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视角下民族非遗传承与发展

2024-06-20邱心彦许韵嘉曾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空间叙事多模态哈尼族

邱心彦 许韵嘉 曾瑜

基金项目: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特色品牌建设科研项目“多模态视角下民族非遗传承与发展——以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为例”(项目编号:YJS2022TSPPOO4)。

作者简介:邱心彦(1996,2-),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多元价值的民族财富,对民族非遗进行保护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时代课题。博物馆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场域,也是博物馆实现自身文化功能的重点所在。随着科技的引用及多模态的传播方式,非遗的传播路径逐渐从单一的影音图像模式发展到多媒体、多元化、多模态等多种向外传播非遗的方式途径。该文通过对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这类综合性场所向大众传播的方式方法展开研究,让大众从不同角度感受哈尼族非遗和哈尼族梯田的魅力,并且博物馆借助新兴的交互手段增强“科技赋能”的效果,助力观众以多种视角来感受哈尼族原生情境。通过分析博物馆主题展览与哈尼族内部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增强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感知与体验。

关键词:多模态;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空间叙事;科技赋能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b)-0088-05

National Non-Genetic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Multimodal Perspective

—Taking the Hani Terrace History Museum as an Example

QIU Xinyan, XU Yunjia, ZENG Yu

(Ethnic Art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rt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national treasure with diverse values and a profound issue of the tim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s are an important field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lso a key focus for museums to achieve their own cultural function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 and multimodal dissemination methods, the dissemination pat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gradually evolved from a single audio-visual image mode to various ways of external dissemination such as multimedia, diversification, and multimodality. This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dissemination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venues such as the Hani Terraces History Museum to the public, allowing the public to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Han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Hani terraced field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museum also enhan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y empowerment" through emerging interactive means, helping visitors to experience the original Hani contex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By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seum themed exhibitions and the internal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Hani ethnic group, we aim to enhance the audience's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during the visit process.

Key words: Multimodal; Hani Terraces History Museu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i; Spatial narrative; Technology empowerment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最直观的表征,保护非遗就是保护多元文化的基础,通过对非遗的保护,就会逐渐将保护视角转移到传承主体的族群文化及原生文化场景。透过非遗,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延续的价值所在,通过多模态的技术手段,还原原生场景,立足原生文化的发展、传承的脉络当中,重建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多模态是近三十年来不断完善的研究课题,指从多个视角出发对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及各种应用实践。随着科技及互联网的发展,博物馆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生活方式,单一的语言文字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需求,逐渐开始从文字转向声音、图像及影像等多模态方式,以感知渠道的多样性、媒介的丰富性及符号资源的多元性和社会性来强化“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引发观众对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思考与兴趣,增强传播效果。坐落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哀牢山区的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在以多模态为博物馆设计理念的引领下,融合哈尼梯田文化的传统智慧,充分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千年农耕文化,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地博物馆的代表性展馆,也是当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

1 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多模态叙事空间构造

红河哈尼梯田以其壮观、磅礴的梯田景观于2013年6月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多个民族历经1 300多年世代开垦的农耕文明杰作,其中心位置处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哀牢山南部。因阶数多,海拔落差大,储水期倒映天空与朝霞、晚霞而驰名中外,最佳观赏期为12月至来年3月。展馆力求还原当地情景,以此来展示哈尼族生活原貌,利用互动技术让观众亲临体验,感知元阳的梯田美景,唤起观众对哈尼族“乡愁”记忆中情感价值的理解与共鸣。

1.1 流线型空间叙事的多模态构造

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内部场馆构造围绕产生“梯田”的哈尼族及哈尼族文化为展示主体,梯田集中了哈尼族人文内涵,梯田景观是哈尼族在恶劣条件下历史迁徙的生存智慧,也是哈尼族最直观的文化表征。元阳景区内的哈尼族以梯田耕种为主要生计手段,他们的日常劳作、饮食方式、节庆活动、音乐歌舞都离不开梯田。观众通过场馆随处可见的多媒体视频去了解哈尼族民族语言、发展历史等概况,从梯田到哈尼族日常生活,再到现代科技社会助力梯田的发展,将哈尼族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逐一体现,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哈尼族非遗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通过流线型的场馆布置,观众以梯田为线索,顺着内部场景的走向,更直观地了解梯田是哈尼族“万物有灵”文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关键节点。围绕梯田,哈尼族文化产生了诸多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对非遗多个文化关键点的塑造,将哈尼族文化串起一条线,突出“梯田”主题,由梯田串联起哈尼族生活状态、劳动形态等文化要素,向观众呈现出元阳地区哈尼族的全貌。博物馆将非遗还原于原生文化生活中,在有限的空间里“见人、见物、见生活”,并以流线型的叙事来展示哈尼族文化,不仅提升了哈尼族文化的传播效率,破除了以往在传统型博物馆展示中形式单一、古板说教等缺陷,更向观众呈现出哈尼族非遗的原生生活环境,并由梯田引申到哈尼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劳作场景、民俗活动等,以此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其中每个展览都是对展示环境的重新建构和塑造[1]。博物馆以哈尼族梯田文化为主的叙事空间,构成哈尼族集体记忆与他者文化认同互动的独特平台,让文化互动和交流成为观众连接自身与族群文化记忆的纽带。观众通过具身来感知博物馆所营造的哈尼族原生文化的原始生活村落,进而加深对哈尼族文化的理解与感知。

