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群体心理负向偏向的传播机制研究

2024-06-19任晓峰

电脑迷 2024年4期
关键词:传播机制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

任晓峰

【摘  要】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聚焦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群体心理负向偏向的传播机制,首先概述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随后,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心理负向偏向的形成原因,包括心理发展阶段的脆弱性、网络环境的推动作用以及社会压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最后,详细分析了心理负向偏向在网络舆情中的传播机制,涉及信息选择与过滤、情绪感染与共鸣效应以及群体互动与从众心理等方面。期望能够深入理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心理负向偏向现象,为有效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网络舆情;大学生群体;心理负向偏向;传播机制

一、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影响

网络舆情具有快速传播、广泛覆盖、互动性和即时性强等特点,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之一,更容易接触和传播网络舆情,相关信息往往在青年群体中迅速传播引起共鸣。网络舆情的广泛覆盖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接触到多样的信息,包括正面、负面和中立的观点,同时也会受到不同立场和意见的影响。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判断的空间,但也可能导致信息接收的过载和混乱,增加了信息获取和判断的难度。

网络舆情强调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和论坛等,大学生群体可以迅速参与讨论,这种即时互动促进了舆情的形成和演变。大学生群体的参与程度对舆情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更加注重个性、情感和社会认同,容易受到情绪传染和集体心理引导的影响,进而影响网络舆情的态势。

(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群体处于个性发展和自我认同的关键阶段,面临着身份认同、社会适应、价值观塑造等重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常常感到对自我身份的混淆,对社会角色的不确定性,以及在寻找自我定位和归属感上的困惑。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他们视大学教育为知识的宝库,将其视为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因此,他们积极探索知识,追求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愿意主动面对挑战和克服困难。然而,大学生群体也承受着很多内外部压力。内部压力来自竞争、学业负担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他们常常感到紧张和焦虑;外部压力则包括社会期望、家庭期待和同伴关系,使得大学生需要在各种期望和压力下寻求平衡与适应。在此背景下,社交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大学作为一个集体性较强的环境,需要大学生适应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同学、老师以及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合作和交流。

(三)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网络舆情的爆发和传播速度极快,信息量庞大,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频繁接触各类信息和社交平台,尤其是社交媒体,因此更加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舆情内容涉及社会热点、争议话题和负面信息等,往往引起大学生群体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在面临学业压力、就业竞争等多重压力的同时,受到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焦虑、自我怀疑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此外,网络舆情还可能对大学生的社交关系和个人形象造成一定的冲击。他们通常注重社会交流和人际关系,而网络舆情中的负面言论和攻击性言语可能给学生带来同辈压力、社交圈子归属感低以及自尊心受挫等困扰,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和自信心。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判断能力也提出一定的要求。网络上涌现的各种观点和信息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信息过载和困惑,缺乏媒体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大学生可能盲目接受谣言、偏见和误导,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大学生需要在面对网络舆情时保持理性、客观,并具备筛选、分辨信息的能力,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和发展。

二、大学生群体心理负向偏向的形成原因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使然

首先,大学生社交圈子的扩大和群体心理影响的扩散对心理负向偏向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面临来自同龄人和社会群体的评价和比较,若他们感受到来自同伴或社会的压力和否定,可能会出现心理不适和消极情绪,从而形成负向偏向心理。

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比如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社交媒体的普及等因素,都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挑战。网络上的负能量信息、社交媒体的虚拟世界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都可能对大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进而促使负向偏向心理的形成。

最后,个体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负向偏向的重要因素。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个人经历以及家庭背景等,这些差异性会导致他们对待压力和应对困难的方式存在差异。一些大学生可能由于自身原因,比如个人心理素质较差、适应能力不足等,更容易产生心理负向偏向。

(二)网络环境对心理负向偏向的促进作用

首先,网络社交平台上的匿名性和言语自由使得一些人更容易发表攻击性和负面言论,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大学生成为网络暴力行为的受害者之一。这些负面经历可能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和负向评价,进而形成心理负向偏向。

其次,网络环境中的信息筛选和信息过载也可能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大量虚假信息、低质量内容、消极情绪的病毒式扩散等现象都会给大学生带来认知混乱、思维困惑和情绪波动等问题。长时间处于这种信息过载的环境下,大学生容易陷入负面的思考和情绪状态,逐渐形成心理负向偏向。

最后,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也是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负向偏向的促进因素之一。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往往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学业、社交和家庭责任,时间的浪费和成绩的下滑可能导致其自信心的下降和自我否定的情绪。

(三)社会压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交织

首先,社会压力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包括学业压力、就业竞争压力、家庭期望等。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的挑战,同时还要应对专业选择和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这些压力可能使得大学生感到焦虑、无助和自卑,从而增加了心理负向偏向的发生。

