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诗风合唱《深笑》作品分析及演绎

2024-06-24崔玮晨

当代音乐 2024年6期
关键词:演绎作品分析

崔玮晨

[摘 要]现代诗风的合唱作品以鲜明的思想性、自由浪漫的现实性与抒情性特征表达出当代人们追求自由、浪漫的情怀。本论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现代诗风合唱作品《深笑》进行分析,二是对该合唱作品演绎展开分析。先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再以《深笑》为例深入分析,从而设计出实际演出过程中现代诗风合唱作品的演绎,通过实例分析体会身为一名合唱指挥学习者所要担负起的责任。音乐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传递优美的旋律,更要传达其思想、表达的深层含义、给人们带来的启发。

[关键词]作品分析;现代诗风:《深笑》;演绎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129-03

笔者自幼对中国传统诗歌有浓厚的兴趣,认为短短几句构成的诗歌能够让人表达出真挚、深邃的思想感情。尤其在中学时期,深受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影响。该诗先写出“四月天”给人的印象,接着以四月天的各种意象来比喻生活中的画面,最后诗人直抒胸臆,“你”是爱,是暖,是希望。这里的“你”,笔者把它理解为林徽因刚出生的孩子,以表达她对孩子出生的欣喜之情。林徽因的诗总会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温暖而纯净,让人想要去聆听她带来的故事。

接触到现代诗风合唱是笔者无意间听到的由林徽因作词、黄俞宪作曲的混声合唱《深笑》。这首现代诗风合唱唤起了笔者初中时期阅读林徽因诗歌的记忆。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深笑》是林徽因在1931年挚友徐志摩逝世之后,同年9月她以《笑》回应徐志摩《她是睡着了》一诗中赞美她迷人的笑靥所作。5年后,林徽因将《笑》更名《深笑》,以此追忆徐志摩。

近年来,我国的合唱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外的一些传统合唱歌曲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通过查阅,笔者搜索到大量有关于国内外传统合唱创作分析的文献。但是,研究现代诗风合唱作品的文献却较少。本选题以现代诗风合唱作品《深笑》为研究对象,从音乐本体出发,对此作品进行研究。希望对以后排练演出或研究此类作品的音乐工作者有借鉴意义。

一、现代诗风合唱《深笑》作品分析

混声合唱《深笑》为单三部曲式结构,由三个不同的主题组成,曲式结构如下。

《深笑》整曲速度要求是Maetoso,其中谱面上有五处标记渐慢处理。调性建立在F大调的基础上,节拍由四四拍、四二拍和四三拍构成。

前奏(第1~8小节):钢琴伴奏第一拍只有左手的分解和弦,主旋律从第二拍进入音乐,以mf的力度表现。第1~5小节为四四拍,第6小节变换为四二拍,此时音乐术语标记为poco rit.第7小节回原速,第8小节第二次渐慢,为第9小节合唱声部S和A的进入做铺垫。

A段(第9~33小节):前四小节先由S和A作为主旋律以mp的力度齐唱,第13小节第二拍之后A演唱下声部旋律,与S形成三度的叠置旋律进行。第15小节S长音保持,第16小节做渐弱。同时,A旋律线向下进行,谱面标记poco rit.第三次做渐慢处理,最后落在导音上。第9~16小节,三句旋律都采用前紧后松的节奏形式来表现。第17小节进入第一个小高潮,谱面标记a tempo。T和B第一次进入音乐唱属音,A和S分别演唱主音和中音,三声部构成一个稳定的主和弦。S和A声部三度叠置同向进行,男声同音保持与S和A形成斜向进行,在第18小节落在属和弦上。第19~20小节,男声与女声形成反向进行,结束在主和弦上。从第21小节开始,出现由女声合唱的大切分节奏型,同时男声在此处有四拍的休止。T在第22小节加入合唱,拍号由之前的四四拍变为四三拍。两小节之后,即第24小节拍号变为四四拍。此时,B在第二拍加入合唱与T同向进行做渐弱处理,最后落在属和弦上。第17~25小节,这三句旋律与之前三句的节奏特点相似,即前紧后松。第26~33小节,这两句节奏类型较为单一,以后附点节奏和长音保持为主。第33小节渐慢,同时钢琴伴奏随之渐慢。

