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4-06-21李铭
李铭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和建设成就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
一、红色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
1. 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其历史背景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和建设成就。这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巨大变革。红色文化的根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事件激发了一代年轻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其中包括遵义会议、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们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红色文化视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产生了一系列经典文学作品、电影作品和艺术作品,以纪念和传承革命历程。
2. 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红色文化具有许多特点和重要的文化价值,这些特点和价值使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意义。红色文化通过文学、艺术、电影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记录了革命先烈的事迹。这有助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感受先烈的奉献精神,激发爱国情感。红色文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同富裕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获得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它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了文化自信,这些特点和价值使得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的策略
1. 利用红色文化导入课堂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红色文化导入课堂内容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军神》这一课为例,这篇文章记录了刘伯承在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入与当天教学内容相关的红色文化元素。例如,如果教学内容是一篇与中国革命历程有关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简要介绍刘伯承的生平和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相关背景。这样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深入分析《军神》这篇课文,解读其中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元素。通过分析文章中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革命者的无私奉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等问题,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为了更好地渗透红色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课文的情境,体验刘伯承的坚毅与勇敢。这种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刘伯承的内心世界,并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对红色文化的感受。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让他们阅读更多与刘伯承相关的文章或资料,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并要求他们以刘伯承的坚韧和奉献精神为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以上策略,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有机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其爱国情感和坚韧精神。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2. 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红色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红色文化是一种生动的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现红色文化的内容。以《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为例,这篇文章记录了毛泽东在得知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强忍悲痛表明了对儿子遗体归葬的抉择,表现出毛泽东非凡的情感和胸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或电子白板,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首先,教师可以展示毛岸英的照片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照片,让学生对时代背景和人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片段,教师可以呈现当时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真实性和历史性。同时,通过播放相关音频,如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或音效,可以营造出适合情感表达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共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课文和多媒体内容的感受和观点。例如,教师可以问:“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毛泽东的情感表达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红色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和红色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了课堂的吸引力。这种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文化素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下为了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不断改进教材和教学方法,培养优秀的语文教育师资队伍,以及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需求。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以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的优秀青少年。红色文化将继续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备注: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传承内容和实施研究”(编号: 2022ZJZX030)的课题研究成果;山东省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大单元教学研究”(编号:2023LXY295)的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