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单元复习教学实录

2024-06-23武祥甲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对称点倾斜角斜率

武祥甲

本节课是上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的复习课.本章中学生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本节课将对整章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对重点知识加以复习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结合实例渗透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的方法和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发展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素养.

1 教学分析

1.1 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授班级学生处于区内中等偏下水平,虽然已经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但学生的知识点是零散的,知识系统还未形成.

1.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相关基础知识,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点方向式方程、点法式方程,进一步体会“确定直线点与向,方程各异本一样”.

(2)结合实例,巩固对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概念的理解,根据题目特点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求解问题,灵活运用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体会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发展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素养.

1.3 教学重点及学习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梳理本章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感受相关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设直线方程,并合理选择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学过程

2.1 复习基础构建知识网络——由厚到薄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今天一起来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那怎么样确定一条直线呢?

生:两个点,或者一个点和一个方向.

师:对,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例1.

例1  已知直线l:y=ax+1和点A(1,2),B(5,-1).

(1)①直线AB斜率k=,倾斜角θ=;

②直线AB的点斜式方程为;

③直线AB的点方向式方程为;

④直线AB的点法式方程为;

⑤直线AB的一般式方程为.

(2)①直线l与线段AB相交,则a的取值范围为,直线l倾斜角θ的范围为.

②若直线l与线段AB不相交,则a的取值范围为,直线l倾斜角θ的范围为.

(3)若a=1,则直线AB关于直线l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4)若直线l∥AB,且直线m被直线l和直线AB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725,则直线m的斜率k为.

师:请第一列的同学根据图1按顺序分别回答第(1)题的5个小问.

生1:利用k=y2-y1x2-x1=tan θ,得出k=-34,从而推出θ=π-arctan34.

师:直线的斜率有两种表示形式,即k=y2-y1x2-x1=tan θx1≠x2,θ≠π2.已知直线斜率求倾斜角时,当k>0时,θ=arctan k;当k=0时,θ=0;k<0,θ=π+arctan k.接下来我们看第(1)题第②问.

生2:直线AB的斜率k=-34,选择点A(1,2),可得点斜式方程为y-2=-34(x-1).

师:很好!由直线斜率的表达式k=y2-y1x2-x1可得点斜式方程为y-y0=k(x-x0).

生3:直线的方向向量d=AB=(4,-3),选择点A(1,2),可得点方向式方程为x-14=y-2-3.

师:由直线斜率的两种表示形式k=y-y0x-x0=tan θ=sin θcos θ,通过变形可得出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为x-x0cos θ=y-y0sin θθ≠0且θ≠π2,其中方向向量d=(cos θ,sin θ).

生4:由直线的方向向量d=AB=(4,-3),可得直线的法向量n=(3,4),从而得出直线的点法式方程为3(x-1)+4(y-2)=0.

师:通过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x-x0cos θ=y-y0sin θ,可以进一步推出其点法式方程为(x-x0)sin θ-(y-y0)cos θ=0,其中法向量n=(sin θ,-cos θ).

生5:化简可得3x+4y-11=0.

师:在求直线方程的时候,如果直线方程的形式没有特别要求,通常把它化成一般式.

师:(这部分内容在讲评例1时已经逐个板书在黑板左边)两个点或一个点和一个方向确定一条直线,通过斜率k=y2-y1x2-x1=tan θx1≠x2,θ≠π2可以得出点斜式方程y-y0=k(x-x0)、点方向式方程x-x0cos θ=y-y0sin θ、点法式方程(x-x0)sin θ-(y-y0)cos θ=0,所以,总结为“确定直线点与向,方程各异本一样”,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例1的第(2)题.

生6:直线l恒过点C(0,1),直线AC的斜率为1,直线BC的斜率为-25,结合图2可得直线l的斜率a的范围为-25,1,其倾斜角θ的取值范围为0,π4∪π-arctan25,π.同理可得第②小问直线l的斜率a的范围为-∞,-25∪(1,+∞),倾斜角θ的范围为π4,π-arctan25.

师:根据直线斜率k=tan θ的函数图象可总结得出,当倾斜角θ从0趋近于π2时,斜率的范围从0趋近于正无穷,倾斜角θ大于π2趋近于π时,斜率从趋近于负无穷到趋近于0,所以反过来知道了斜率k的范围就很容易定位倾斜角的走向,从而写出倾斜角θ的范围.当00)时,可得θ∈[0,arctan b)∪(π+arctan a,π);当kb(a<0,b>0)时,可得θ∈arctan b,π2∪π2,π+arctan a.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第(3)题?

生1:如图3所示,设对称直线的斜率为k,则由夹角公式可得k-11+k=1--341-34,

解得k=-43.又直线l与直线AB交于点A(1,2),

所以直线AB关于直线l对称的直线方程为4x+3y-10=0.

师:回答得非常好!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当a=1时,直线l与直线AB交于点A(1,2),则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B1(-2,6),所以直线AB1的方程4x+3y-10=0,即为所求的对称直线方程.

师: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1(-2,6)是如何算出来的?

生2:设B1(x,y),由l垂直平分线段BB1,且线段BB1的中点在直线l上,得y+1x-5=-1,5+x2-y-12+1=0.解方程组可得B1(-2,6).

师:仿照上述方法,可得点、曲线关于斜率为±1的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曲线方程(同学们课后选一个作为作业).

(ⅰ)点A(x,y)关于直线x+y+c=0对称的点为B(-y-c,-x-c),曲线f(x,y)=0关于直线x+y+c=0对称的曲线为f(-y-c,-x-c)=0;

(ⅱ)点A(x,y)关于直线x-y+c=0对称的点为B(y-c,x+c),曲线为f(x,y)=0关于直线x-y+c=0对称的曲线f(y-c,x+c)=0.

