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秧歌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2024-06-24许月

当代音乐 2024年6期
关键词:秧歌剧目太原

许月

[摘 要]太原秧歌是具有太原地方特色的戏曲小戏。这一民间艺术记录了太原秧歌发展三百多年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剧目内容内涵丰富,有着深厚的研究价值。太原秧歌被山西省列入“地方濒危剧种”,亟待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因此,本课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传承和保护太原秧歌的具体策略,对于拯救太原秧歌这一“地方濒危剧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研究也会为山西传统民间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关键词]太原秧歌;传承;保护;地方特色剧种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193-03

一、太原秧歌概述

太原秧歌是流传于太原市晋源地区的戏曲剧种,是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秧歌的起源在民间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胡闹三官”,传说在正月十五敲锣打鼓闹红火,是为了纪念“三官爷”,“三官爷”本来指早期道教尊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天神。由于早年间秧歌靠老艺人口口相传,几代后三官合一变为“三官爷”。第二种说法是当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打到太原的时候,当地百姓扭着秧歌欢迎李自成。第三种说法是太原市的晋源地区一带种植水稻,人们在插秧的过程中,为了缓解疲劳,边劳作,边随口哼唱的太原民歌,这些民歌演唱成熟后,运用歌舞、杂技、音乐和舞美这些音乐元素进行民歌内容的表演,最后发展为走街串巷边扭边唱的太原秧歌。

(一)太原秧歌生存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三面环山,属于盆地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太原秧歌的出现与太原盆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当地大面积种植水稻,盆地里到处都是插秧锄田的人群,秧歌对于耕种的劳动人民来说,可以缓解他们繁忙的劳作,调动劳动情绪,这为太原秧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

2.人文环境

山西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民间文化的摇篮。山西民间文化有着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如剪纸、民间社火、威风锣鼓等,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太原秧歌这种山西民间文化,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孕育并逐渐发展壮大的。

(二)太原秧歌的历史发展

太原秧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第一,最初是在田野间劳作时哼唱的,后逐步发展成有歌有舞的地秧歌。形式内容简单,表演基本上以民歌小唱和简单的歌舞为主,由一人或两人表演。演唱内容大多为过节祭祀、婚丧嫁娶,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小型演唱形式,如《对花》《放羊》《捣米》等。

第二,登上舞台的阶段,这个阶段秧歌的演出剧目不仅是歌舞小唱,而且增加了故事情节,反映当时群众劳动生活与社会现象的中小戏曲,如《卖花》《捣银器》《收草帽》等。

第三,中小戏曲发展为整本大套曲历史剧阶段,老艺人为了丰富秧歌表演内容,汲取梆子戏的营养,还移植编创了许多整本大套的梆子戏剧目,如《武大郎之死》用秧歌曲调演唱,很受群众的欢迎;还借鉴了晋剧的武场伴奏和道白,但是也注意保留了太原秧歌自己唱腔的艺术特点,如《青山英烈》《彩云球》等。这一时期太原秧歌有了质的飞跃。

第四,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班社停演,大批老艺人转行,许多剧目失传。

第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部分秧歌剧团逐渐有组织地恢复演出,并收集、整理和改编了一些秧歌剧目,还进行了演员培训,如《白毛女》《刘巧儿》等。

二、太原秧歌的艺术特征

(一)唱词

1.地方方言

太原秧歌的唱词以太原方言为基础,演唱的口语化,使太原秧歌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唱词上有自己特有的结构特点。如《元宵节游北京》中“吃得喂嘴里头甜格盈盈”“白圪生生桂花元宵”;《姐妹俩》中“门限限高拨拦倒”,其中“喂”“甜格盈盈”“白圪生生”“门限限”“拨拦”这些词语都富有太原地方方言俗语的色彩。

2.结构多样性

太原秧歌句式运用了民间语言和口头语,根据艺人的演唱习惯音乐句式有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六句式和花句式等,一般两句式和四句式居多。句式结构都与表演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如两句式《小赶会》、三句式《考察》、四句式《观牡丹》等。

3.叠字、衬词丰富

太原秧歌语言中叠字的使用是当地百姓口头习惯用语。动词、形容词、名词、量词都在太原秧歌的语言中使用过。这些叠词的使用能形象描绘剧目内容中的事物以及准确表达演员内心感情,最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如《元宵节游北京》中“园格丢丢地,冰糖块块,核桃仁仁,切好糖蛋蛋”;《卖花花》中“细花花,香瓜瓜、卖瓜瓜,脆瓜瓜”。

