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困境及升级对策研究
2024-06-20李书锟
作者简介:李书锟(1991—),男,苗族,贵州思南人,硕士在读,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开发管理。
摘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村产业布局,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贵州地区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随着近年各地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崛起,贵州地区乡村旅游也面临乡村旅游产业整合不足、人才资金政策不完善、乡村旅游品牌竞争力不足、乡村旅游模式单一等问题,鉴于此应该采取精准化定位市场、完善乡村旅游保障机制、加大贵州乡村旅游特色化品牌建设、推动“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等措施来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推动乡村旅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推动贵州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困境;升级对策;贵州省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1-014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F327 文章标识码:A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依托于乡村地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民俗资源等开展的旅游模式。乡村旅游是在旅游扶贫的基础上广泛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缓解生活压力、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可以推动乡村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化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国家和地方从政策层面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既增加了乡村旅游的机遇,也为乡村旅游竞争带来挑战。因此,应该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和升级作为契机来探索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为缩减城乡差距提供完善的保障。
1 贵州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贵州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区位特色明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地貌类型众多,包括丘陵、盆地、高原和山地等,喀斯特地貌类型明显,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貌和民族传统独特,西江千户苗寨、黄果树瀑布、梵净山等旅游景点众多,同时贵州省生态环境相对良好,美食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贵州省政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断优化乡村基础配套设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2 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23年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县中贵州所辖县(市)占据10席,包括兴义市、凯里市、盘州市等,因此贵州省的乡村旅游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贵州村超”在2023年成为出圈的热点话题,抖音“贵州村超”相关话题1.7万多个,播放量达百亿余次,榕江县在抖音的餐饮订单环比增长113%,同比增长327%。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抖音的景区游玩订单销售额环比增长了255%。由此可见,近年来贵州省乡村旅游产业迅速发展,部分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在全国范围内都具备了一定影响力。
贵州省的乡村旅游已形成了多种模式,包括城郊休闲旅游模式、田园观光旅游模式、红色文化旅游模式、少数民族旅游模式。城郊休闲旅游是通过对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修建休闲配套设施来吸引城市居民来郊区周边体验生活。田园观光旅游是依托农业生产活动或者田园风光,如田园采摘、花卉观赏、中药种植等,以吸引游客到乡村体验生活。红色文化旅游是依托红色建筑或者红色遗址、红色精神和革命人物故居等吸引游客前往当地了解历史,推动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少数民族旅游就是依托少数民族建筑、生活习俗和节日等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使游客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贵州省具有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因此少数民族旅游也是贵州省主要的乡村旅游方式之一。近年随着各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贵州省也在不断创新乡村旅游模式,借助新媒体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但是由于对乡村旅游现状缺乏全面认知,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1]。
3 贵州省乡村旅发展困境
3.1乡村旅游机制不完善
虽然贵州省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但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部门政策不统一,乡村区域之间沟通不顺畅,乡村技能人才或者特长人才参与乡村旅游积极性不足等问题。例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各项配套设施不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方向不明确,乡村旅游过程中对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等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有关部门对参与乡村旅游的餐饮场所或者住宿场所监管不到位,增加了村民与游客的冲突,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
3.2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不足
打造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已经成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贵州省乡村旅游持续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意识,乡村旅游品牌在旅游产业品牌中竞争力不足,缺乏区域特色化的推广路径,影响了乡村旅游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展。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定位不明确,跟风、模仿等现象明显,没有深入挖掘贵州省文化资源、民俗资源和农业产业资源,乡村旅游产业之间内在联系不足,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只注重眼前利益[2]。一个文化品牌被多个乡村地区使用,示范性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竞争力不足,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没有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
3.3乡村旅游模式单一
新时代背景下,贵州省应该增强创新意识,创新乡村旅游模式,特别随着主题式旅游、个性化旅游、定制化旅游等理念广泛兴起,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康旅融合等趋势明显。互联网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以及智慧化乡村旅游、数字化乡村旅游等模式兴起,但是贵州省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旅游模式,以红色旅游、田园旅游和少数民族旅游等方式为主,被动等待游客到来,没有分析不同年龄群体、不同职业群体和不同区域群体的需求,缺乏个性化和创意化的乡村旅游模式。
3.4乡村旅游宣传不科学
新媒体产业迅速发展为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契机。贵州省部分乡村旅游都在借助新媒体平台来拓宽乡村旅游的宣传渠道,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通过网红打卡、旅游达人推广、影视剧宣传、制作特色化的乡村旅游宣传视频等来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以期能够进一步吸引大量游客。例如,电视剧《陈情令》就多次在贵州采景,随着《陈情令》热度的攀升,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贵州旅游打卡。虽然贵州省很多乡村旅游整体质量较高,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很多景点知名度较低。宣传方式不科学,宣传路径单一,甚至部分乡村旅游仍以电视广告宣传为主,导致宣传效果不佳。
3.5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人才不足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加大了对综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旅游人才不仅要加强对区域地势和风俗了解,还应该掌握乡村旅游文化和周边区域发展历史。很多地区高校和职业院校都开始转型,进一步细分旅游人才培养方向,推动旅游专业与文学专业、医疗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的融合,注重开展产教融合,以期能够培养多方面的旅游人才。而当前贵州省院校人才培养当中,对乡村文化和特色渗入不足,因此难以培养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人才。旅游人才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目前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很多旅游人才都是当地居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旅游教育,虽然对区域现状比较了解,但是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知识面较窄,难以真正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旅游人才不足制约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3]。
