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者的词语理解认知机制研究
2024-06-23赵越蒲艺丹
赵越 蒲艺丹
摘要:该研究旨在为双语者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其词语理解认知机制。以双语者心理词库表征模型、双语者的语言神经机制、双语者的语言表征理论三方面为切入点,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对近年来关于双语者语言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揭示了双语者大脑在语言处理方面的独特性;对双语者心理词库三大模型和语言表征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全面梳理,双语者心理词库表征模型主要分为语音中介假设理论、直接通达假设理论、双通道假设理论。双语者的语言表征相关理论包括共同存贮理论、独立存贮理论、词汇连接模型、概念调节模型及神经生物学模型。通过对比和分析,发现双语者较单语者具有独特的语言认知机制。
关键词:双语者;心理词库;语言表征;中介理论;通达理论;双通道理论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b)-0037-05
A Study on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Bilingual Word Input Understanding
ZHAO Yue, PU Yid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1,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bilinguals to understand their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word comprehension. Start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representation model of bilingual psychological lexicon, the language neural mechanism of bilinguals, and the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bilingual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cognitive neural mechanism of bilinguals was conducted using comparative and inductive methods, revealing the uniqueness of the bilingual brain in language processing. A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three major models of bilingual psychological lexicon and related theories of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The bilingual psychological lexicon representation model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phonetic mediation hypothesis theory, direct access hypothesis theory, and dual channel hypothesis theory. The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theories of bilinguals include co storage theory, independent storage theory, lexical connectivity model, conceptual regulation model, and neurobiological model.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bilinguals have unique language cognitive mechanisms compared to monolinguals.
Key words: Bilinguals; Psychological lexicon;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Intermediary theory; Access theory; Dual channel theory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会说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双语者群体日益壮大。双语者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处理两种语言,更在心理层面面临多种语言之间的协调与转换。因此,双语者的心理词库表征及其相关脑机制成为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现象,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双语者的语言表征进行解读。这些理论为理解双语者的语言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来解释双语者的心理词库表征。其中,语音中介假设理论、直接通达假设理论和双通道假设理论是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型。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解释双语者如何处理两种语言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这些理论模型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但在其他方面仍存在争议和分歧。此外,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对双语者语言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各种神经影像学技术,对双语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双语者大脑在语言处理方面的独特性,还为进一步理解双语者的心理词库表征提供了实证支持。在心理表征层面,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双语者语言表征的理论模型。共同存贮理论、独立存贮理论、词汇连接模型、概念调节模型及神经生物学模型等是当前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这些理论模型在解释双语者如何存储和处理两种语言信息方面各具特色,但每种模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因此,对这些理论模型进行深入的综述和比较显得尤为重要。
1 双语者心理词库表征模型
心理词库是指个体内部存储不同语言词汇知识的内部“仓库”,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1]。心理词库这一概念最初是由Treisman(1960)提出。关于心理词库的研究既涉及词库的组织结构也涉及词汇的提取等方面[2],而当个体通过视觉器官知觉到词汇后如何根据知觉到的形象而最终理解字词的意义,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深入了解词汇通达的内部机制有着重要作用。字形和字音是词汇的两个重要属性,个体要想最终理解字词的意义,势必要借助字形或字音的作用。
