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专业群建构的内在机理及实施路径

2024-06-23杨松茂赖玲玲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2期
关键词:专业群实施路径

杨松茂 赖玲玲

摘 要:专业群建设是职业院校优化专业布局,配合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基于“双高计划”背景下数字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经验,从专业群建构的逻辑起点、价值和关键要素出发,分析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动态耦合匹配的内在机理及内涵意蕴,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创新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团队组建、组织管理模式等行动,推进专业群建设的实施。

关键词:专业群;数字商务;内在机理;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2.034

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要求以区域或重点产业为目标,依托优势以及特色专业,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群,促进专业资源的整合和结构优化,完善产业对接并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面融合的优势。基于此,从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动态耦合与匹配出发,重新审视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专业群建构的背景、价值和关键

1.1 专业群建构的背景

1.1.1 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跨界、交叉型岗位越来越多,需要通过专业群建设有效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需求,提高人才供给的多样性;通过专业之间的聚合,匹配产业结构对人才的新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数字商务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拉动内需,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数字化营销与商务运营技术链的数字商务新态势和新模式应运而生。

1.1.2 结构优化的新应对

解决相关专业之间“形像而神不像”,不同专业之间定位交叉重叠等问题,需要有“群“的意识和理念。提高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匹配度,需要对核心专业“强链”,缺失专业“补链”,新兴专业“建链”,过时专业“撤链”,形成专业群。数字商务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联结现代服务产业链相关专业,包括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事务、国际商务(跨境电商方向)等专业。以数字化营销与商务运营技术链为纽带,构建“互联网+商务运营全流程”项目。

1.1.3 资源共享的新机制

教学与课程资源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专业群进行教学资源构建,可以有效整合分立割裂的专业孤岛,最大限度完善教育教学资源集聚、开放、均衡的共享机制,提升宏观调控效率,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数字商务专业群基于“互联网+商务运营全流程”项目,构建“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参与的专业群协同治理机制,系统规划打造“平台+模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为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进行探索和实践。

1.2 专业群建构的价值目标

1.2.1 服务发展能力更强

对专业群面向产业链上的不同岗位群进行差异化分析和目标定位,以数字商务专业群为组织将相关职业进行捆绑,通过提高人才供给能力提升服务能力。以数字商务专业群为单位搭建更加高端和综合的产教融合平台,提升专业群服务能力。

1.2.2 人才培养水平更高

积极探索分层分类、校企协同、双创教育、中外合作等人才培养新路径,着力培养基于数字化营销与商务运营技术链的技能人才。构建“互联网+商务运营全流程项目”,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把试点经验辐射到更大范围的学生群体。

1.2.3 协同发展优势更好

通过以产业链为导向组建专业群,整合群内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将原来分立割裂的独立专业发展目标统一到专业群整体发展目标上,使资源配置更高效、指向更集中。通过建设高度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实习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平台、教师创新团队等办学要素,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群在资源共建共享上更为持续的内驱动力。

1.3 专业群建构的关键要素

1.3.1 重标准—专业群建设的核心

专业群建设必须树立标准化办学的宗旨,做标准办学的示范者和引领者;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做标准建设的开发者与引领者。

1.3.2 重制度—专业群建设的基石

“1+X”证书制度是重大制度设计,成为落实“1+X”制度的主力军;专业集群发展是必然选择,成为专业群制度创新的引领者;治理能力是发展的根本保障,成为专业群治理改革创新的拓荒者。

1.3.3 重队伍—专业群建设的关键

构建专业化、结构化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专家型、领军式的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队伍;打造精技善教、行业顶尖的高技艺“工匠之师”。

1.3.4 重平台—专业群建设的载体

专业群建设应更加关注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综合体的一体化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要体现实体化、要实施全链式、要拓展新路径、要形成共同体。

2 专业群建构的互动机理及内涵意蕴

2.1 互动机理

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应有机融合并统筹推进。数字商务专业群基于构建“强学科技术、弱行业指向、强组织管理”的学科技术型专业群形态,按照岗位需求特征进行整合并形成了有序的专业协同组织。

厦门特区“十四五”规划明确大力发展“环湾现代服务业培育带”,重点培育旅游会展、智慧物流、信息服务、数字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区域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对高素质现代商务综合职业技能人才类型及规格需求发生了变化,为本地现代服务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的衔接找寻培养落脚点。

依照产业链设计专业链,将商业经济流通全流程融入专业群培养体系,以人才链匹配产业链为指针,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聚焦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这一现代服务产业链推进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对应供应链管理、商务运营、信息处理、财务管理4大职业功能领域,构建“互联网+商务运营全流程项目”。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联结现代服务产业链相关专业,包含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事务、国际商务(跨境电商方向)等专业。以数字化营销与商务运营技术链为纽带,构建“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参与的专业群建设协同治理机制、系统规划并重构“平台+模块+方向”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2.2 专业群建构的内涵意蕴