1.2 场景化空间的多模态营造

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内部馆藏对哈尼族非遗进行详细又全面的整理和保存,并不断挖掘和记录原生态歌舞文化,把哈尼族非遗的真实样态原汁原味地保存、传承下去。博物馆在保护非遗的同时,注重展馆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多模态的场馆搭建来塑造一个哈尼族原生态氛围的舞台。博物馆利用新科技,尤其是影像影音及互动设备的发展,动态地呈现《哈尼古歌》《四季生产调》等与哈尼族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第二部分“民族的智慧”主题单元中,特地用整个场馆来构建哈尼族日常活动,通过场景的真实再现将该场馆划分成哈尼古歌、日常生活、哈尼舞蹈、节庆活动等部分。场馆运用虚拟投影和播放哈尼古歌音乐两种模态来进入哈尼族节庆的日常,跟随音乐让观众了解梯田是哈尼族的物质依托,通过吟唱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

哈尼文化当中,“十月年”长街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民俗活动,在长街宴的展厅当中,从简单的哈尼族长街布景的陈列拓展为哈尼族数字沉浸展,增加多种互动的音乐装置带给观众视听上的感官体验,整体还原哈尼族长街宴的原生环境,提升了观众对于哈尼族原生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直观感受。通过还原哈尼族村落场景提升观众的参与兴趣,增进观众与哈尼族文化之间的距离。同时,将非遗还原于哈尼族日常生活当中,让观众以更直观的视角来“参与”梯田的生产劳动,体验哈尼族的“衣食住行”,以更加活态化的方式来了解哈尼族,感知哈尼族文化与梯田农耕文化的内在联系。

2 多模态空间场景的内部阐释

博物馆的建成保存了逐渐流失的哈尼族文化,通过收集、展示、塑造原生场景等将哈尼族传唱史诗、非遗、生活习俗等哈尼族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陈列,对哈尼族地区的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的建成,哈尼族的非遗保护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向观众传递哈尼族非遗的内部语境,以多模态的互动方式向观众传递哈尼族信息。博物馆叙事方式上注重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由物及事”[2],即从物体的描述与表达中延伸到一个族群的文化、集体记忆及景观的叙事内容,博物馆的场景布展只是基础载体,文化才是其核心。叙事的视角设置包含三层意义:一是选择阐释的角度;二是具有一定的目的;三是需要通过视角把意义和观众关联起来[3]。这个叙事框架的主体借助多模态的传媒手段来引人入境,在多模态的叙事过程中包含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内化阶段深入探索哈尼族地区无形文化遗产的价值,侧重于隐性文化内涵的挖掘;在外化表达上注重多模态手段的叙事方法,以多学科视角来展示哈尼族自然、人文、历史等多方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物质载体的动态发展历程,通过相关物质载体的展示和辅助性的媒介技术加以补充介绍,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哈尼族集体记忆,来达到感知、体验的目的,让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在哈尼族文化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承。