4 贵州省乡村旅游优化策略
4.1构建完善的乡村旅游保障机制
乡村旅游升级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应该分析乡村旅游各个方面的影响要素,建立保障机制。政府各部门应该加强协调和沟通,就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制定政策时还要推动政策的协调,从而增强对乡村旅游的监管和引导作用。政府部门要与乡村群众建立良好的交流和信息共享机制,打造乡村旅游监管监督平台,积极协调乡村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与金融机构或者相关的文化机构建立联合保障机制,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筹措资金。政府应该积极吸引区域文化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激发乡村旅游的活力,必要时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政府的津贴或者补贴,激励他们积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工作,挖掘乡村各项文化艺术价值。加大对乡村旅游各项工作的指导,减少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破坏或者污染[4]。推动不同乡村区域的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乡村旅游师范基地,对乡村旅游参与的导游群体、民宿群体、餐饮群体、文化产业群体、农业产业群体等制定具体的行业管理条例,对违反相关条例的群体进行批评、教育、取消资格等,规范乡村旅游各个参与主体的行为。
4.2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
品牌是乡村旅游的名片,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贵州省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乡村品牌。深入挖掘贵州省具有影响力的地区,依托地区优势产业形成品牌理念,围绕品牌整合旅游、文化和乡村各项产业资源,形成旅游品牌产业链条,通过产业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依托品牌来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品牌不仅要有创新性,还要能够体现地域特色。例如,依托贵州百灵制药企业打造百灵中药种植示范基地、百灵养生产品、百灵文化创意产品等,形成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贵州省休闲和旅游,增强乡村旅游竞争力,形成一区域一品牌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品牌特色,从而依托品牌来扩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价值,推动乡村品牌发展,真正提升品牌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带动乡村旅游产业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格局。
4.3打造多样化的乡村旅游模式
贵州省要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打造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业模式。要积极吸取其他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依托贵州省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亲子旅游、人间仙境、高山流水、山间茶园等多个主题活动。推动智慧化乡村旅游和数字化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和互联网产业的深度融合,扩大乡村地区互联网覆盖范围。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深入整合乡村旅游相关数据,根据游客的需求开展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旅游服务,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顺应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推动线上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将乡村的发展历程,乡村的优秀文化和乡村的未来规划融入到乡村旅游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影响力,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构建动态化、可视化的乡村旅游模式。深入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康养产业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要充分整合乡村地区的资源,开展特色化的民俗活动,推动不同区域乡村之间的合作,扩大乡村区域活动的影响力,借鉴“贵州村超”的成功经验,打造更多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借助出圈主题活动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4.4创新乡村旅游宣传模式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应该进一步重视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要进一步创新营销理念,推动传统营销和新媒体平台的结合。首先要积极与相关影视基地合作,了解不同时期影视基地拍摄的作品,吸引他们前往乡村采景,通过影视作品的播出增强乡村地区的影响力。其次应该对一些出圈影视作品中涉及到的乡村旅游的相关景色进行剪辑和推广,增强乡村旅游的影响力。根据人群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宣传和推广方案,通过营销为乡村旅游吸引流量。再次应加强与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达人的合作,开展网红景点打卡等活动,扩大乡村旅游影响力。最后在贵州省乡村附近的城市设计宣传立牌,通过在LED显示屏上展示特色项目的方式来加大对乡村旅游特色项目的宣传,促进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的结合,通过合理化的营销来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乡村旅游营销应进一步创新营销理念,推动美术、文字和视频创意的结合,增强乡村旅游文字和视频的宣传和推广进度,真正促进网上流量能够转化为现实旅游人群流量[5]。
4.5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
乡村旅游升级加大了对旅游策划、旅游推广和旅游讲解等人员的需求,特别是目前乡村旅游文旅融合、文体融合和文医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乡村旅游人才难以满足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因此应该进一步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高校应立足地方产业特色科学化设置专业,开设康养旅游课程,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重点围绕中医养生、温泉疗养或者道家养生等内容,同时开设旅游相关的课程,包括旅游中的服务理念,旅游管理等课程,让同学们掌握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高校应该加强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合作,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参与到乡村旅游中的每个项目中去,让同学们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实践技能。另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既要结合同学们的日常表现,也应该考虑到同学们在岗位中的表现,在评价中引导同学们修正自身实践的不足,推动高校赋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持续输出高质量人才,在推动高校改革的同时,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功能,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还能够进一步拓展高校的育人资源和育人途径,形成完善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
5 结束语
贵州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可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村的精神文明风貌和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贵州省乡村旅游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在未来发展中,贵州省应该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多样化的乡村旅游模式,提升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万莉娜.新媒体视角下信阳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04):64-66.
[2]刘婷,梁千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01):69-74.
[3]翟胜增.基于文化创意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徐州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2):160-163.
[4]郭锐,王济,沈虹,等.乡村旅游职业教育及发展对策——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29-31.
[5]罗光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升级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1):2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