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三步法在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教学中的应用

2024-06-25苏秋湘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创意思维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苏秋湘

[摘 要]文章根据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突破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困境的策略:采用“模仿—替换—组合”创意三步法,让学生“会做”;开展形式新颖、主题贴近学生生活的美术创意活动,让学生“想做”;提供完成创意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让学生“能做”。同时,以“模仿”为起点,启动创意;以“替换”为重点,激发创意;以“组合”为高点,挑战创意,将创意三步法运用到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意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2-0076-04

创意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的联系,并指引人们去获得对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美术已经广泛融入社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高中美术课程的根本任务之一。基于此,笔者立足于分层递进教学理论,尝试以“模仿—替换—组合”创意三步法进行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教学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认为美术创意很难但喜欢创意类作品

非艺考高中生上美术课的机会非常少,加上长期以来美术课以鉴赏绘画作品为主,因此部分学生对美术创意、创意方法、创意思维的了解不多,对美术创意充满好奇,认为美术创意是突然灵光闪现、无心偶得;有的学生认为美术创意是与生俱来的;还有的学生认为美术创意是靠努力、勤奋换来的。总之,学生普遍认为美术创意是一件很难的事,是专业人士才有的特殊技能。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美术创意作品因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变、展现个性的心理需求而备受学生喜欢,学生对美术创意类作品的兴趣要远高于传统的绘画类作品。

(二)部分学生对参加美术创意实践活动的作用缺乏认识

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高中非艺考学生接触美术的机会不多,而且美术学科的成绩对学生在评优评先、升学录取等方面的作用不大,这导致部分学生对美术不够重视。加上长期以来学生缺少参与美术创意实践活动的机会,感受不到参加美术创意实践活动对培养创造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及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作用,这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美术、参与美术创意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

(三)部分学生与教师不愿花费太多时间在美术创意实践上

要把美术创意变成美术作品,中间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由于美术创意实践活动对学业压力大的高中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加上部分高中美术教师由于自身缺少创作经验、缺乏对美术创意以及美术创意思维训练方法的研究,高中美术课以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主,创意实践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对缺失,这也是导致高中生缺乏美术创意思维训练的重要原因。

二、突破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困境的策略

人类的感性认识和自主创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高科技的孕育离不开感性思维和有创意的心灵。创意思维培养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着力解决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采用“模仿—替换—组合”创意三步法,让学生“会做”

在创意三步法中,模仿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一种创意方法。采用模仿的方式启发学生的美术创意能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创意带来的乐趣。替换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创意手法,是指将原作中的局部元素用其他元素进行替换,从而形成全新的视觉组合形式,产生形象和内涵上的转换,从而形成新的主题。替换法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明确而有趣的创意思维训练方式,有助于学生持续地进行创意思维的训练。组合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进行叠加、结合,形成新的视觉形象与作品主题。这种创意方式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对高中生而言更具有挑战性。

创意思维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颠覆性的全新开发,另外一种是微小而缓慢的渐进式改革。相较于颠覆性的全新开发,微小而缓慢的渐进式改革才是教师最常用到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作品只要有微小的改变,就是向创意迈出了步伐。创意三步法将创意思维的培养路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分层递进地展示给学生,让创意过程变得有章可循,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美术创意实践。

(二)开展形式新颖、主题贴近学生生活的美术创意活动,让学生“想做”

针对学生参加美术创意实践活动不积极的情况,教师要在学习形式与活动主题上精心设计,阐明参加美术创意活动在提升综合素养、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由易到难,通过创意三步法不断挑战自己。

首先,学生自由组建高效且有凝聚力的学习团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美术创意实践活动既易于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既能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又能提升学生的领导力、执行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荣誉感。

其次,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美术创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意最容易从熟悉的地方开始。熟悉的事物会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创意思维。例如,“迎校庆”“祝福高考”“我的高中生活”等主题,这些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主题就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意愿。

(三)提供完成创意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让学生“能做”