B段(第34~55小节):第一句从钢琴伴奏回原速开始,T和B在第34小节的第三拍以mf的力度进入音乐。第35小节有两拍半的休止,这时两声部应采取声断,气不断的方式演唱,为第三拍后半拍的演唱做好准备。第二句采用自由模进的方法,男声演唱。第42小节和第43小节由女声合唱,在mp的基础上渐弱。第44小节B紧接着女声的情绪以p的力度,一点点做渐强。在第四拍时T加入合唱,与B形成平行八度进行。第45~46小节,拍号由四四拍变为四三拍。同时,女声在第45小节第三拍加入,A在S下方三度与旋律声部三度叠置同向进行将音乐推向第二个高潮。从第47小节第三拍至第53小节第二拍,S和T节奏型相同,以大切分节奏和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同音进行为主。同时,A与B节奏型相同,以流动的八分音符为主与高声部形成对比。最后四声部落在第52小节的省略三音的属九和弦上保持四拍后与钢琴伴奏一起做渐慢,收在钢琴伴奏的琶音上。第53小节第三拍至第55小节,本段的最后一句,四声部以slower的速度合唱结束在属和弦上。

间奏(第56~63小节):拍号变为四三拍,第56小节回原速,旋律声部以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增强音乐的流动感,左手采用稳定的分解和弦与之呼应。间奏有两处渐慢使音乐更具有戏剧性:第一处在第59小节,标记poco rit,第二处在63小节,标记rit,为C段合唱的进声铺垫情绪。

C段(第64~83小节):四声部进入音乐的第一个和声是F调主和弦,更加稳固了调性,以mp的力度无伴奏原速合唱。第69小节A做渐强,男声在第69小节第三拍的空拍处为下一小节渐强做好准备。同时,钢琴伴奏也在第70小节以mp的力度加入合唱。第71小节,四声部长音保持,钢琴伴奏做渐强,即将推向本曲的第三个高潮。第72~79小节是C段第一句音乐主题的发展变化,旋律线向上进行,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合唱和钢琴伴奏均以f的力度演唱和演奏,推向本首作品最后一个高点。

二、现代诗风合唱《深笑》的演绎

笔者在本文中从混声合唱歌曲《深笑》着手分析作品曲式结构,目的在于有艺术性地演绎现代诗风合唱。

前奏(第1~8小节):钢琴伴奏在第一拍起拍,小波浪进行的旋律把人们的思绪带入作者的回忆中。指挥需要和钢琴伴奏提前确定好每分钟以80拍的速度和mf的力度,挥出第四拍的拍点和反射线作为预备拍。同时,指挥要与钢琴伴奏眼神交流提示进入音乐,运用曲线四拍子图式挥两小节后可让钢琴伴奏自由发挥。在前奏的最后一小节,钢琴渐慢处理,指挥应双手放在预备位置,提示合唱团准备进声。

