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双促进模式研究

2024-06-21穆禹汗

关键词:思政教育党建工作职业院校

穆禹汗

摘 要: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在专业领域内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更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具备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现代化人才。本文将从实际出发,聚焦于新时期职业院校“党建+课程思政”的双融合双促进育人模式,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党建工作;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7.6;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5-0076-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性,并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建设。职业院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对于全面落实党中央政策,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教育优势和教育特色,积极构建“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模式。在实践中,我们应深入探索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优化策略,确保党建和思政教育能够齐头并进,共同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

一、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党建+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力度的加大,职业院校在“党建+课程思政”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思想上重视度不足,统筹力度有待加强

职业院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结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目前,部分职业院校把工作重点放在专业教育方面,疏于开展党建引领和思政引领工作,这会导致对相关教育政策认知不足,缺乏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模式认识不到位,未能看到其在人才培养、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从而缺乏实践指导,致使“党建+课程思政”教育优势难以有效发挥。

(二)制度保障不够充分,双向融合不够完善

“党建+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教育活动。要想实现紧密融合,发挥双促进作用,需要依靠职业院校的组织队伍、教师队伍、学生队伍共同努力。目前,部分职业院校虽已形成“党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但由于条件及资源协调性不足,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且缺乏完善的机制和制度保障,难以实现统筹兼顾,导致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二者相分离,使得“双促进”作用未能全面显现。

(三)教师模范作用不足,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低

职业院校党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和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育人模式时应发挥“双带头人”作用,并依照工作思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进程。目前,部分教师未能发挥模范带头功能,且课程思政建设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水平有待提升,缺乏工作创新的精神;二是教师缺乏课程建设的工作经验及创新的工作思路;三是党员教师日常任务繁重,疏于在课程建设中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由此难以达到预期育人目标。

(四)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教育资源有待全面扩充

“党建+课程思政”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却未能着眼于双融合教育模式,且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大多都局限于课堂中。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化视野、认知视野难以得到有效拓展,不利于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理解,也很难在思想情感、党性修养、道德素养上获得高效引领,容易降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从而使得“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二、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党建+课程思政”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育人模式,彰显高校教育特色

构建“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育人模式,能够让广大学生从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出发,接受更多政治思想熏陶,加强对于党的知识理论、方针政策等内容的认知与理解,有助于学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以此从思想层面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凸显思想政治活动的优势作用。在双融合模式引领下,还有助于激励教师不断探究优质育人方法,创新工作形式,完善教育模式,有助于促使职业院校育人特色得以展现。

(二)有利于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党组织生命力

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的融合,既是对学生专业方面的促进,也是对学生思想及情感的引领。在浓厚的思想政治内涵、优质文化氛围感染下,学生会不断加强对国情党史、优质理论体系的掌握,从而增强政治认同、政治自觉、民族自信、道德修养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得到浸润和引领,有助于其不断向党组织靠拢,以此扩大党组织后备力量,确保院校党建工作更加高效。

(三)有利于深化立德树人,促进优质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深入探索如何有效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党建与思政的有机结合,是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职业院校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从党和国家的高度来看,这种融合不仅是培养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坚定政治立场和卓越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的有效方式,更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科学探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四)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充实课堂教育内容

职业院校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推进,为职业院校教育制定了系列重点任务,其中明确要求要持续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库中涵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资源等多个板块。构建“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能够使学生从专业领域出发,不断获取丰富优质教育资源,并加强对工匠精神、五四精神、党建精神等内涵的感悟与体会,从而逐步成长为具有创新实干品质、良好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的人才,切实发挥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

(五)有利于优化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在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不断探索党建与课程思政工作的融合路径,对于专业课程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期间,各专业教师需要依托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不断探寻与思政相关的丰富材料,并对学生展开正向引导,促使学生能够从理论认知层面逐步向深层拓展,从而获得思想价值引领。专业课程都能发挥其思想政治引领功能,为学生心间种下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党的创新理论等种子,既能为各专业课程赋能添力,也是院校教育水平向前跨越的重要体现。