在“模仿—替换—组合”创意三步法中,每一种创意方法的落实都需要有相应的材料支持。为帮助高中生在课堂上完成创意作品,教师要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采用大单元课程教学形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创意作品。创意既需要有好的“点子”,又需要有让“点子”落地生根的基础和条件,如落实创意所需的时间、相对固定的场地、所需的材料设备等。大单元教学持续时间较长,学习主题相对独立完整,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保证学生在开放自主、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创作。

其次,选择简便易行的创意表现形式。高中非艺考生普遍对美术学科不重视,部分学生缺乏绘画技巧,只会画“火柴人”。相较于绘画,摄影由于普及率高、入门操作简单而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用摄影作品进行PS后期制作对高中生而言并不困难。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创意实践活动的作品呈现形式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要准备好完成创意的材料设备。高中生学业压力大,且美术课两周才上一次,学生经常会忘记带美术创意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来上课。另外,高中会有部分内宿学生,有些内宿学生周末可以回家,有些则要到节假日才能回家。如果美术创意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完全靠学生自己准备,很可能作品完成时间会遥遥无期,最后甚至不了了之。因此,为保证学生美术创意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须提前准备好美术创意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例如,在校本课程“创意名画秀”实践活动中,笔者提前为学生准备了实践活动需要用到的名画复印件、相关画册、相机等材料。

三、创意三步法在高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教学中的应用

创意思维的培养应该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创意三步法与大单元主题性研究型校本课程的结合使用,能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学”,能有效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创意,拓展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以“模仿”为起点,启动创意

模仿是创意的初级阶段。对于缺少创意思维训练的高中生来说,模仿是快速学习、启动创意思维的重要途径。模仿不是完全照搬,而是以某个对象为参考,在借鉴别人的设计思路或参照某些细节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这样完成的作品才具有自己的特点。可见,模仿只是形式上的借鉴,内涵必须是自己的。

在校本课程“创意名画秀”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提出的创意要求是:通过模仿名画中的动作姿态等元素进行再创作,并强调这次创作的背景是校园里的风景,要求用相机拍摄的方式完成创意。图1是法国著名的艺术家享利·马蒂斯的《舞蹈》,画面质朴而又欢快和谐。图2是柳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学生在校内完成的课堂作业,在这幅图中,学生要表达的主题是校园生活的美好与抵达梦想彼岸的欢乐。通过对比原作与学生的作品可以看出,学生在仔细观察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还原。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在校园里实景拍摄完成的,虽与原作在形式上相似,但内涵、主题与原作的差别明显。学生表示,通过此次名画模仿,他们不但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了作品,让名画通过镜头“出现”在校园里,而且通过齐心协力、共同的创作,获得了高中阶段一次难忘的美好体验。

(二)以“替换”为重点,激发创意

替换法是在原有知识架构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物质、条件、仪器装置等的替换,探究规律,寻求物质相似性及差异性的方法。替换法在很多学科都有运用,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创意手法。本次美术创意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替换道具和背景的方式发散思维、形成新的主题。对这次美术创意实践活动,很多学生都不满足于停留在初级的模仿阶段,各小组开始暗暗较劲,只为展现与众不同的创意。

1.替换道具,形成新主题。图3是法国19世纪画家毕沙罗的《在厄哈格尼摘苹果》,图4是我校学生通过替换道具的方式,在校园里完成的作品《智慧丰收》。学生选择这幅画的原因是看到这幅画后很喜欢,认为寓意很美好,马上想到可以用替换法把苹果换成新的道具。小组成员对怎样创新主题以及怎样表现新主题等问题讨论了很久:有建议将苹果换成笔的,但是笔放在草地上不太明显;有建议将苹果换成课本的,但又觉得课本太过厚重,跟原画柔和的画风不相符。最后小组讨论决定将苹果换成一张张成绩单,寓意学子们在辛苦的学习之后收获成绩与喜悦,以表达《智慧丰收》的新主题。

为获得最好的画面效果,小组成员拿着原画在校园里找了好久,终于找到和原画背景相似的树和草地。为能拍到和原画相似的光线,学生放弃休息,充分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作品的效果学生很满意,完成创作的过程也成为每位学生心中宝贵的回忆。

