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举建设高水平
2024-06-19李传欣
李传欣
J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吉林省交通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19年学校成功进入国家“双高”建设行列,高质量通过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验收。学校以“双高”建设为牵引,在工作机制体制、人才队伍结构、多元化培训体系、教学能力提升、发展标准引领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助力学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切实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抓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机制
学校围绕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系统设计基于教师全生命周期的成长成才制度,为教师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制定《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及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管理办法》,鼓励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制定骄苑名师、骨干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加强对自有教师的发掘培养,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构建“四阶五维”教师发展标准,制定《产学研践习管理办法》,形成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机制,切实提升人才队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建立起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抓引进,促进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人才工作组织机构,坚持引进与培养“双轮驱动”,实施开放、灵活、务实的人才政策,加大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搭建专属发展平台,健全教师发展体系,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学校围绕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等构建专业群和专业人才队伍,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采用“引育并举”“专兼结合”等措施,大力引进行业企业技能专家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引进行业企业能工巧匠为专任教师,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体系。同时,积极调动全校教职工参与人才引进工作,汇聚多元化人才信息。线上借助新媒体工具发布人才招聘信息,线下通过区域行业招聘会、高校人才专场宣讲会等扩大人才引进的宣传力度。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提高安家费和博士津贴标准,增设科研启动基金,为博士配备笔记本电脑等。
通过上述举措,学校在“双高”建设期间共引进聘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16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人才5人,省级拔尖创新人才3人,人才政策分级认定25人,成立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形成了拔尖人才引领、骨干教师支撑、结构优化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双师”比例高的教师队伍。
抓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学校严格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全员轮训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制定新教师入职培训管理办法、教师全员培训管理办法,明确教师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培训要求。确保校内专任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培训,其中线下培训不低于16学时;校内兼职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
除此之外,学校还大力强化校本研修,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机制,精准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依据教师职业生涯成长规律,构建与成长阶段相适应的培养培训体系,实现教师培训全员覆盖,促进教师全面成长。纵向上,以教师的成长轨迹为依据,以“新任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为成长主线,对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横向上,打造“五大专题”模块化课程包,聚焦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科研服务和专业实践的培养,系统构建“四阶五维”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经过上述培训实践,学校在“双高”建设期间共培训教师4008人次,安排骨干教师国内访学交流19人次,培训兼职教师142人次,切实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抓竞赛,促进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学校制定了《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管理办法》,健全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并为参赛团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专家团队支持,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双高”建设期间,学校共获得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在第五届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 项、二等奖4 项、三等奖1 项,学校获得信息化教学创新典范奖和最佳组织奖。
抓标准,全方位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修订完善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根据教师职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认定条件依次递进,以全方位体现不同阶段“双师型”教师认定内容。各级认定标准既相互独立,又前后紧密关联。认定标准的递进性对于促进学校未来“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根据学校“双高”建设任务和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要求,教师发展中心健全教师发展体系,构建了分层分类教师发展标准。系统引导教师能力和水平提升,让每位教师都能依据自身实际,参照标准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帮助教师通过纵向比较、自我评价,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纵向上,以教师的成长轨迹按照新任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为主线进行阶段划分;横向上,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科研服务、专业实践五个维度提出各阶段教师应具备的业绩、成果等量化标准,构建“四阶五维”教师发展标准,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激励和约束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
参照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共认定各级“双师”素质教师379人,选派309名教师寒暑假赴企业进行产学研践习。实践结束后,教师发展中心会同人事处、教务处、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完成上述教师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政策保障不到位、机制体制不健全、领军人才不足等。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在公开招聘、外引内培高层次人才、教师培训进修、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企业实践、挂职锻炼、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各种奖励等方面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同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人才的外引内培,确保专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国际化人才以及教学科研团队等的培养建设所需,促进各类人才快速成长,切实提升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本文系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教师发展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策略研究(2022ZCY089)]
作者单位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