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翻译能力视域下中国文学翻译实践能力研究

2024-06-23姜美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4期
关键词:霍克译本红楼梦

姜美云

摘要: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观念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国家翻译能力研究凸显出其重要性。中国文学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分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华文化外宣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文学中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的翻译处理不得当是造成中国文学译本在海外传播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文学译者,作为中国文学翻译实践主体,他们的翻译实践活动直接受自身翻译理念的影响,与时俱进的译者翻译理念是提升其翻译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有效途径。霍克斯译本《红楼梦》在海外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华文化传播。该文以提升译者翻译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霍克斯在《红楼梦》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翻译思想,探究培养译者与时俱进的翻译理念对其文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国家翻译能力;中国文学;翻译实践能力;霍克斯《红楼梦》译本;译者翻译理念;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b)-0028-05

A Study o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Translation Ability

—Taking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as an Example

JIANG Meiyu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Shuozhou Normal Technical College, Shuozhou Shanxi, 0362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cept of "Chinese culture going out" has risen to the height of national strategy, so the study of national translation ability highlights its importance.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Chinese culture publicity projec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unique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may have be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 causing the unsatisfactory overseas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lations. In particular, literary translators, as the leading conductors of 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ion practice, are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eir own translation ideas.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concept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ability. Hawkes'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 has been highly recognized by overseas readers, and has realized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improving the translator's 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rough analyzing Hawkes' translation thoughts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 explores putting aside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ideas and following the times, the translators are expected to improve their literary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National translation ability; 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ion; Practical ability;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ranslators' ideas; National culture

任文在其著作《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首次对国家翻译能力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她认为国家翻译能力是国家翻译管理能力、国家翻译实践能力、国家翻译传播能力和国家翻译发展能力4种子能力相辅相成形成互动的综合能力。国家翻译能力主要探究翻译行为和翻译能力如何在助力中外文明互鉴和国家国际形象构建中起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中国文学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分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华文化外宣的文化工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从2004年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一直到2016年通过网络招募全球译者将192部小说编成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指南》纳入亚马逊年度海外翻译出版计划,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一直在推进[1]。但是“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力还比较有限,翻译作品的生成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在世界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中仍然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因此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文学翻译的管理能力、实践能力、传播能力及发展能力是存在不足的,尤其是影响翻译质量的翻译实践能力必须引起更多的关注。译者作为实施翻译工作的主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中国文学的特殊性,中国文学是否能够成功外宣,其阻碍大多来自译者是否具有将鲜明民族性文化特征进行语言转换的能力。但是很多文学译者受到自身知识体系单薄和翻译观落后等原因影响,容易自说自话,出现了译文过度忠实原文,语言生硬不知所云;或者是过于注重意译,翻译腔十足却丢失了原文的文学韵味。由此看来,译本是否能够起到文化外宣作用最终取决于译者整体素质。译者的翻译行为是其翻译观念的直观体现,同时决定了其翻译作品的整体品质。因此中国翻译人才的翻译观念意识的培养是提升中国文学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大卫·霍克斯因英译《红楼梦》而享有“中国文学英译第一人”的美誉。霍克斯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经典,成为西方大学选读书目,这充分说明霍克斯译本《红楼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因此,分析霍克斯在汉英转换的文学翻译实践中的翻译思想对于翻译中国文学、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是有借鉴意义的。

1 中国文学的特殊性及其翻译

1.1 中国文学的民族性

在文学范畴里,文学的民族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从文学作品的内容来看,民族性会体现为某一特定民族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同时还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该民族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社会风俗、审美意识或者文化传统。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人文心理是一个民族经过千百年的时代变迁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文学的民族性在一定时间内也会呈现稳定和保守的特点。这样的民族特点往往体现鲜明的民族意识和气质,能够引起本民族读者的共鸣。例如:《红楼梦》人物众多,上至皇族贵胄、名门闺秀,下至优伶、厨娘、仆人、村妇,他们所属社会阶层不同,成长环境各异,语言个性特点十分鲜明。大观园里受过教育的姑娘们会用中国古典诗词、历史典故表情达意,如林黛玉揶揄贾宝玉:“何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而贾宝玉小厮李贵没有读过书,所以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回成了“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另外《红楼梦》[2]中具有中国市井文化特点的语言也鲜明地体现了说话人的性格,如鸳鸯骂她嫂子:“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所有这些语言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如果没有受过一定古典历史文化的熏陶,即使是本国读者,对《红楼梦》的理解也会望而却步。而霍克斯译本在西方世界的成功就更能凸显译者深厚的中国文学功底。

