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机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2024-06-17陈玉梅
陈玉梅
【摘 要】文章从青蛙爬台阶的故事,探讨促进小学生自我学习数学获得成长的意义及其带来的教学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积极经验,促进儿童自我“习得”,认清教学的“最近发展区”,重视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关键词】自我学习 生活经验 自我习得
雨后,通往学生食堂的一个台阶边出现了一只青蛙,不知是谁出于好玩,将这只青蛙放到了台阶上。青蛙想离开这个地方,两只前爪扒住台阶想爬上一级台阶。可是,台阶有点高,青蛙两只后爪用力伸直,费了好大的劲,还是爬不上去。于是青蛙在台阶上爬来爬去,来回都碰到了墙壁,赶紧再折回头爬。这样来回爬了好一会儿后,青蛙开始贴着一侧的墙壁,奋力往上爬。可是墙壁太滑,它还是没有爬上去。就这样尝试了好久,青蛙还是没能爬上台阶。有人说,看来它只有往下跳才行了,不然会不会晒死在这里呀!还有人说,其实它可以跳上台阶的。突然,青蛙像听懂了人话似的,突然用力往上一跳,在大家的惊呼声中,它真的跳上了一级台阶。它想继续往上,又开始了刚才的向上爬行尝试,还是不行,于是又跳,又成功了。后来,我们发现青蛙不再尝试向上爬行了,直接一级一级往上跳,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离开了大家的视野……
这个偶然看到的青蛙跳台阶故事,实际上可以作为动物学习的经典案例。它引发了笔者关于学生学习的几点思考:
1.激活积极经验
青蛙来回尝试往台阶上爬没有成功,又沿着一侧光滑的墙壁爬了几次,也没有成功,有了失败的经验后,它不再尝试,最终改为跳台阶。虽然这是失败的经验,但这种经验,成为后续积累成功经验的先导和基础。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的,而已有的经验中既有积极的经验,也有消极的经验。教师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经验的负迁移,也要注意更多地激发并盘活学生既往的积极经验。
例如“千米”的教学,其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概念,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有关“千米”的生活经验,但还不够充分,不够集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应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经验,激活已有经验。课前,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活动,如借助手机相关软件,走一走,感知从家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从家到学校是大于,还是小于1千米,走1千米用了多长时间等,让学生初步感受1千米的长度,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个性化地积累有关1千米的具体经验。课中,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交流课前积累的关于1千米的经验。但这种经验是个性化的,对于每个学生个体而言是有益的,但其他学生并不能与其产生共鸣。因此,课上继续开展共性化的分享活动,带着全体学生到学校操场,开展从10米到100米再到1千米的走路活动,让学生多视角地积累1千米的长度经验。课后,拓展延伸认知活动,如从1千米扩展到几千米,或同样是1千米,学生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花费多长时间,加深和丰富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知。
2.促进自我习得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我习得的过程。如同青蛙在不断碰壁后不再尝试向上爬行,而是改变了策略,用“跳”的方式,这是青蛙的“自我习得”。学生在学习中也是这样,有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先碰碰壁,使其形成与正确认知相对立的错误认知,而不是提前搭建缩短认知差距的铺垫台阶。因为,有时认知过程过于平直,学生反而没有比较、印象不深。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出示例题: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学生尝试解答,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算术方法,将算式错列成:64÷2-22或者64÷2+22。也有少数学生用的是方程解答。教师通过当堂举手的方法进行统计,让学生看到,用算术方法解答的人,正确率很低,而用方程解答的人几乎都做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引导发现:用方程解答的学生,顺着题意很容易找到数量关系,即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然后设小雁塔的高度为x米,根据数量关系直接列出了方程,就很容易解答。而用算术方法解答的学生,由于对数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导致解题思路的错误。即使以算术方法正确解答的学生,解题时也要将基本数量关系式变形为:(大雁塔高度+22)÷2=小雁塔高度。而在进行数量关系变形的过程中,思路不清晰就很容易出错。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用方程解答是顺着题目的意思找数量关系,题目怎么说,就怎么写关系式,列出方程,因而是“顺思路”解答。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先“碰壁”的过程,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方程解答的优势,因而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方程解答方法。如果教师出示例题后,直接告诉学生因为方程解答“顺着思路”比较好,所以要求大家用方程解答,学生是没有这样的深刻体会的。“碰壁”后学生往往会主动选择以方程解答的思路,就像青蛙反复想从侧壁爬上台阶,发现努力多归于失败,就会主动放弃“从侧面爬”的动作,改为选择“跳台阶”的方式一样。
3.认清“最近发展区”
所谓“最近发展区”,通俗地说,就是设置的目标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教学目标设置要基于学生的基础,但又要适当高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在一次联欢会上,6份相同的奖品被藏了起来。请李力和王刚两个同学一起去找回这些奖品,直到6份奖品全部被找到。要求解释,为什么李力不可能恰好比王刚多找到一份奖品?
