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2017-01-05张新民罗志
张新民 罗志
摘 要:专业群内部机理是群内各专业的结构关系、职业面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师资结构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内部机理决定了专业群基本特征的形成;产业集群理论和学科建设理论是专业群建设的基本理论;专业群的发展动力关键是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也是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生需求。构建专业群应建立与行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步调整机制,建立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协调合作机制等。
关键词:专业群;机理;动力;理论基础、机制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特色战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编号:DJA120303),主持人:罗志。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7-0005-05
自2006年教育部在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的文件中提出要重点建设500个专业群以来[1],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职院校对专业群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特别是各省级职教项目由原来对专业的重视和关注,转为对专业群的重视和关注,诸如重点专业群、示范性专业群、特色专业群等项目连续出现在各省市的职业教育重点项目的立项文件之中[2]。各学校也都重新调整专业布局,按有关要求将学校的专业整合为若干专业群。同时,不少高职教育研究者,特别是高职学院的领导和教师,对专业群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不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专业群建设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专业群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较少涉及[3][4],对专业群的认识整体上还比较肤浅。毫无疑问,专业群建设已经有了较好的实践基础。虽然在行政项目带动下兴起的东西,较易成为流行和时尚而昙花一现,但专业群作为新的产业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的新理念,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要更充分地发挥这种作用,就应认真研究其内部机理、理论基础、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等理论问题,这是实践对理论的期待,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需要。
一、专业群的形成机理和基本特征
根据对大量研究专业群文献的搜集和阅读,还没有发现“专业群”概念究竟出于何处,国外的职教文献也没有“专业群”的概念。各种文献所能提供的最早依据是2006年教育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文件。关于专业群的概念,张淑艳在其文章中是这样表达的:“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的重点特色专业为核心,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或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5]。进一步研究发现,很多文献关于专业群概念和以上表述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高职专业和“工程对象”、“技术领域”、“学科基础”这三个概念并无明确直接的对应关系,且三个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上述定义对专业群建设虽有一定的启发,但具体的指导作用并不明显。
事实上这不是个很严格的定义,只是说明了专业群的构建方式或组织形式。人们从这个概念得到的结论是: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几个)重点专业牵头,组织几个相近专业构成的群体。如果将专业群视为一种“教学管理单位”,即“学校内部资源使用与人才产出的实体组织”[6],上述定义还是可用的。从学校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如此,如不少学校一个专业群就是一个教学系(分院),使专业组织和教学管理组织合二为一,这种传统做法在实践中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无疑,专业群首先是作为专业组织而存在的。作为专业组织的专业群概念,目前还未能深入其内部机理和具体内涵。或者说,在已有的研究中,对专业群的内部机理和本质特征还很少涉及。当然,也有个别例外,如吴盛文在《普通高校特色专业群形成机制研究》中认为:共同的学科基础和相似的服务对象是专业群的基本特征,而其学科基础是专业群之所以成为专业群的“土壤基质”[7]。这个论述正面描述了专业群构建的内部机理,表面上看有其合理性,但是将“学科基础”作为专业群的“土壤基质”显然有失偏颇,这将使专业群的职业教育特征大大削减,有违专业群建设的初衷。
目前高职专业目录分类较细,而有些高职院校各专业自成体系、互设壁垒,不少专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背景下,单个专业即使是实力较强的单个专业,也很难把握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校企合作方面较难深入,或者说以单个专业面向市场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群建设可使各专业共享单个专业无法实现的对产业发展态势的整体把握,及时了解产业技术的进步;共享整体规划带来的优良实习实训条件、良好的交流沟通机制,以及群内各专业之间内部竞争形成的进取氛围。更有利的是可根据产业发展变化适时调整群内各专业的规模比例、课程体系、使专业群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始终保持在高度的融合状态。可见,专业群的提出是高职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新思维。
机理是指事物变化的理由和道理,包括形成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那么专业群的机理究竟是什么?“学科基础”不能作为专业群的“土壤基质”,但专业群的内部机理还是包含“学科知识”这个要素的,不过专业群的内部机理应更多地从“职业特征”[8]上去把握。那么专业群有哪些主要要素呢?