A段(第9~33小节):音乐进入第一个主题,“是谁笑得那样甜……”,诗歌层次分明,逐渐深入。诗人将天真的“笑”比作闪着光亮的明珠,泛流到水面上,灿烂而又分散,以此来象征着徐志摩天真的性情。钢琴伴奏与人声先后进入音乐,钢琴在第一拍进入,左手的大切分节奏富于推动感,而女声以mp的力度在第二拍软起进声“是谁……”。指挥双手分工,左手在第9小节第一拍之前给出钢琴伴奏富于内拉力的预备拍,右手在第一拍的后半拍挥出明确的拍点和有拉力的反射线预示合唱声部进声,以保证合唱团吸气的统一和进声的一致性。随后要运用控制性挥拍的方式,双手有拉力地去挥。其中在第三句“那样甜……”上做渐强处理,对应的挥拍幅度在加大的同时可以在第三拍做一个加速度的处理,以此更能带动合唱团。第15~16小节,S长音保持后做渐弱,A演唱流动的旋律线。在指挥时不能只关照A,左手要保持肌肉紧张的状态,由高到低挥出一个带有控制性的线条,提示S做长音渐弱处理。(第17~20小节):“一串一串明珠……” 出现大附点节奏和大切分节奏。同时本句情绪是明亮的、积极的,所以合唱团在演唱时要注意音乐情绪的表达。指挥在挥附点节奏时要挥出较为柔和的拍点。指挥在第17小节附点的后半拍的前半拍时,双手向下发力,并迅速向上反弹,以提示后半拍八分音符“明”的进入。第19小节的后两拍“光亮”是大切分节奏,所以在此处可设计为在第三拍的后半拍上做点上弹起的指挥设计。第21~25小节:“清泉底浮动返流到水面上”,四声部并没有同时进声,所以指挥需用到双手分工。第21小节仅有女声进声,指挥可调整挥拍幅度于腰线和胸线之间挥曲线四拍子图式。T在第22小节进声,所以指挥应在21小节的第四拍用左手在左上方的位置挥出预备拍来提示T进声。第22小节的拍号变为四三拍,指挥的图示要相应地作出改变,挥曲线四三拍图式23小节开始,织体变得稍复杂些,S在第23小节第二拍至24小节第四拍是同音保持,直到第25小节做渐弱处理。第23小节,内声部旋律三度叠置进行,对应的指挥设计是第一拍双手挥四三拍基本图式,第二拍左手挥完第一拍的反射线之后停在身体的左前上方,同时左臂在保持紧张的状态下提示S长音保持,右手挥曲线式四三拍基本图示提示速率。第24小节,B加入合唱,男声在第二拍进声,旋律上行级进六度叠置,S延续上一小节的长音保持,A在S下方六度做长音保持。在指挥本小节时需注意左手继续在左前上方停住挥女声的长音保持,眼神看向B,右手在右上前方的第一拍挥一个点上弹起作为男声的气口,指挥也要同合唱团一起吸气、阻气给予暗示,第二拍迅速变为四拍子曲线挥拍方式。第25小节,女声是长音渐弱,区别在于S与上一小节是同音,A则是大二度的级进,T和B仍是六度叠置进行,同时做渐弱。指挥左手给予力度上的提示,由高往低、由外向里做渐弱,右手挥四拍子曲线式基本图式。第26~33小节:诗中的“灿烂分散”表现出林徽因诗中刻画的“笑”,天真烂漫,在水面上若隐若现。曲作者重复表达“灿烂分散”,起着强调作用。这八小节是两大乐句,合唱团可在第29小节第三拍处换气,“烂”和“散”的长音采用轻声高位的唱法,循环呼吸,同时注意咬字吐字和向上收声的倾向。指挥可采用双手分工,左手控制力度,右手挥四拍子基本拍提示速率。第32小节“散”的收拍,五拍长音,收在第六拍上,此时钢琴伴奏还有两拍结束本段,指挥可能会有一种听觉上的延伸感,效果较好。第33~34小节的衔接处,钢琴伴奏和指挥的配合极其重要。合唱声部的长音收在第33小节的第二拍上,右手收住合唱团,左手可设计为连收带起,挥出第四拍钢琴伴奏左右手相同的属音。紧接着左手做一个点上弹起,预示第34小节钢琴继续演奏,左手在挥第一拍钢琴的起拍时,右手放于预备拍的位置。双手在第二拍时共同挥拍,省去击拍线,做点上弹起预示合唱团进声。因此,指挥除了提示合唱团员之外,还需与钢琴有眼神的交流,确保配合的准确性。

