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涵养面向“融合”的乡村教育新生态

2024-06-17张丽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乡村振兴

摘要:沈阳市于洪区顺应新时代乡村教育新要求,积极探索乡村学校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实施融合型学校建设,于洪区在持续推进融合型学校实验项目的实践探索中,围绕乡土文化、立德树人、红色阵地、体育、科技、惠民等方面,初步形成“6+N”系列品牌,以品牌新力量引领品质新生活,助力融合教育再优化,推进幸福教育走深走实、落地落细。

关键词:融合型学校;乡村振兴;幸福教育

沈阳市于洪区下辖10个街道,其中涉农街道5个,占地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0%。近些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于洪区农村片区学校生源较少,教学质量较差,办学活力不足,农村片区的校长、教师对学校发展和个人成长普遍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

2023年3月,于洪区委区政府联合区教育局,以“办学活力激发”为申报方向,以“建设融合型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为实验项目,破解乡村学校生存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于洪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于洪区教育局出台《于洪区城乡教育联盟一体化教研工作方案》《融合型学校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融合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等配套文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于洪区以内部功能扩展为核心,提高外部资源的吸收水平,增强了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探索出一条盘活闲置校舍、融合优质资源、拓展办学功能、解决乡村学校生存发展问题的新路径。

一、融合多元要素,激活乡村学校办学内生动力

(一)成立城乡教育联盟,均衡调度,享资源之慧

为激活乡村学校办学活力,形成乡村学校的办学特色,于洪区教育局将城区的沈师二校教育集团东湖校区、迎宾校区,于洪区教育局元江幼儿园分别与光辉地区3所学校组成于洪区城乡教育联盟,出台《城乡教育联盟教师交流方案》,6所联盟校积极构建教研共同体,实现教研过程同步、教学方法互补、教研成果共享、师资力量同盘,促进联盟校优质均衡发展。六所学校分别成立城乡教育联盟的独轮车协会、棒垒球协会、篮球协会等,各校特色课程集智慧之源、享资源之优,相互融合、共生共荣。

(二)对标先进教育理念,赋能筑基,成变革之势

于洪区教育局对标浑南区第九小学(以下简称“九小”),组建“灵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联盟”,成功引入九小的灵动教育办学理念与经验。联盟校81名教师赴九小跟岗学习,进一步深入探寻九小经验,开展脑动力课程,以补充教育短板,为教育向深发展厚植根基,以此引发对自身变革的思考并做出改变,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探索出深化综合改革、建设幸福校园的有效路径和实践方式。

二、融合乡土资源,探索乡村教育纵深发展路径

(一)社区居民走进学校,盘活教育资源,打造“家门口”的教育圈

于洪区教育局将门台村居民学校、解放村居民学校、光辉街道社区教育中心3所居民讲堂分别设置在门台小学、解放学校和光辉学校内。居民可在居民讲堂中以“点课单”的形式自主选择课程,联盟校专兼职教师按照居民“点课单”开展课程。教育资源的流动不仅实现了“学生放学、村民开课”的时间契合,也实现了“出门上课,个性点单”的便捷灵活。

(二)将“光辉大集”搬到操场上,释放惠民红利,形成“烟火气”的服务圈

于洪区教育局鼓励融合型学校开展“光辉大集”活动,为光辉街道的中小学生带来免费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和赏心悦目的精美作品展示。第一季“技能惠民生,服务暖民心”职教大集在沈阳市于洪区光辉九年一贯制学校举办。学生在心肺复苏教学展位专心实践,在无人机组装与操控展位认真学习,在“金石拓印”非遗教学展位感受艺术的魅力。第二季“光辉大集”融入“于洪区首届亲子插秧节”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课开在了田间地头,将水稻栽种在校园里。第三季“光辉大集”以光辉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周年汇演为主,融入于洪区教育系统庆“七一”大合唱元素。第四季“光辉大集”走进于洪区门台小学,恰逢农历春节前夕,主题是“冬日雪暖阳 融合过大年”,于洪区城乡融合教育依托文化资源,推出了系列非遗特色迎新活动,吸引了1000多名学生、村民前来逛大集。四季“光辉大集”丰富了百姓生活,展示了乡土风情,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中职课程下沉至校内,职业启蒙动态化,勾勒“生涯规划”的线路图

各联盟校与于洪区职业教育中心、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等中职学校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体验活动,有效填补了中小学职业教育的空白。中职学校尽其所能为学生开展技能培训,课程涵盖了电工、焊工、美容美发、手工编织、医疗保健等多项内容,专业化的指导拓宽了中小学生的认知视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四)“科技小院”开在田地间,厚积乡村智慧,展示“乡土味”的科技范

