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2024-06-18洪秋阳邓越毛雪文姚金杨怡李焕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11期
关键词:失眠火针脑卒中

洪秋阳 邓越 毛雪文 姚金 杨怡 李焕芹

摘要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针灸科及脑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病人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试验过程中脱落1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过程中脱落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随访第4周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疲劳量表(FS-14)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表(SS-QOL)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病人PSQI、HAMA、FS-14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HAMA、FS-14、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火针联合耳尖放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病人的睡眠质量,减轻疲劳程度和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毫针针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脑卒中;失眠;火针;放血;针刺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4.11.035

脑卒中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患病率等特点[1],常伴随诸多并发症及后遗症,脑卒中后失眠(post-stroke insomnia,PSI)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7%~59%[2]。PSI会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心血管、内分泌等疾病,因失眠而引发精神心理压力将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甚至增加脑卒中病人的复发率和死亡的风险[3-4],加重社会家庭的经济负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PSI主要以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艹卓类为主,疗效较为确定,但具有成瘾性、耐药性、记忆力减退等副作用。针灸作为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病人易于接受。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以常规毫针治疗为对照,观察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针灸科及脑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病人70例。应用SAS9.4软件生成随机数字,按1∶1的比例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由北

基金项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编号:首发2022-2-7103

通讯作者  李焕芹,E-mail:carland95@126.com

引用信息  洪秋阳,邓越,毛雪文,等.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11):2094-2097.

京大学第三医院制作随机信封,实现隐蔽分组,对评估者、记录者和数据分析人员设盲。本研究已通过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2SYKY008-01)。

1.2  诊断标准

1.2.1  脑卒中诊断标准

1)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6]制定,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2)首次发作,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及认知障碍,能独立完成量表的测评。

1.2.2  亚急性失眠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7]:1)主诉为失眠,包括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易早醒、多梦、醒后精神不足等,每周发生3次及以上且持续1个月以上;2)失眠引起日间功能障碍症状,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减退或工作能力下降;3)其他精神疾病。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脑卒中和亚急性失眠的诊断标准;2)年龄18~80岁;3)失眠病程1~<6个月;4)未服用精神药物或停用1周以上;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7分;6)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失眠因疼痛、全身性疾病等或外环境干扰引起;2)失眠发生在脑卒中之前;3)合并呼吸,心脏,血液,肝、肾等严重原发病;4)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不能完成治疗者;5)对针具过敏或畏惧针灸者;6)正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5  脱落、剔除标准

1)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试验自行退出者;2)病情恶化或突发其他疾病,需采取紧急措施者;3)采用其他治疗影响疗效判断者。

1.6  治疗方法

两组均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9)》[6],根据病情控制血脂、血糖、血压,神经保护治疗,预防并发症等常规内科基础治疗。

1.6.1  对照组

取穴:百会、三阴交、神门、太冲、四神聪、内关、神庭、合谷。操作:病人取仰卧位,75%乙醇棉球消毒,选用0.30 mm×40.00 mm一次性针灸针,于四神聪、神庭、百会穴15°角斜刺入帽状腱膜下15~20 mm;于三阴交、太冲、内关、合谷、神门穴直刺15~30 mm;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治疗4周。

1.6.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火针联合耳尖放血。火针取穴:肺俞、肝俞、肾俞、脾俞、心俞。操作:病人取俯卧位,消毒0.50 mm×35.00 mm火针及穴位局部,针身于酒精灯外焰上烧红,对准上述腧穴,速刺疾出,直刺3~5 mm,并予无菌干棉球于腧穴处按压。嘱其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耳尖放血:病人取坐位,由下至上反复捏揉耳廓使其充血,消毒耳尖,持一次性采血针于耳尖穴点刺2次或3次,深度为1~2 mm,然后挤压使其出血,用75%乙醇棉球擦吸血滴,挤压1次,擦吸1次,每次放血8~10滴。隔日1次,每周3次,治疗4周。

1.7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评定主要结局指标、次要结局指标以及安全性指标。

1.7.1  主要结局指标

采用PSQI[8]评价病人睡眠质量,共18个条目,涉及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效率等,总分0~21分,≥7分为有睡眠困难,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7.2  次要结局指标

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9]:用于评价焦虑症状,共14项,涉及躯体性和精神性焦虑因子,每项0~4分,总分56分,≥7分可能存在焦虑,评分越高,焦虑症状越重。2)疲劳量表-14(FS-14)评分[10]:用于评价疲劳程度,共14个条目,包括脑力和躯体两个方面,总分0~14分,评分越高,疲劳程度越重。3)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11]:用于评价生活质量,共49项,涉及工作、家庭、情绪、思维、体能、语言等,每项1~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7.3  安全性评价

记录两组试验期间发生的晕针、难以忍受的针刺痛、断针、局部血肿、局部感染、皮肤过敏、烧烫伤和脓肿等,并由高年资医师予对症处理。

1.8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2]疗效评价标准制定。痊愈:睡眠深沉,症状消失,睡眠时间6 h以上或正常;显效:睡眠质量提高,症状改善,睡眠时间较前延长3~6 h;有效:失眠有缓解,睡眠时间较前延长少于3 h;无效:睡眠无变化。

1.9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各时点量表评分差异。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因脑梗死复发住院无法继续治疗),对照组脱落2例(1例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原因无法继续治疗,1例因返乡后无法返回继续治疗),纳入统计67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2.2  两组FS-14、HAMA、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S-14、HAMA、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FS-14、HAMA、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SS-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2.5  安全性评价

