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服务机构未来发展战略分析研究
2024-06-19卢成绪
摘 要:在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兴国、质量强国和标准化战略的背景下,国家各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快速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标准化工作,投入大量资源,显著提升了我国的标准化建设水平。在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过程中,衍生出了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服务是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包括标准咨询、研究、起草、宣贯、培训等一系列技术服务。旨在帮助企业梳理标准化发展思路,建立标准化体系,并通过提升标准化水平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结合当前国家标准化政策,本文概述了标准化服务,分析了标准化服务业未来发展机遇,并提出了标准化服务机构未来发展战略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服务机构,未来发展,战略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10.003
1 标准化服务概述
1.1 标准化服务机构定义及当前规模
标准化服务机构是为标准化活动提供服务的法定实体,为企业提供包括标准技术指标实验验证、标准信息服务、标准研制过程指导、标准实施宣贯等服务,以及基于标准化的组织战略咨询、管理流程再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服务,标准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而衍生的各类“标准化+”服务[1]。
标准化注册的法人公司数量可能会随着时间、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截至2024年1月,根据企查查搜索到的数据作为参考,全国约有24.5万家标准化服务机构。截至2024年1月19日,根据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注册社会团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累计共有8542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社会团体在平台共计公布75,652项团体标准。
1.2 标准化服务的内涵
标准化服务业是我国近年来重点发展培育的新兴产业,广义角度上,凡与标准制定、实施、监督、咨询评价、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标准化等相关的技术服务均可纳入标准化服务业范畴[2]。随着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标准化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清晰。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标准化服务业旨在结合标准及标准化的核心理念、原理和方法,并融合现代科技手段,以满足社会各界的多元化需求。并且在特定范围内实现最佳秩序,通过提供一系列标准化服务,促进服务对象及其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效益[3]。
1.3 标准化服务的特点
标准化服务,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展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1)普适性:标准化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工具,具有跨领域、跨行业的适用性。它不仅在制造业等传统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在服务业、政府管理等非传统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微机构,在日常运营中均可受益于标准化服务,解决各类标准化问题。
(2)多样性:面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特点的服务对象,标准化服务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和定制化。从初创企业的基础标准建设到成熟企业的标准体系优化,从技术创新的标准支持到市场准入的标准咨询,标准化服务均能提供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3)双重性:标准化服务不仅具有规范化的特性,还兼具政策性和市场性的双重属性。在服务过程中,它需紧密跟随国家政策导向,特别是在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同时,它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发展团体标准、构建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标准体系,有效满足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标准化服务的国际视野也愈发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国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借助“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推动我国标准、产品和技术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2 标准化服务业发展政策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该文件为标准化工作的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推动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5〕89号)。该文件提出了我国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准化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3月,国家标准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确定了培育标准化服务业主体,完善标准化服务生态体系,鼓励标准化服务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4],营造标准化服务业良好市场环境,开展标准化服务业试点示范和推动标准化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等重点任务,为我国标准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该文件作为指导我国标准化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标准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国标准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2年2月,国家标准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该文件对提升团体标准组织标准化工作能力,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团体标准制定模式,开展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化工作[5],促进团体标准优质发展,制定原创性、高质量的团体标准。
以上标准化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为我国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推动了我国标准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标准化服务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政策为标准化服务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明确的行业指导,促使其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上不断提升。
3 标准化服务机构未来发展战略策略
3.1 明确发展定位
随着国家标准化战略的推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投入资源不断增加,推动了标准化技术需求的显著增长。这使得标准化服务机构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作为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标准化服务业展现出极大的活力。然而,当前标准化服务行业存在多种问题严重制约了标准化服务质量的提升,如标准文本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体系构建不合理,标准化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人才更是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标准化服务机构亟需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成为标准化技术研究的领军者和行业服务质量的标杆。在发展过程中,标准化服务机构应统一规划经营策略、创新路径和标准化战略,紧密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深入洞察市场需求。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制定服务,助力需求方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2 及时跟踪政策
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服务机构要及时跟踪政府宏观产业政策和标准化政策,不断调整标准化服务方向,满足各方对标准化的需求。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创新的主体,标准化服务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高标准支持,帮助企业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时,需要根据企业提供的标准化项目内容,搜集、分析、整理相关的产业情报及知识产权信息等资料,对企业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和确认,为企业提出产品技术创新的建议,帮助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标准化服务机构通过标准化项目的实施,总结标准化工作经验,在市场发展中发现标准化需求。此外,标准化项目周期较长,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过程中,要根据政策,及时调整标准化项目的内容,确保标准化项目符合政策要求。
3.3 建立标准化服务工作体系
标准化服务机构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标准化服务工作体系,应包含健全的管理制度、高效的管理机构以及明确的项目责任制。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管理制度要覆盖标准化项目的全过程,从项目选择到信息管理、沟通机制、合同协议、资源配置、激励机制和保密措施等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条款和细则,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和精细化水平。建立标准化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专职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应包括制定标准化发展规划,建立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做好资源管理、合同管理、文件管理、信息管理、标准化项目管理,做好检查和持续改进,并负责做好本组织机构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时,每个标准化项目应有明确的负责人,其工作涵盖深入理解项目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标准化服务支撑、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审查合同知识产权条款以规避风险,并制定实施标准化工作规划,直至确保项目顺利结题验收。标准是技术经验的总结,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都需要利用标准。标准化服务机构应当深入企业实际需求,在具体产业应用场景中挖掘标准化问题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标准化服务策略。