其次,个体心理因素也在心理负向偏向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对心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一些大学生可能存在自我价值感不足、自我批评过多的问题,对自身能力和表现持有消极态度。这种消极的心理因素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影响,进而形成心理负向偏向。

再次,大学生处于社会角色转变和身份认同摸索的阶段,也容易受到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社交关系的不稳定、人际冲突和孤独感等因素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中,人际关系复杂且多元化,对一些大学生而言可能存在适应困难和心理压力。

最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身心发展的变化和困扰。青春期的身体发育、个性特点的形成以及自我认知的转变等都可能导致心理负向偏向的形成。

三、心理负向偏向在网络舆情中的传播机制

(一)信息选择与过滤机制

在网络舆情中,个体的心理负向偏向首先通过信息选择与过滤机制进行传播。信息选择与过滤机制指的是个体在获取和传播信息时的倾向性选择和筛选。个体往往更倾向选择与自己现有观点和情感一致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优先传播,这种选择和筛选的行为往往与个体的心理负向偏向密切相关。当个体具有心理负向偏向时,他们更容易选择和关注那些与其负面情绪和立场一致的信息。而这样的选择和过滤行为也会进一步放大网络舆情中的心理负向倾向。

个体往往更倾向选择与自己观点相似的媒体或个人账号,获取来自这些渠道的信息。由于不同媒体或个人账号在报道和传播信息时存在立场偏向,个体的信息选择与过滤机制会使其更倾向接触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一步传播给其他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孤岛,即个体形成了一个信息闭环,不接触其他立场的信息,进而加剧了网络舆情中个体的心理负向偏向。

(二)情绪感染与共鸣效应

在网络舆情中,情绪感染与共鸣效应是心理负向偏向传播的重要机制之一。当个体表达或传播负面情绪时,其周围的人往往容易被这种情绪所感染,并产生共鸣效应。情绪感染与共鸣效应的产生与个体之间的情感传递和情绪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情绪感染是指个体通过言语、文字、图像等方式表达出的负面情绪能够引起他人情绪状态的改变。在网络舆情中,个体通常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论坛、博客等渠道表达自己的情绪。当个体表达出的情绪具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时,他们可以影响其他人,并将负向情绪传播出去。例如,当某个用户发表了一条充满悲伤情绪的微博或帖子,其他用户可能会被这种情绪所触动,产生情绪感染,并进而帮助传播这种负向情绪。

共鸣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他人负面情绪的认同和共鸣。当个体在网络上看到或听到他人表达的负面情绪时,如果他们与这些情绪有着一定的共鸣,即能够理解并与之产生情感上的连接,那么他们更容易受到影响,并将这种共鸣传递给其他人。共鸣效应的形成往往与个体的心理需求、价值观、个人经历等因素相关。例如,对某个社会问题持有类似观点和立场的人,在看到他人对该问题表达负面情绪时,他们可能会产生共鸣,并进一步传播这种情绪和观点。

(三)群体互动与从众心理

在网络舆情中,群体互动与从众心理是心理负向偏向传播的重要机制之一。当某个群体中存在心理负向偏向并表达出该情绪时,其他群体成员往往会受到影响,并在互动中加深和传播这种负向情绪。这种群体互动和从众心理对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显著影响。

群体互动是指个体在特定网络群体中进行交流、讨论和互动的过程。在网络舆情中,心理负向偏向会引发相关群体的共鸣和共同表达,当心理负向偏向的观点或情绪在群体中得到认同并得到回应时,个体会感到被支持和理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群体互动。这种互动往往会加剧和放大心理负向偏向的传播效应。例如,在某个网络群体中,如果有人提出对某个事件持负面情绪和观点,其他群体成员可能会在互动中加入,并表达类似的情绪和观点,这进一步增加了负向情绪在群体中的传播效果。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面对他人意见、行为或情绪时,倾向于模仿或迎合他人,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心理倾向。在网络舆情中,当个体感知到某个群体或大多数人展现出心理负向偏向时,他们往往会倾向于从众,以避免被孤立或排斥。这种从众心理往往会导致更多的个体加入负向情绪的传播,进一步放大了心理负向偏向的影响力。例如,在某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当某个负面情绪的帖子或评论被大量转发和赞同时,其他用户可能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并倾向于从众地转发和赞同,从而加速心理负向偏向的传播。

四、结语

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负向偏向的形成既受到其心理发展特点与脆弱性的影响,也受到网络环境和社会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展望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网络舆情传播机制将更加复杂多变。期待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能够加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共同推动网络舆情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研究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 其乐木格.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规制之策[J]. 中国军转民,2023(16):53-54.

[2] 盛丽君. 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治理对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4):46-48.

[3] 郭士鼎. 浅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应对措施[J].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3(03):55-57.

猜你喜欢

传播机制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
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