1.2 中国文学的文本多样性

中国文学的民族性还会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方面,比如结构运用、文学体裁形式及其他民族特有的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段。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更迭造就了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因此,中国文学的民族性还体现在文本的多样性上。诸子百家、先秦文化、楚辞汉赋、魏晋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语言和诗词都有丰富的文化意象,这给文学在国外的翻译和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文备众体”虽已成为我国古典小说成型的一个基本特点,但大多数仅是在故事情节需要渲染铺张,或表示感慨咏叹之处,加几首诗词或一段赞赋骈文以增加表达效果。但蔡义江[3]作为资深的《红楼梦》学研究专家,发现《红楼梦》几乎涉及了中国古典文学各种体裁,如诗、词、曲、赋、谚、赞、诔、偈语、联额、匾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歌谣、拟古文等,《红楼梦》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文备众体”。即使翻译成最近似的西方语言,又如何让西方英语读者体会其中的意境呢?因此中国文学翻译者必须有广博的丰富的双语文学储备,还要有高超的双语转换能力。

1.3 中国文学翻译走出去的“两难”

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本的客观写实翻译,文学翻译本身承载着的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传播功能,使得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得不考虑文字背后更加复杂的因素。近百年来,学者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与策略各抒己见,从直译到意译,从异化到归化,探寻更好的方法策略的讨论从未间断。学界普遍认为杨宪益译本《红楼梦》是直译,从伦理层面来说是归化翻译的代表作,是最靠近源文本的译作;而霍克斯译本是意译的集中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也显示出其迫切性。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途径。而中国文学作品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翻译既要给世界讲好讲明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懂看懂中国故事,体现出人文情怀以及世界对于美的统一认同,同时还要忠于文学作品背后的时间空间背景,不忘初心,在译作中保留中国文学作品本身的民族独特性。但是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既保留文学作品的民族性,又能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度,这对于译者是极大的挑战与考验。

2 中国文学翻译实践能力提升思路

根据陈福康对于中国译学史的划分,中国传统译论中对于翻译能力的论述初现在近代。倡导翻译政治小说的梁启超认为“能译之才”应该具备双语能力,对题材知识通透而且要与原作者一样有相当的学识修养。郁达夫认为优秀的译者不但要满足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这三个翻译的外在条件,还要在翻译工作前就具备学、思、得这三个内在条件。林语堂在《论翻译》中指出,译者要具备对原作者的责任心、对中国读者的责任心和对艺术的责任心。傅雷更是强调,想要翻译好伟大作家的著作,除了基本的双语能力,还必须有全面的学识修养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在西方,翻译理论著作的译者更是汗牛充栋。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到译者专业方面的要求,即精通原语、精通译入语、精通相关题材、具备移情能力,以及有文学表达能力。由于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翻译活动会受到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上中外学者在各自所处时代对译者的实践能力都给出了在当时看来已经非常完善而精准的定义。但是,伴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率的上升,我国对外宣传的国际受众群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思维意识,加强跨文化意识,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强化受众意识,充分考虑国际读者的信息需求,面对文学中的中华文化因素,要培养灵活转化的翻译思维。

2.1 培养译者的学者意识

译者是负责为两种甚至多重语言文化搭桥的工作者。对于这座“桥”的审美和搭“桥”的技术,译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余光中谈翻译》一书中,余光中认为一位称职的译者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对于“施语”[4],即源文本的体贴入微;二是了解源文本所属的文化与社会;三是对“受语”,即目的语的运用自如。他认为前一个条件要求译者的学识之博需近于学者,而第二个条件便要求译者近于作家。至于第三个条件,则是在一般常识之外,对于源文本中所涉及的学问,也要相当熟悉,这也要求译者更近于学者。