1.1 语音中介假设理论
关于语音在词义知觉中的意义,主要研究任务是同音异义词判断。这一任务范式要求被试判断所给的字符串是否为一个单词。这种情况下被试常常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辨别同音异义词[3]。另一种任务则要求被试将所给单词分到某一特定种类中,这种情况下被试对于同音词分类错误的概率明显偏高。这些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个体对词汇意义的知觉与字音有着密切联系。而一系列眼动研究也证明了语音编码在词汇通达的早期阶段就已被使用。Inhoff和Topolski研究了当个体阅读包含同音异义词或异音异义词时的阅读注视时间[4]。在该研究中,被试被要求阅读一篇小短文并判断这篇短文是否有意义。研究发现,异音词实验组中个体的眼睛注视时间和扫视时间显著少于同音异义词组,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语音激活了目标单词的正确语义。Rayner等人的研究同样证明了语音对阅读意义的重要作用[5]。该研究要求被试阅读只包含一个同音异义词的文段,而目标词可能在这一文段中也可能不在这一文段中。当目标词在这一文段中时,同音异义词错误的首次注视时间与正确词汇的首次注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扫视时间却显著高于正确词汇。这一研究结果也说明了语音在词汇通达中的重要作用。
虽然语音中介假设得到众多研究的支持,但也受到了质疑。质疑者认为语音发挥作用并非在早期语义理解阶段而是在晚期的词汇加工阶段(Daneman,Reingold,Davidson, 1995)。在他们的研究中,被试被要求阅读包含同音异义词的文章并记录其眼动(如注视时间等)。研究发现对于正确的同音异义词,个体的注视时间要显著短于错误的同音异义词,而对于错误的同音异义词的注视时间与拼写控制时间无显著差异[6]。这一结果说明在语音激活之前,个体已经对词语意义进行了初步加工。任桂琴等人采用语音中介启动范式研究了汉语词汇识别中的语音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被试对语音中介词的注视时间显著高于非中介词,个体对语音中介词的注视时间受词频高低的影响,词频越低,则注视时间越长。最终结果证明了汉语词汇识别中也存在语音中介效应[7]。
1.2 直接通达假设理论
语言研究者一致认为语音在词汇知觉中有重要作用,而字形对语义知觉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直接通达假设是指个体对词汇意义的知觉主要通过字形完成,也就是说当个体通过视觉器官知觉到字形的结构时,其已经知觉到了字词的意义。Frost提出个体通过对字形信息的汇总从而实现对词义的理解[8]。在其研究中,首先通过视觉通道给一组被试呈现一组目标词,让其判断意义;然后再通过听觉通道呈现一组目标词,让其判断意义。结果发现,个体通过视觉通道判断词汇意义的时间要显著短于通过听觉通道判断意义的时间。对于成人阅读能力的研究表明,一个成熟的阅读者阅读时更倾向于依赖视觉信息,因此字形处理能力成为预测词语辨认的重要指标。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阅读者依靠更快、更直接的视觉信息来理解词义。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给被试呈现四组词汇:第一组为常规字形词,第二组为常规语音词,第三组为生僻字形词,第四组生僻语音词。研究发现,个体对常规字形词词义的知觉时间最短,而对生僻语音词的知觉时间最长。这一研究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直接通达假设的正确性。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评析,可知直接通达理论和语音中介理论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对于更为复杂的实际情况而言,两者都是不充足的。实际上,个体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借助字形快速确定某些高频字词的意义,这一过程往往是自动化的(Demoulin,Kolinsky,Morais,2015),这一自动化的过程能为个体节约认知资源以用于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不仅如此,个体也需要通过语音中介的作用快速理解其他词汇的意义,因为研究一致表明,语音的激活往往是自动的。不同研究结果说明了词汇通达机制的复杂性,也暗示着用来解释这一机制的理论需要进一步的发展[9]。
1.3 双通道假设理论
虽然语音中介假设理论和直接通达假设理论都可以解释词汇通达的某些方面,但不断有研究暴露出了二者的不足之处。有研究者提出了双通道假设,他们认为语音中介和视觉通达这两种机制都是存在的,并且两者都能决定词汇意义。根据该理论,词汇意义既可以直接由字形估计而来,也可以间接地通过将字形信息重新编码成语音信息而获知[10]。也就是说,语义知觉的通路有两条:一条是由字形直接知觉语义,另一条则是通过字形进而知觉其字音,最后知觉词汇的语义[11]。由于影响个体语义知觉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个体方面的因素,比如阅读能力、认知加工速度等,也包括词汇方面的因素,比如词频、词性等,所以不同的路径可能会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作用[12]。
2 双语者神经机制研究
2.1 双语者神经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双语者大脑活动区域和机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深入探究双语对大脑的影响,可以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的认知和语言过程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在神经科学方面,双语者大脑活动区域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人脑的结构和功能。通过比较双语者和单语者的大脑活动差异,可以揭示双语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从而深化对大脑可塑性和认知过程的理解。在语言学方面,双语者大脑活动区域的研究可以为语言学提供新的视角。语言学通常关注语言的生成、理解和表达等方面,而双语者大脑活动区域的研究则关注语言处理过程中的大脑机制,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在教育学方面,研究双语者大脑活动区域有助于探索双语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通过了解双语者在认知和语言方面的优势,可以为双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跨文化交流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双语者大脑活动区域的研究可以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认知过程。在医学应用方面,双语者大脑活动区域的研究可以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了解双语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方案。
2.2 关于双语者神经机制的理论研究