B段(第34~55小节):首句同第一段以“是谁……”开始,第二句歌词是第一句的重复,采用下方大三度自由模进的手法。诗中作者描写像花儿一样轻盈的“笑”,随着风飘出细香,拂在短墙上。在斜阳的照射下,诗人仿佛回忆起过去与徐志摩相见的画面。根据诗人所表达的意境,第35小节,男声在第三拍后半拍饱含深情地以mf的力度用半声进声。在指挥前两拍时,只需左手挥钢琴伴奏,右手在第二拍时放到预备位置,双手在第三拍上省去击拍线,直接做点上弹起给男声气口,为第三拍后半拍的演唱做准备。随后指挥根据旋律线挥曲线四拍子基本图示,在合唱声部的休止处,左手指挥钢琴,右手自然地收回在身体前下方。第44小节,T在第四拍进入合唱,而B是在第一拍进入合唱的。所以在给B气口之后,在第三拍也要预示T。虽然谱面标记为由弱一点点渐强,但是在挥这两处预备拍时还是需要挥出清晰的拍点,挥拍幅度可稍小一些。第53~55小节:曲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对挚友的不舍,专门标有“slower”的速度标记。指挥可设计成控制性挥拍,为了使合唱团慢下来,最好采用分拍的挥拍方式,即在长度为一拍的音符上打出两个再分拍。这三小节的控制性挥拍再加上分拍的设计,使音乐情绪更加符合歌词表达“挂着留恋”。

间奏(第56~63小节):这两大乐句是钢琴的独奏部分,作曲家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左手的伴奏采用分解和弦,右手是跑动的十六分音符,营造出浪漫和梦幻的感觉。这两句为连接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桥梁,所以指挥需要在钢琴伴奏演奏之前给出明确的预备拍,在钢琴进入之后指挥应该充分相信钢琴伴奏并跟随着挥曲线式三拍子即可。

C段(第64~83小节)首句同样以“是谁……”开始,诗人运用独特的建筑意象手法,既使诗歌像百层塔呈现出飞扬之势,又将“笑”表现得淋漓尽致,象征徐志摩文学造诣之深厚。第64小节,四声部同时以mp 的力度进声,S为主旋律,其他声部倾听并贴合S,指挥出富有拉力的曲线三拍子图示即可。第74小四声部前两拍的大切分节奏需注意,根据三拍子基本图示,在击出第一拍拍点后,迅速保持住,在下一拍点的强拍位置上向外发力,提示后半拍八分音符的准确进入。简言之,本小节采用混合三拍子挥拍方式,前两拍为直线挥拍,后一拍为曲线挥拍。本段最后一句“摇上云天”达到作品高潮。第80~85小节,上三声部基本保持相同的节奏型,B演唱“摇上”。指挥在每一拍换音都要给出明确的、有力的拍点,以此来提示B的演唱方式。最后尾音“天”,尾音标记有延长音记号,所以“天”可设计为收在第8拍上。在设计收拍时,双手可在第七拍做一个弹性慢速的点上弹起,预示合唱团清晰明了地收在第八拍上,从而达到作品最高潮。

结 语

当今中国的合唱事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很多新生代的中青年作曲家融合西方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创作出优秀的现代合唱作品并且以演出的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但笔者发现对现代诗风合唱作品的演绎的理论研究目前尚不多见。由此可见,中国合唱的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合唱作品,更需要理论研究成果来引导合唱实践的良性发展。通过对混声合唱《深笑》的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点。

第一,分析现代诗风合唱作品的音乐创作是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深笑》的曲式结构对该作品的音乐创作有了基本的认识,从而更贴切地设计出作品实际演出中的音乐呈现。

第二,笔者通过对《深笑》音乐创作的分析,从而设计出该作品的演绎。指挥在作品演绎之前不仅要掌握好合唱各声部的演唱、钢琴伴奏的演奏以及指挥设计这些基本技能,更要去做好谱面研究、分析音乐表达以及词、曲作者的思想内涵。合唱艺术归根结底在于音乐情感的表达,所以指挥应该引导合唱团以情带声,以情动人。

参考文献:

[1] 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陈家海.合唱名曲指挥设计[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3]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田晓宝.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和谐”及其审美本质[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2):39-43;47;1.

(责任编辑:赵清月)

猜你喜欢

演绎作品分析
论述《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及情感的处理
用真情和智慧演绎精彩的语文课堂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误读为“演绎”的“同人”
谈歌曲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