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阅读技法

2024-06-21王倩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阅读障碍品味意境

王倩

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内涵深刻、情感丰富等特点。同时,古诗词在语言上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阅读古诗词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然而,古诗词采用古代汉语的表达形式,与现代语言表达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阅读时,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古诗词阅读技法,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是学生进行古诗词阅读的主要目标。本文从“推敲字句——能读懂”“品味意境——会鉴赏”“明晰题意——擅表达”几个方面分享了古诗词阅读的技法。

一、推敲字句——能读懂

在古诗词阅读中,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读懂诗词,读懂诗词离不开对古诗词知识的日积月累以及长期的诗词阅读训练,要由浅入深逐步理解诗词的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1. 扫清阅读障碍

扫清阅读障碍主要是指学生要准确理解古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典故等。由于古诗词是在古代创作出来的,在语言表达、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因此,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是古诗词阅读的第一步。如《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在现代汉语中读“wáng”,而在这首古诗中是通假字,通“无”,读音为“wú”。如果学生不清楚这个字的读音和字义,会影响其对整首诗词的理解。另外,在古诗词的创作中,诗人往往会引用一些典故。如《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龙城飞将”就是诗人引用的典故,其中“龙城”是指奇袭龙城的卫青,而“飞将”则是指匈奴惧怕的李广。在古诗词阅读中,学生要对字音、字义以及相关典故有所掌握,扫清阅读障碍,才能读通、读懂诗词。

2. 分析古诗词标题

每首古诗词都有它的标题,通过标题学生能够获取有关诗词的大量信息。因此,在古诗词阅读中,学生应分析古诗词标题,从标题中大概掌握诗词内容。如分析《咏柳》的标题,学生能够明确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是“柳”。通过分析,学生能够大概了解诗词的内容,为古诗词阅读理解提供了明确的方向,避免在古诗词理解上出现偏差。

3.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学生在古诗词阅读中还需要对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起到辅助理解古诗词内容、感悟古诗词情感的作用。比如,在阅读《寒菊》时,如果学生只是关注字句,确实能够准确翻译其内容,但如果不了解古诗词的时代背景,就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该诗的作者身处南宋,在创作这首古诗词时,诗人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借咏菊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正面歌咏菊花的气节、节操,侧面感慨当时的南宋王朝,表达自己宁死不屈、坚守节操的决心。

4. 抓住诗眼

古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古代诗人在创作古诗词时特别讲究“练字”。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阅读和分析可以发现,在古诗词中总会存在一个特别传神的字或者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字或者词就是诗眼。抓住诗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中“见”字就是诗眼。

5. 理解诗词字句

在古诗词阅读中,理解诗词字句相对较难,主要是因为古诗词中的措辞造句与现代汉语迥然不同,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很难跨越语言上的障碍,会习惯性地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理解古诗词,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古诗词中存在大量非常规性的语言,如果学生想要准确理解诗句,读懂诗词,就需要灵活的思维。比如,杜甫的诗句“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一句在语言上就是颠倒的,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达顺序应该是“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学生应用心揣摩诗句,将颠倒的顺序捋顺,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古诗词。

二、品味意境——会鉴赏

在古诗词阅读中,读准字音、把握字义、理解古诗词内容只是基础性要求,学生还需要鉴赏,能够透过文字领悟深层内涵,品味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才能真正明白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品味意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勾勒古诗词描绘的画面,从而领悟诗境,这是古诗词阅读及鉴赏的基本方法。简而言之,在进行古诗词阅读时,学生要具备意境思维。意境思维能够将诗句中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内容。古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是指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和“象”是相互统一的。诗人塑造意象的目的是更好地言情、言志。比如,柳永的诗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杨柳”就是古诗词中比较常见的意象。在古诗词阅读中,如果学生不知道“杨柳”蕴含的“离愁”情感,就很难真正理解此处诗人写杨柳的精妙之处。古诗词的意境就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学生在诗词鉴赏中,要注重品味意境,并感悟诗人的情感。古诗词中的情与景的关系通常为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意境就是情与景的融合,意境的特点包括雄浑壮观、慷慨激愤、恬淡自然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关键点,就很容易在古诗词阅读中品味意境。

古诗词鉴赏还包括鉴赏诗人创作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如诗词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其中古诗词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反问、对偶、借代、夸张、双关等。分析古诗词的修辞手法并鉴赏修辞运用的好处,对深度理解诗词内容、感悟诗词的思想情感都有帮助。比如,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百尺”是一个虚数,形容楼很高,高到了“手可摘星辰”的程度,借助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楼之高耸。

三、明晰题意——擅表达

在古诗词阅读中,学生应先学会读懂内容、品味意境,最后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出来,进而完成相关题目的作答。正所谓读写不分家,如果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能够理解其内容与意境,却不能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不能将这些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很难在古诗词阅读题中取得高分。因此,掌握语言组织及表达技法,也是古诗词阅读中的关键内容,不能忽视。

1. 分析题意

通常古诗词阅读,会在其后列出几道思考题,要求学生作答。学生在阅读之前,要先对题目进行浏览,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阅读古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应根据题干要求找准表达的方向,确保表达的内容与题目要求相符,避免出现“所答非所问”的现象。比如,常见的古诗词阅读题目形式有“诗词中的某字或某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某字或某词能否改成其他的字或词?”等,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先找到这个字或者词的位置,同时看看注释中是否有关于这个字或者词的解释,在准确理解含义后,结合全诗分析字或词运用的好处,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 掌握表达的格式及术语

在古诗词阅读中,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表达格式和术语,确保表达的完整与正确。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语言组织和表达时,要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结合古诗词内容展开详细说明。表达中只有结论或者只进行分析都不可以,要既有结论,又有分析的过程,确保逻辑清晰、系统完整。

结束语

古诗词阅读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读通、读懂是关键。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要先扫清阅读障碍,读通诗词,借助工具书、电子词典等对古诗词中的生僻字词有准确的理解,掌握标准的字词发音,在朗读时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在读对、读通的前提下,学生要深入推敲古诗词的字句,理解字句含义,借助古诗词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等准确理解其内容。此外,学生还要学会鉴赏古诗词,并能够对古诗词的意境、艺术手法等有所品鉴。最后,学生应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合理组织语言,掌握表达技巧,以此提升自身的古诗词阅读水平。

猜你喜欢

阅读障碍品味意境
品味“莓”好
明明的学习为何如此困难?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小学生阅读障碍的成因及矫正对策
学生阅读学习困难: 教师知多少?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品味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