(六)有利于健全组织管理,落实教育主体责任

“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推行与落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院校党委、一线教师展开积极协作,凝聚强大教育合力,才能促使教育过程更加顺利流畅。在此期间,为确保“党建+课程思政”真正实现双融合、双促进,院校会站在全局角度,构建强大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在多方合作中,学校教育管理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而广大党员教师的职责也会更加明确落实到位,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双促进路径

(一)强化党的引领,锚定“党建+课程思政”主体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因此,职业院校在推进“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工作期间,要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政策引领和精神指示,确保行动路线方向不偏移。首先,要加强对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理解。在此期间,可以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引领高校党组织成员和一线教师共同加强对于《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二十大报告、思政教育相关政策以及党中央关于职业院校教育的指示精神等内容的学习,促使广大党员教师能够夯实理论基础,强化思想认知,从而为提高“党建+课程思政”工作效率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主动进行学思结合,加强深思细悟。促使广大党员教师一边研读理论内容,一边从中探寻有关做好“党建+课程思政”工作的智慧元素,并以党的指引为方向,不断优化教育路径,确保新时期职业院校“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育人模式能够发挥实效性。

(二)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党建+课程思政”统筹管理

“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涉及面较广,多层组织机构和教师队伍应按照明确的思路和清晰的措施稳步推行,促使各项工作平稳有序、高效展开。然而部分职业院校疏于立足整体,对相关工作展开统筹规划,由此导致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新时期下,职业院校要注重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于“党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首先,要看到党建与思政工作执行主体多元化这一情况,并结合院校各分支,设置以“党总支+教学办+党支部+教研室+教师”的协同工作体系,对各级主体职能进行明确规划,将责任落实到人。其次,党总支部还要对“党建+课程思政”育人工作进行精准定位,以此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并综合党校及院校实际情况,拟定明确工作意见和方案,确保各级部门能够在践行“党建+课程思政”工作时有准确方向。再次,广大党员教师要立足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积极践行立德树人任务,并能够按照不同专业来优化课程建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引导等多价值引领,全面保障党建与课程思政能够实现紧密融合,减少二者脱节、分离状态。最后,各部门要定期展开沟通交流,围绕“党建+课程思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优质经验等展开研讨,同时制定科学方案,改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完善总体规划,确保实现协同育人和高效育人目标。

(三)注重思想建设,提高“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水平

教师是教育之本,其文化水平、思想观念、道德体系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新时期“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效性。为提高育人水平,构建浓厚思政氛围,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院校要注重加强对广大党员教师的思想建设。院校可以定期召开专题讲座、组织会议等活动,增强党支部成员和一线教师对于“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模式的重视度,并使其意识到这一育人模式的价值所在,以便为顺利开展育人活动奠定坚实基础。要充分运用主题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对广大党员教师的思想熏陶,使其能够在党的创新理论、原著原文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优质内容的熏陶下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认识、坚定政治立场。教师保持正确的思想信念、政治观念,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为学生输出正确理念。广大教师要根据职业院校不同专业课程,制定思政育人方案,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以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观念、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等优质内容与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对学生展开科学引领,从而架起“党建+课程思政”的“融合之桥”。

(四)健全制度保障,推动“党建+课程思政”双向融合

为促使职业院校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能够双向融合,并真正发挥育人实效,院校还要从多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以此减少教育形式化、低效化等问题出现。可以围绕党支部成员和党员教师的工作状况,制定高效科学的评价考核制度。比如着眼于教师备课、教学等关键环节,对其课程思政意识、教学活动设计、思政育人效果、思政精品课程等展开多角度评价,促使教师能够长期将党建活动与课程思政加以有机结合,确保输出的教育内容能够对学生产生引领作用。还可以着眼于党支部成员与党员教师的交流互动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以此助力双方能够立足“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不断展开创新思考。同时,还要健全监督体系。院校可以建立专业的监督组织,也可以促使党支部、教研人员展开相互监督,还可以构建学生监督、家长监督等多种形式,并着眼于“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教师的思想政治观念、课堂教学内容、实施成效等,都可以纳入监督范围之中。此外,为了点燃教育者工作热情,院校还要制定奖励机制,比如对于在“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模式下具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要及时进行激励,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授予先进荣誉称号等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助于打造一支党性强、创新性强、执行能力强的工作队伍,从而促进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工作能够真正实现双融合、双促进。