作为专业群,首要的要素是由哪些专业构成的,其核心专业是什么。在专业群构成之后,便可将其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对外输出的是面向一定职业岗位群的人才,或者说为职业岗位培养人才是专业群对外输出的主要能量。而职业岗位群又决定着系统内各要素的特点,如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反之系统内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各要素及其关系若已确定,系统向外提供人才的职业岗位群也就基本确定了,这自然符合系统内外能量与信息交换的原理。在这个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还有企业等用人单位为专业群建设提供的设备、师资以及企业文化等,以保证专业群不断刷新信息并获得能量补充。作为系统的专业群,要向一定的职业岗位群输送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也必须从系统外汲取能量与信息,特别是要及时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和产业技术进步状况,使系统不断完善内部各要素,不断适应外部变化。
系统内各要素的质量以及各要素的关系是决定系统完成预定目标的关键。因此,作为专业群内部机理的构成要素——群内各专业的结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师资结构与水平是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有研究者认为:与产业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职业联系”是高职专业群建设的现实依据[9]。以系统论的观点,这应该是指专业群与外部的联系,高职教育专业群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内部的构成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不是其他。
从专业群的构成机理,可以推断出专业群的基本特征。一是具有体现群内各专业某种共性特征的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群可能对应某产业链的其中一段,如湘菜产业专业群的职业岗位群;也可能是某一类职业的不同技术岗位,如会计类职业岗位群;也可能是某类技术的相关职业岗位,如电气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群。二是群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如旅游类专业群,其共性特征是工学结合的形式要充分关注旅游业的季节性。三是群内各专业要有一定的共享平台课程,这是群内各专业能结合成“群”的关键要素。不少专业群的共享平台课程需要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因此在高职专业群的构建中既要强调与岗位紧密联系的职业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学科性,在某些时候对学科性的尊重是为了突出职业性。四是群内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共享,特别是师资和实践教学条件。当然,也还可以归纳出更多特征,但这四点是基本的。
二、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基础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很多时候就像鸡和蛋的关系一样,说不清谁先谁后。但是对于社会科学,通常是实践先于理论;某些时候也有可能理论在前,但通常是对已经发生的实践现象认真分析研究基础上的预测和推论。根据教育部文件的表述和大量的研究文献分析以及作者实际参与的专业群建设实践,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产业集群理论”并受到“学科群理论”的启发。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8年发表的《企业群落与新竞争经济学》文章,从企业竞争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企业(公司、机构)聚集在特定空间的现象,集群除了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或机构,还包括了政府、大学、标准制定机构、职业培训中心等其他机构[10]。这些政府组织和其他机构可以为上述企业提供专业的培训、信息、研究和技术研发等服务。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使群内企业享用共同的基础设施,使产业分工更细更专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更方便,合作更有效,信息和技术传递更快捷,更便于激发新思想和新方法等。高职院校“专业群”概念的提出和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确立,也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作为专业群建设的最初设想,如前所述就是要实现群内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和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再来看看学科群和专业群建设的关系。这里的学科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是学校“教学的科目”[11]。学科群是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或重大项目,学术上相互渗透,技术上互相补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前者偏指知识体系,后者偏指社会职业领域。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以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以本学科研究的成果为目标,其发展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专业的发展目标则是满足社会对某类专门人才的需求”[12]。
学科群的出现是为适应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以及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需要,以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将相关学科结合以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也是为适应高级综合性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群建设则是因为单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较难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较难提高办学特色和效益提出来的,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专业群的出现受到了学科群的启发是很自然的。
专业是什么,在“职业教育中,专业是指学生当前的学习范围和今后的工作领域”[13]。这个概念有两方面的意思,当前的学习范围主要是课程方案,包括理论和实践两类课程,或把两类课程综合后的理实一体课程;今后的工作领域是专业对应的社会职业分工,具体表现为职业或职业岗位群。可见,这个定义既包含了专业与社会的关系,以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为纽带;而当前的学习范围,又建立了专业与学科的关系,以专业的课程为纽带。因为,作为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都是如此,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也需要学习一定的理论课程,而无论是公共理论课还是专业理论课,都具有一定的学科性。