学生对此题可能会如何解决呢?
方案一(初级水平):运用经验,用列举的方法,找到所有的可能情况—6=1+5=2+4=3+3=4+2=5+1,说明结论;
方案二(中级水平):运用恰当的策略,找到所有可能的情况,解释中涉及了一些关于奇数和偶数的内容,但未能清晰指向两数和的奇偶性;
方案三(高级水平):如果李力恰好比王刚多找到一份奖品,那么两人的数量必然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是任何一个偶数,只能分解成两个奇数的和或者两个偶数的和,而不可能分解成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和。因此,李力不可能恰好比王刚多找到一份奖品。
教师的教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适当拔高。如果硬要将初级水平拔高为高级水平,对于不少学生而言就有难度,学生也不一定能理解、接受。
试想,上述故事中建立新技能的台阶如果设置太高,青蛙再怎么努力也跳不上去,其多次尝试后的结果就只能是放弃。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在引导其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其抓住本质,抓住实质即为“两数和的奇偶性问题”。
4.重视适时点拨
新课标强调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同时也要关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青蛙其实是听不懂人话的,它的“向上一跳”纯属条件反射的某种本能。但学生不同,他们是有思想的人。在其思维浮于表面或出现困顿时,教师适时发出的哪怕是一个质疑的反问,一句点拨的话语,就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漫溯、延展,从而获得发展。
例如,“加法与乘法的对比”练习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1):
一般教师只会教到乘法和加法不同结构的对比,而有经验的教师会看到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会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进行两次适时的引导、点拨。
第一次:当学生说到求“2行桃树,每行6棵”用乘法;而求“2行桃树,一行6棵,一行4棵”只能用加法时,教师及时提问“只能用加法吗?”,一个反问句,就能引导学生思考:当加数不相同时,只要可以变成相同的加数—两个加数都看成5或两行都看作6棵,再去掉多看的2棵或者两行都看作4棵,再添上少看的2棵,这样仍然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样思考、理解、列式,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本质,增强了思维灵活性,促进了学生智慧的生成。
第二次:当学生都用先算后比较的方法时,教师适时提问—一定要算出小兰家和小芳家各栽了多少棵才能比较吗?又是一个反问,学生马上转入新的思考中,重新审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观察数据的特征,进而另觅蹊径、逐行比较,茅塞顿开:小兰家和小芳家都栽了2行桃树,第一行都是6棵,第二行小兰家比小芳家多2棵,所以小兰家栽的棵数多,多2棵。这就可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以及不满足于问题基本解决的“小富即安”。这就说明,教师必须站得高,适时灵活引领、巧妙点拨,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高等级品质,才能将教材挖得深入、引得到位。倘若教师在教学中时时都能关注启发学生思维向更深处延展、开掘、扎根,那么学生就能学会思考,体会到思维的乐趣。
5.引导自我完善
就如青蛙上台阶是一个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过程一样,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自我不断试误、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学才是深刻的、牢固的。教学中简单地告知答案虽然省时高效,但由于是外部强加的,因此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
例如,“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对确定位置的便捷、清晰,教师设置了由教师口述几个位置,学生逐一记录的环节。在报出一个个位置的过程中,教师的语速由慢逐步变快:小芳第四列、第五行;小明第三列、第二行……然后问学生:你们记下了各人的位置了吗?大部分学生都皱着眉头,说老师讲得太快了,来不及记录,也有少部分学生记录下来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后发现:有的学生记录的是完整的表达“第几列、第几行”,有的学生却用的是简洁的诸如“四五”的汉字方式或阿拉伯数字记录的“4、5”。教师让其说说自己这样记录的理由,并引导大家比较并说说更喜欢哪一种方式。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达成共识:用阿拉伯数字记录的方式快速,简洁、清晰。这样用数对记录位置成为学生发现的结果,他们更深切地感悟到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这就是说,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不是外在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适宜的学习情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新认知、一种内在的自我需要满足的结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自我成长的力量,同时施以恰当的引导,让内因和外力同时作用,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发展、顺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