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征及设计逻辑
2024-06-21魏善春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各门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此之前,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要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跨学科教学实践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为“五育融合”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关键路径。但是,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基于“五育融合”理念设计跨学科课程并引领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仍未形成共识。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跨学科主题学习与五育融合的关系,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征及设计逻辑。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何以促进“五育融合”
跨学科主题学习指为培养跨学科素养而整合两种及两种以上学科内容开展学习的主题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可以带动课程综合化发展(吴刚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与设计思路》,《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9期)。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知识的情境化学习与实践运用,倡导以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跨越学科边界,整合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并获得情感的滋养与精神的润泽。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不仅能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还能在真实情境中感知社会,亲近自然,深化对自我、他人、社会及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升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的能力,从而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深度交融。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是“五育融合”理念在课程设计与实施层面的具体体现,更是推动全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这种学习模式与五育融合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其适应未来社会能力的核心目标高度契合。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拓宽了五育融合的实践场域,其学习成果正是学生五育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特征分析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面向真实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提出的,体现了由孤立的单学科学习转向多学科融合学习、由封闭课堂走向开放课堂的学习范式的转型,具有不同于传统学科课程学习的鲜明特征。
1.多学科融合的适切性与知识的整合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在于实现多学科知识的内在关联与深度互融,旨在超越单纯学科内容的叠加,强调追求知识体系的协同效应。在构建学习主题时,首先要考量主学科与关联学科间的适配性,确保各学科在保持其原有知识架构与逻辑脉络的前提下自然融通,互补互鉴。教师需谨慎处理学科间的边界与融合度,确保知识的整合既富有创新性又不失严谨性。跨学科主题学习并非多学科内容的堆砌,而是围绕特定“主题”或“事件”构建一个多视角、多层次的完整的知识生态系统。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主题的内涵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精心布局和安排所涉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深浅层次,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搭建关于该主题的立体化知识框架,在生成整合性认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五育”深度融合,提升综合素养。
2.学习任务的情境性与学习方式的实践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特别注重将学习任务嵌入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场景中,通过社区调研、项目策划、实验研究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应对实际挑战或履行具体职责的过程中自然地调动、关联并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直接感知与实践操作的动态过程中,深刻领略知识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进而激发其自主探究的精神动力,有效提升其在复杂情境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定情境化学习任务时,要与现实生活肌理及社会发展脉络紧密交织,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公民道德素养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场域。学生在应对情境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化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还能将学科认知、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融为一体,从而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地发展。
3.多学科教师间的协作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颠覆了单一学科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格局,转而构建起一个多学科师资力量共同参与、协同策划与实施的教学共同体,以共享的教育愿景和互补的专业视角,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度对话与共创,通过共同设计学习路径、规划跨学科课程框架、协调教学进度,确保知识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学习的发生,以教师集体智慧的融合促进学生对复杂、真实世界问题的深度思考与解决。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魅力还表现在对学生主体性的深度尊重与激活上。这一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学习主题与任务的确立过程中,教育者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其兴趣、需求与潜能,引导学生参与主题选择与任务设定的决策,确保学习内容与过程的个性化与适切性。其次,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扮演着核心的“主角”角色,他们是知识的探索者,更是问题的解决者与创新的实践者,通过主动参与、深度思考与创造性行动,实现对跨学科知识的内化与应用。
三、“五育融合”视域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逻辑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需要系统地规划教学设计、构建教学过程。
第一,主题选择与分析。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中,主题的选择是关键,关乎后续不同学科知识的整体架构与五育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对于课程标准或教材中预设的主题,教师应审慎评估,考量其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相契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以及是否具备足够的学科交叉性和五育融合潜力;对于教材或课程标准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主题内容,教师可直接采纳并进一步细化设计,以确保其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当现有主题无法完全满足学情需求时,教师应勇于创新,在保持自身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主动“跨界”,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社会热点、地方特色资源等因素,创设更具针对性、启发性的跨学科主题。主题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能够容纳多学科知识的交汇与碰撞;二是应具备现实意义与价值导向,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生活,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三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相匹配,确保学生能够在主题探索中找到个人成长的切入点,实现深度学习。
第二,确定学习目标。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应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整合,通过设计情境化学习任务、多元化学习途径或方式,引导学生获取综合性学习经历与体验,掌握核心知识与思想方法,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实现深度塑造。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应详细阐述学生在主题学习过程中需掌握的关键知识要点、技能要求以及相关的思维方式,确保学生在跨学科知识体系中形成结构性认知,为更高层次学习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状态,强调通过适合的途径或任务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验证与应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目标应关注学生在主题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知识、社会、人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以及对道德、审美、公民责任等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明确学生应通过何种方式接触、体验与反思相关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第三,开发评价工具并确定评价证据。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应秉持评价先行的逆向设计原则,确保评价体系与学习目标的高度一致,并且将评价贯穿于跨学科学习全过程。其构建逻辑如下。一是坚持评价与目标的一致性。评价指标要紧密契合目标要求,既反映学生对跨学科核心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其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二是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出发,逆向设计预期学习成果,明确其内容与标准,以体现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与应用,使之涵盖五育各维度的成长表现。三是评估证据的确定与收集。评估证据应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态度形成、价值观塑造等各方面情况。证据收集应覆盖课堂观察、作品展示、作业讲评、项目合作、问题解决、档案袋整理等教学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积累、分析评估证据,全方位、动态化监测学生跨学科学习进程及五育融合发展状况,为后续教学情境、学习任务及教学资源的优化提供依据。
第四,设计学习情境并确定学习任务。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情境并确定学习任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遵循以下逻辑。一是深入研究主题,理解核心概念涉及的领域、问题背景、现实意义等。在此基础上,明确主题所蕴含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知识内容、技能要求、价值观引导、情感态度、行为规范等,为后续情境设计与任务设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分析五育元素间的内在关联,揭示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本质。例如,如何通过智育知识的学习深化对德育价值观的理解,如何借助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美学感知,通过揭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联,为构建五育融合的学习情境提供理论依据。三是深入剖析主题及五育元素,创设符合主题逻辑、凸显五育融合的学习情境。情境应具有真实性、互动性等特点,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应用与创新过程,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产生深度共鸣。情境设计应充分考虑各育元素的融入方式,如通过角色扮演、实地考察、项目研究、艺术创作、社会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跨越学科界限,实现多育之间的融合。四是在构建的学习情境中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实践性的跨学科学习任务。任务设计应围绕主题并突出五育元素的交叉点和融合点,如要求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关注其社会伦理影响(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融入艺术审美与表现(美育与体育的融合)等。
第五,组织学习进程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教师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有序嵌入整体学习流程,在预设的情境框架内按步骤实施,其间穿插问题线索、知识网络、资源工具等辅助条件,引导学生同步开展个体自学、小组研讨、成果展示等学习活动。坚持实施多元主体、多元场景及多元方法的综合评价,全方位、立体化地评估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状况。教师要通过持续收集学生的作业、测试成绩、课堂表现、小组合作记录、项目成果等学习证据,系统监测跨学科学习的进展与成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内容及策略,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保持适当的挑战性,实现学习的深度、效度与五育融合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 孙爱蓉
魏善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小学教育系主任,小学教育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兼任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及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