请同学们记下以上结论,记好的同学看第(4)题.

生:如图4,易得直线AB的方程为3x+4y-11=0,直线l的方程为3x+4y-4=0,则两平行线间的距离d=|-4+11|5=75.易知直线m与直线l的夹角为π4,

则由k+341-34k=1,解得k=17或-7.

师:通过例1我们复习了倾斜角、斜率、直线方

程、距离和夹角,解题时要选择

适当的直线方程.

2.2 强化应用提升应用能力——由薄到厚

例2  三条直线l1:mx-y+m=0,l2:x+my-m(m+1)=0,l3:(m+1)x-y+(m+1)=0.围成△ABC,当m取何值时,△ABC的面积取最大值、最小值?并求出最大值、最小值.

师:请同学们分别研究直线l1,l2,l3过哪个定点,l1,l2,l3之间有何位置关系,并画出大致图形.

生:直线l1和l3恒过定点A(-1,0),直线l1和l2互相垂直.设l1和l2的交点为C,l2和l3的交点为B(0,m+1),如图5,△ABC是直角三角形,直角边BC的长就是点B到直线l1的距离,即|BC|=-m-1+mm2+1=1m2+1,直角边AC的长就是点A到直线l2的距离,即|AC|=m2+m+1m2+1,则

S△ABC=12|AC||BC|=12·m2+m+1m2+1=121+mm2+1.

师:分析得非常到位,掌声鼓励一下!那如何求△ABC面积的最值?

生:当m=0时,S△ABC=12;当m≠0,S△ABC=121+1m+1m.所以,当m=1时,△ABC的面积取最大值为34;当m=-1时,△ABC的面积取最小值为14.

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发现l1,l3过定点和l1,l2互相垂直这两个隐含条件,也就是要能快速找出直线所过的点和方向.

例3  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A(3,-1),AB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y+2=0,AC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y+2=0,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师:同学们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图6),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思路?

生1:设点B(x,y),则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为x+32,y-12.由点M在AB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x+y+2=0上,得

x+32+y-12+2=0.由点B在AC边的中线上,可得x-y+2=0,再根据方程组x+32+y-12+2=0,x-y+2=0,解得x=-4,y=-2,所以点B的坐标为

(-4,-2).

师:求出点B后,如何求直线BC的方程?

生1:用同样方法求出点C(-5,3).进而求出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5x+y+22=0.

师:还有别的方法分享吗?

生2:求出点B(-4,-2)后,通过中线求出△ABC的重心坐标(-2,0),最后利用重心的坐标公式算出C(-5,3).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接下来请思考例3的变式.

变式  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A(3,-1),AB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y+2=0,角B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y+2=0,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师:变式应该如何求解呢?

生1:由例3知B(-4,-2).

师:求出点B(-4,-2)后,用直线方程的哪种形式表示直线BC呢?

生1:易得直线AB斜率为17,由方程x-y+2=0可得角B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由夹角公式得直线BC的斜率为7,进而得出直线BC的点斜式方程为y+2=7(x+4).

生2:可以设点A(3,-1)关于角B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对称点为A1(x,y),则点A1一定在直线BC上,由角B的平分线x-y+2=0垂直平分线段AA1,线段AA1的中点在直线x-y+2=0,可以得到y+1x-3=-1,x+32-y-12+2=0.解方程组可得A1(-3,5),从而推出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7x-y+26=0.

师:有同学是根据例1第(3)题总结的结论直接得出点A关于直线x-y+2=0的对称点A1吗?

生3:我是根据点(x,y)关于直线x-y+2=0的对称点为(-y-2,-x+2)的结论,得出点A(3,-1)关于直线x-y+2=0的对称点为A1(-5,3).

师:怎么和生2算的A1不一样呢?哪里出问题了?

生3:喔,公式记混了.由点(x,y)关于直线x-y+2=0的对称点为(y-2,x+2),可得点A(3,-1)关于直线x-y+2=0的对称点A1(-3,5),从而推出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7x-y+26=0.

师:真是学以致用.公式不太熟,但瑕不掩瑜,课后仿照例题把公式推导一遍.

师:对于变式,三位同学的回答都很精彩.在求直线方程的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直线方程.由于时间关系,变式2请同学们课后研究.

2.3 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1)确定一条直线需要两点或一个点和一个方向,可以量化为直线的斜率等于倾斜角的正切,由此可得到各种直线方程,具体如下:

k=y-y0x-x0=tan θ=sin θcos θ

点斜式:y-y0=k(x-x0),点方向式:x-x0cos θ=y-y0sin θ,点法式:(x-x0)sin θ-(y-y0)cos θ=0,一般式:ax+by+c=0(a2+b2≠0).

(2)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直线方程.

(3)本节课的特点可以归纳(师)为:

确定直线点与向,方程各异本一样,

根据特点慎选择,掌握方法把好航.

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要根据每章节的特点,慎重选择解题方法,人生也是如此.

3 回顾与反思

本课通过3个例题及变式对本章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形成知识

网络,使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达到一个

新的高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在讲例

3的变式题时,一位学生利用点关于斜率为±1的直线对称的点的

坐标公式,结果算错了.由此说明,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还需要引

导学生明晰结论是如何推出来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今后

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Z

猜你喜欢

对称点倾斜角斜率
九点圆圆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的性质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
线性代数中矩阵特征值的解析方法
基于飞参Щp-4配电板的倾斜角故障研究
开缝圆柱缝隙倾斜角对脱落涡的影响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基于子孔径斜率离散采样的波前重构
MMC-MTDC输电系统新型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策略
利用对称求函数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