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元化设计理念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2024-06-17钟振礼

高考·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钟振礼

摘 要:随着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课堂教学侧重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从单纯的学科知识教授逐渐演变为对学生学科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单元化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开始逐渐在一线教学过程中被推广开来,并且逐渐受到一线教学教师以及学生的青睐。接下来将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解析单元化设计理念的重要现实意义,并深度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力求探索出一种适用于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单元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单元化设计理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单元化设计理念指:“以整体的学习单元为主体,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梳理以及相关的知识网络体系构建,增强单元内所包含知识内容的横向与纵向联系的一种创新型学习理念。[1]”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单元化设计理念具有明显的优势,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并且结合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对现阶段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问题分析。希望通过此次的探索,为一线历史课堂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积累,为此后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与参考。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推行单元设计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学科知识的相关性与整体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推行单元化教学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科知识的相关性与整体性,加强单元所涉及知识点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有效帮助学生重建整体单元知识网络体系。让学生在通过对原本零散化、多样化、复杂化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与梳理整合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巩固最终的学习成果。具体而言,这极好理解,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史还包括中国近代史及世界史的相关内容,与初中阶段单纯的中国历史相比,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内容缺乏明显的时间线索与因果联系。相对而言呈现出零散化、多样化、复杂化的主要特征,这也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单元化教学理念,通过对整体单元主题知识点的整合与梳理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二)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与灵活性,改变学生学习思维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推行单元化教学理念,有利于增强历史学科课堂的趣味性与灵活性,有效改善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固有印象[2],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具体而言,这与高中历史学科所涉及的大量记忆性知识点及学科内容有关,该类学科内容的出现必然会大量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与此同时也会在日复一日的机械性记忆过程中让学生逐渐丧失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容易引发学生的排斥心理,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阻碍与困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单元化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重重限制,不再拘泥于课本教材的条条框框,而是采用自主探索与自觉发现的全新方式,让学生在自由主动的学科知识探究过程中培养出自身的历史学科综合性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历史知识学习水平。

(三)增强学生的探索性与自主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推行单元化教学理念,有助于增强历史课堂的探索性与自主性,改变学生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接受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与自我展现平台[3],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此外,单元化教学理念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营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后,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不再仅仅局限于记忆与背诵,而是会展开独立自主的学习探究活动,在学习探究过程中,会引发同学间乃至师生间的探讨与交流,这也使得整体课堂教学氛围变得逐渐活跃起来,在单元化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中,课堂再也不是历史教师一个人的“独奏音乐会”,每一位同学都拥有展现自我真实想法的平台与机会,最终在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促使历史课堂百花齐放。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历史知识过于零散化,学生学习压力大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历史知识相对于初中阶段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零散性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历史学科知识点的梳理与整合,这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一方面,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完成历史学科知识点的整合与梳理;另一方面在脱离了时间轴线的情况下,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知识点梳理,对于学习基础一般或者较为薄弱的同学而言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具体而言,以中国近代与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展开的先后两次“鸦片战争”为例,在中国近代史的角度,学生只需要了解两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以及最终结果就足够了。但是一旦涉及世界历史这一概念,学生所要了解的内容,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西方列强发动此次战争的相关背景、直接与间接原因、根本目的以及幕后推动因素等。一旦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那么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的难度就可见一斑了,这也正是学生逐渐感受到历史学科学习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中历史课堂过于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堂内容过于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4],也成了教师所面对的又一大状况。首先是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乏味性,这不仅仅是由于历史学科本身存在的大量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精力记忆性知识造成的,某种程度上也与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中教师过于依赖书面教材,缺少学习拓展,而学生又因此丧失了学习主动性,只能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有着极大关系。

具体而言,以欧美近代时期开展的“黑奴贸易”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借助教学示意图或者学习知识点表格的方式,完成这一内容的学习。而学生只需要根据示意图或者表格内容进行机械性记忆,分析黑奴贸易的背景、黑奴贸易的过程、贸易的根本原因与影响这些基础性知识点就可以了。

