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2024-06-19姜奎书张敏王爽孟露露潘婷婷李倩

中国标准化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标准

姜奎书 张敏 王爽 孟露露 潘婷婷 李倩

摘 要: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标准化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加强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对于全面支撑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数字乡村标准化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推动标准体系在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泰安市肥城市应用,为标准化建设引领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保障。

关键词:数字乡村,标准,标准体系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10.018

0 引 言

数字乡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工程。2 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随后《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与《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相继发布,“统筹推进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数字乡村领域标准规范”被列入重点任务。2022年9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引导地方要因地制宜推动数字乡村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山东省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路径。标准体系是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可以统筹谋划数字乡村在哪些方面制定标准、制定什么样的标准。当前数字乡村全面推进的突破口是因地制宜地构建科学的顶层设计[1],因此,构建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并应用已成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客观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标准化需求,构建和应用数字乡村标准体系,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支撑。

1 标准化需求分析

1.1 乡村异质性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数字乡村建设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地区差异显著,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阶梯状发展格局,同时省际差异逐渐扩大[2-3],需要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探索适应本土需要的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因此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开展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已成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客观需求。

1.2 数字与乡村的高质量融合需要标准化的技术支撑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渗透时间、具体表现形式、实际影响效果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而农村各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程度差异。因此跨越数字鸿沟、全面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迫切需要标准化“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手段来支撑。

1.3 数字乡村建设经验的快速推广需要借用标准化的模式

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还处于试点建设时期[4 ],各地均在积极探索良好的建设路径,总结经验做法,标准化是对实践中良好理念、经验、技术、规范等进行总结提炼且重复实施的行为,制定并推广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标准,以标准为载体提高数字乡村试点及典型案例的辐射带动能力,是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领域发展的现实需求。

1.4 打造数字乡村样板需要标准化的示范引领

当前阶段,全国各省市均在积极探索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山东省肥城市等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县已在数字乡村领域有了重要的实践成果。通过标准化建设,将为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积淀人才储备、探索成功经验、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打造出典型案例。同时在试点建设中,输出填补空白、行业引领性标准,真正扛起“技术示范、标准领先”的数字乡村建设大旗,辐射带动更多地市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2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构建

2.1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框架的搭建,应符合科学合理性、系统全面性、协调配套性、先进预见性等基本原则。

一是目标明确,需求引领。以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总体目标,结合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考虑行业需求、民生需求、社会需求,按照急用先行、急需先用的思路推进标准的制定实施。

二是科学全面,层次适当。围绕国家、地方数字乡村规划、方案、政策等有关要求,科学梳理数字乡村的各环节、各领域、各要素,夯实基础、注重实用,保证内容全面、结构完整、层次适当。

三是开放兼容,动态优化。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持体系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根据数字乡村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和要求,适时调整完善。

2.2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构建思路

本文在构建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时,对照任务要求和建设目标,按照“目标明确、需求引领、科学全面、层次适当、开放兼容、动态优化”的原则,结合数字乡村自身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探索综合运用了各种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构建模式进行逐层分解,通过层次结构图形式来表达各层级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根据标准化理论与实践家魏尔曼博士标准体系三维架构的思想,构建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结构要素模型,以丰富标准化活动的不同维度,确保标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见图1)。

3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内容

3.1 标准体系框架图

本研究构建的标准体系,以数字乡村标准体系为总目标(一级类目),以数字建设、数字生产、数字生态、数字生活为核心(二级类目),以技术平台、数据资源、智慧农业、乡村新业态、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内容为支撑(三级类目),根据山东省数字乡村工作现状,下设27个子领域(四级类目),确保把标准化理念贯穿数字乡村建设全过程。标准体系框架图如图2所示。

3.2 标准体系构成要素

3.2.1 基础通用标准

基础通用标准是指数字乡村整体建设、规划、评价等起基础性指导作用的标准,主要包括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规则、标准化工作指南以及图形、符号、属于等相关标准。

3.2.2 数字建设标准子体系

数字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数字乡村平稳运行的保障,数字建设标准子体系包括技术平台和数据资源2个标准子体系。其中技术平台是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底座,是提升数字乡村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水平的抓手,涵盖信息支撑技术、平台建设相关标准,数据资源是数字乡村平稳运行的保障,涵盖数据收集、数据整治、数据服务相关标准。

3.2.3 数字生产标准子体系

数字生产是数字化与乡村产业振兴深入融合,是以数字化手段促进乡村一二三产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数字生产标准子体系包括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新业态2个领域。其中智慧农业是针对乡村传统产业数字化建设,涵盖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农产品加工智能化、农产品质量数字监管、农业信息化服务。乡村新业态是乡村三产数字化建设,涵盖农村电子商务、智慧乡村旅游、农村普惠金融相关标准。