于洪区教育局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共同打造“种植业智能装备科技小院”,同时挂牌“沈阳农大实习实训基地”。沈阳农业大学与本地企业合作,共同研发种植技术,并把技术传授给农民,助推当地产业特色的形成,培育集体经济。同时,“科技小院”为全区中小学生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实地参观学习科技兴农技术提供了实践场地。

(五)“老·子学堂”创新开设,实现融合服务,共绘“老幼乐”的幸福圈

于洪区融合型学校“老·子学堂”的开设,让“一老一小”一起背上书包走入学堂。从多元化学习结构、多维教学方式和多样化课程角度出发,形成“一老一小”教育合力,建设“老·子”融合服务场景,一体化解决“康养+优育”的难题,让老年人学习有场地、表演有舞台、生命有价值,努力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实现老幼牵手共赴校园,祖孙同行各奔学堂的美好愿景。

三、融合育人体系,打造乡村特色幸福教育品牌

为持续推进融合型学校实验项目走深走实,于洪区初步形成“6+N”系列品牌,以品牌新力量引领品质新生活,助力融合教育再优化。

(一)打造乡土文化品牌,释放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彰显乡土文化新内涵

于洪区教育局把“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活动同乡村文化振兴有效衔接,从中寻思路、找方法,成功探索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根本,以寻找家乡古迹为主线”的活化乡土文化活动路径,开展了“探寻根祖文化,解读沈阳历史”“探访丁香湖”“笔绘永安桥”等研学活动,“扎染”进校园、非遗文化展览、流动博物馆巡展等活动。

(二)打造体育强校品牌,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活力,开启体育强国新征程

于洪区教育局开展“三个一”体育活动,即投入一批体育设施、举办一批体育赛事、打造一批体育品牌。同时,积极开展独轮车、棒垒球、广场舞等赛事,开展冰雪运动、校园体育节、首届独轮车比赛、“校长杯”足球赛等,达到优势相加、协同发展。

(三)打造科技赋能品牌,聚焦乡村学生全面成长,凝聚科技赋能新力量

在创建融合型学校的过程中,于洪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区内联盟校主动作为,开展联盟科技节,各校开设科技社团,参加各级科技创新类比赛,开展“人工智能 智慧生活”主题活动。各联盟校之间开展科技创新征文、科技制作、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编程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四)打造惠民服务品牌,带动乡村百姓增收致富,打造惠民服务新地标

于洪区的融合型学校积极开展“光辉大集”系列活动,融合多元资源,凸显乡村振兴活力。于洪区将一系列民生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让百姓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生机与活力,构建了“政府搭台,群众赶集”的惠民生活新模式。乡村学校还开设假期免费托管服务,学生可以结合实际自由选择托管课程,在假期中畅享幸福教育。

(五)打造立德树人品牌,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开拓立德树人新场域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乡村社会道德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于洪区将“全环境”育人方式融入学校,在区域内加强居民学校、居民讲堂建设,各学校采取“集中面授+实践活动”的形式,传播先进家庭教育方法,亲子教育理念;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强国少年分队,弘扬雷锋精神;开发“六地”文化宣讲课程,营造和谐氛围,培育时代新人,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六)打造红色阵地品牌,弘扬乡村红色文化纪事,推动红色阵地再升级

融合型学校打破城乡界限,将红歌大赛拓展为城乡红歌联赛;融入家长和居民元素,同台演绎,共唱红歌。学校还邀请抗美援朝英雄进校园,让师生零距离倾听红色故事;打破空间约束,利用智能终端,使学生与英雄异地实时连线;发掘本地红色资源,将红色阵地从校内迁移到校外,让学生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从实践中学习乡土文化;重走“大御路”,感受御路文化,让学生来到万金台战役纪念碑祭奠英烈,听老英雄讲革命故事。融合型学校重点打造红色阵地品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推动红色阵地再升级。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融合型学校建设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幼儿园生源明显回流,乡村教师扎根基层的决心显著增强。2023年,于洪区“创建融合型学校,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沈阳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改革创新成果一等奖,创建融合型学校典型经验在“第六届全国农村教育首都论坛”“中国沈阳2023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高层论坛”进行了广泛交流。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于洪区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实践深化改革行为,聚焦办学质量提升、百姓生活幸福、城乡均衡发展等领域,加强改革系统创新,稳扎稳打、协同推进,以建设融合型学校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教育观察,2013(4).

[2]杨朝晖,徐月.走向融合:新发展理念下乡村未来学校变革的路向及价值追求[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2).

(责任编辑:赵静璇)

作者简介:张丽,沈阳市于洪区教育局局长。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几点认识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化学课堂让学生幸福学习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