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2016-12-23张晶晶白杨尹微
张晶晶++白杨++尹微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亟待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格局,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持。所以,有必要对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校专业群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业结构 专业群
我国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有些产业比例失调,导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有的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 有些社会需求的产业过少或者没有,造成产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亟待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格局,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持。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对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专业群这一思想是将产业集群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而产生的。首先,专业群是由与某一行业相关的多个专业所建立起来的,各专业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学科建设和教学角度来看,各相关专业的聚合便于学术交流和探讨,有利于学科专业的发展,在实训室建设、实训设施使用上可以资源共享,对提高高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专业群需要有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来培养和开发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最后,专业群对于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形成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形成特色专业和品牌优势,提高高职院校知名度和竞争力。
一、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1、群观念不强,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
地方高职院校在整合发展过程中,对专业群的概念、观念还没有形成。专业群组织是由分院、系、教研室等构成的隶属关系形式。行政机构式的条块分割导致了本该属于一个专业群的教师的部门从属关系严重,专业群教师的团队优势难以发挥。这种行政隶属关系和人为的位置分离,阻碍了专业群建设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地方高职院校受到传统教学观念、方式方法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专业课程授课还主要沿用讲授式,理论基础知识灌输得多,理实一体教学运用得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得少,缺乏主动开发切合学生实际和岗位需要的课程,虽然开发了一些课程,但是课程开发不平衡,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构建起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简单,教学改革滞后,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也制约了专业群的发展。
2、校企合作程度未达到专业群建设要求
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还处在浅表层、形式化阶段,企业没有深入参与专业、课程、教材等建设,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职工到学院培训没有形成制度,还没有与企业(行业)建立稳定的紧密合作机制。
3、“双师”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具有发展优势的专业群存在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低于国家规定的80%的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单一,尽管国家提出“双师素质”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要求,但是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挂职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地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能满足专业群建设的需要。
4、实验实训设备不足
地方高职院校合并成立后,投入了许多资金加强实验实训建设,一些专业群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但是有些专业群还需要大力充实实验实训设备,才能满足发展。
二、解决专业群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紧贴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新观念,加强专业群建设
地方高职院校要建设专业群,就要改变传统观念,紧密追踪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动态,加强分析研究,以重点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为支撑进行规划建设,面向市场,引进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以达到资源的便利共享与有效利用。要根据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群情况和群内专业的关联性构建课程体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为满足新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对从业人员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需适应行业的这种变化,否则,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对新技术、新行业不能胜任,无法服务于产业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专业群建设,通过专业群集聚的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等多方面的优势,加强专业间以及专业内的相关学科优势互补,不断调整专业方向,适应社会对专业技术的升级改造,形成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强势专业,保证职业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专业群建设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对学生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既可以解决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有限、实习场所不足,降低职业院校对于专业实训场地建设的投入成本,又能够保证高职学生能够得到实践生产一线技术的机会。同时引进行业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实训能力与管理水平。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使专业群培养的学生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具备“双重身份”,即传授知识的老师和具备较高技能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设计和改进职业教育的学习方法,将更多的技术、技能资源整合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但是如果通过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内会保持相对稳定数量和质量的师资,再加上专业群内各专业和实践体系的相对稳定,利于建成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依据专业群要求建设和使用实训基地,资源共享,降低实训成本
按照专业群建设与发展需要,要打破传统的以专业为中心,配套实训资源的模式,要整合实训资源,建立共享性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如果该实训基地的专业人数太少或者过于分散,一方面会导致建成的实训基地不能充分利用,存在实训设施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会降低实训室建设的热情,影响到实训教学的质量。
该论文属于2016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沧州产业结构与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互动优化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