衬词的多样化,如“吱儿呦”“咦呀哈”“得儿”“呦丢”“哪哈”“好哈”等,这些衬词没有实在的字意,但是对曲调与唱词节奏的和谐、气氛的活跃、语气的加强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如《割田》中“庄家长得好哈哈哈咦呀哈一起在长好哎咳咳嚎咳呀哈”;《挑猪菜》中“俺娘叫俺哎么吱儿呦去把菜来挑了么吱儿呦 ”。

(二)唱腔体系及演唱内容

1.唱腔

太原秧歌的音乐唱腔属于单曲体,大部分是一剧一曲,一个基本的曲调反复进行演唱。这种单曲体音乐多数是以太原民歌小调为主,也有一剧多曲的。曲牌主要分大套曲即“十字大调”和“小曲曲(太原当地方言)”。

2.内容

传统小剧目内容反映百姓的婚姻爱情和日常劳动生活,篇幅短小精悍,当地人称之为帽之戏,如《小挑菜》《割田》《捣米》等。还有一部分剧目是从晋剧剧种中移植过来的,同时还吸收了晋剧部分的锣鼓经鼓点,如《打渔杀家》《清风亭》等。

大套曲剧目内容大多为反映社会历史文化题材,表现英雄武士的性格,如《拳打镇关西》《考察》《挑帘》等;还有一些历史剧是太原艺人根据历史小说改编,如《卖饼》《过江》《翠屏山》等。大套曲音乐的旋律曲调具有平稳有力的特点,给人一种慷慨激昂的情绪,是“秧歌本戏”。

三、太原秧歌的研究价值

(一)有利于太原方言文化的研究

太原方言是太原市及周边地区特有的方言,属于太原本土文化。文白异读的发音具有强烈的色彩,这种文白异读是在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文化,指同一个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读音。“文读”是指用于阅读和识字的发音;“白读”指平时说话的语音。文读音是明清之后受到官话方言影响产生的;白读音代表较早的历史层次。

太原秧歌演唱中有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实际上这种现象越丰富,越能够从中离析出更多的历史层次,说明这种方言留存的时间就可能越长。太原秧歌使用的方言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历史层次,保留着太原话的早期形式,从中反映出太原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发展历程,反映出语言与社会、文化和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有利于太原民俗文化的研究

民俗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世代相传。太原秧歌是传统的且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作为太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在最初的原始生产生活及娱乐需求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成果。它不仅是一门民间艺术,同时它也与当地群众的民俗文化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在各种剧目的内容中得以体现。

在太原秧歌剧目中,包括庙会、时令、生活、爱情、婚姻、集会等民俗内容,占到秧歌剧目的三分之二。在这些剧目中,有已经失传的民情民俗,有些还能追寻到传统民情风俗文化的根,如《打铁》《挑猪草》《小赶会》《送行》 等都充分反映了田地、娱乐、庙会、节日等民俗内容。不论是在民俗文化传承上,还是在自身的发展和艺术特点上都与众不同。秧歌内容富有太原民间乡土气息,还蕴含着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韵味,所以它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有利于太原民歌文化研究

太原秧歌运用的音调是以太原的民歌小调为主,它是独立的,但与民歌密切相关。早期的太原秧歌是在田畔街头,表演内容大多是反映劳动生产和爱情生活的民歌小唱;明末时期搬上了舞台表演,有角色的分工,这时的表演内容是反映群众劳动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戏剧剧目;后来受到梆子戏的影响,编演出整本大套历史剧和连本大戏。从太原秧歌的发展来看,拓展了民歌文化内涵,民歌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太原秧歌在汲取民歌滋养的基础上,丰富了太原秧歌文化艺术,传达着对自然、家乡、爱情、劳动等多方面的内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太原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一)太原秧歌传承人重塑工匠精神

首先,传承人对确保非遗文化的延续性是有一定责任的。重塑太原秧歌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将成为“太原秧歌非遗”保护的核心所在。乔俊宝先生是太原秧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认为传承太原秧歌需要拥有精益求精、守本创新的精神,在口传身授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传递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李博是年轻一代太原秧歌传承人之一,他全身心投入挖掘、录制,传承太原秧歌工作。他认为传承人对职业的热爱和敬畏,会投入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对太原秧歌的传承保护是一种坚定不移的承诺,这是对“非遗文化工匠精神”的坚守。

其次,传承人还需做好新一代的传承人培养工作,挑选喜爱太原秧歌艺术的好苗子,制订规范有序的新一代传承人培养方案,使其走向规范化、有序化。总之对于太原秧歌这一“非遗”而言,现有的传承人各方面的状态对于太原秧歌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太原秧歌文化场所的建设

