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2024-06-20张雪伟杨振峰

村委主任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红色文化乡村振兴

张雪伟 杨振峰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2023年度调研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赋能河南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SKL-2023-31);新乡市社科联调研课题“新乡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现实路径研究”(SKL-2023-217);新乡市社科联2023年度调研课题“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文化底蕴研究”(SKL-2023-228);河南工学院教师3+1教学创新项目“河南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创新”(cx20231-0478)。

作者简介:张雪伟(1996—),女,汉族,河南长垣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杨振峰(1994—),男,汉族,河南焦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乡村振兴有着内在的联系,而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是推动革命老区发展的关键举措。文章对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情况进行梳理,并针对红色乡村出现的制度监管与发展不匹配,持续开发力度、动力不足,专业复合型人才薄弱等问题,提出锚定发展方向、加强新基建投入、完善数字人才体系、发挥数字媒介实效性、创新数字文化产品等对策,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献策。

关键词:数字技术;红色文化;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1-013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G127 文章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用好红色资源”“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1],但是受限于大多数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地人力、物力、财力的匮乏,这些地区大都发展缓慢。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对帮助农民致富、涵养淳朴民风、推动乡村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打破了传统宣传的单一形式,提升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效用价值,有助于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数字化红色文化产业。深入挖掘乡村红色文化,实现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的新动能。

1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催人奋进、涵养道德、塑造品格的作用,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价值,对促进乡村经济产业发展、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优化城市与乡村资源配置有着重要价值。

1.1推动产业经济“强”起来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打破了原有地域、时空限制,能够将处于分散状态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呈现在大众眼前,丰富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样态,给乡村发展特别是革命老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数字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众多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手书、纪录片等被整合成数字文化资源,收录到统一的数据库中,为革命老区招商引资,提高了红色文化资源的附加值,为解决革命老区群众就业问题提供了强大支撑[2]。河南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合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助力开辟乡村振兴新空间。

1.2助力乡村氛围“活”起来

和谐的乡村环境、牢固的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堡垒。首先,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的交流互鉴,夯实基层党组织,实现乡村民主管理。其次,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相关部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更为便捷,这不仅弥补了传统红色文化资源地域辐射范围小的缺陷,还便于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丰富了乡村产业形式,提高了乡村知名度,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再次,借助数字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便捷地开展各式各样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对于非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使人们更好地融入到红色文化中,提高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兴趣。最后,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对党员干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提升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有利于革命老区实现乡村振兴。

1.3促进乡村环境“美”起来

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关注经济、文化方面,更要关注生态建设方面。美丽乡村能够使乡村发展更富有活力,为革命老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动力,促进革命老区绿色生态发展。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革命老区的旅游服务业,减轻了革命老区的生态压力,改善了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也能够避免过载带来的影响。

2 河南省运用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与其他省市革命老区类似,河南省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网络化、数字化背景下,河南省积极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但是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2.1红色文化数字化发展迅速,政府监管难度提升

政府高瞻远瞩,对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顶层设计,但对于如何开发、如何利用、如何监管等具体措施仍较为缺乏,政府监管与市场活力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这极大考验着当地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

2.2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深入

河南省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且南北距离较远,多地也在积极探索开发模式,如开展文化节、设计旅游线路等。但河南红色文化资源存在内涵价值发掘程度不够、衍生品创新力不足、文化产业链短、省内各市之间全局性整合力度不够、设计包装较为单一、数据库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3]。受限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平,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社会问题,如何在挖掘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提高利用效能,克服开发形式单一、形式化、简单化等问题尤为重要。

2.3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产业链不全、专业人才不足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力量联动不足,其根源仍是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投入资金有限。河南省不可移动文物达65 51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占比约0.56%,其中革命文物保护修缮费用占比约4.3%,可见河南省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但是相对于其他省份的资金投入确有不足,如湖南省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修缮每年花费超5亿元,革命遗址1 832处,而河南省每年花费财政资金超2 100万元,革命遗址366处,湖南省对革命遗址的财政资金投入远高于河南省[4]。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大多是由政府投入,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有限,民间资本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参与度不够,内生动力不足,且革命老区人口流失严重、人力资源缺乏。红色文化博物馆、纪念馆、景区、遗址、培训基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红色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程度不够,招商引资的渠道不足,宣传手段单一趋同。同时,景区的工作人员多为本地村民,除安保、讲解人员外,高端人才短缺,管理水平滞后,省内大部分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不够深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足。