(三)高中历史教学过于理论化,学习实践性不足

受到教师传统教学思维及教学习惯与教学条件的限制,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呈现出注重理论化而轻实践化的显著特征。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材料来源在于学校所配发的书面教材,而拓展知识的渠道也十分有限,仅仅局限于教师口述或者学校配发的数字化教学设备。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教师的惯性思维中,课堂是存在时间、地点以及教学方式限制的,而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在教育资源配置并不均衡的状况下,并不是所有学校的学生都有条件去进行实践性教学探究的,由此看来,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具体而言,以“西方工业革命”这一历史知识点的学习为例,在学校配发的书面教材中,学生能了解到的内容仅仅局限于珍妮纺纱机的问世以及蒸汽机的出现等,西方工业化的产业升级。而对于蒸汽机以及珍妮纺纱机的了解,仅仅只能通过教材的插图以及电脑图片或视频来进行。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把课堂拓展到相关博物馆,在对一件件真实器物的触碰与观赏中感受工业文明与古代农耕文明的区别所在。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学校的学生都没有走进博物馆的机会,这也是历史教学理论化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高中历史课堂单元化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历史课堂单元化教学设计总体上由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学习兴趣与课堂氛围、教学拓展与教材限制这几个方面构成。因此,根据每个方面的潜在问题,采用相应的应对举措进行应对便能够完成整体单元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推行单元化教学模式,高效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教师应该解决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应对手段是,通过推行单元化教学模式逐步革新教师教学理念,并且帮助学生构建单元化知识网络体系。

具体而言,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将历史学习过程看作是一场考古行动或者自主探究游戏。例如,在“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中英双方谈判作为学习切入点。在明确此单元学习主题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的前提下,仔细探究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转变之间的关系。以此确保单元学习主题的方向性以及一致性,为后期构建整体单元化知识网络体系打下基础。具体而言,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辩论比赛的形式分别遴选出中英双方的谈判代表,并且让其他学生以世界各国代表的身份,对此次谈判进行旁听。不同于传统教学课堂,此次谈判是学习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而且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旁听国的身份去详细分析出双方的各种情况,最终能够让学生在共同完成知识网络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弄清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观点的事实依据,了解单元学习主旨。并且开始探究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的本原因所在。

(二)推行师生“教学互动”,增强历史学科学习趣味

教师要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氛围方面的问题。应对方法是,推行“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引入“教学游戏”理念,增强高中历史课堂趣味性。

具体而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的学习为例,作为鸦片战争的延续,二次鸦片战争显然在极大程度上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此间种种在西方殖民者从中国崛起的既得利益可见一斑。而这正好可以作为教师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教师完全可以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联系与因果分析方面入手,仔细分析外国殖民者发动这两次战争的本质目的有何区别?与此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维护良性的课堂氛围,教师仍然可以沿用前文中所提及的模拟谈判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真正设身处地的从殖民者的角度分析自身利益得失,以此增强学生历史课堂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充分借助教师与互联网拓展性知平台,充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了解此次战争过后中国主权沦丧的具体状况,寻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促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不断加深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以此区分两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不同影响,逐步完善对于此次单元主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开端”的相关探索。让学生以一个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角度逐步观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不断加深的整体过程。通过分析当时社会各大阶层为此做出的具体努力,寻找在危局中的救亡求存之道[5]。

(三)高效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增加学科知识拓展渠道

教师要解决的是教学拓展与教材限制方面的问题。应对方法是,高效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增加历史学科知识扩展渠道。例如现阶段常见的“互联网+”模式,结合数字化教学设备完全可以为学生构建一条高中历史知识拓展渠道。

以“太平天国运动”这一部分的学习为例,在面对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一系列战争赔款的不断增加,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负担也日益加重。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底层人民为了生存开展了一系列救国救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正是这其中最为壮烈的一部分。虽然经历了上述两大环节的逐步分析,学生们基本能够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本质目的以及其位于中国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但是回顾前文,师生们对于上述内容的分析仅仅停留于西方殖民者与封建社会统治者的角度。因此为了确保此次单元化学习的全面性,我们还需要站在中国底层民众的角度,省市中国底层民众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所作出的某种行为。

从本质上而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受西方殖民主义压迫下的产物,也是先进工业文明冲击落后农业文明过程中产生的阵痛。对于中国近代社会而言,它不但标志着中国国家主权的逐步沦丧,而且也给中国底层民众的生活增添了数不尽的苦难与负担。而这正是此次单元化教学的核心主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最核心的教学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探索与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西方殖民主义对于中国农业社会的迫害与压迫,了解到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从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中领悟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促使学生以史为鉴,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端正自身学习态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单元化教学设计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与适应性,无论是增强学科知识整体性,还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其效果都大大超过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现阶段的单元化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推广过程中,遭受了来自内外部的种种因素影响,学科特性、教学条件、传统理念……这些都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单元化设计推行过程中的各种阻碍,但是面对这些困难与阻碍,一线任课教师更应该迎难而上,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为历史学科教学模式探究提供宝贵的经验积累与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牧航.论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9(10):65-70.

[2]何成刚,沈为慧.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2):39-41.

[3]蒙霞.浅议高中历史史料教学[J].南北桥,2021(19):106-108.

[4]李蓉.新高考史料题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0(49):6-7.

[5]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3-8.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