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4-06-17罗秋菊

高考·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罗秋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度学习理念逐渐进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中。深度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是指依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更为高阶学习能力的一种理念。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中运用深度学习理念进行教学十分有必要。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现状,探讨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和一些具体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的一种概念,是当前教育改革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逻辑思维的先进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高中语文阅读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思考的习惯,掌握对文字加工、整合、筛选的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践,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当前语文教学从教学模式、考核形式等方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维发展还需要加强和提升,更好地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深度学习理念进行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思考的问题[1]。

一、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深度学习理念是实现学生思维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和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手段,对于教学进步和学生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深度学习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大胆质疑。深度学习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是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内驱力。因此,在阅读时发现矛盾或难点时,他们会主动采取分析、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有利于推动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2]。

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复习散文时,笔者一学生置疑,不明白《浆果》这篇文章的手法。为什么他一定要给这个村的其他人镀上一层负面色彩呢?他们既没有出卖土地,也没有坐享其成。他们勤勤恳恳,只不过在临近秋收时获得了可以有额外收成的消息,凭借自己的劳动去采摘浆果。就因为这样被突如其来的雪,掩埋掉一年的收成,这完全没道理吧?反过来,两个“智障”正是墨守了“无可被撼动的自然规则”,反而成为全村唯一获得收成的人,是又在暗示人们只能屈服于权威,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否则将会被惩

罚吗?

另一方面,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深度表达。阅读过程中的有效思考能帮助学生获得文本的核心思想并内化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之中,因此在表达过程中也会有较为深刻的言论。笔者在小说复习讲完《齐老太太》后,一名学生在语文学习群上写下了一段长长的文字:

戒指丢失以后,老太太只想维系这个家不散,而不想解决问题。既不想着找出小偷儿,又不想着找到戒指,最终一年以后去世。象征着这种逃避问题、任由祸端蔓延的方式是不对的。以下从两个方面论述老太太这种做法的弊端。第一,假如小偷儿是存在的,老太太这种行为就包庇了小偷儿,谁也不明白当时小偷儿为什么干出这种事,也很难保证此人不会再犯。相当于为这个不稳定的家庭埋下了祸端,任由毒瘤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给大家一个不好的想法——犯了错不会被抓,而是有人为了“顾全大局”去包庇。那是否会滋生出更多罪孽?第二,假如小偷儿是不存在的。老太太这种行为就消除了大家再次找到戒指的可能性。她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就打消了大家继续寻找的想法。既然戒指不是被盗的,那就说明戒指仍处于家中的某一角落,即使当时找不到(文中给出的原因是不够亮),那只要一直坚持找,阳光总会照进来,让他们找到这枚戒指。

综上,老太太的行为是不妥的,无论哪个方面都有更优解。

此外,深度学习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了深度学习的意识,学生也会积极与教师探讨,实现教学相长。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方向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朝着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方向前进。因此教师要掌握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进行改革。第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从以生为本的角度进行教学。“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不同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一定会有不同的体验。教师切勿以“标准答案”限制学生思维发展,使阅读教学失去应有之义。第二,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多元思辨的思维意识。对于一个阅读片段,要从反方向或多方向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会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第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传授一系列“思维体操”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思维的生成。如用矛盾发展观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看事物的正面反面、长处短处、主流支流;用联系的观点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析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学会由此时看彼时,做出正确的推断[3]。

三、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教育部在2019年5月9日发布了部编版高中新教材。“新”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它强调立德树人,强调素养指向,强调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教材以大单元主题任务为指引,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引领。教材做出了重大的改革,但具体到日常教学中,这无疑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学与新课标、新教材的真正落实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往往将重点主题、篇目以大单元进行,除此之外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老路上,绝大部分也仍然停留在浅层阅读。浅层阅读下,量的积累并不一定会带来质的改变,反而会使学生应付了事,降低对阅读的兴趣,与深度阅读失之交臂。这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同时,班级整体教学的形式会使阅读出现同质化现象,统一的阅读内容、形式、标准使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会出现思维僵化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起始年级应当像培育农作物一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地浇水施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与阅读对话”。当然,现有的考核也往深度学习的方向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例如,目前高考现代文阅读已经越来越轻技巧、重文本,“因文设题、因文答题”已成为高三师生的共识[4]。

四、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摒弃同质化的教学形式

1.以情境唤醒学生经验

为了让学生增强深度学习和深度阅读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导入。以生活化的情境唤醒学生的经验,然后再请学生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生活做对比,更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深度阅读。例如,在讲解《边城》(节选)时,文章中描写了边城人民在端午节的一些行为和习俗。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学生回答“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教师随即问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传统呢?”学生回答“吃粽子、赛龙舟”等。引入这一主题后教师提议“让我们走进边城去欣赏那里的民俗风情,体会边城人民的乐趣吧”。在学生进行阅读前,教师也需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用对比法将边城端午节习俗与本地的习俗做对比,看有哪些区别。