高职教育理性而现实的选择是必须强调课程的职业性,强调其与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的紧密联系,强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但是不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排斥学科性,这也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关系。“不排斥,不恪守”这应该是职业教育对学科性的基本态度,也是高职教育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服务社会应该具有的胸襟和气魄。对于专业群而言,专业群的公共平台课程与学科的关系相对较为紧密,专业群各专业的理论课程无疑都有一定的学科根基,因此,专业群建设理论与学科理论总是存在一定关系的,这也是将“学科基础相近”作为专业群构建原则之一的理由。
三、专业群的功能和动力
专业始终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建设内容,从教育部、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职院校,对专业建设不可谓不重视,出台的政策措施也不少。但由于规模扩张过快,专业增加过多,“专业单体资源稀释”[1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较难深入,专业教学水平较难提高,造成部分高职专业结构失衡,有的专业就业较难。为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对专业建设模式予以改革,这也是专业群建设被重视的原因之一。
因此,关于专业群建设的主要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高职学院可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重新调整办学定位,对专业进行整合优化,使其更符合对应的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可以深化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专业人才培养有更好的实现路径。三是通过资源整合,特别是群内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师资源的整合,较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较大地提高办学效益和师资水平。四是可较好地形成学校的专业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等。
关于专业群的发展动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组建专业群是一项规定动作,各示范性高职建设单位不得不予以高度重视。其实,当时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和思想准备并不充分,但在项目建设的驱动下,各建设单位不得不加紧研究,组建各自的专业群。当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发挥重点专业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促进专业资源共享,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效益。其后,不少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设计省级职教建设项目时,将专业群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推出。各高职院校为获得省级重点项目,也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调整学校的专业规划,按照统一的原则组建专业群,由此形成专业群建设的高潮。
第二,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现象。目前教育部公布的高职专业目录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部分专业内涵交叉重复,如会计专业和电算化会计专业,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专业等。而专业群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对群内各专业的具体职业岗位群重新确定,使群内各专业针对某产业集群或某技术领域岗位群的分工具体明确,也就是说各专业的就业岗位指向是具体且互相独立的。这可减少因内部就业指向雷同而使某些职业岗位人才过剩,而另一些岗位又无人可用的结构性失衡。况且专业群带头人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优秀的专业群带头人如果能深刻地把握专业群对应的产业发展态势和技术进步状况,具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便可带领群内各专业建立良好的规范和制度,形成专业群和谐进取的文化环境。
第三,是高职学院发展的内生需求。内生需求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产生的动力机制。部分高职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除获得了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在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这种社会影响力带来的最大红利,就是生源的踊跃和生源的优质。以湖南省为例,前几年在不少学校招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有国家示范牌子的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生源爆满。这较大地激发了其他学校争取省级和国家级职教重点项目的热情和动力,主动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快专业群建设。更何况,专业群建设可促使学校在重新校准办学定位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管理模式、整合校内外资源、调整和行业产业的关系、开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重塑学校形象。因为当把单个专业建设改革为专业群建设时,专业群就成了高职院校的核心组织。就目前来看,一个中等规模(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左右)的高职院校,正常情况下招生专业数一般在20到30个之间,如果按一定条件和原则将其整合为5个左右专业群,则学校的建设可围绕这几个专业群集中设计,理想的情况是专业教学组织(教学系或分院)与专业群合二为一,以大大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在此,要特别注意管理模式的调整,这在专业群建设中显得尤其重要,调整得好可充分发挥专业群的作用,较大地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否则也可能形成新的发展阻力。
第四,是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变化。可以说产业的升级转型发展是高职教育从重视单个专业建设到重视专业群建设的根本动力。无论是政府的发动和引导,还是高职院校为提高竞争力与办学水平而推动的专业群建设,都是以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根本依据的,这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必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能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快速和直接地反映。如随着中央厨房等餐饮设备和条件的现代化,各种湘菜以成品(热熟菜)和半成品(预制菜)等形式广泛进入消费者餐桌,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原来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只以培养湘菜厨师为主要目的,显然较难适应产业的新变化,以该专业为核心构建湘菜产业专业群就显得十分必要。又如,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农产品流通开始走向信息化、网络化,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若能构建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的涉农经贸类专业群,通过厘清农产品流通领域职业岗位和岗位内涵的变化,重新构建群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就可以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四、对应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机制