两组在整个试验过程未出现晕针、局部血肿、断针、滞针、感染、红肿、皮肤过敏等针刺相关不良事件。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火针联合耳尖放血可降低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病人PSQI评分、HAMA评分和FS-14评分,提高SS-QOL评分,且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仍具有疗效持续效应,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针刺相关不良反应。

PSI病人表现为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醒、精力不足、醒后难再入睡等,失眠会引起抑郁、焦虑、情绪变化、疲劳、认知下降等,甚至影响脑卒中的治疗,阻碍其功能恢复。《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7]把失眠按病程分为慢性、亚急性、急性,亚急性失眠的病程为1~6个月,有研究表明,亚急性失眠病人的深睡眠时间要多于慢性失眠且觉醒次数更少,因此,亚急性失眠病人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可以阻碍其发展为慢性失眠[13]。有研究报道,PSI病人6年内病死率和1年内脑卒中复发率均高于无失眠病人[14],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对PSI病人预后有积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与脑卒中后无失眠病人比较,PSI病人更易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焦虑、疲劳[15],故本研究采用HAMA、FS-14和SS-QOL评分,观察病人睡眠改善的同时能否缓解焦虑、疲劳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PSI的现代医学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对于同等病灶面积的脑卒中病人,部位为额叶、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失眠的概率较高。PSI病人一般服用安眠药,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甚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修复,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中医对PSI的认识为“中风”与“不寐”合病,其核心病机是阳不入阴、脏腑阴阳失调,病位在心、脑,与五脏密切相关,主要证候特点以“气滞”“瘀”“虚”“痰”为主。脑卒中病人多因饮食、情志、劳逸等引起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导致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出现不寐,故治则为调节脏腑阴阳、理气活血通络。火针具有温阳扶正补虚的作用,放血能祛邪、祛瘀并可激发气血来复,让经脉气血能够贯通上下、沟通表里,实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四神聪、百会、神门、神庭穴为“四神方”,可以调节“心神”与“脑神”,通过调神针刺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百会穴位于督脉巅顶,入络于脑,通督调神、清脑开窍,有研究报道,针刺百会穴能调整脑血液循环,治疗失眠症[16]。四神聪可引阳入阴、清利头目、安神益智健脑。《针灸大成》:“神庭主惊悸不得安寐”,与百会合用,可清脑宁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具有养血安神、清心除烦之功效。神门为心经原穴,心藏神,主血脉,可以宁心安神,与百会相配,调和阴阳,使脑神、心神皆得所安。三阴交可滋阴潜阳、疏肝补肾健脾、安神助眠。太冲、合谷为四关穴,一阴一阳,一上一下,一脏一腑,合用上下交济、交通阴阳,而神有所安。火针取穴五脏俞,火针调补兼施,补而不滞,激发经气,开郁散结,通调五脏气血。五脏藏五神,其气血失和可影响五神而导致失眠。五脏俞为五脏精气输注于腰背部腧穴,膀胱经上行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可治疗脑部及五脏病症。火针点刺肝俞可通过温热刺激促进气血流通,起到疏肝解郁安神之效。心俞在火热温补之下可温养心血,脾俞可以调补脾气、振奋中焦气机,使气血生化充足,心神得养,养血安神助眠。肺主宣发肃降,肺藏魄,火针肺俞穴可以调节营卫气血运行、安神定魄,则夜能安寐。火针点刺肾俞可温补肾阳助肾阴上升济于心阳,心阳下降交于肾阴,使阴阳既济,改善睡眠。《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类经》:“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耳尖放血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镇静安神。诸穴合用,起到调节五脏、行气活血、阴平阳秘、安神助眠之效。

综上所述,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病人有较好疗效,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睡眠质量,改善疲劳、焦虑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通过随访期的疗效评价,显示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具有一定的持久效应、疗效稳定。

参考文献:

[1]  杨慧婷,蒋金兰,金林珍,等.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分析[J].中国针灸,2021,41(8):855-860.

[2]  DUSS S B,BRILL A K,BARGIOTAS P,et al.Sleep-wake disorders in stroke-increased stroke risk and deteriorated recovery? An evaluation on the necessity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Current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ports,2018,18(10):72.

[3]  HUANG R J,LAI C H,LEE S D,et al.Objective sleep measures in inpatients with subacute stroke associated with levels and improvements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8,99(4):699-706.

[4]  KHOT S P,MORGENSTERN L B.Sleep and stroke[J].Stroke,2019,50(6):1612-1617.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12):994-1005.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5):324-335.

[8]  BACKHAUS J,JUNGHANNS K,BROOCKS A,et al.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in primary insomnia[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2,53(3):737-740.

[9]  HAMILTON M.The assessment of anxiety states by rating[J].The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1959,32(1):50-55.

[10]  CHALDER T,BERELOWITZ G,PAWLIKOWSKA T,et al.Development of a fatigue scale[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3,37(2):147-153.

[11]  WILLIAMS L S,WEINBERGER M,HARRIS L E,et al.Development of a 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J].Stroke,1999,30(7):1362-1369.

[1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

[13]  朱子俊.亚急性失眠与慢性失眠的多导睡眠图对照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4.

[14]  LI L J,YANG Y,GUAN B Y,et al.Insomni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first-ever stroke:a 6-year follow-up in a Chinese cohort study[J].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2018,3(4):197-202.

[15]  GLOZIER N,MOULLAALI T J,SIVERTSEN B,et al.The course and impact of poststroke insomnia in stroke survivors aged 18 to 65 years:results from the psychosocial outcomes in strokE (POISE) study[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Extra,2017,7(1):9-20.

[16]  贾莹梅.针刺四神聪、百会穴对失眠患者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6):567-568;571.

(收稿日期:2023-12-21)

(本文编辑郭怀印)

猜你喜欢

失眠火针脑卒中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