2.替换背景,形成新主题。图5是唐代画家张萱的工笔人物画《捣练图》,作品采用工笔重彩的绘画形式,表现唐朝宫廷里的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情景。图6是我校学生通过替换原画中的背景和道具完成的创意作品《大展宏图》。

我校学生选择这幅名画是因为画中的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极具生活气息。最初,该小组学生只想用模仿的方法完成作业,在看了教师展示的其他小组的优秀作品后,该小组学生深受启发,认为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场景作背景更能让观众产生联想,从而达到强化主题的目的。经过热烈讨论,该小组最终确定将“大展宏图”作为创作的新主题。为更贴合高中生活的主题,学生将原画中的白练换成试卷,背景换成高三教学楼前挂着的、层层叠叠、写有高三学长学姐们心愿的“心愿树”旁。这些红红火火的“心愿条”寓意高三学子达成心愿、金榜题名,在高考中一举夺魁,考入自己理想的学府。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走进了名画,体会到灵感的稍纵即逝、作品的来之不易,获得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三)以“组合”为高点,挑战创意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提出,创新就是旧元素的重新排列组合,这是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广告创意经验总结出的观点。对本次美术创意实践活动来说,这个观点同样适用。组合不是简单的元素相加,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新创造,是将大家熟悉的元素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展现出来。相对模仿、替换这两种手法,组合对创意者的要求更高、创意过程更漫长,更有助于学生美术创意思维的培养。

按照詹姆斯·韦伯·扬的观点,组合法创意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广泛收集丰富多元的元素,越多元越容易发生思维的碰撞;第二,用心寻找各种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并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第三,发展形成最终的创意。图7是我国当代画家罗中立1980年创作的油画《父亲》,表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位质朴憨厚的老年农民形象。图8是19世纪俄罗斯画家谢洛夫的油画《少女与桃子》,画作表现了一位中产阶级少女从容文静、青春俊秀的形象。这本来是两幅毫无交集的画,学生利用组合法,从两幅画中各抽取部分元素进行组合,形成了一幅从构图到立意、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原画完全不同的全新作品:《一屏相望》(见图9)。学生作品表现的主题是:通过父女间视频通话的场景,表达父亲对女儿的期盼,以及女儿对父亲关爱的接受。该小组创作的这幅作品创作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作为理科班的学生,他们对美术作品并不熟悉。在大单元课程的前两节课,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素材,看到其他小组很快就完成了拍摄创作,该小组学生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探讨各种元素的组合方案,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后最终确定,以视频通话界面的形式传达“关爱”的主题。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他们希望通过一中一西、一老一少的强烈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从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观者领会新作品中的创意主题。有了好的主题构思,学生积极投入到创作实践中:与父母沟通借用手机、拍照后再自学PS、完成创作。整个过程全体成员齐心协力想办法解决创意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完成的创意作品个性突出,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肯定,这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小组的自信心和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高中非艺考学生的美术基础较弱,接触到的美术创意实践活动不多。通过“模仿—替换—组合”创意三步法的运用,学生从简单的模仿入手,通过运用美术创意思维来创作,充分体验到美术创意的乐趣;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美术创意的灵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都所有收获。这种美术创意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意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目前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还存在学生兴趣不高、美术创意基础薄弱、材料设备准备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美术创意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创意三步法的运用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教师通过由易到难、分层递进的美术创意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气氛轻松自由,能带给学生新的学习体验。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意实践教学时,教师可对创意三步法的实施细节进行优化,使创意三步法成为激发学生美术创意思维的重要工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唐悦. 高中生美术鉴赏深度学习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王丽娟,唐智松.乡村教师缘何屡补屡缺:基于编制政策执行偏差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1(11):55-60.

[4]  李冬梅.日本中小学艺术教育:关注创意思维和审美体验[J].上海教育,2021(35):32-34.

[5]  陈晨.形式的演绎:创意思维基础课程教学实践[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37-39.

[6]  侯开亮.“替换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9(1):39-40.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创意思维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意性思维的拓展
平面广告中的创意思维方法探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