人类对信息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本民族的文化模式。源文本读者与原文作者一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源文本读者能像作者所期望的那样,透过词汇的表面形式去理解原文的全部文化内涵,而译者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来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所面对的则是难以理解甚至容易误解的文化材料。因此,译者缺乏如学者般深厚的双语文化知识储备,是无法为原作者传达心声的。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翘楚,既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涉及包罗万象的中国文化特征,如空灵缥渺的儒释道等哲学思想,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文化典故,通俗巧妙的坊间俚语、绝句、戏词、谜语及令词等。霍克斯作为西方译者,如何将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翻译成世界文学经典?霍克斯是世界闻名的汉学大师,对中国文化有极其深的造诣。20世纪50年代初,霍克斯在中国北京大学深造。1959—1971年间他在牛津大学担任中文教授。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大师级的认知和思考。霍克斯还是红学大师,不仅懂中国文化,而且专修红学,在红学研究领域颇为深入。此外,凭借深厚的中文知识功底,他还翻译了《楚辞·南方之歌——中国古代诗歌集》《李贺诗集》《杜诗初阶》《中国汉魏晋南北朝诗集》等典籍。更是出于对中文古典文学的热爱,他放弃了牛津大学教授的工作,用十年时间翻译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霍克斯不仅对于汉语文化造诣颇深,他自身的英文写作能力也不逊色。他的学生闵福德在接受采访时指出[5]:“霍克斯是优秀的翻译大师,这并非仅因为他的汉语好,而且因为他的英文写作也是一流的。他读过大量英文经典著作,如果你研究他的译作,你会发现他掌握了大量的英文措辞,伟大的翻译家都是如此。”其译作不仅在中国影响力非凡,而且在西方独领风骚。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者而言,精通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王佐良先生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文化人”。

2.2 培养译者的受众意识

文学首先是民族的。好的文学作品必然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离开了时代和民族的土壤,文学就成了无源之水。通过文学作品的翻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仅与作为[6]“生产端”的译者有密切关系,更与翻译作品的“消费端”,即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密切相关。文学的翻译不只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源文化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对于目的语读者的冲击。文学作品经过译者之手,跨越时间、空间及思维模式的限制,让目的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近似的共鸣。

但迄今为止,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读者中的接受程度仍然不尽如人意。尽管影响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因素众多,但是单纯地甚至是执拗地以传播中华文化为目的的直译反而成了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众所周知,杨宪益译本《红楼梦》就是非常典型的个例,在英美的图书馆内,借阅霍译本《红楼梦》的读者远远多于杨译本[7],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更喜欢霍译本。因此译者需要避免过量使用或者彻底隐去文学中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以免引发受众的负面联想。译者靠近原作者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不考虑受众的接受性就会使翻译失去本身的功能。

译者的受众意识是译者对目的语读者的体谅与尊重。译者保持清晰的受众意识才能有对应的接受性。译者在处理民族文化表达时,要在理解中文含义并保留原有精神的前提下,尽量有意识地采用贴近目的语习惯的表达实现意义的准确转换。《红楼梦》作为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集大成者,充分表达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性格、情感、观念及生活方式,对不了解中华民族风俗文化和历史变迁的西方人来说,想要通过对应的直译文字了解中国文化是有极大困难的。“译写”是霍克斯常用翻译策略之一,霍克斯主张翻译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既要忠实于作者、读者,更要忠实于文本。作为一名深谙中华文化的西方译者,霍克斯希望把这一部属于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介绍到西方国家,目的是让西方世界共享优秀文化成果。他的翻译目的促使他充分考虑到了受众,即英语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霍克斯时时刻刻在为读者考虑,以至于他的学生闵福德[8]说:“霍克斯几乎是在和读者对话,你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霍克斯在译本中尽量使用目的语读者熟悉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修辞、文化、风俗、俚语等表达,以此靠近读者,从而完成了两种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最终实现了其译本在西方的顺利传播。