3.4 加大标准化国际参与度
在全球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的今天,国际标准在推动跨国协作和统一技术准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深知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并持续致力于提升国际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根据国家对国际标准的最新政策,标准化服务机构应当更加注重国际标准参与度和贡献度。通过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挖掘国际合作资源,积极融入国际标准化组织,深入了解国际标准的制定条件和流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我国的技术和利益发声。在国际标准申请和决策落实等关键环节中,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谈判能力,确保我国的技术要求和利益得到充分体现和保护。积极与国际和区域性的技术标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努力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3.5 建立标准化咨询专家库
建立标准化咨询专家库,邀请全国各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学术水平的标准化权威技术专家加入进来,为标准化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服务的质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根据不同的专家资源领域,建立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者工作组(如人工智能标准化、大数据技术应用标准化、北斗技术应用标准化等)。推荐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争取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中国联络秘书处工作,在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时,可以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纳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标准化咨询专家库,促使标准化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3.6 培养标准化服务人才
对于标准化服务来讲,其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科技服务,标准化服务的业务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6],涉及的业务领域也非常广泛,要求的标准化人才也具备综合性、服务性等特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层次的标准化专业技术服务人才还比较欠缺,需要加快人才培养力度,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更好地建设标准化服务体系。在以后的发展中,标准化专业技术服务人才要重点培养四种类型。第一种,专家型人才。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专家型人才主要是进行标准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标准化体系的规划设计,以及标准化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等。第二种,专业型人才。标准化服务面向的专业种类多样,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性越来越强,需要专业型人才才能满足企业的标准化需求。第三种,复合型人才。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国家层面上也非常重视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一体化建设,这就要求标准化服务机构有复合型人才,提供标准化与大数据融合的服务,标准化与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融合的服务,以及标准化与产业科技创新融合的服务等,有效支撑各类企业的标准化建设。第四种,国际型人才。国际标准化服务人才重点提供国际标准化的技术服务,要精通外语和熟悉国际标准化活动规则,为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更多、更好、更强的人才支撑。
3.7 推动标准实施
标准的宣贯对其实施具有关键作用。为确保相关人员深入理解和有效运用标准的技术内容,宣贯工作需细致且有针对性。例如,通过举例讲解,可以对标准实施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强调,而对执行良好的标准则进行经验分享。此外,针对执行较差的项目组成员、部门人员或个别人员,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条款宣贯[7]。在宣贯过程中,可以邀请标准起草人员,解答相关问题,阐明标准的起草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从而加深受训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减少因理解不足导致的执行问题。另外,组织相关人员参观标准化示范工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帮助其全面、深刻地理解标准,并提高执行标准的自觉性。标准实施过程中,标准化服务机构应定期进行回访,了解企业在执行标准时遇到的问题,并及时邀请标准起草人员提供现场指导,协助企业解决问题,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可能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定期对标准进行复审是必要的,以确定是否需要废止、修订或更新,从而确保标准与当前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3.8 开展服务能力评价
标准化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评价,对于其持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了解自身的服务能力和存在的不足,标准化服务机构可以定期从核心技术能力、市场经营能力、管理支撑能力等多个维度出发[8],选择包括标准化科研能力、服务工具设计能力、承担标准化技术组织能力、标准化规划战略咨询能力、标准体系建设能力、标准实施能力、标准文献信息提供能力、标准试验验证能力以及标准化第三方评估能力等技术指标进行自我评价或委托第三方组织进行评价。通过对这些能力的评价,服务机构可以制定针对性地改进策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这种评价方式还能帮助服务机构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优化市场经营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并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服务机构的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标准化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3.9 争创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标准化服务机构可积极申报国家标准化服务业试点项目。通过争创试点项目,标准化服务机构可以探索如何更好地让市场主导的标准体系满足市场需求。这不仅能够推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更加符合市场规律,还能提高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其更好地为市场服务。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标准化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也将得到提升,包括标准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监督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得市场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标准化服务。这对提升标准化服务机构自身综合实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和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 结 语
标准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载体。标准化服务机构在推动标准制定、实施及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化服务机构不仅是参与标准制定与推广的关键力量,更是连接理论与实践、应用与创新的桥梁。标准化服务机构应致力于提升标准的实用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秉持“以高标准促进产业化,以产业化凝练高标准”的服务理念,持续推动标准化服务方式的变革和升级,全力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助力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标准化赋能企业运营。标准化服务机构应利用标准化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输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艳,李晶,侯韩芳.标准化服务机构能力评价的探索研究[J].标准科学,2021(12):74-78.
[2]朱斌,周剑锋,陈晓红.解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对标准化服务业的指导与建议[J].
[3]中国标准化,2022(20):60-63.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J].大众标准化,2023(24):200.
[4]余梅,方远,徐术坤,等.标准化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22(3):18-22+30.
[5]蒋可心.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技术研究与工作机制初探[J].中国标准化,2020(7):224-228.
[6]陈培叶,龚贺.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J ] .标准科学,2021(8):59-64.
[7]何德喜.关于企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探讨[J].中国标准化,2021(9):123-127.
[8]标准化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评价通则:T/C A B 012 7—2021[S].
作者简介
卢成绪,硕士,标准化工程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标准化、科技成果产业化。
(责任编辑:张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