据调查,太原秧歌目前没有专门的团体进行经常性的演出,如果外地的旅游者或是一些年长的老人想去欣赏太原秧歌,很难在剧场中看到。太原秧歌只有排出新剧目,在审查节目和比赛时候才能在剧场看到。在剧场内演出是很有限的,秧歌演员演出的机会很少,这样太原秧歌的传承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力度放在基层和农村,在太原秧歌发祥地晋源区,打造太原秧歌文化活动场所,服务喜爱太原秧歌的百姓,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多搞一些活动,如比赛、演出、培训等,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种普及性的传承局面,为太原秧歌传承提供更大更多的舞台。让更多人去了解它,传播它;让太原秧歌有人演,有人传。

(三)鼓励发展太原秧歌民间文化演艺团体

太原秧歌最初的民间戏曲票社是“聚文汇”,清朝道光年间由马家兄弟俩经营。在20世纪30年代,班社在周边地区进行演出。20世纪80代初,改名为太原南郊秧歌剧团。2017年,由原太原南郊秧歌剧团崔云东一人投资成立,主要任务是恢复传统老戏及排演新戏,同时积极寻找太原秧歌的发展市场。从对太原秧歌传承保护的历史来看,民间文化演艺团体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民间文化演艺团体传承太原秧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太原秧歌生长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强大动力在于人民群众自觉加入“非遗”的传承中,并将该“非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民间组织的文化演艺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鼓励发展民间文化演艺团体,也是传承保护太原秧歌“非遗”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太原秧歌在传承保护中发展创新

作为山西民间文化濒临的戏曲剧种,从国家到省、到市里,都非常重视,对于太原秧歌来说这是好的开端。新建成的太原秧歌传承体验中心,使太原秧歌传承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体验中心开展排练、演出、研学和展览活动,这将成为太原秧歌发扬和传承的重要地方。有效利用好体验中心,在研学中看经典秧歌剧目:如《捣米》讲述水稻在过去脱壳都是用杵去捣。《刘三推车》讲述了光棍刘三独自推车赶会,巧遇下凡仙女。让观众体验模仿秧歌不同人物中的姿态与形象,传授专业的戏曲表现手法,让我们能看到“非遗”文化在传承;在排练中编演秧歌剧目:结合新时代特征,面向不同的年龄层次,拓展秧歌剧目内容,可先对传统剧目内容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在展演活动中,邀请专家指导,重视各剧种之间交流互鉴,汲取各剧种丰富养分推动太原秧歌的发展。创新发展是走守正创新之路,在保留原剧种风格特征的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变化,创新秧歌内容形式;推陈出新,争取推出更多的太原秧歌优秀作品。把太原秧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五)太原秧歌利用新媒体艺术扩大影响力

太原秧歌要更好地传承下去,也应该“自我造血”。如今是数字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直播基地、户外广告等平台能为太原秧歌创造更多被人们看见的途径。如线上教学课程的开设,这样学习太原秧歌的技艺就不再受地点、时间、传承人的限制,让更多喜欢太原秧歌的人们随时随地学习,进而不断扩大太原秧歌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太原秧歌,积极主动参与到太原秧歌的传承保护中,探寻出时代潮流下太原秧歌传承发展新方向。

(六)太原秧歌与旅游的融合

太原秧歌是一种具有地方性、历史性、审美性和真实性的文化资源,它包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属性,具有很强的旅游开发价值。“太原秧歌非遗+演艺”是对舞蹈、音乐、服饰、节庆、习俗等“非遗”文化的开发;“太原秧歌非遗+节庆”: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以及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打卡地”;“太原秧歌非遗+文创”因地制宜,挖掘太原秧歌“非遗”的地方特色,非遗文创与现代创意结合,开发有特色、有内涵的“非遗”旅游文创产品。丰富旅游供给,使太原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市场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它也赋予旅游业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双向互补积极作用。通过旅游发展的渠道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承保护。太原秧歌非遗与旅游融合是一种有效的传承路径。

结 语

太原秧歌以传统小戏的形态存在。它运用独特的唱词结构、丰富多样的表演内容真实地记录着当地民众的乡土生活,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价值。如今面临濒临失传的危险,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传承。太原秧歌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走进大众的视野,有序的传承、有效的保护,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这宝贵的秧歌艺术财富保护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太原市艺术研究院.太原秧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2]太原市南郊区志编纂委员会.太原市南郊区志[M].北京:三联书店,1994.

[3]武超.山西秧歌戏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研究——以沁源秧歌为例[J].戏友,2019(5):22-26.

[4]高海燕.祁太秧歌艺术特色研究[J].北方音乐,2011(7):118-119.

[5]杨绍科.晋中秧歌的艺术风格及发展研究[J].太原市城市职术学院学报,2011(1):175-176.

(责任编辑:金方建)

猜你喜欢

秧歌剧目太原
舞台剧目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除夜太原寒甚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昌黎地秧歌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