对语言脑机制的研究最早开始于Broca(1864),他通过对失语症病人的解剖发现语言功能主要集中在大脑左半球,而且不同的大脑皮层掌管着不同的语言功能。他发现了额叶下回与发音有关,该部位受损则病人能理解语义,但不能说出完整的语句。这一区域被后人称为布洛卡区,这种语言障碍也被称为运动性失语症。后来,Wernicke(1874)则发现左侧颞上回受损,病人能流畅地表达却不能理解字词意义,这一语言障碍被称为感觉性失语症,这一区域被称为威尔尼克区。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两大脑区成为研究者公认的重要的语言功能区域。但这些研究大多针对单语者,Albert(1978)等人提出双语者与非双语者的大脑语言功能组织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双语者大脑右半球在语言加工中的作用要比非双语者大脑右半球在语言加工中发挥的作用大。有研究发现双语者两种语言的加工脑区存在重叠,而且双语者的语义通达存在左右半球偏侧化。Tan则通过对汉英跨语言研究进行元分析,总结出来了汉语加工的特异脑区,包括右侧枕下回、梭状回等[13]。
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关注执行功能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有研究者提出了双语者在执行功能中的优势在于协调两种语言需要更多的认知控制。这种协调包括监控对话对象、根据谈话中心转换语言、平衡两种语言间的竞争等。Hilchey和Klein(2013)对31篇实验研究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抑制性控制上双语者的优势都是不明显的,但在一般的反应时间上双语者存在一定优势。这些分析从侧面说明了双语者在执行功能上的优势并不像以前研究者认为的那样[14]。丁国盛(2001)通过FMRI技术研究了双语者词汇表征的脑机制,发现右脑更多地与第二语言的加工相关,而且两种语言转换的机制不对称,母语转换为第二语言需要更多的意识控制加工而第二语言转换为母语则多为自动化加工。这一研究结果也被高悦(2015)等人的研究进一步佐证。该研究发现双语者加工母语的神经网络和加工第二语言的神经网络并不一致但相互作用,并且受到双语熟练程度的影响。
汉语的语言体系复杂,而方言是其中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汉语和方言双语者的语言机制对深入理解汉语语言机制有重要作用。姜梅(2010)利用fMAR研究了维吾尔族语和汉语双语者的大脑功能区激活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维语和汉语的加工优势脑区都是左半球,但两者加工过程中激活的脑区仍存在差异。郑静玉(2007)则研究了闽南语和普通话双语者对感知和理解普通话双唇音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的普通话经验越丰富,则其感知准确度越高。这一结果说明语言经验对双语者语言知觉的影响。班胜星(2013)则通过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了彝汉语双语者的语言加工模式和语义表征方式,研究发现,双语者的汉语加工模式和汉语单语者的加工模式相似但在额叶、中央区以及颞叶的激活区域存在显著差异。而N400差异波的分析表明,彝汉双语者的语言表征是独立表征模式[15]。
3 双语者语言表征研究
语言表征是指语言、语义在人脑中的存储方式,对双语者语言表征的研究是深入理解双语者语言发展特点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对于双语者语言表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这一深化过程体现在语言表征理论的变化发展上。
3.1 共同存贮理论和独立存贮理论——语言表征的早期理论
Kolers(1963)首先通过对双语者的研究试图回答双语者如何存储不同的语言信息,他提出了共同存贮假设和独立存贮假设。共同存贮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共同存储在同一个语义表征系统中,个体通过不同的语言线索从中提取与对话情境相符的语言词汇。独立存贮假设则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独立的语义表征系统,两者互不干扰。自Kolers提出共同存贮假设和独立存贮假设,既有研究证实了两种语言可以共用一个语义表征系统(Garbin,et al., 2010),也有研究证明了两种语言各自拥有一个自己独特的语义表征系统(Grosjean,2001)。而且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共同存贮假设和独立存贮假设都只是在某些特定的词语条件下适用。有研究者提出两种语言的同源词是共同存贮即共享语义表征,非同源词则是独立存贮,即各自有独特的语言表征。这是对原有理论模型的重要修正。Brysbaert等人在其研究中指出共同存贮假设和独立存贮假设虽然比较基础和简单,但却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研究范式,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型[16]。
3.2 词汇连接模型和概念调节模型——语义表征理论的发展
共同存贮假设和独立存贮假设并不能完全解释双语者的语言表征问题,尽管有研究者提出了折中的概念,即两种假设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但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双语者的语言表征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提出词汇本身和其所代表的概念之间的表征水平是不一样的。Potter在其实验中发现被试用第二外语命名图片的时间和其完成母语和外语翻译任务的时间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了用第二外语命名图片首先激活的是概念,而翻译同样也是首先激活了概念,也就是说两者都受到了概念的调节作用,这一模型就被称为概念调节模型[17],在这一模型中不同词汇之间以一种并联的方式存在着。而如果第二外语命名图片的时间要显著长于翻译时间,则说明两种语言的词汇是在词汇层面上相互连接,并且其中一种语言的词汇要通过另一种语言的词汇的连接才能被表征,这一模型即为词汇连接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不同词汇之间以一种串联的方式存在着。Poarch(2014)研究了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初级阶段,个体如何表征新单词的意义。研究发现,学习第二语言的初始阶段个体更多地使用词语连接模型。而有研究进一步表明,个体对第二外语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其语言表征方式。
Kroll(1994)等人在词汇翻译任务中发现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的翻译速度和第二语言翻译成第一语言的翻译速度之间是不对称的,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的翻译只涉及词汇的转换,而第二语言翻译成第一语言的翻译则需要通过概念的调节。在此基础上,Kroll(1994)提出了混合模型概念,即两种语言既有词汇层面的直接联系也有概念层面的直接联系,这一模型也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支持(Peeters, Dijkstra,Grainger,2013)。
3.3 神经生物学理论——语言表征的脑机制