2.1 口传身授——集体记忆传承建构

哈尼族是我国云南地区的跨境民族之一,境外分布于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其分布地区较广,内部支系众多。自称与他称说法不一,有哈尼、豪尼等十多个自称[4],如沿红河流域,其上游元江地区部分哈尼族自称“腊咪”,下游称为“腊比”。我国境内统称为哈尼族,境外称为阿卡人。众多的自称和他称反映的是哈尼族在迁徙历史时期的定居环境、民族交往、文化融合等不同情况[5]。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集中介绍了哈尼族的历史往来及迁徙历史,将其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以直观的布展将哈尼族族群从起源地“虎尼虎那山”被迫迁徙,从今四川地区沿云南曲靖、昆明、大理三条迁徙路线逐渐向哀牢山南部元江、墨江、红河等地定居,最终向老挝、越南、泰国等地迁徙定居。通过对哈尼族族群源于迁徙历史的展示,增强哈尼族人对自我历史文化与族群记忆的认知,以此来保护多元文化的历史。由于哈尼族没有文字,相关的传说与迁徙传唱史诗都是口头相传,传承极为不易,博物馆将早先翻译整理的《哈尼阿培聪坡坡》《十二奴局》《哈尼古歌》等传唱文学进行集中保存,以物质载体对哈尼族族群的文化记忆进行展示,通过音乐、视频、投影、电子互动展示屏等综合地展示哈尼族群珍贵的传唱文学史诗,并与在地风貌相结合,转化为另一种文化资源。利用视听效应营造出一种乡村与历史相交织的空间景观,以此来增强哈尼族族群对自身文化与集体记忆的认同。以场景构建的形式实现口头传承向物质载体的转化,让族群的历史记忆有了集中保存的场所,博物馆运用多种模态的展示效果让存在于记忆里的文化有了实景化的演示效果,组成了“地域+遗产+记忆+居民”的生态博物馆,既超越了传统博物馆的功能,丰富了记忆与情感的承载方式,又让博物馆成为承载文化记忆当中的重要一环,保护了哈尼地区集体记忆的向下延续。

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不仅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更形塑了一种新的文化传承机制[6]。不同地区哈尼族的风俗习惯不同,所以哈尼族内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也略有不同,博物馆将不同支系的哈尼族非遗集中展示,有利于哈尼族各支系对自身民族的认知与认同,增强哈尼族内部文化的交流往来。

2.2 留住乡愁——整体生态文化保护

哈尼族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其村规民俗中对水、田、山林的要求极高,对于水源,哈尼族总结出“木刻分水”这一方法以确保到达各家梯田的水都是公平的;对于有肥力的水源,各家各户也互相遵守约定,不得擅自打开梯田的入水口。博物馆将哈尼村落的村规进行集中展示,通过图片、文字的讲述唤起观众对习俗礼仪的思考,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展示了哈尼族非遗的原始文化生境,以更加鲜活的活态化传承方式增进不同文化程度观众对非遗价值的认知与理解,也让非遗不再是一种保护的对象,而是一种文明的集中展示,一个地区鲜活的族群文化记忆,更建构起博物馆保护和传承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职能,还原了非遗文化生态与传统乡村的完整性。其中,对村规民俗的保护才是让村落“活”起来的关键,其是地方文化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总结,是乡村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法则。从物质载体的空间场景延伸至“非物质”文化的思考,将背后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相关联,通过多种物质载体的展示来构建哈尼族整体的文化风貌。

通过展示让观众感知传统的耕种方式,有利于让游客了解哈尼族人与自然互相协作的民族文化,破除文化壁垒,完成对哈尼族身份形象的初步了解。同时,将观众带入传统哈尼族互相协作场景,以此来提升观众与哈尼族文化的交流互动,并保持文化的强有力发展。既提升了观众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了解,也保留了哈尼族文化的现实传承需求,也是记录、保留哈尼族村落整体风貌的最好方式。博物馆完整记录了哈尼族的集体记忆,将哈尼族文化中的人、物、环境、自然多方之间的固有生态关系进行集中保护,将哈尼族社会结构与自然风貌完整保留的同时,也将哈尼族非遗包括风俗习惯、日常生活、审美取向等完整地保留进博物馆,也是哈尼族认识自我的精神载体之一。

3 多模态视角下民族非遗传承与发展启示

3.1 增强游客文化感知力

以多种模态的展陈方式向观众展示物质载体或虚拟载体等哈尼族地方性独特文明,更以全方位的博物馆叙事理念向观众展示哈尼族生活的全样态。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将元阳地区哈尼族各支系相同的民俗节庆、生活习俗进行陈列展示,也将不同支系的服饰、历史文化等进行逐一介绍,对哈尼族原生态文化及非遗的传承与传播起重要作用。原生态文化一般藏匿在民间,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是由其先民在漫长的征服自然、繁衍生存的过程中创造的,与民族的乡土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习融为一体[7]。博物馆利用多媒介展示手段向观众传递哈尼族原生态文化更有效的信息,促进观众与哈尼文化的交流互动,有助于观众对哈尼族的民族形象有基础的认知,提升边疆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效率。