2.3 培养译者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并不鼓励译者创新,因为“创新”与文学翻译重要标准之一的“忠实”相矛盾。在认知语言学范畴,语言被认为是对客观世界的文字记录,具有客观性,但同时人们又强调语言和人的认知有密切关系,因为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产物,具有创造性。此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文学翻译不仅需要忠实地传达原著的意义,还需要让翻译本身具有诗意和文学价值,也就是说,文学翻译是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对立统一。由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历史、社会发展进程等因素的不同,因此存在大量的认知不对等,特别是各国文学在展示本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大量使用具有本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和表达。而且,文学语言本身就有语言模糊、含蓄的特点。但文学是世界性的。文学所表达的人文情怀是人类共通的,民族的文学也是世界的文学。因此文学译者的任务是传达民族文学中的价值观,将民族文学推广为世界文学。这些文学的共性不自觉地要求文学译者在保证意义对应的前提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或者创造更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阅读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实现译本的流通。

霍克斯用10年时间完成了对《红楼梦》的英译。关于他的译本,国内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是他的译本在西方读者中的认可度却是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的。霍克斯的译本首先遵循了翻译的第一基本要义——忠实。他早在译序中声明[9],“我恪守的一条原则是要把一切都译出来,甚至包括双关语在内。因为原书虽然……是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但却是由一位伟大作家用血泪写成,并反复修改的。因此我认为凡是书里有的,都有它的作用,所以总得要设法表达出来。我不能自认为处处都处理得很成功,可是如果我能够使读者得到我读这本中国小说时获得的乐趣的百分之一,也就不虚此生了”。有人评价霍克斯的翻译是“极繁式的”(Maximalist),这种所谓的“极繁式的”翻译反而恰恰是霍克斯在忠实呈现源文本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翻译策略。

霍克斯的翻译是基于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在译本中,霍克斯用英语语言承载的文化观念去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翻译汉语承载的文化观念,为了完整呈现源文本中的文化典故、歇后语、历史故事等中华文化内涵,他没有“愚忠”于传统翻译观念中的“忠实”,面对文化不对等的表达,该补则补,该创则创,使用[10]“归化法”解决语际间的文化差异,运用“重组法”弥补译本意义上的不足,运用“增译法”靠近源文本的语境,以及运用“转化法”来消除文化隔阂,同时通过各类注释实现了源文本意义的完整转换。毋庸置疑,霍克斯的翻译思想是极具创造性的。他的译本不仅传达了原作的意境,还尊重了西方读者的审美和思维习惯,实现了中英两种文化的有效对话。霍克斯从“戴着镣铐跳舞”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创造性地“跳了一支完整、和谐而优美的舞蹈”。因此,培养文学翻译者的创造性思维对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从远处着眼,需培养具备大观意识、全球意识及世界文化意识的译者,而面对实实在在的文学翻译实践工作,译者们首先需要三省吾身,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拓展自己的文化体系,为翻译工作提供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持。其次,译者们需要心存“远虑”——翻译作品是否能够得到彼岸读者认可?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时时刻刻关注受众的阅读习惯。最后,任何行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翻译文学作品不是因循守旧的流水线工作,译者需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翻译观念,勇于创新。创新思维意味着译者需要在翻译实践中推广创新不同文化传播沟通的有效译介途径,翻译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译作。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任重道远。这需要所有译者锲而不舍,需要国家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文学一定可以焕发出更灿烂的光芒,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一个个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任文.国家翻译能力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

[2] 江帆.经典化过程对译者的筛选:从柳无忌《中国文学概论》对《红楼梦》英译本的选择谈起[J].中国比较文学,2011(2):20-32.

[3] 曹雪芹,高鹗.蔡义江新评红楼梦[M].蔡义江,译.北京:龙门书局,2010.

[4] 胡延新,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147.

[5] 高玉霞,任东升.作好国家翻译时间规划,助力国家翻译实践能力提升:任东升教授访谈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2):149-158.

[6] 王少爽.构建具有国际传播视野的中国特色翻译观:谈黄友义《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J].上海翻译,2023(4):90-94.

[7] 王东风.中国典籍走向世界:谁来翻译?[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1):7-9.

[8] 崔莹.访书记: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

[9] HAWKES D.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Books,1980.

[10]吴欣.略论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特色[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17(4):46-49.

猜你喜欢

霍克译本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别样解读《红楼梦》
一起来观星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