(五)课程建设为本,扩充“党建+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使党建与课程思政能够在融会贯通中对学生实现正向引领。广大教师还要立足职业院校不同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充分引入多元文化资源、思政教育资源,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灵动的课堂中获得成长,比如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当下热点新闻、鲜活时代故事、先进人物典范等作为扩充资源,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创新政策理论等进行巧妙渗透,促使学生能够在实例中读懂理论内涵,在理论内涵中强化思想精神建设。又如在面对数控专业、电子信息一体化、工程建筑等专业学生时,可以加强党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同时贯穿劳动精神,并引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先进人物,促使学生能够了解党组织建设发展历程与故事,受到先进人物精神熏陶和感染,逐步形成“崇功惟志,业广惟勤”的理想信念,同时助力其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养成热爱劳动的优良习惯,并全面提高就业能力。在面对艺术专业学生时,教师可以引入雕刻、手工艺、书法与国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使学生发挥专业技能,对特定场景、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再现,比如手工雕刻狼牙山五壮士,用绘画方式展现井冈山、西柏坡等红色景点,既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素养,又可以使学生的工匠精神、爱国情怀得到培养,从而真正实现“党建+思政”双融合。

(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党建+课程思政”活动形式

新时期下,职业院校在开展“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教育活动期间,要立足最新政策、创新理念、创新手段,不断丰富活动类型,充实活动内涵,促使各专业学生能够在具有创新色彩氛围中,不断完成知识文化累积和思想引领,并提高“党建+课程思政”融合实效,切实凸显职业院校教育特色。

在推进教育活动期间,为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内涵的记忆、认知,广大教师要注重更新理念,打破以往填鸭式育人模式,将单一的口头教育引导转变为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合作教学、探讨式教学,以便丰富的党政理论、价值观念、思政资源能够更好地被学生吸收理解,从而入脑入心。比如在开展《形式与政策》教学,引入“绿色发展观”这一理念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图像、视频展示功能,带领学生走进敕勒川草原,使大家对比观看曾经敕勒川草原沙石遍地、黄沙漫天的景象,以及现如今绿草如茵、野花盛开的景象,以此构建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调动视听感官,获得参与课堂的浓厚兴趣。同时,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介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促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绿色发展观”的认知和重视度。接着,还可以引入一些实践案例,如沙漠治理、新能源运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等等,使学生透过实际,了解当地在走绿色发展之路时所采取的策略,从而加深对于“绿色发展观”的深层理解。

(七)完善评价体系,彰显“党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为使职业院校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工作更好融合并发挥双向促进作用,教师要注重立足实际,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良好的评价体系具有较强优势,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评价中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或不足之处,找到更好的前进方向,不断进行自我优化,切实迸发参与学习、获取文化知识的热情,从而实现综合素养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要及时依照实际调整教育策略、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育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评价方式也可以多元化,教师可以将评价融入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巧设问题,随机提问,以此检测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内容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并根据学生所陈述的内容进行评价,促使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认知,并获得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同时,教师还可以着眼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其创新精神、劳动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政治素养等展开多维度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立足“党建+课程思政”教育要求,设置辩论赛、小组活动、实习活动、竞赛活动,并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道德素养、党性修养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以便逐步提高“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模式育人实效。

四、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育人模式具有较高的价值导向,对学生成长、师资团队建设、院校育人水平提升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从实际来看,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系列问题制约了“党建+课程思政”双向促进,致使教育优势难以全面展现出来。职业院校要积极协同多方力量,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做好多方引领,有效助力“党建+课程思政”双融合育人模式不断提质增效,从而增强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缪向辉.高职院校党建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路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1(32):26-27.

〔2〕苏国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党建引领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河南农业,2023(21):41.

〔3〕王磬,杨瑞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基于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的现实考察[J].现代职业教育,2022(27):56.

〔4〕张岳军.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建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现状及路径[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2,27(2):96.

〔5〕孟津竹,陈四利,韩永强,等.“党建+课程思政”体系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育人队伍的构建[J].高教学刊,2020(10):125-128.

〔6〕许蓓蓓,徐洁.精准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3):73-76.

〔7〕钟冲.职业院校教师党支部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机制与路径研究[J].大学,2022(33):91-94.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党建工作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