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利用内部场馆空间,搭建起哈尼族原生态文化的空间展示构造,并通过自身的构造搭建起哈尼族文化的舞台,向观众呈现哈尼族文化的实景演出。以实体性的场景演出,让观众更高效地接收哈尼族文化信息。

3.2 塑造完整哈尼族形象

哈尼族文化围绕“森林—水源—村庄—梯田”组成“四素同构”,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基于此来建成内部展馆空间。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在建筑造型上取材于哈尼族地区森林中的图腾鸟——白鹇鸟,建筑外形呈现哈尼梯田的灵活布局,与当地梯田相融合,依山而建,呈阶梯状。内部场馆共有四大主题:人类的杰作、民族的智慧、庄严的承诺及中意友好展。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属于地区性的综合类博物馆,内部展馆具有陈列展示、保护非遗和研究民族文化的功能。博物馆围绕梯田向观众展示元阳梯田景区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及多样的自然景观,并收集、展示元阳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详细介绍哈尼族的迁徙历史、生活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通过展馆向观众展示元阳地区哈尼族、彝族等多民族混合聚居的民族风情,根据展馆内不同颜色的服饰观众可以了解元阳地区爱倮支系、郭和支系、白倮支系等哈尼族丰富的服饰文化,不同服饰展示了哈尼族的民族特色与风格特点。

3.3 拓宽传播渠道

哈尼梯田的向外传播较为薄弱,易与龙脊梯田混淆,多数游客更不知晓哈尼梯田的最佳观赏期,许多前来的游客因冬天大雾天气失望而归,这是宣传不到导致的。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建成之后,景色与导览就有了相应的保障,利用该平台发布天气预警及各村落梯田的最佳观赏信息会赢得游客的口碑,进而带动文化与经济的繁荣。

通过多种展示形式、多种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哈尼梯田波澜壮阔的景色及世代口头传承的文化魅力。观众也摆脱了过去靠阅读来想象、还原的单一情境,通过场景塑造来刺激多感官的互动,增加观众对参观游览过程中的感知、体验,成为一种原生地开发模式[8]。以多模态的视角分析博物馆将哈尼文化转换为观众所能理解的文化的感知方式,增强哈尼族文化向外传播的媒介手段。在地博物馆集中展示哈尼族文化,其文化背后是上千年以来哈尼族先人的智慧结晶,多种科技手段集中展示、还原哈尼梯田原生环境,以多模态的叙事方式引人进入哈尼族的族群记忆,让观众高效地认识哈尼族、认识哈尼梯田。博物馆还利用内部场馆,搭建起农产品售货平台,利用哈尼族元素符号来提升文化创意的设计,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承提供强有力的现实保障。通过博物馆平台,带动周边文化的发展,承担起元阳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9-10]。

4 结束语

博物馆在特定文化语境的转化中必定要兼顾全方位的文化输出理念,这个理念的建构过程伴随着多模态的思维解构为符合现代观念的认知方式,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创作,即接受外来技术并运用到哈尼族传统文化当中,虽然受到文化意义及语言理解程度的影响,但总体上还原了在地文化的传统生态环境,促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参与体验,使参观者产生记忆共鸣,进而增强所属群体的文化认同。将过去的文化记忆融入现代生活的发展中,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对族群集体记忆的保护。笔者于元阳梯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恰逢路边一群人正在进行祭拜活动,询问司机师傅得知,都是即将外出打工的人,因为赶不上年内的重大节日,所以对交通要道上的水、树进行祭拜,以此来祈求一年的平安,一把香、一点米都是文化在内心的延续,一方水土的树与物都是情感的寄托。乡村文化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急速转变,在这种社会的变革中不得不思考乡愁的未来,如何让乡愁更多地保留住,博物馆是保存这些记忆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佳一.从展场到展览: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8.

[2] 马玉静.“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博物馆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博物馆,2022(4):102-106.

[3] 何修传,夏敏燕.空间叙事:博物馆展示主题的意义建构与话语体验[J].艺术百家,2022,38(1):178-184.

[4] 《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M].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 雷兵.哈尼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

[6] 武洪滨.博物馆叙事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36(1):183-192.

[7] 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13(5):1-12,157.

[8] 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11):119-122.

[9] 韩晓明,乔凤杰,杨慧.博物馆的空间与记忆叙事对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形塑:以中国太极拳博物馆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25-133.

[10]黄梦君,张照然,张杨.基于用户体验的多模态数字场景构建策略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3,13(2):63-69.

猜你喜欢

空间叙事多模态哈尼族
论《三城记》空间叙事艺术特征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论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哈尼族药物特点初探
哈尼族的长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