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情趣·智趣:小学议论文教学要做到“三趣”
2024-06-21蒋晓红
蒋晓红
摘要:小学阶段的议论文教学要做到“三趣”,即理趣、情趣、智趣。梳理文脉,明晰条理,方显议论文的理趣;站在作者立场,披文入境,方能教得有情趣;深入品析作者的语言,解锁其写作密码,方能感悟议论文教学的智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初中议论文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议论文教学;理趣;情趣;智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都被安排在六年级,旨在与初中议论文学习相衔接。那么,小学为数不多的议论文该如何教?学生在学习这种新的文体时又会产生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热情?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在教学议论文时着重思考。笔者以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论述小学阶段的议论文教学如何做到“三趣”,即理趣、情趣、智趣,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初中议论文学习打好基础。
一、梳理文脉,感受议论文的理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议论文以说理为主,要想把道理讲清楚,以理服人,教师就必然要注意条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条理性强的议论文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最佳教学载体。
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为人民服务》一课,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结构,即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作者就是用以上三步架构文章的。因此,探究作者如何通过三个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教师可用表格帮助学生快速梳理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见下页表1)。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出相应句子、提炼关键词句完成表格。通过提炼,三个事例分别是:波义耳发现紫罗兰的变色,得到启发,发明了酸碱试纸;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东海岸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海岸线吻合,编写了《海陆的起源》一书;阿瑟
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得出与做梦有关。学生通过观察表格了解到这三个事例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研究问题为主、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顺序来叙述的,以此论证问号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全文结构清晰,第一、二自然段提出观点,第三、四、五自然段分别列举三个事例,第六、七自然段总结全文观点,即“只有善于发现生活中细微的问题,不断追问,并一一解决,才能发现真理”。
表格梳理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有利于学生在表达时能“说清楚”,这是议论文教学的理趣所在。理趣是议论文教学中理性逻辑层次的趣味,教师教学议论文时特别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理趣。
例如,《为人民服务》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论述缜密,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文章开篇就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当时实际,从三个方面论述怎样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三是团结互爱。三个分论点层层递进,说服力强。学生深入学习这三个分论点后,能初步体会到作者论述的严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尤其是第二个分论点,作者用一连串关联词将句子联系起来,论述严谨,使议论文论证严密的特点进一步显示出来。学生感受到议论文这种严密的表达方式,能为其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披文入境,体会议论文的情趣
议论文内容一般是表达作者的观点、立场或态度,同意什么、反对什么,立场鲜明,这其中必然与作者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小学生接触的记叙文多,记叙文大多语言生动,不难体会作者情感,而议论文因其说理成分多,一般缺乏细腻的刻画与描述,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往往会感觉议论文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学习,真正走进文本。因此,教学议论文时,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披文入境,从作者的角度体会其说理时的情感,体会议论文中的情趣。
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一个“?”和一个“!”就蕴含着作者由疑问、好奇到揭开谜底后惊讶、喜悦的情感变化。对“?”和“!”的理解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三个事例中的“?”是什么,用“______”划出;“!”(真理)是什么,用“~~~~”划出。
以波义耳的事例为例,学生分别找到了对应“?”和“!”的语句,但在连起来表达时,教师发现学生并未真正走入文本,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为此,教师追问学生:从“?”到“!”,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吗?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感悟、揣摩作者的心理变化,逐步体会到作者由好奇到惊喜的情感变化。学生在枯燥的说理中加入语气的变化,其学习热情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更有利于文本的学习、观点的感悟。
小学阶段的议论文教学需要教师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带领学生走入文本,通过关注标点、朗读等方式走近作者。教师可补充相关资料,借助形象化的表述或图像,深化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这种多样的形式与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通了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真正走入文本,触发情感认同,使其真正入情入境,体会情感表达的真谛。这就是议论文教学的情趣所在。
三、探究写法,感悟议论文的智趣
从初中议论文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写议论文时容易出现观点模糊、论据层次不清,不能恰到好处地选择事例,仅是将事例堆砌等问题。小学阶段的议论文教学其实并不复杂,教师不需要像初中教学一样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进行深入指导,但是需要为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小学阶段,在学生解了文章的基本结构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者的写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议论文教学的智趣。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教师设计练笔作业,即仿照课文中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阅读到表达的桥梁是解锁作者如何表达观点,这也正是议论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仍以文中波义耳的事例为例。教师出示一个版本的《波义耳的发现》,是学生平时常见的记叙文的写法,并请学生比较议论文中写事例与记叙文中写事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到议论文语言与记叙文的不同,即议论文的语言要简洁、概括,不需要细腻刻画与描述。
接着,教师又出示另一个版本的《波义耳的发现》,文章运用议论文写法,语言简洁明了,但侧重于写波义耳是如何研究问题的,再请学生与书本中的事例对比并找出不同。通过对比探究,学生发现同样是写波义耳,书本中的事例重点写波义耳发现问题,而教师举出的事例重点写波义耳研究问题,两篇文章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本文的中心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比较哪个侧重点更合适。学生通过思考比较得出——为了更好地证明观点,在事例叙写时应围绕观点有所侧重。书本中论述的是“问号”与“真理”的关系,重点写的是发现问题而不是研究过程。因此,书本中的事例叙写才是最合适的。
通过两次对比,学生解锁了“议论文写事例应语言简洁,有所侧重”这个密码,为其课后的小练笔奠定基础。此时,教师可当堂指导学生完成小练笔“有志者事竟成”,引导学生紧扣这一论点,先思考选择用哪些事例论证。学生列举了《司马迁写史记》《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等事例,紧扣中心主题“志”,由立志到努力再到成功,叙写的重点在于“克服困难”的过程。至此,学生练笔指向明确,既能突出中心论点,又能有所侧重。学生仿照课文写出三个事例,并能巧妙过渡,开头提出观点,结尾总结观点,一篇议论文就“新鲜出炉”了。
由读到写,学生学会了梳理、悟情、表达,其思考也多了一些理性。同时,教师在本单元口语交际“辩论”中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如对于“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这样的论点,鼓励学生自选观点,有的学生认为需要练字,因为书法是我们的国粹,需要传承,还举了很多书法家的例子;有的学生认为不需要练字,列举了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例子。正反双方有针对性地搜集素材,进行梳理、挑选、归纳,并都选择了有说服力的事例进行辩论,用严谨的语言反驳对方的论点。构思素材这一口语交际是对学生之前所学议论文的一次运用。辩论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
基于小学阶段议论文学习的基本学情,学生要能围绕一个论点进行论证。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事例加以论证,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论述,进而达到观点鲜明、证据充分、合乎逻辑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做到从文本学习走向语言表达,从输入到输出,充分感悟议论文学习的智趣。
综上,小学阶段开展议论文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征,了解文章内容,不仅厘清文本表达顺序与论点、论据之间的联系,更要对比明晰文章应怎么写,探究写法,从而达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引导学生解读议论文时,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抓住议论文教学这“三趣”——理趣、情趣、智趣,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热情。梳理文脉,明晰条理,方显议论文的理趣;站在作者立场,披文入境,方能教得有情趣;深入品析作者的语言,解锁其写作密码,方能感悟议论文教学的智趣。要想教出议论文这“三趣”,教师需要深度钻研教材,引导学生边学边悟,只有如此,议论文学习才会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来群.教出语文“三趣”[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35).
(责任编辑:姜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