3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助推河南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数字化推动了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创新,推动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顺应了时代趋势和文化保护的双重需求,有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现提出“顶层设计—基础保—人才体系—媒介平台—特色品牌”五位一体的解决路径。

3.1持续顶层设计优化,锚定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方向标

一是要突出规划引领。以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河南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条例》为指导,加紧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二是要加快保护与传承。丰富数据库中各县、乡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展开对全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普查、审计工作,明确以数字驱动为导向的数据库建设,充实省级数字资源库数据,成为宣传全省红色文化资源亮丽的动态名片。逐步出台省、市、区各级革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明晰各层级保护标准、各层级主体责任、各层级指导方法,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详细规定保护开发过程中各层级的监管、资金等要求,加快建全革命文物保护奖惩机制,加大数字媒体宣传深度、力度、广度,重点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片区亮点建设,实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加大县级以下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修缮、数字化工作。

3.2健全保障设施,夯实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根基

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红色文化资源由静态向动态的突破,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影响政治、经济、社会提供了便捷通路。搜集、整理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调,整合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学界对于数字赋能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且相关概念与逻辑机理的学术探究工作仍然不够成熟,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利用研究有待深入,系统性理论研究精品较少。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内各市、县逐步推进红色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基本摸清了省内革命文物现状,旧址的修缮保护工作在逐步推进,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各种主题公园也陆续完成建设[5]。提高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需加强政府与高校、研究所合作的红色文化资源理论与实践研究,做好基础性资料搜集与数据化工作,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可能。加强多主体合作,对文献、传统媒体资源、乡村地理环境、人文信息进行整合并建立统一数据库,实现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3.3完善数字人才体系,优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才机制

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过程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对当地的红色文化非常熟悉,同时还需要具备数字化技术的相关手段,是对文化传播、媒体运营等熟悉的多面手[6]。可以以已有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空间载体对人员进行培训,并逐步制定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对于提升人才质量,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政府机关的沟通合作,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文博单位人员深入革命老区进行实践培训与项目合作,与众多互联网企业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大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人才,加强引进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复合型人才,激发更多人才投身到革命老区振兴中。

3.4发挥数字媒介优势,搭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共享平台

搭建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是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必然要求和提高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因此,各市、县需要加快红色文化数据库的建立。例如,河南师范大学建立的中原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促进了中原红色文化的研究。首先,数字化的优势在于传播的有效性和广泛性,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其次,建立各层级共享平台,对于传承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了各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极为有益。最后,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更能延续本地特色,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赋能是打破传统红色文化宣传模式的有力手段,当前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带给人穿越时空的体验,提升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能,配合传统乐曲、舞蹈资源,给受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感受。通过沙盘预演,三维模型立体展示等沉浸式和趣味性的组合,与英雄亲密接触,扩大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通过数字复原使人们更好地感受红色文化资源的魅力,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也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新媒体技术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更加有力,拓宽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渠道。

3.5打造特色文旅产业,开发特色品牌的数字化创意产品

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能够很好地活跃因疫情而停滞的文旅产业,活跃的文旅市场同样需要优秀的创意产品充盈人民群众的视野,为其带来更加优越的体验。随着5G技术等数字化手段的普及,线上线下交互体验的数字文创产品日益增多,树立了乡村文旅产业的红色品牌形象,这也为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传承提供了载体,助力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当前,备受年轻人喜欢的红色革命游戏将红色文化资源以数字形式融入到游戏场景中,那些红色形象符号通过游戏浸润到年轻人的思想中,年轻人能够在红色文化场景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未来,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使得具有红色文化独特品牌的数字纪念品、音乐等将逐渐流行,扩大了消费市场,例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舞台剧,《延安十三年》歌舞剧等都是带动相关产业的典型之作,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优势在带动周围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富有动能。

4 结束语

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数字技术激活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是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面对现实困境,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疏通障碍堵点,在数字化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延长红色文化产业链、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积极探索,以期为数字化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李珍珍,张辛欣.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与实现路径——基于湖南地区的调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3(03):66-75.

[3]许丽.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J].人民论坛,2021(01):139-141.

[4]罗方述.数字化赋能红色资源育人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8):33-35.

[5]田珊.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及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7):155-159.

[6]金青梅,刘琴,苏卉.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1):55-64.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红色文化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