虽然以上关于语言表征的各个模型能在不同程度上解释双语表征的内在机制,但这些解释总体上来说是从行为学视角的研究入手,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对于语言表征神经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脑如何表征语言,Pul vemuller提出了神经生物学理论[18]。他认为语言由语音和词组成。神经元之间同时活动会加强它们两者之间的连接,而这种连接是各种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词是由离散分布的各个神经元组合而成,而哪些脑区会参与语言加工则由词义决定。他用试验证明了语音网络的存在,并且区分出了词汇网络的特殊功能。人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所以提出了顺序检测器的概念,不同的顺序检测器可以对不同的句子顺序发生反应。该理论是系统阐述语言表征的神经生物学理论的典型代表,从语音、词汇等各个水平解释了语言表征的脑机制,一方面是对语言表征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也为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表征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从研究方法、词汇类型、推导过程等方面都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而且目前该理论也无法解释很多语言表征现象。
4 结束语
本文系统综述了过去关于双语者心理词库表征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双语者语言神经机制的研究。通过对语音中介假设理论、直接通达假设理论和双通道假设理论的深入比较,以及探讨双语者语言表征的相关理论模型,期望能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来理解双语者在心理词库表征和相关神经机制方面的特点和规律。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双语现象的理解,也为教育和临床实践中更好地支持双语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文鹏, 张茜. 熟练晚期汉英双语者心理词典语义表征与词汇提取机制研究[J].外语教学 2007,28(6):50-53.
[2] TREISMAN A M. Contextual cues in selective listen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60,12(4):242-248.
[3] MIELLET S, SPARROW L. Phonological codes are assembled before word fixation: Evidence from boundary paradigm in sentence reading[J].Brain and Language,2004,90(1):299-310.
[4] INHOFF A W, TOPOLSKI R. Use of phonological codes during eye fixations in reading and in on-line and delayed naming task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4,33(5):689.
[5] RAYNER K.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 years of research[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4(3):372.
[6] DANEMAN M, REINGOLD E M, DAVIDSON M. Time course of phonological activation during reading: Evidence from eye fixation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 1995,21(4):884.
[7] 任桂琴,韩玉昌,周永垒,等. 汉语词汇语音中介效应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2):308-310,292.
[8] FROST P J. Why compassion count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1999,8(2):127.
[9] DEMOULIN C, KOLINSKY R. Does learning to read shape verbal working memory?[J].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16, 23(3):703-722
[10]NICOL C J,SUN B P,DEE C,et al.The neuroprotective role of metformin in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treated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is AMPK-dependent[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BBA,2015, 1852(5):720-731.
[11]MCCUSKER L X, HILLINGER M L, BIAS R G. Phon-ological recoding and read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1, 89(2):217.
[12]RUECKL J G. Toward a theory of vari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ord reading system[J].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2016,20(1):86-97.
[13]彭聃龄,徐世勇,丁国盛,等. 汉语单字词音、义加工的脑激活模式[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3,19(5):287-291,296.
[14]KLEIN M.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3[M].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The fate of a concept,2013:19.
[15]高悦,魏娜,王正科,等. 汉英儿童双语者母语和二语加工的相互作用: 来自神经机制方面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5,47(12):1419-1432.
[16]BRYSBAERT M, WARRINER A B, KUPERMAN V. Con-creteness ratings for 40 thousand generally known English word lemmas[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2014,46(3):904-911.
[17]PEETERAS D, DIJKSTRA T, GRAINGER J. The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identical cognates by late bilinguals: RT and ERP effect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13, 68(4): 315-332.
[18]MICHEYL C,CARLYON R P,SHTYROV Y,et al.The Neur- ophysiological Basis of the Auditory Continuity Illusion:A Mismatch Negativity Study[J].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3,15(5):74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