专业群建设的基本理论是产业集群理论,专业群的建设能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产业是不断升级变化的,特别是我国经济当前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时期。农业向产业化进发,工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于2013年超过工业,且逐步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互联网+”引发“万众创业、全民创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在这种背景下,专业群和产业发展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使两者实现良性互动呢!高职教育主要为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发展服务,最理想的状态是专业群不仅能对接和服务产业,还能提升和引领产业发展。为此建立专业群和产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的相关机制,相当程度上能满足“高等教育适度超前经济发展”的教育学原理,这也是现实的需要。
第一,应建立对接行业或区域重点特色产业的专业群构建机制。行业所办学校应根据行业的主打产业构建专业群,如农业类高职院校重点应考虑为农服务的专业群。地方所办高职学院必须在复杂的区域产业中选择学校对接的产业,而对产业的选择以及专业群的组建应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特色紧密一致。如学校的专业主要是面向服务业的,就应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办学定位,构建对应现代服务业某类产业的专业群。
第二,建立专业群与产业发展同步调整机制。借助校企合作企业、行业协会等对产业发展的掌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对产业发展的深入研究,以及从第三方获得的对专业群主要就业指标的连续跟踪,可时刻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及产业技术进步对人才技术技能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学校整体专业布局,或调整群内的专业数量、专业方向和专业规模,使专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同步变化。
第三,建立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协调合作机制。整合现有专业教学资源,建立专业群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效益,包括实习实训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库等。其中以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共建共享最为重要。应建立具有综合功能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完成专业群各专业系列化实习实训内容的前提下,还将为其他专业群、合作单位和社会机构提供实践教学和培训服务。学校层面则应制定相关制度,形成各专业(群)之间资源共建共享的协调合作机制。
第四,建立教学改革成果适时推广应用机制。为扩大专业群的影响,提高示范和辐射能力,高职院校应建立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及时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应用,以带动其他专业群或相关学校的专业群发展,提高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效益。
以上几方面的机制可用“对接、同步、共享、辐射”概括。当然,为达到以上目的,高职学院应建立一套专门用于专业群建设的制度,完善专业带头人和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定时交流对话制度,成立由学校、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多方组成的专业群建设委员会等,以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或各专业群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点应特别注意,即在协调各专业群的关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的重点特色专业群必须优先发展,使其具有地位优势和数量优势。地位优势是指重点特色专业群是由学院的主体专业组建的,是学校服务面向的主要承载者,也是支撑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主体力量,无论是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和专业文化积淀都明显优于其他专业群。数量优势是指重点特色群的学生规模、生源质量等明显地多于或高于其他专业群。当然,稍有规模的学校重点特色专业群一般也不止一个,如2到3个。这一条可称为“优先”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2006-11-03].http://www.jyb.cn/zgjyb/one/200611/t20061114_48740.html.
[2]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EB/OL].[2015-04-22].http://www.czs.gov.cn/jyj/zyjy/wjtz/content_539851.html.
[3]韩继红,等.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7-29.
[4]罗勇武,等.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16):19.
[5]张淑艳,等.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群集聚状态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5):5.
[6]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36.
[7]吴文盛.普通高校特色专业群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2):34.
[8]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38.
[9][12]沈建根,等.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79.
[10]产业集群理[EB/OL].[2015-06-05].http://www.haosou.com/s?ie=utf-8&src=hao_search&shb=1&hsid=0.
[11]柳青.论专业与学科及其相互关系[J].陕西教育,2014(9):31.
[13]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290.
[14]沈建根,等.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78.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