区域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行业人才类型及规格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群各专业能满足各自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数字商务专业群必须在提高自身内涵建设、提升师生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将基于数字化营销与商务运营技术链的“互联网+商务运营全流程”理念服务于厦门市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专业群建构内涵意蕴应满足四“匹配”,即:专业布局应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匹配;专业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相匹配;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群内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相匹配;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或服务过程相匹配;专业教学评价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匹配。

3 基于人才链匹配产业链的专业群建构的实施路径

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驱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体系改革和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进而形成人才链匹配产业链的动态优化调整机制。结合厦门“十四五”规划现代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提出数字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创新数字商务专业群“三引领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构建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三引领三融合”技能拔尖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互联网+商务运营全流程” 项目,以标准引领即高于国家标准的校本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标准为特色,以技术引领即数字化营销与商务运营技术链等先进元素纳入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以创新引领即“创新、创业、创意”三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推进德技融合、岗课赛证融合、专创融合等提升学生的商德素养、数字化营销和商务运营技术以及职业生涯拓展能力,打造数字商务专业群能力和素质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典范。

数字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数字化营销和商务运营技术链为支撑的“互联网+商务运营全流程”项目贯穿始终,具有良好商德素养和先进的数字化营销和商务运营应用技能的实践智慧型技能人才。

3.2 优化“底层共享、中层互融、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群所面向产业链中的职业岗位群的耦合匹配关系,按照底层共享、中层互融、顶层互选思路,重构并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深化“探索—专精—创业”三阶三层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开展对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的“一员多证”试点工作。

3.3 建设基于“互联网+教学”的模块化教学创新模式

“互联网+教学”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推进虚拟仿真实训、在线精品课程、新形态教材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建设基于“互联网+教学”行动计划。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重构集慧式教研活动体系。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索基于工作目标导向的全场景线上线下混合式双师课堂,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3.4 构建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开展“五层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行动计划,把校外实践基地按照合作深度分为高端合作型、校企利益共同体型、示范型、紧密型和一般型5种,明确各层级基地建设标准。对接“互联网+商务运营全流程”,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群内各专业岗位通用技能、专门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建立通用实训室、专业实训室、综合实训室,建立满足专业群共性需求与专门化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校企协同机制,建立由多方组成的专业群建设委员会以及对话交流机制,通过“职教集团”“产业学院”“校企共同体”等途径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合作。

3.5 建立行动导向模式的双师型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

以打造符合“互联网+商务运营全流程”项目的智慧型实践技能人才需求为目的,完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校企联合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总结、凝练师资团队建设成果并进行转化和应用,推广于全省数字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

构建专业群“六维四类三层级”的教学创新团队,主要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竞赛指导、教研科研、专业实践、社会服务6个维度切入,将教师团队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4种类型,打造新进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学带专家型教师3个层级。分层分类安排专业群教师定期到基地进行实践研修、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开发、数字化营销与商务运营技术应用等活动。

3.6 建立健全专业群设置的“四共享、四服务”机制动态优化

构建适应专业群建设的创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利用产教融合平台现有的“信息、资源、技术、人才”四种共享性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服务“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四方利益,构建“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参与的专业群协同治理机制。服务企业技能升级、人才技能提高。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成为对接职业教育培养与行业的桥梁。服务政府,开展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现代服务产业人才需求对接调研,为产业发展夯实现代服务职业技能人才基础。通过该运行机制,制定专业群与产业链集群对接布局图,制定专业群发展规划,完善中高职衔接工作机制 。

4 总结与反思

通过组建数字商务专业群,以区域现代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群内各专业紧贴产业布局,专业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厦门乃至福建现代服务业发展输送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建成特色鲜明、资源丰富、社会服务能力强,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专业群,共同助力区域现代服务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发展,提供数字商务专业群“集群建设”范式。

参考文献

[1]王亚南.“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整合的模式建构及实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7):5360.

[2]施芬,葛慧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共创机理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4):100106.

[3]王亚南,成军.职业教育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产业需求、知识关联及有效治理——基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匹配[J].职教通讯,2021,(04):718.

[4]顾永安,许戈,张静,等.高职院校专业群生成逻辑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4):152157.

[5]王琺,米俊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的专业群生态与治理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03):1320.

[6]宋亚峰.“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专业群生态与治理方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9):2228.

[7]顾永安,许戈,张静,等.高职院校专业群生成逻辑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4):152157.

[8]崔志钰,陈鹏,倪娟,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意义辨析·问题剖析·策略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6)):136140.

[9]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9397.

[10]张国平.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1,(2):4344+50.

[11]李鹏.“双高计划”的治理逻辑、问题争论与行动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26131.

[12]徐国庆.基于知识关系的高职学校专业群建设策略探[J].现代教育管理,2019,(7):9296.

猜你喜欢

专业群实施路径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新兴专业集群化的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