2.以活动促进学生参与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丰富的阅读活动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度思考,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在实际教学中,以补写文章、朗诵比赛、画手抄报、写文学短评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阅读深度和体验。例如,在学习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情怀》时,引导学生从名人名言、青春意象、文学短评、原创诗歌四个方面让学生制作手抄报。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诗歌意象、诗歌风格、诗人的青春情怀有更深刻的体会;在此基础上,选择本组成员优秀的关于青春的原创诗歌,学生不仅“读进”了文本,而且“读出”了文本,选拔的方式也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诗歌鉴赏。此外还可以仿照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中国现代诗大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现代诗歌之美,进一步深度剖析其中的思想感情并抒发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二)整合资源促进内容关联

1.以专题探究进行内部整合

专题式探究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模式,实践了语文要素“学习任务群”,旨在将传统课文的教案与学科活动方案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为目的。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或点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探究他们所感兴趣的语文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采用文本阅读和资料搜集等方式加工信息。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时,可组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文本中的句式、文言实词和虚词,并准确理解和翻译句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辨别文章的表现技巧、语言艺术,并捕捉到每篇文章独特的特色。与此同时,学生还应该重视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观念。除了教师的指导,学生还应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在小组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对于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应适当引导及帮助,将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导到探究问题上,激发信息分析能力。最后,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不限形式,如图文、小论文或表

演等。

例如,在教学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时,引导学生完成家乡文化风物登记表和采访相关人物,将全班各小组进行任务分工:3人采访调研,2人汇总资料、制作PPT,1人总结、课堂汇报。将任务下发给学生后,学生最后展示汇报的内容非常精彩,呈现了一场各地家乡文化风物的盛宴,如《英雄花开,豪气入怀——木棉花》《家乡的桥》《广绣》《三色江西,千年古都》《东巴文字,广州早茶》等,并拿出了一份份翔实的采访提纲。在教学《师说》前,笔者将文章的写作背景转为“真实情境”提供给学生,要求完成一篇议论文,写作任务为“通过向李蟠赠文来阐述从师的道理和意义”。在跟原作的比较中,更深刻地领略韩愈的风采。

2.以导向阅读强化自我管理

导向式学习侧重于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性的培养。在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学生有责任管理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展示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例如,在研究《离骚》时,可以下载多个相关的朗读音频,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该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感和壮丽的景象,深入理解作品的高超美学价值、悲剧美以及形象美等方面的内涵。在自主学习中,情感共鸣十分重要,学生应明确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策略,逐一分析目标,准确把握学习思路。此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自行解决问题并获得及时反馈。最终,学生接收到教师的评估和及时反馈,有助于他们理解文本,提升阅读能力。教学注重个性化,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自主学习。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流程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分析知识改善思维浅表

1.以分析问题促进深入理解

为了分析问题,需要将脑中信息拆分并重新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剖析文本。通过这种分析,学生可以掌握文字的含义和段落主旨,并激发他们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问题,审视文本,拥有更深度的问题探索,让学生学得更深入、更有意义。在分析《蜀道难》的情感主旨时,不能仅停留于景物描写,而应引导学生关注文字背后的情感起伏,以获得更深刻的认识。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雄浑壮美、道路的险峻曲折,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中山峰高耸,河流湍急,林木荒凉,绝壁连绵,给人以逼人之势,展示了自然的宏伟气象和广阔境界,具有独特的魅力。诗人笔下的蜀道,表现了他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敬畏。

2.引导应用以实现学以致用

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因此,教师应提供应用知识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顺应阅读及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将能力有机融入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短歌行》和《归园田居》时,为了让学生感志士之慨、悟隐士之逸,设计了一项主题为“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的活动。本活动情境为: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一世之雄,一个是隐逸之宗;一个具有一统天下的宏大气魄,一个则有崇尚自由的隐逸情怀。渴望与淡泊,进取与超脱,曹操与陶渊明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如果能够时空穿梭,曹操与陶渊明成为友人,请你站在曹操或者陶渊明的立场,劝说对方改变原有的出世或入世的观点。这一活动让学生深刻感悟两人的生命价值,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习《哦,香雪》时,为了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可以开展以其为主题的人物评论教学。通过梳理诸多学者对本文的评价,让学生思考并谈论自身的看法,运用所学知识及个人积累,写出一篇评论文章。通过实践应用知识,让学生深刻学习、学以致用,这是深度学习的最终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下,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深度学习的理念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然趋势。深度学习讲求学生参与阅读的“深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理解、分析、探究和感悟,这样才能获得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切实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深度学习理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开展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利用资源整合、导向阅读、专题阅读、分析问题、学以致用等方式,提升课程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何佳.深度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汉字文化,2023(7):110-112.

[2]曾珍.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实施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3(14):39-42.

[3]杨玲.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2(36):75-77.

[4]徐晓惠.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2(27):42-45.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