3.2.4 数字生态标准子体系

数字生态建设是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生态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数字生态标准子体系包括人居环境、生态环境2个领域。其中人居环境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农村地区房屋、道路、河道、特色景观等公共生活空间,对农村河流、水库、地下水、蓄水池(塘)等饮用水水源,对农村厕所进行监测的相关标准,涵盖村容村貌监测、水源水质监测、厕所智能管护相关标准。生态环境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变化、趋势进行综合监测分析的相关标准,涵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系统监测相关标准。

3.2.5 数字生活标准子体系

数字生活是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活紧密融合,是推动乡村数据资源在乡村规划、交通、文化、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数字生活标准子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2个领域。其中基础设施涵盖通信网络建设、智能建筑建设、智慧物流服务、智能交通设施、智能综合管网等标准。公共服务涵盖乡村数字治理、智慧惠民服务、乡村数字文化、智慧应急管理等标准。

3.3 标准明细情况

截至2024年2月,本研究对照标准体系框架分类梳理了已有的国家、行业、山东省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共计629项。从标准类别看,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229项,行业标准337项、山东省地方标准57项,团体标准4项;从数字乡村建设领域来看,数字建设标准子体系147项,数字生产标准子体系213项,数字生态标准子体系55项目,数字生活标准子体系186项,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标准子体系数量较多,数字生态和数字建设领域标准相对薄弱。

4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应用

为有效检验本研究搭建的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在获批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县的肥城县,指导山东征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跨越2021—2023年,扎实开展了泰安市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建设,围绕“数字化”+“生产、生态、生活”,开展了一系列标准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有力促进数字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生产和生活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也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标准体系。

4.1 典型案例分析

基于泰安市数字乡村标准化试点打造了“掌上村庄”典型案例。五埠村位于肥城市西南部,是纯山村,旅游业是该村的主要产业。近年来,由于传统农旅产业效能低下、生产销售渠道单一、医疗教育娱乐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以及管理人员有限,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短板。搭乘数字标准化的“东风”,结合五埠村农文旅产业特色,以乡村数字旅游为核心,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形成了产业兴旺,兼顾乡村治理的数字乡村发展建设模式,打造成为肥城的“掌上村庄”示范村。如今,游客旅游、村民自治、乡村治理,所有在村人员用手机扫码就可获得“管家式”服务。

4.2 取得的成效

经过2年多的标准化试点建设,根据“数字乡村一盘棋,三农家底一本账,产业服务全链条”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好标准化的引领和信息化技术支撑作用,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经济效益方面,促进了产品优化产业升级,打造了山东省乡村旅游名片;社会效益方面,促使政府监管更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便民服务事项办理效率,缩小城乡差距,标准化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效益方面,促进乡村绿色发展,促进环境生态宜居。

通过对项目的创新性实践,对搭建的标准体系进一步验证,并积极把成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省、全国的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实施路径和模式,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在全省、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5 对策和建议

5.1 注重实施的多元性

全面标准化作为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无可替代的技术引领和支撑,需要自上而下建立“政府推进、部门协同、企业支撑、公众参与”的联动体系和机制,成立数字乡村全面标准化协调组织机构,加强党对数字乡村全面标准化工作的领导,由相关部门提出想法、摆出需求、拿出意见,统筹协调、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避免推倒重来、重复建设,以夯实全面标准化建设的基础。

5.2 注重实施的差异性

截至目前,山东省有1824个乡镇(街道),行政村约7.4万余个,其自然风貌、资源禀赋、生产生活方式、地区发展水平等差异性较大。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既要注重利用标准化的协调、统一原则,也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注重协同性、关联性。基于本研究提出的总体框架,因地制宜地构建更符合区域特色的标准体系,细化提出更具有问题针对性的标准,以精准施策保障整个建设过程协调有序。

5.3 注重实施的长效性和约束性

数字乡村建设要注意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断推进各领域、各阶段开创有标引领、有标可循的新局面。同时,要在数字乡村的生动实践中探索规律、检验标准、完善标准、提升标准。随着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阶段性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与之对应的,数字乡村标准体系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要持续更新,从而进一步发挥出标准的目标引领作用。

6 结 语

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还处在初期阶段,距离经济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生活数字化还有较大差距,城乡“数字鸿沟”还比较明显。山东省如何在全国117个试点地区中做出特色发展、打造样板贡献山东经验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因此,基于国家总体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山东省数字乡村标准体系,也是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道路的一次创新性的科学探索。

参考文献

[1]刘金琳,王曙光,公伟.数字乡村标准化发展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2(17):88-91.

[2]李涛,廖晓霞,陈金锐.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24(1):55-65.

[3]罗昕雨,张欣然,徐晨,等.数字乡村发展标准化模式探析[J].品牌与标准化,2022(S1):39-43.

[4]秦秋霞,郭红东,曾亿武.乡村振兴中的数字赋能及实现途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22-33.

作者简介

姜奎书,研究员,主要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袁文静)

猜你喜欢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江苏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析
数字乡村战略推进的逻辑
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探究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以“数字乡村”战略统筹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建议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审核流程探析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