象,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农村贫困人口甚至认为教育无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脱贫攻坚的全面完成,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不仅开始认可教育,而且鼓励下一代走出去,接受更高的教育,还有一部分人积极参加就业培训等,实现思维转换。二是要靠贫困人口主动作为,为摆脱贫困,身处贫困地区的人口主动进行探索,例如,以往有很多人走出农田,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城市,参与到城市建设中,获取高于以往收入的回报。如今,乡村成为发展的新兴平台,乡村开始留得住人、叫得回人,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到本地减贫建设与发展中,实现了从行动上的回归。
3.4 坚持综合施策,发挥后发优势
绿色减贫是长期性的事业,在其长远的发展规划中,需要结合贫困地区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发挥包括经济、技术、自然资源、劳动力在内的后发优势,提升减贫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一是要发挥科学技术后发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贫困地区而言,科学技术的积累可以正反馈于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与其相伴相生的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贫困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理、资源、生态、历史等特点,积极创新科学技术运用,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优势,为经济发展、绿色减贫提供后发动力。二是要发挥自然环境后发优势。绿色减贫推动过程中,绿色排在前,减贫排在后,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呵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三是要发挥制度完善后发优势。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呵护自然,又要兼顾经济发展、高效减贫,必须要有制度支撑。中国在前期脱贫攻坚战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贫困地区要充分借鉴经验、减轻发展压力、弥补制度空白,加快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从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过程中挖掘贫困难以消除的本质原因,同时适时调整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结构的匹配性,找到制约贫困地区实现绿色减贫效果的不对称因素。
3.5 聚焦人类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在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工作中,要积极探索绿色减贫成效的作用发挥,实现脱贫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将绿色减贫的主体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关注的重点。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未来脱贫地区的振兴与现代化建设,都要靠贫困人口去实现。贫困人口既是减贫需求的提出者,又是减贫实践的行动者,两种角色在贫困人口上的集中体现决定了绿色减贫必须将贫困人口能力的提升作为发展基础。人口需求被满足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贫困地区体现出在人口需求上不同的缺口,但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区域贫困,都严重影响贫困地区人口的需求增长和社会发展。因此,把人民的生存问题作为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的目标,不仅是书写历史答卷的证明,更是对人类发展基本需求的重视。实践主体依旧围绕“人”展开,不论是制定政策及实施政策的组织者,还是贫困人口,在充分调动贫困人口中蕴藏着的丰富人力资本之后,要建立人力资本与生态自然社会资本之间的联系。通过绿色减贫实践,储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形成人力资源的价值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时,要把绿色减贫与未来更长时间人类减贫事业联系在一起,与实现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绿色减贫内涵不仅是实现减贫的方式方法,更是将绿色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推进人类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长期指标。围绕贫困人口和贫困实践场域拓展绿色减贫内涵的深度和广度,指明贫困地区的未来走向。绿色减贫是关注贫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领域的综合议题,绿色减贫实践也将环境承载、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人口发展、资源转化等纳入其中,有效应对在减贫过程中贫困地区出现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绿色减贫实践作为探寻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蓝本,在未来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三贵.生态保护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J].经济导刊,2019(10):81-82.
[2] 莫光辉,张 菁.绿色减贫:脱贫攻坚战的生态精准扶贫策略——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六[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44-147.
[3] 冯丹萌,张 琦.我国贫困地区绿色减贫振兴之路的探索[J].环境保护,2019,47(19):36-39.
[4] 张 琦.习近平绿色减贫思想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指导价值[J].人民论坛,2018(3):55.
[5] 孙继凤,刘爱荣.贫困区的发生类型与可持续性脱贫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2):29-32.
[6] 张梦娣,张 琦,张 涛.中国绿色减贫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21,37(19):39-42.
[7] 刘耀彬,卓 冲.绿色发展对减贫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与非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对比分析[J].财经研究,2021,47(4):64-78.
[8] 叶光宇,韩广富.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减贫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20(1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