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创新路径

2024-06-25韦东方阳艳莉钟佳作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体育

韦东方 阳艳莉 钟佳作

[摘 要]文章从德育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对德育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育人功能、激励功能、心理调适功能、愉悦身心功能进行了阐述,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教师应展示人格魅力,增强德育的有效性;以“教会学生做人”为重,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严格落实常规管理,促进行为习惯养成;以突发事件为契机,提升德育效果;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德育成效;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体育;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2-0086-03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又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新时期新发展阶段,学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对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培养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紧紧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三个核心素养,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体育工作中,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引导学生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调节情绪,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敢于拼搏、自尊自信以及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之成为有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担当的公民,进而找准人生的定位,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二)凝聚功能

对集体项目的学习和集体项目的校内校外交流竞赛,能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其班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约束功能

体育专业的严格性、规范性能有效帮助和引导广大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加强组织纪律性,自觉遵守规则,自强自律。

(四)育人功能

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信念进行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拼搏、自尊自信的良好品质。体育教育能让德育得到延伸、补充和具体化,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激励功能

开展团队体育比赛等竞技性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好胜心,能有效帮助学生激发兴趣与爱好,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而体现出体育的激励功能。

(六)心理调适功能

开展体育运动能有效宣泄内心烦恼,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放松心情,缓解焦虑。

(七)愉悦身心功能

实施体育教育能有效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精神层面上找到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力、树立自信心,在身体层面上增强体质。

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创新路径

(一)教师展示人格魅力,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教师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力量,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应做“四有”好老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教师不但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而德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实践证明,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思维习惯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及对学生的自身成长影响都很大。因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注视之中,会给学生带来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身的品格、品行和品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以“教会学生做人”为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内容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其具体内涵是:教育、引导、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教育界曾有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比喻为危险品之说,因此当今社会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化学科育人功能 ,渗透德育内容。除在思想政治课这一显性课程进行德育外,还应加强隐性课程关于德育渗透的探究,融复杂、抽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于其他学科教学之中。例如,在体育球类运动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优良品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诚、真情、真心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三)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

要深挖德育教育资源,将五育并举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内化于体育教学中,从而实现德育的内在价值。在体育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如讲述从国人曾被歧视为“东亚病夫”,到现在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事实,说明人民体质的强弱会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从而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锻炼。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通过队列训练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公平竞争的意识;通过中长跑的教学,教会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活动形式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以加大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

(四)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育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在因素,因此,在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的同时,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让教师向学生灌输的社会意识、道德规范和提出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德育中,可介绍每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做到自我观察、自我尊重,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其有意识地发挥长处,克服弱点。

(五)严格落实常规管理,促进行为习惯养成

德育必须从学生的常规教育抓起,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借用形式多样的德育载体,大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逐渐使之内化为思想认识,自觉行动。在体育教学中,抓教学常规有利于保持课堂正常的秩序,让学生在教学中明确目标。通过抓教学常规,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师生专注于教育教学而不受与教学活动不相关的事情影响,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抓教学常规还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的安全性。教师在开展使用器械的教学活动时,需要对学生提出安全要求,让学生自觉遵守相关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课常规教育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是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

(六)以突发事件为契机,提升德育效果

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果断地处理好课内突发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如在足球运动中,攻防队员因身体接触相继绊倒,攻方学生主动放弃进攻的主动权,扶起摔倒的守方学生,相互握手言和。教师要及时了解事情缘由,对摔伤队员进行安抚,对主动扶人的学生进行表扬,突出该学生的互帮互助、和谐相处表现,从而提出在集体活动中要团结互助、换位思考、培养团结友爱精神。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言行举止,要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如在篮球运动中,球技好的学生有意戏弄球技差的学生进而引发矛盾的这类校园欺凌现象,教师要果断及时地当众严肃批评前者,要求其当面向后者赔礼道歉,寻求后者的谅解,防止突发事件进一步产生次生伤害。教师要以此类事件为教育契机,找准启发点,让所有学生都从该事件中吸取教训,帮助全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避免简单粗暴。

(七)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德育成效

学生总是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学校可利用课内外体育社团活动、校外交流赛事、运动会、班级联赛、艺术节以及校庆文艺汇演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和爱好,促进学生身心愉快。同时也要促使学生在学校或生活中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提高心理稳定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有效地拓展了教学空间,其形式的生动、场景的优美、师生的积极参与无不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能从实践中提高德育认识,坚定道德信念。教师通过开展参与面广、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恰到好处地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实现寓教于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德。

(八)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汇编体育校本教材,提供理论指导

广西柳州市民族高中(以下简称“我校”)自从建校以来,不断接收侗族、苗族、瑶族及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或多或少带来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为我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我校三年前开设了民族体育必修课,编写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汇编》《体育裁判培训教程》《体育趣味课》《舞龙》等6套体育校本教材,为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2.因地制宜,优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我校作为自治区星级特色学校、市级民族高中,充分借助政府赋予的民族资源优势,在资金有保证、师资有保证、生源有保证的前提下,开发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把舞龙、板鞋竞速、抛绣球、毽球、竹竿舞等作为民族体育特色项目,让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为实现民族大团结和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3.借力民族学校的优势,推动体育多元发展

启动学校体育名师工作坊,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骨干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民族体育教学能力;开展民族体育课题研究,积极探讨学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体育的融合,主持完成柳州市“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教学融合的研究”课题一项;开发民族体育文化课程,发挥学校民族体育项目优势,引领民族体育教育教学新发展,在学校乃至柳州市构建并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

4.聚力提升内功,增强对外辐射作用

我校曾三次代表柳州市参加自治区民族运动会体育比赛;组织参与接待了参加“香港青年广西柳州深度文化艺术交流之旅”活动的近百名香港青年,香港商报网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接待了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教育局、山东威海市人大代表以及贵港市民族中学等到校参观、交流。民族体育特色获得了区内外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家国情怀。

5.勇担社会责任,提炼德育成果

我校多次参加区市级教学成果评奖活动。在2022年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等次评定中,我校成果“国家认同感导向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慧美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获教学成果自治区级一等奖。在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等次评定中,我校成果“基于‘五个一工程及‘七化建设的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相融合的模式建构与实践”获二等奖。我校体育民族课程体系的构建,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总之,德育工作关系到教育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一线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大德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力度,使其成为塑造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使学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体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